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擺渡人》讀后感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1
假如我們的內(nèi)心有一片荒原,那心靈的擺渡人,是親人,是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或許我們很難完成這趟旅程,可是,也正因為有他們,內(nèi)心的荒原,才會開花。——題記
迪倫的荒原,是她的心像投射,天氣隨她的心境而變,地形隨她的性情而成。崔斯坦溫馨的話語,點燃她心中的期望,即使有惡魔的進攻,可是有他在,迪倫也能綻開笑臉……就像我們內(nèi)心的荒原,有惡魔,有坎坷,有磨難,但也是擁有朋友的陪伴,我們才能擊免受惡魔的傷害,才能完成一趟又一趟的旅程,如果擺渡人真的存在,也是因為我們需要他。
也許人僅有在顛倒流離之后,才能重新印證時間在內(nèi)心留下的痕跡,當?shù)蟼悂淼教焯,卻要冒險回去尋找她的擺渡人,即使完成了這趟旅程。他們已經(jīng)走進彼此的心靈,崔斯坦引領(lǐng)著另一個靈魂,相貌卻依然堅持著,沒有一絲改變。在時間的推移下,他們在對方內(nèi)心留下的痕跡,是對生活的期望和未來的向往。
心靈中的擺渡人,種下為對方留下的花,蔓延到整個荒原的每個地方。從荒原到花海,只需要擺渡人的陪伴,我們心靈的擺渡人,會是誰呢?
迪倫的內(nèi)心荒原,那座山丘上,坐著的那個男孩,叫崔斯坦,他是她的靈魂擺渡人——迪倫死了,她于一場火車事故中遇難。他對她說:“我用最適宜的相貌出此刻每個靈魂面前。再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向堅持著這樣的相貌。”崔斯坦內(nèi)心的痛,他本來的樣貌,沒人明白;他的存在,或許只是因為有靈魂的需要吧!可是,這個女孩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遇見了迪倫,崔斯坦第一次為他的'命運而黯然神傷,他的生活簡直像一個監(jiān)獄,永無止盡的輪回,看著那些自私的靈魂說謊,欺騙,浪費上天給它們的生命,而這是他夢寐以求有求之不得的,他一向以為引領(lǐng)靈魂去到另一個世界是他的工作,他只需要執(zhí)行。迪倫曾對他說:我所感到的,并不是真的你,可是,不論你的外表是怎樣,你心里的那個才是真的你,是你的靈魂……作為被保護人的同時,或許我們正在引領(lǐng)著生活中的朋友,親人。在愛與被愛的同時,我們內(nèi)心的的荒原,在冒起點點小花,或許它們微不足道,可是,也能點綴這片荒原,也許迪倫也是一個擺渡人,在悄無聲息中,她已經(jīng)進入崔斯坦的內(nèi)心,為他種下了一株花。
如果生命是一條河流,那誰是你生命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2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擺渡人和被擺渡人的故事。
一個關(guān)于靈魂擺渡的故事。
一個關(guān)于生存、死亡和愛情的故事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一場火車事故,當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fā)現(xiàn)世界已經(jīng)變成一片荒原,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卻是唯一的逝世者。
走出火車殘骸的僅僅是她的靈魂而已。
在一片荒原的世界里,迪倫見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lǐng)著她,保護著她,穿越茫;脑,護送她的靈魂到達應(yīng)該去的地方。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個被擺渡的靈魂,在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后,迪倫沒有頹廢和消沉,而是淡定的接受了死亡的事實,她在崔斯坦的引領(lǐng)下,與如影隨形的惡魔們勇敢抗爭,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
被擺渡的靈魂愛上了靈魂擺渡人!
可是這份愛注定不被允許,迪倫有自己的歸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當?shù)蟼惪缭綌[渡的終點邊界線時,卻沒有看到答應(yīng)與她一起離開的崔斯坦,痛苦欲絕的迪倫最終決定冒險嘗試任何靈魂都沒有做過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尋找自己的靈魂擺渡人,自己的愛人。
又是一條充滿未知和艱險的路,為了愛,迪倫選擇了一場可能讓自己靈魂灰飛煙滅的豪賭,盡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堅定。
上天還是眷顧了這對有情人,在茫;脑蟼愓业搅顺寄合氲拇匏固,她極力勸說崔斯坦跟隨自己回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屬于她的世界,盡管這是一件從未有過的事情,盡管一切都充滿未知和風險,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愿意冒險嘗試,只因他曾答應(yīng)過迪倫絕不會失去她,一定要保護她!
這一次,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帶領(lǐng)著他義無反顧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身體。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倫在進入火車殘骸后就緊緊抓著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錯亂不堪,漆黑一片的車廂時,不慎摔倒的迪倫還是丟開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來的迪倫如愿地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她為丟開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卻看見向自己走來的崔斯坦對著她說:原來你在這里。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因為迪倫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靈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護她一生。
迪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幸福的彼岸。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3
被推薦說是20xx年最值得閱讀的幾本書之一,所以就先挑了這本題目上蠻有神秘感的《擺渡人》看了一下,結(jié)果感覺上沒有評價的那么好啊,不知道它為什么會如此受推薦呢,暢銷33國?要說這本書,劇情簡單,對話平淡,場景更是低成本,人物更是寥寥無幾,描寫上更是毫無手法,簡單說就是一趟靈魂之旅的流水賬,看到前60%時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超級無聊的言情戲,但本著從一而終的態(tài)度還是堅持看完,當看到這趟靈魂之旅又按原路反回時,我真是無語了。這一去一回兩個人占了全書90%的內(nèi)容,還能比這更枯燥些嗎,也許作者也不想這樣單調(diào)乏味,所以途中安排了很多”困難險阻“,但這些所謂的困難也太容易了些,與惡魔的戰(zhàn)斗單純的'拖拽就糊弄過去了,惡魔的水平太爛了,有保護人時抓不到靈魂也就算了,但面對獨自的一個靈魂時還讓人家那么輕松的逃掉了,真不知道惡魔們是靠什么活下去的。這本書的劇情就是一個女孩在一場車禍中靈魂被擺渡人帶走,翻過一座山到一個安全屋,又翻過一座山又到一個安全屋,然后又是一個又一個安全屋后到達了靈魂歸屬地,但這期間小女孩和她的擺渡人之間發(fā)生的愛情,所以到達靈魂的歸屬地后她想她的擺渡人,然后就又回去尋找他的擺渡人,過程你完全可以想得出來,沒錯,就是來進的一座座山一個個安全屋,她又走了一遍,然后相逢最后一起將小女孩的靈魂送回他的肉身,她活了過來,奇跡的是,她的擺渡人最終也出現(xiàn)在她的世界里,這就是整個過程。
其實我想說,這本書的想法非常好,想描寫人類靈魂脫離肉體后的世界,以及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但是每個過程都寫得不夠到位,太過簡單乏味了,沒有寫出靈魂世界的神秘特色,其實那里的世界我們誰也沒見過,正是因為如此也才可以隨意想像發(fā)揮,比如可以增加角色呀,增強關(guān)卡的難度,及場景的復雜程度,或者與現(xiàn)實世界的關(guān)聯(lián)等等,靈魂世界是個非常好的題材,想象力有多豐富它就有多精彩。而這樣的題材被寫到這種程度,只能說是可惜這么好的題材了。我不好多作評價,就是好奇它如此這般卻還能暢銷世界呢?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4
最近剛剛讀完這本書,頗有感慨。全書先是記敘了主人公——一個16歲的小女孩迪倫在去尋找他的父親時所發(fā)生的車禍,她也因此車禍而死去,引出了她的靈魂擺渡人——男主人公崔斯坦,然后他們的命運發(fā)生了許多無法預料的轉(zhuǎn)變。
書的名字是“擺渡人”,指的是崔斯坦這一類為靈魂擺渡的人,他們不斷重復著自己的工作,把一個個靈魂從荒原護送到另外一個世界。但是迪倫因為愛,離開被稱為“家”的地方重返荒原去尋找崔斯坦,這時其實迪倫就變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她成功將他從荒原擺渡到了人間,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也是小說的高潮部分。
這本小說給人的第一感覺可能會感嘆“愛情力量的偉大”,的確,如果沒有兩人至死不渝的愛,迪倫不可能會重返荒原,與惡魔對抗,用生命去尋找崔斯坦,崔斯坦也不會敢于打破游戲規(guī)則,與迪倫回到她死去的地方試一試。但小說中不止有愛情,它還折射出了許多別的東西。當靈魂從肉體中蛻出來時,他們回頭看著正在為自己哭泣的親人,自己無能為力,只能接受事實隨擺渡人而去;在荒原中有各種各樣的靈魂,有老人,甚至是小孩,命運對他們就是如此不公,他們很難逃脫惡魔的追捕,最后大部分都留在了荒原變成了惡魔,而我們可以看到,因為愛和憐憫,有些人愿意走出安全屋,用魂飛魄散、靈魂消逝的危險去吸引惡魔,只為那些可憐的靈魂可以逃走。
這就像一個社會,總有那些舍己為人的生靈。而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選擇呢?如果生命進入再次的輪回,你又愿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呢?
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可能在相遇開始命運就發(fā)生了改變。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我想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擺渡人,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會給我們不同的影響,父母給了我們看世界的眼睛,朋友讓你體會到了友誼的溫暖,老師[]為你的人生照亮了方向……最后這些擺渡人中,有一位會與你孕育出愛情,與你走到最后;而在我們通往命運終點的路上,也會成為別人的擺渡人,我們未必會給予他們一些物質(zhì)上的幫助,但我們可以像天使一樣,讓他們看見了這個世界的美好。生命的意義也就在于擺渡與被擺渡之間得出了。
就像很多讀者一樣,我剛拿到這本書時,也被封面上引人注目的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所吸引。這句話也是全書的縮影,其實它也為每一個讀這本書的靈魂注入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5
這本書斷斷續(xù)續(xù)看了一個多月,除了工作忙之外,整個人靜不下心來看書是最主要的原因。20xx年,新的開始,希望這種惰性盡可能少的發(fā)作。
相較于《擺渡人1》,這本續(xù)集或者說“童話故事完美結(jié)局”后的真實生活展現(xiàn)的更為貼切,個人認為寫的不如第一部讓人舍不得放手,對比于第一部跌宕起伏、劇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緊張,這一部更為生活化和敘事化。書的最后十幾章,才仿佛找到了第一部的那種存在和力量感。
崔斯坦和迪倫重獲生命,開始新的人生旅程,生活對迪倫而言變得開始有些不同,枯燥、冰冷的世界,因為崔斯坦的出現(xiàn),被開打了一絲裂縫,溫暖入駐。這一部新增加了三個人物:蘇珊娜、杰克和迪倫的父親(第一部只是片面文字性的存在),在整本書的描述中,采用了一種類似舞臺劇的展現(xiàn)手法,一章描寫崔斯坦,一章描寫蘇珊娜,如何為了穿越荒原到人間而與杰克周旋,輪回閃現(xiàn)的描寫,使得閱讀的連貫性和愉悅性弱了些,盡管每個章節(jié)都不是很長。
兩對人,前后相繼打破常規(guī),從一個世界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切以為相安無事,直到迪倫火車事故的隧道發(fā)生了離奇命案,我才知道,無論在哪里,能量守恒是不會被打破的,因為它總會用另一種形象,以另一種姿態(tài)呈現(xiàn)出來。打破所謂“常規(guī)”,你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文章末尾,讀后感.兩對年輕人終于將安全漏洞堵上,也清掃除了惡魔,可結(jié)局卻完全是不同的。因為蘇珊娜與杰克之間的紐帶是邪惡的,源自貪婪;而崔斯坦與迪倫之間的紐帶是明亮、凈朗、閃著光芒,以至于來自荒原的.冷面審判官也不忍將這光熄滅。
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自帶力量,這力量足讓一切為你讓行。這充滿無私、向上、無害的愛,就像一盞暗夜明燈,給人溫暖與希望。
從利己出發(fā),帶有不良動機目的接近“友好”,終將抵不過時間的考驗,當你面對生存、死忙時,你終將會被拋棄,終將仍是孤獨一人。
希望自己對愛的渴望一如現(xiàn)在,永不失真,永不失望,永不失信,耐心的等待,命運這條孤獨的路途中,終能遇到我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6
風雨交加的冬季夜晚我合上英國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蕩氣回腸的史詩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忘記,我想我們大概都沒有15歲的迪倫那般勇敢……
故事的梗概大抵是: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經(jīng)常受到同學的捉弄,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zhuǎn)學離開,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終于迪倫不顧母親反對,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坐上了去看父親的列車。列車在穿越一個山底隧道時出事,迪倫成了的不幸者。然而,她卻渾然不知,以為自己是的幸存者。
摸黑走出隧道后,她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她帶離事故現(xiàn)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現(xiàn)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刻,發(fā)生了無法預料的轉(zhuǎn)變……
男孩崔斯坦是靈魂擺渡人,負責把一個一個靈魂穿過荒原擺渡回“家”,而荒原上每到天黑就會出現(xiàn)惡魔,男孩的職責則是保護這些靈魂送他們安全去到荒原與“家”的交界處。迪倫在崔斯坦的擺渡過程中,慢慢知道了真相“你并不是幸存的人,而是死去的!泵總人都要穿越他們自己的荒原,只有穿越過自己心中的荒原,每個人才能最終到達心中家。
在穿越荒原的過程中,迪倫和崔斯坦一路經(jīng)歷的路況和天氣都是迪倫心像的投射。當?shù)蟼愋那椴缓脮r,天氣驟變陰暗,太陽消失,惡魔逐漸出沒。所幸,迪倫在崔斯坦的擺渡下,一路雖困境百出,但最終還是成功穿越了荒原,回到了“家”。
然而,在整個穿越中,迪倫和崔斯坦卻相愛了。為了愛情,迪倫卻想回去荒原找崔斯坦,與他相守。她知道再次穿越荒原很可能會死,但迪倫堅定回去尋找崔斯坦的決心,沿途回到荒原,沒有了擺渡人的保護,迪倫勇敢的戰(zhàn)勝惡魔,找到崔斯坦。她決定回到火車事故現(xiàn)場,渴望與崔斯坦相守一生,回去的時候她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崔斯坦在迪倫的擺渡下,成功到了迪倫的“人”世界。
這是一個令人激奮、恐懼卻又溫暖動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有荒原、惡魔、忽晴忽暗的天氣、沼澤地、黑色的湖面、巍峨的高山、破爛不堪的安全屋、同時還有荒原與地獄的分隔門,每一個景象都足以令人生畏,尤其是對15歲厭惡爬山與游泳的迪倫來說,但迪倫卻重新穿過分隔門再次面對荒原上的一切,僅僅是為了尋找她的擺渡人,即使他有可能已經(jīng)變換了模樣更換了姓名,但是她執(zhí)念她可以找到崔斯坦,不懼怕惡魔的抓撓會令她魂飛魄散,不懼怕獨自面對沒有擺渡人庇護獨自行走……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7
我的存在是因為有你,愛讓我勇敢,讓我不再膽怯——題記
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以前是,以后也是。但是,如何去愛?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讀完《擺渡人》這本書,我頗有一絲感觸。
一個單親女孩,迪倫,在去看望自己多年不見的父親時,卻不幸在事故中失去生命,遇見了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命運,從此,發(fā)生了不可預知的改變。崔斯坦一路保護著迪倫,帶她走向所謂的歸宿,他早已冰封沉寂的心,被這個單純的女孩融化了。但是,他不能陪她到最后,他騙了她,他看著她痛苦,他再一次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因為,他知道他和她不可能。她不信,她從所謂的歸宿中逃出來,獨自跋涉穿梭過危機重重的荒野,只為了在千萬相同的光球中,找到那個他,再和他回到那個世界。這一次,他比她更害怕,因為他不屬于那個世界,但是,為了她,他逼自己堅強,讓自己相信那虛無縹緲的希望。幸運的是,他們成功了。
一本書,想要讓人產(chǎn)生感觸,便需要愛,《擺渡人》是一個教人如何去愛的故事——他,關(guān)心她;她,同情他;他,小心翼翼地告訴她死亡的真相;她,地理解他過去的經(jīng)歷;他,讓她勇敢;她,讓他溫暖。這,一切都是愛,也都是因為愛。一個是,不經(jīng)人事的15歲女孩,一個是,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活了無數(shù)年,卻,只為了那個所謂的使命的擺渡人。兩個人本就像相交的'直線,只有一個交點,但是,迪倫,因為愛崔斯坦,也相信崔斯坦愛她,勇敢的重回荒野,讓兩條直線從此重合。這一切,都是因為愛。
或許,現(xiàn)在說這個話題,有點早,但是意義深刻。常說,愛,使人勇敢,但我說,唯有勇敢,才能愛。迪倫愛崔斯坦,但是,如果,她膽怯了,在那個所謂的歸宿,默默等待她的親人,兩人將從此再無機會見面。崔斯坦愛迪倫,但是如果在最后,他沒有鼓起勇氣,堅持和迪倫走下去,他將一直輪回在擺渡他人的使命中,從此再無機會見面。
所以,勇敢是愛一個人的方式,也是愛一個人的基礎(chǔ),如果你連愛的勇氣都沒有,只能說你不愛,或者,你不配愛。崔斯坦和迪倫,是很好的榜樣,盡管他們直接是男女之愛,但,殊出同歸,愛家人,愛朋友,愛社會,都是需要勇氣的。鼓起勇氣,大膽去愛,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變得不一樣。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8
朋友推薦的書,說是好玩。我抱著“有一搭沒一搭”的態(tài)度消遣,沒想到一開始就墮入其中,沉迷于書中的“荒原”,好像當年三毛熱愛她的撒哈啦。
人死了到底有沒有靈魂?這里說是有的。在那遙遠的另一個我們不曾了解的世界,有著諸多的似曾相識的游魂在四處掙扎,不停游走。
伴隨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文中女孩迪倫身上一次次呈現(xiàn)出過人的膽魄和聰慧。她心有所往,她勇敢堅強,她在生死邊緣處不停掙扎和奔跑。她的.每一次蛻變都鼓舞著我們這些茍活著人,念隨她起,心隨她動。這世間,沒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
故事的主題是關(guān)于靈魂擺渡。
正如書封面的標題:“如果你存在,那是因我需要你”。文中所有的機緣巧合都來自迪倫和崔斯坦的兩廂情愿。正應(yīng)了那句:“我的存在是因為有你,愛讓我勇敢,讓我不再膽怯”。
前些天剛聽師傅講到“心想事成”。佛法里強調(diào)一切唯心所造,意思是心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又是一本“心想事成”的書。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太了解佛法,但看到過許多貌似虔誠的佛教徒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常發(fā)善愿而不作為,常焚佛香而不慈悲,總感覺有些大不妥。
所謂的“心想事成”,一定要首先種下這個因,然后必須通過我們的行為,精進尋求外援,才能逐漸超越自我,從而達到“心想事成”。書中的迪倫做到了,她心心念念,她堅持不懈,她克服種種困難,她終于心想事成。
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系英國實力派女性作家。資料顯示,這部20多萬字的《擺渡人》曾獲得多項世界文學獎,版權(quán)暢銷30多個國家。我買的是付強和劉勇軍的譯本,兩位老師的翻譯措詞優(yōu)美流暢,將原著中靈魂的荒原刻畫的逼真必現(xiàn),常有身臨其境之感。
這部20多萬字的書共分三冊,我個人感覺,第一冊和第三冊較為精彩,第二冊相對遜色一些,不知是否引起你的共鳴。
人固有一死,死后,誰會成為我們靈魂的擺渡人?他(她)們也似曾相識,并帶我們達到理想的彼岸嗎?讀罷《擺渡人》,相信很多人都會浮想聯(lián)翩,意猶未盡。
打開最近聽過的新歌《胡廣生》,哼哼呀呀的曲調(diào)如幽靈般在谷底呻吟,讓《擺渡人》滋生出更多的感慨。我聽的是任素汐本人的版本,有興趣你也找來聽聽~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9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封面的這句話使我的心微微一顫,在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路上,誰能真正走進你的內(nèi)心,與你心靈相通,并指引你的方向?
懷著好奇很快讀完了這本書,《擺渡人》講的是一個15歲的女孩迪倫,在獨自尋找父親的途中遭遇車禍而喪生,她要走過生命的荒原到達天堂,而指引她渡過荒原的就是她的.擺渡人——崔斯坦;脑形C四伏,一不小心就有被惡魔抓走的危險,但是崔斯坦一直盡力保護著迪倫,在走過荒原的日子兩人互生情愫。迪倫在到達天堂后,為了尋找心中的愛,又冒險重回荒原尋找崔斯坦,并鼓勵崔斯坦改變一成不變的現(xiàn)狀,回到現(xiàn)實世界。
迪倫是一個勇敢的女孩,她敢于表達心中的愛,也敢于為了愛冒險。在渡過荒原的時候,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一路保護她。誰又能說,迪倫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呢?崔斯坦在荒原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擺渡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年齡,連長相都是根據(jù)一個個靈魂的需要隨時變換的,他的生活中沒有自我。是迪倫喚醒了他內(nèi)心的愛,讓他敢于向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挑戰(zhàn)。
我們現(xiàn)在又有多少人像崔斯坦一樣為了生活奔波,只顧低頭趕路,而忽視了自己的內(nèi)心?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加快,疲于應(yīng)付各種各樣的任務(wù),晚上泡吧、酗酒、上網(wǎng)來解壓。是否還會記起自己剛畢業(yè)時的躊躇滿志?是否還記起兒時的理想?是否有時間照看自己那被現(xiàn)實打磨得麻木的心?
那么誰會是我們生命的擺渡人呢?看看書中的擺渡人,模樣是逝者最喜歡、最信賴的樣子,荒原的景象、天氣也是根據(jù)逝者的心情變換的:讀后感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布;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暖陽,靜謐如水。你用什么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你加倍的體驗。所有這些都是自己心境的折射。
荒原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只要保持好的心態(tài),荒原也可以開滿鮮花,也可以鳥語花香。環(huán)境改變?nèi),那么人也可以改變環(huán)境。當你覺得身邊的環(huán)境不利于你成長時,從改變自己開始,你會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也會慢慢改變。其次要有堅定的信念,迪倫為什么能獨自穿越危機重重的荒原,并且在茫茫人群中找到崔斯坦?是心中堅定的愛與信念。無論現(xiàn)實如何,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才會得到內(nèi)心的幸福。
如果人生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是自己,堅信自己,堅守信念,穿過荒原,就會彼岸花開!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10
因為封面的導語,一個很普通卻有感染力的句子——“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我看了英國作家克萊爾 麥克福爾的奇幻小說《擺渡人》。一個名叫迪倫的女孩坐火車去見素未蒙面的生父時,遭遇車禍。當她爬出殘骸,遇見名叫崔斯坦的神秘男孩,并跟隨其在荒原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這本書一開始就講述了生與死,和作為主線貫穿全文的愛。
單親女孩迪倫在一個黑漆漆的隧道里,發(fā)生了車禍,當她從隧道里爬出來時,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寂靜無人。她不知道這次車禍,只有她一人遇難了。此時,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叫崔斯坦的男孩,并告訴她死亡了,而且要在白天穿越這片荒原,夜里只能呆在荒原的安全屋里,避免被幻象惡魔吞噬,直到到達另一邊的極樂凈土。
每一天,迪倫都在崔斯坦的幫助下,白天努力抵達下一個安全屋,黑夜在安全屋里擺脫惡魔的糾纏,向極樂世界出發(fā)。就像人生有個遠大的終極目標,路途是孤獨,甚至是茫茫前路望不到盡頭的迷茫,甚至在樹立無數(shù)個小目標,慢慢向它靠近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誘惑,就像書中的魔鬼一樣,妄想把你吞噬,從此止步在荒原的安全屋旁,堅守內(nèi)心才能抵制誘惑。
迪倫無疑是幸運的,她在崔斯坦的護送下,安全來到了極樂世界,與死去的家人團聚。但我覺得更幸運的是,她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愛是他們互相擺渡的'媒介,迪倫的善良,單純,勇敢,引領(lǐng)崔斯坦走向了新生。崔斯坦墨守成規(guī),在荒原里擺渡了無數(shù)人,完美完成了他擺渡人的職責和任務(wù),但在歲月的長河里逐漸麻木,迪倫讓他重新充滿了感情,仿佛枯枝抽發(fā)新芽。甚至在最后她為了感情不懼危險,勇敢折返荒原,帶領(lǐng)崔斯坦重返人間。愛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穿越生和死,它使膽小懦弱的迪倫強大,使虛無的崔斯坦獲得新生。仿佛回應(yīng)了封面的導語“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這本書因為是中文譯本,整書描述簡潔,被崔斯坦和迪倫的愛與勇氣所感染,看完有種淡淡的溫暖。反思自己在這復刻的生活里,是否會有勇氣像迪倫那樣折返那片可怕的荒原?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11
高二開學了,在經(jīng)過搬宿舍、搬教室之后終于安定下來了,高二9班的講桌上有一本書《擺渡人》,拿來翻看,剛一開始,看前邊第一部分感覺自己看不懂,仔細想想應(yīng)該是心不靜沒有讀進去,晚上在教室里待著再看時,踏下心來才看進去。
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內(nèi)容是這樣的,15歲的迪倫在學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轉(zhuǎn)學,加之和母親關(guān)系太過一般,這些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但由于意外發(fā)生了事故,當?shù)蟼悘某鍪碌幕疖嚻D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著列車上其他幸存著,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她天真地認為自己還活著,她要求崔斯坦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繼續(xù)尋找那些所謂的幸存者,只是崔斯坦并未答應(yīng)她的要求,繼續(xù)帶著她向前走。她們走過山峰,闖過了山谷,還有那深不見底的發(fā)出惡臭的湖水,躲過惡魔,迪倫發(fā)現(xiàn)在和崔斯坦的相處中,她愛上了這個屬于千千萬萬個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也愛上了這個天真無邪,善良堅定的小姑娘。
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著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wù)。倔強的迪倫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于她的崔斯坦。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在這個途中,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
讀完這本書,不禁感慨,其實人生就是不斷穿過一 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堅定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一生中總會有迷茫的時候,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在迷茫時我們需要有人指引,學生在學習中也有迷茫的時候,而班主任在學生迷茫時能夠做出恰當?shù)闹笇,可能會成為學生學習階段的擺渡人,在人際交往中有時我們也會迷茫,我們也需要擺渡人引領(lǐng)自己。在我們的工作中,當我們沒有目標時,就是小說中的荒原,我們需要找到那個擺渡人,為自己指引。好在自己一直遵循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擺渡人,堅定信念我們才能鏗鏘前行。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12
總有一片荒原要獨自穿過——氣看完克萊爾.麥克福爾的《擺渡人》。
一本寓喻濃厚的英國小說,寫自蘇格蘭格拉斯哥南部的中學女教師——麥克福爾。在小說里,我們看到孤獨、愛、磨難、勇氣、救贖、回歸、家園等多層面敘述的脈絡(luò)。
可以把它看成愛情故事,但讀者似乎更愿意把它當作內(nèi)省、發(fā)現(xiàn)、強大、自救和他救的心靈成長和靈魂救贖的小說。如果把小說主人公15歲女孩迪倫所穿越的荒原看作是人生必經(jīng)的困頓、惶恐、黑暗、苦難,那么這就是本勵志小說。
文中一句話,相信會打動一些讀者,因為它已打動了我!拔乙龑ъ`魂穿過荒野……”
總有一片荒原要獨自穿過。就像每人要從母親溫暖的子宮穿過黑暗陰道,才能來到人世。這一出生的過程,象征著人之靈魂的發(fā)現(xiàn)和拯救亦是如此。我們從懵懂無知,到洞徹世事,最后與塵世與自己和解,需要穿過多少荒原,甚至獨自穿過沒有星辰做指引的荒原,才能看懂自己?看清洪荒?
在苦難中,在跋涉中,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力量的成長,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愛,發(fā)現(xiàn)對他人的愛。等無數(shù)時間之沙從指縫溜走,等走過片片荒原,我們終于成長為人,一個擁有獨立而自由意志的大寫的`人,才可以說:我來過,我見過,我征服過!
如果在穿越中,不能挖掘足夠的力量和愛,易被荒原淹沒,成為荒原中飄蕩孤苦的魔鬼,以吞噬每個新跋涉者為生。一如《呼嘯山莊》中的孤兒希斯克利夫,從愛出發(fā),但被世俗等級的荒原摧毀了他的愛及他本人,由愛轉(zhuǎn)恨,希斯克利夫成了荒原上的惡魔,一個復仇者。文中的每個人,都是悲劇的主角,所有的愛、恨,最后化作英格蘭北部高地呼嘯的長風,掠過孤寂的墳頭,掠過茫茫的荒原。
“未曾長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19世紀的浪漫詩人拜倫告訴我們,苦難是人之必經(jīng)之路。但更重要的,從苦難中汲取生活的真諦,然后帶著愛,穿過荒原。
我們都是荒原上的露珠,向死而生,轉(zhuǎn)瞬即逝,在被烈日蒸發(fā)前,閃爍一點亮的光。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13
今晚最終把這本書看完,心里有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感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xiàn)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往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fā)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xiàn)了人死亡后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明白自我已經(jīng)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lǐng)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lǐng)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愿直接告訴女孩已經(jīng)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fā)現(xiàn)身體奇怪的表現(xiàn),逐漸理解了肉體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guān)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nèi)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后,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回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zhàn)勝恐懼。以往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我,為了自我內(nèi)心真實的愿望,迸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往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完美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應(yīng)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齊的決定。他們一齊回到肉體死亡現(xiàn)場,然后奇跡發(fā)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能夠如愿以償?shù)纳钤谝积R。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歷經(jīng)一場關(guān)于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我。如果說擺渡人引領(lǐng)了女孩的靈魂,那么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14
其實,我不是個愛閱讀的孩子。從小到大,我真正能閱讀下來的整本書籍少之可憐,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大概不會超過40本。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在社會中的摸爬滾打,隨著整個社會彌漫著的浮躁氣氛,我漸漸覺得,能夠靜下心來學會閱讀,或許對自己來說應(yīng)該是件幸事,也是能夠沉靜自己的最好方式。于是,我在看到青島金融團工委推薦的書單后,首先選擇了《擺渡人》這本書。
這是一本你想放手卻無法放手的書籍,從一開始故事情節(jié)的設(shè)置,到最后故事的結(jié)尾,你總是想知道接下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你忍不住跟著這本書的思路在走,你總是在思考這本書的主題到底在給大家講述著什么。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迪倫的小女孩在去看往父親的火車上突遇車禍,全車的人只有她不幸遇難,但她并不知道實情,直到她碰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告訴她,她已經(jīng)不在人世,需要跨越荒原才能達到極樂世界,否則就會被惡魔拖入無底的深淵;于是崔斯坦帶領(lǐng)著她沖破種種阻礙和困難,艱難跋涉終于跨越荒原,幫助她安全到達極樂世界;但這期間迪倫與崔斯坦暗生情愫,迪倫愛上了自己的`擺渡人,所以已經(jīng)跨越荒原的迪倫決定再次返回到荒原中尋找崔斯坦;迪倫執(zhí)著地找到崔斯坦后,她帶著崔斯坦穿越荒原折返回到出事地點,當?shù)蟼愒俅蔚巧匣疖嚨沧矊ふ业阶约旱氖w時,讓人驚奇不已的是迪倫竟然活了過來,故事就在此畫上了句號。
乍一看像一個魔幻故事,又像一個愛情故事,但是通讀全書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以愛為基礎(chǔ)的著作,這種愛貫穿全書,也是全文的主線,它支撐著女主角的執(zhí)著,支撐著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遇到困難不抱怨、不妥協(xié),哪怕明知前途困難重重,哪怕自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自己也勇敢地跟著愛前行;在我看來,這種愛是一種超越愛情的愛,是一種大愛,不僅是愛情,也是對生活的熱愛,這種愛指引著我們前行,為我們帶來了光明與感動,所以作者設(shè)置靈魂擺渡人的意義就在于此。
所以有人會說,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個讓你意想不到的時刻,那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在向你告密,也正如書的封面上的一句話寫的這樣,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15
愛的能量無限大,愛讓孤獨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與母親疏離,在學校里被捉弄、被排擠,她的世界是一片荒原。她決定去尋找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fā)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廢墟之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她看到山坡上坐著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她的擺渡人,也是她一生的貴人——崔斯坦。崔斯坦保護著迪倫,帶著她穿過了荒原,到達了另一個世界。在途中,兩個人都被對方的善良正直所吸引,他們相愛了。但這份愛難以實現(xiàn),迪倫忘不了自己的擺渡人,忘不了那個在她的世界里掀起驚天駭浪的大男孩,她又冒著生命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崔斯坦。她需要他!
經(jīng)驗豐富、勇敢無畏的崔斯坦是一個靈魂擺渡人,當他的靈魂漸漸變得冷漠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單純且會無條件地關(guān)心自己的女孩。其實崔斯坦的內(nèi)心也有一片荒原,迪倫不知不覺間走進了崔斯坦的荒原,她的笑容給荒原印上太陽,她問不完的問題給荒原畫上青草,她的舉動給荒原種下鮮花,她的聲音讓荒原傳來了鳥叫與蟬鳴,她把崔斯坦的內(nèi)心荒原變成了春天的樣子,迪倫成為了崔斯坦的擺渡人。他也需要她!他們一同來到了火車廢墟中,迪倫鉆進了自己的肉體,她重生了!在隧道外,她看到了崔斯坦,那個讓她值得用生命尋找的貴人。
合上書,我喜極而泣。崔斯坦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迪倫是崔斯坦生命的擺渡人!因為你需要我,我們對命運有了思考;因為你需要我,荒原般的.生活重新煥發(fā)生機;因為你需要我,互相擁有了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愛;因為你需要我,攜手來到了崔斯坦曾夢寐以求卻又求之不得的世界——人間。
如果你有一片荒原,誰會是你的擺渡人?我想,那心靈的擺渡人,是親人,是朋友,是我們需要的人,是給我們溫暖的人。沒有他們的陪伴,我們很難走完自己的人生之旅,也正因為有他們,我們內(nèi)心的荒原才會變得生機勃勃。當然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保護靈魂的擺渡人,在愛一個人時,我們被需要,我們因擔負責任而強大,呵護著所愛之人的靈魂,引導他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如果在生命中,你幸運地碰到了那個擺渡人,請珍惜,那是你一生的貴人。
【《擺渡人》讀后感800字】相關(guān)文章:
《擺渡人》讀后感11-07
擺渡人讀后感10-26
《擺渡人》的讀后感10-08
擺渡人讀后感10-06
《擺渡人》讀后感10-10
擺渡人的讀后感02-24
《擺渡人》讀后感(精選)09-01
擺渡人讀后感11-14
我的青春擺渡人10-07
我的青春擺渡人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