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留守兒童及單親家庭調查報告
六十鋪鎮(zhèn)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查報告
近幾年來,我鎮(zhèn)外出務工的農民日漸增多,20xx年全鎮(zhèn)外出務工的農民達到一萬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出省打工。在打工族中就出現了很多的“留守兒童”,他們的情況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大現象、各界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讓各中小學通過采取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全鎮(zhèn)農村“留守兒童”以及單親家庭進了調查,F將情況作簡要分析。
一、“留守兒童”及單親家庭的基本情況
一是留守兒童比例大。全鎮(zhèn)現有在校學生8968人,其中留守兒童5540人,占在校學生的60%左右。
二是留守兒童不少是隔代監(jiān)護甚至親戚(朋友)監(jiān)護。經各學校對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yǎng)的占32%,托付給親戚朋友的占9%,由父親母親一方在家撫養(yǎng)的僅占33%。
三是留守兒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由車站小學調查的留守兒童學生中有70%能自己約束自己,按時完成作業(yè),有40%能刻苦學習,表示理解父母的辛苦,自理能力比雙親在家的孩子有所增強。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委托監(jiān)護人年齡普遍偏大,文化偏低,難于勝任監(jiān)護職責,代理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學生的管教力不從心。目前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家長,在街道買房或是租房,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著小孩讀書,但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在當地鄉(xiāng)村中、小學念書,同樣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這些代理監(jiān)護人年齡都在55-75歲左右,年齡偏大,知識水平不高,只能從衣食方面對小孩進行照顧,缺乏文化知識方面的輔導。有的爺爺奶奶在農忙季節(jié)甚至要孫女帶弟弟到學校去,影響其它的學生上課。有些老人對孫輩溺愛遷就,任其自流。
二是家庭和學校溝通不夠,不能有效對接,影響了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學習的進步。在學校中,留守兒童尤其是隔代監(jiān)護型和親友代管型的留守兒童,有時會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斥,產生自卑孤僻心理,加上父母與學校、老師缺乏溝通,老師也忽視了引導、教育和關愛,感受不到集體、家庭的溫暖,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
三、對策建議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也不是一般問題。關系到承上啟下,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問題。外出打工掙錢重要,教子育人更重要。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政府應當對留守兒童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加大對農村學校在師資、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學校在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應重視素質教育。
二是建議外出打工的家長,留下一方在家里管教孩子。這樣可以減輕老人的沉重負擔和留守兒童的精神壓力,為孩子上學讀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三是多鼓勵外出務工的家長把學生帶在身邊就近上學。
四是建立關愛組織。動員和組織離退休教師干部和職工,按照自愿參加,就近活動,量力而行的原則關愛下一代,關注留守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道德建設,必要時起到代理家長的作用。
五是在教師和家長或監(jiān)護人之間通過手機建立短信平臺。學校對留守學生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建立家長聯系卡,將留守學生的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工作處所、聯系電話以及委托監(jiān)護人的姓名、電話登記造冊。這樣便于教師通過手機及時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問題,促進雙方面的交流。
六是農村黨員干部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分片到人,落實到人。各村委會成立關愛留守兒童辦公室,基層黨員干部個個有指標,人人有任務。通過以上措施,使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照顧,保證了留守而已的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及單親家庭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6-14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2-08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8-26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5-24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05-19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9-25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精選」05-16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精選范文05-28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15篇12-29
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調查報告范本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