- 相關推薦
高二語文《兒子的研究報告》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毙碌恼Z文性質定義,體現(xiàn)了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而《兒子的研究報告》這篇文章恰是語文課人文性的充分體現(xiàn)。題目“我所看到的……”就強調了個人的實踐經驗,是個人的體會。美式教育的特點也正體現(xiàn)了語文的人文性,注重主體的介入,人的活動。因此這篇文章不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上而言,都是體現(xiàn)語文學科“人文性”特點的好教材。通過學習本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運用多種途徑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
2、教學目標
據(jù)新《大綱》對閱讀和寫作的要求,將本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知識目標:
通過觀看影片,品析詞語,分析文章內容,感受美國小學教育的特點。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想目標:
能辯證看待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這樣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方式。
3、教學重難點
這是一篇內容淺顯、夾敘夾議的文章,作者以自己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記敘了兒子完成三個研究報告的過程,然后針對兒子的變化,將中、美教育作比,得出美式教育的特點。這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美式教育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教育,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再協(xié)作去解決,從而認識美國教育的特點。
中、美教育各有所長,根據(jù)我國的現(xiàn)狀及文化底蘊,我們不能完全拋棄中國基礎教育,而美式教育重培養(yǎng)能力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國借鑒的。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經歷、方法不同,對此問題的看法也會不同,不可能一致,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我對它的處理是,生可以各抒已見,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只要理由充足,不必強求一致,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二、說教學方法
新《大綱》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睋(jù)此,本課擬采用課堂主體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通過學生主體轉化為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時,促使學生的身心向高一級水平發(fā)展。這種模式中,以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為主,師適時加以引導,營造討論、甚至是激烈的辯論氛圍,使生相互啟發(fā)、交流,激發(fā)他們自主獲取知識,培養(yǎng)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處理
本課安排一教時,強調課前預習,查找一定量的相關資料,課上以學生分析、討論為主,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四、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請一位學生描述自己經歷過的小學評語文課堂。
。ㄔO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師生交流。)
2、播放中式教育片段,突出中國基礎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
(設計意圖:用圖片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用孩子們熟知的畫面喚起他們的認同感;同時為后面能辯證地討論奠定基礎。)
3、師導入:這是中國的小學教育,美國的小學教育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學習《兒子的研究報告——我所看到的美國小學教育》。(利用多媒體出示課題。)
(二)傳授新課
1、一般而言,學習一篇文章,我們要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
明確:內容和結構。不一定要學生答出這兩點,只要提到了詞語、中心思想、人物形象等即可。
。ㄔO計意圖:回顧以往學習的內容,使之系統(tǒng)化、方法化,便于指導新課的學習。)
2、學習的目標一般是教師提出,今天想把這個權利交給同學們。請聽教師讀課文,你們來看看針對這篇文章,我們要弄清哪些問題?
。ㄔO計意圖: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敢于質疑。)
3、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內容上:
A、美國的小學課堂是怎樣的?
明確: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最少讓學生玩兩個小時,下午不到三點就放學回家,上課根本沒有教科書。
。ㄔO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美國小學教育的狀況。)
B、父親把兒子送到美國小學,心情是怎樣的?為何會是這樣的?
明確:由“憂心忡忡”到釋然(由“發(fā)懵”“無言以對”、“不禁想起”等幾個詞語可看出父親情感的變化。)
。ㄔO計意圖:總體感知課文,了解文章內容,把握情感脈絡,試體會父親情感的變化。品析詞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積累一定的詞匯。)
C、到美國小學以后,兒子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明確:
1)長進不少,放學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背回一大書包的書來。
2)打印出一本二十多頁的小冊子,內容豐富,分出了章與節(jié),列出了參考書目。
3)他已經變得無拘無束,洋洋得意,十分自信。
4)興致勃勃地看書查資料。
5)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計算機和縮微膠片系統(tǒng)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資料了。
三個研究報告——《中國的昨天和今天》的《我怎么看待人類文化》的問題。(設計意圖: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
D、設計一個小練習:以“我認為‘兒子’變得____”的形式說一句話,同時感受美國小學教育是怎樣的?作者是怎么看的呢?
明確:可以說“我認為‘兒子’變得自信了”,“我認為‘兒子’變得有能力了”等等。
。ㄔO計意圖:品讀議論段,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上升到理論層面認識美國小學教育。)
E、小型辯論會:中式教育與美式教育(投影,顯示中美教育資料的對比)
明確:分為對立兩方進行,先討論,再進行論辯,只要理由充足就要予以肯定。(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辯證地看待問題。不局限于某一個層面。)
F、師小結。
結構上:
A、文章是如何布局謀篇的?
明確:本文以父親的心理變化為線索,選取了三個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兒子的變化。
。ㄔO計意圖: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概括能力。)
B、作者如何從兒子的變化引發(fā)思考,從而提示主旨的?
明確: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記敘到議論。
。ㄔO計意圖: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感性上升到理性。但師點到即止,不可強求,生如沒提到這一點,可不講。)
4、生提出問題后,可運用各種方式,如討論、提問、查閱資料等等,自主分析課文、解決問題。
明確:答案見上。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卣褂柧
思考題:如果你是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在中國課堂上發(fā)揮美式教育的作用?請?zhí)岢鼍唧w的建議。
。ㄔO計意圖:開拓學生的思維,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生活結合起來,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結束語
同學們,中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是十分著名的,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病,而美國教育重視能力訓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今天這個需要我們每個人都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確要反思一下——如何取舍。這些都有待同學們的探索。
【高二語文《兒子的研究報告》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研究報告01-27
高二學生兒子生日祝福語06-12
語文課例研究報告07-18
小學語文課例研究報告02-04
高二語文作文范文04-04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研究報告01-10
[通用]小學語文課例研究報告07-17
語文教育經驗總結研究報告02-26
高二語文的工作總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