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未完成讀后感(通用11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此生未完成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1
《此生未完成》這本書從20xx年九月就從圖書館帶了出來,一直冷落在我的床頭,浮躁的心,沒有心思去觸碰它。續(xù)借了一次,這次馬上就要過期了,拿著它看完了后面的一部分。
對于于娟這樣既聰明又有文采的人,我肯定是望其項背。對于她的離去,我心中甚是惋惜。也許,人就是這樣,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才回頭瞅瞅自己走過的路。以前的開心與痛苦,都歷歷在目,對于人生的思考比任何時候都深刻。
此刻,我失敗的在這一個一般本科還默默無聞,每天過得不快樂,孤單伴我左右,越來越多的自信心被我丟在了行走中。忘卻了自己想要的.,渾渾噩噩地過了兩年半了,內(nèi)心漸漸沒了自己,只有一個自私自利處處留小心眼的我,也許此刻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才會慢慢的走出這個枷鎖。我不懂的自己怎么去做,怎么去善待我的朋友,忘卻了自己的圈子曾經(jīng)是那么大。孤獨的世界,大同小異,不少人在討論著孤獨,但我也許此刻是迷茫。對于未來的膽怯,對于感情的畸形對待。
為了小武筒子,我曾說過要離得他近一些,選擇考研方向時,我甚是怯懦,我已經(jīng)沒有了以前的野性與自信,對于自己的實力,現(xiàn)在存在的是質疑?己Q螅y且危險,考海洋所,現(xiàn)在還不了解難易程度,只是知道難考;考石油,真心不想只是考一個211,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從《此生未完成》中,我得到了一絲解脫,我可能是看到了自己的路,兩個人,如果能夠抵擋住兩三年不算做距離的距離,那熬過去,便是柳暗花明了吧。
感謝于娟,讓我對于生命更加珍惜,讓我對于愛情的理解更加透徹,更加理智。希望身邊的人,能夠平靜快樂的生活,希望他們能夠健健康康,家庭的重擔慢慢的移向我的背,我會井井有條的去接受。在路上……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2
于娟,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作者,而她原本又不是作家,換句話來說,她只是個行外人。從于娟這一本著作中,絲毫看不出有多厚的文學功底,但是里面的片段可以清楚地看到,于娟的文字多么率真、質樸、生動。正是她文字的率真、質樸、生動,可以看出于娟雖然是得了末期癌癥,卻從容面對,并不哀傷。她的文章共有51個故事,這些都是發(fā)生在患病前后直至死亡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讓我陷入了一個思考: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該句話也是本書的中心思想。
隨著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盡管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但卻多了點壓抑。很多時候,網(wǎng)上都會報道一些人因為壓抑而自殺死亡的.案例,例如清華大學某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而跳樓;某代碼員工因工作壓力大而跳樓死亡,如此容易輕生,做出這樣的行為不僅傷害了自己還有身邊的人。他們不懂活著的意義,讀后感或者是當時有這念頭時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事實上,活在都市的人最容易患上抑郁癥,環(huán)境的影響麗實在太大,為了更好的生活有時不得不忍受都市帶來的孤獨和無助,關鍵是在于自己的心態(tài)。
世上很多事,經(jīng)歷之前我們會認為非常驚訝,但當這些事情確確實實地落在我們頭上時,需要我們迎頭而上,就會知道,萬事無非如此。世上萬事并不可怕,很多時候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于娟她做的化療并不是最痛苦的那種,在她文中看到所描述現(xiàn)象中看到更多比自己遭受化療痛苦的人還有很多,所以她覺得自己的痛苦并不算什么痛苦。盡管在別人眼里她是最痛苦那個,因為年紀輕輕就受了這么大的罪,但是活著就沒什么抱怨的了。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3
這本書幾年前就已經(jīng)出版,我卻直到今天才拿起來?吹洁嵟嘣磳懙馈拔液芘旅襟w把于娟的故事解讀成一個關于都市人健康話題的新聞快餐……”,才想到幾年前確實看到過這樣的新聞,“復旦女博士反思為啥是我得癌癥”云云,雖意在警醒當代年輕人,卻實在索然無味。好在我真正翻開了這本書。于娟的病潛伏多年,確診時已經(jīng)是晚期,癌痛令她完全不能活動。甚至清潔阿姨打掃病房時碰到她的病床,引發(fā)的`震動也能讓她痛到昏過去。從確診到她去世,不過一年半時間,她寫的這本書,其實還有好多內(nèi)容沒來得及寫。她還有好多遺憾,在她短短的生命里,都還沒有完成。
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我心情好沉重。于娟這本書真的是文采飛揚,有幽默的妙語,也有深刻的思考。她寫她的病痛,不知是落枕還是腦轉移,在BBS上大肆灌水、自我安慰,“雖然有點搞笑,但膽怯只會讓自己更憔悴,麻痹也是勇敢表現(xiàn)!彼龑懰募胰藢λば恼樟,但媽媽還要兼顧她的能源林項目,不能守在病床前,“她知道我那一刻最需要的是家庭‘生活在繼續(xù)’的有條不紊,以及社會心愿的未竟之事有人繼承,不是多一個人伺候屎尿”。她寫她放心不下兒子,“我甚至想,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像個癱瘓的人,污衣垢面趴在國泰路和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爸媽牽著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愿意的”。這是我今年讀的第四本這種題材的書。熊頓的《滾蛋吧腫瘤君》,李開復的《向死而生》,保羅卡拉尼什的《當呼吸化為空氣》。我們都是凡人,面對絕癥,方寸大亂也是人之常情。讀完這些書,并不奢望自己能有幾位作者這樣的氣概,只求面對生活瑣事能更心平氣和。生死之外無大事,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認真過好擁有的每一天。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4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讀到了這本書——《此生未完成》,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已經(jīng)去世的癌患病人,可在她的文字里卻絲毫感受不到悲傷和絕望的味道,全文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即使病痛將她苦苦折磨,她卻反將這種苦痛化作無所畏懼的精神時刻感動著每一個讀者。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讓我懂得了生命是支撐我們靈魂的支架。只有活著,我們才能在父母漸漸蒼老的時候,為他們遮風擋雨;只有活著,我們才能與朋友一起在成長的道路上努力,看到彼此成功的微笑;只有活著,我們才能享受生活給你帶來的各種喜怒哀樂。于娟老師在書中一邊對著生命反思一邊給世人們忠告,不要過度消費自己的`身體。這讓我敲響了自己的警鐘,我也反思到自己有很多很不好的生活習慣務必要改掉。她還用自己幽默的語言講述了病房里的故事,平日里賣餛飩的阿姨想要跳黃浦江自殺時,看到穿制服的人本能地想起躲避城管的日子,條件反射撒腿就結果跑自殺未遂;家在農(nóng)村的56床阿姨將潤滑油當成農(nóng)藥喝下去后,全家老少有人扶頭、有人摳喉、開著一輛拖拉機跳躍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將她趕緊送往縣醫(yī)院的情形。雖說看這些文字輕松愉快,可是看完之后都會讓人沉思,生命這么可貴,高興都還來不及呢,你怎么舍得就這樣離開呢?
我在眼里,于娟老師是個很優(yōu)秀的人,她擁有幸福的家庭和淵博的知識,是很難得的人才。誰能如此從容的面對明明幸福觸手可及卻無能為力的遭遇,但她又是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作為女兒,還沒能多陪陪父母,最重要的幸福已經(jīng)沒有時間享用,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作為妻子,沒辦法和丈夫走到最后,又是多么苦痛;作為母親,孩子應該是她在世上最艱難最不舍的存在,因為血濃于水誰也不能否認,沒有機會看他慢慢長大又會有多么的無力。
“再大的苦痛,都會過去。凡事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笨赐暾緯冶銓⑺鳛樽约旱淖毅。生命太脆弱了,它隨時可能終止,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要感恩,要熱愛生活,要勇敢面對。在挫折困難還未來的時候,就該時刻警惕。當陰霾圍繞身邊的時候,就該用更大的力量去打敗它。這本書給我?guī)砹藷o窮的力量,真希望能有更多的讀者從中得到正能量。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5
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與其說一本書,不如說是一位母親、妻子、女兒的生命日記,一位擁有兩個碩士學位、一個博士學位的復旦大學33歲教師在與癌癥抗爭的一年又四個月時間里,用十指輕輕點觸鍵盤留在博客上的日記。
20xx年10月,我在網(wǎng)絡上得知“復旦大學女教師”抗癌的博客點擊量驚人,便抱著好奇心去瀏覽了幾篇,初看時把于娟的故事解讀成一個關于都市人健康話題的新聞快餐。越深入下去越發(fā)被她的文字吸引,索性買來一本細細品讀。讀罷全書心中的厚重感無以言表,這種厚重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心情的那份沉重,為她不幸的遭遇嘆息;二是那些優(yōu)美的文字,平實無華的表露卻能承載如此豐厚的情感和心路歷程。
細讀之下,于娟的形象就在你面前漸漸飽滿起來。她美麗、自信、隨心、陽光的性格,她努力贏得了鮮花、掌聲、家庭、朋友、事業(yè)……正當她準備著開始更輝煌的人生階段時,她被無情的.病魔推入了深淵,她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嘗盡了人生的極致痛苦,但是她沒有怨天尤人,她面對生死還是那么灑脫,在茍延殘喘中寫下了這些優(yōu)美的博文,是盡一份幫助人世人的愿望和責任之心,還有愛心!這是多么可愛的一個人!
她的文字深深的、淡淡的。但是卻直擊人心。最后我想用于娟朋友寫的一首詩結束這次的分享!澳阈χ,盈盈的笑,讓奔逝的生命充滿四射的活力;你揮灑地寫,悲和喜,告訴人們生的意義”。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6
今年得病以后,住院,手術,化療。原本忙碌的學習生活。也戛然而止。有了大把的時間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意中讀到了于娟的書《此生未完成》。
先是網(wǎng)絡里的部分章節(jié),有了強烈的閱讀欲望,于是在當當網(wǎng)上買下了這本書。書一到,手不釋卷的讀了起來!洞松赐瓿伞分v的是于娟與病魔斗爭的事,盡管最后主人公還是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可愛的世界。書中的.文字真切樸實,讀起來很多的章節(jié)感同身受。親情,友情,我們活下來的勇氣。
“哪怕讓我蓬頭垢面,站在街角,任千人踩,萬人唾,只要能看到我的媽媽拉著土豆從我的面前走過,送土豆去幼兒園——”讀到這,我淚如雨下。是的,愛才能使我們能頑強的生活下去的支柱!霸谖业貌∫院螅恍┢饺绽锊蛔邉拥挠H戚也是前來問候,善意也好,惡意也罷,都不重要。日久見人心”。是的,在治療的過程中,親人們盡己所能,出錢的出力的。沒人抱怨,沒有人來比較,有的就是同心協(xié)力,挽救瀕臨在走生命終點的我。
我是幸福的,我的病可以在短期內(nèi)沒有威脅生命的危險;钪褪峭醯。活著才有機會去欣賞這個美麗的世界,活著才有機會去愛著家人,孝順父母,才有機會去茍且的生活的同時,夢一下詩和遠方的生活。
《此生未完成》我是流著淚讀完的,讀的過程中,書中的主人公時而是我,時而是于娟。不過,還是要懂得活著就要懂得珍惜,活在當下。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7
《此生未完成》可以說是于娟即將步入永恒的死亡之前所寫下的關于生命的印記。從確診之后,她接受過很多次痛苦的治療,但她的文字始終充滿了質樸、幽默,時而平和堅強,時而俏皮如孩童,永不妥協(xié)。她在生前曾表示不愿意讓自己受過多的關注,然而她的文字依舊感染了很多人。
中國有一句老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薄洞松赐瓿伞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拋棄了生活中對死亡的一部分原始恐懼,我們總覺得“永恒”離我們遙遙無期,時間仿佛取之不盡,讓我們用之不竭,我們揮霍著它,大部分時候忘記了要堅定著什么目標,想要專注的是什么。對我們而言,人生很漫長,還可以慢慢來。而那些身處生死交接點的人,眼看著生命進入倒計時,才會恐懼時間不夠用,他們要用剩余的時間,仔細計劃要完成的`事情?墒菚r間怎么都不夠用,怎么都不夠。
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里講述秦始皇歷史,秦始皇后期畏懼死亡,命方士徐福和盧生等人尋找長生不老藥,甚至斥巨資讓徐福出海尋找神仙。秦始皇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死亡即將奪走他的時間,所以他寄托于虛無縹緲的東西。不管是千古一帝,還是平凡老百姓,都逃脫不了死亡,不管是哪一種人,也脫離不了死前遺憾的命運。
30歲時的我們,大多壯年,不需要寫回憶錄,努力告訴自己要堅強。但30歲的我們,也很多未知自己的夢想是什么,自己完成了多少想堅持的事情。希望你我,都能在面對死神時說一句:我已無憾。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8
在零零碎碎的時間里,一點點讀完。
到生命盡頭,有癲狂、有樂安天命。但我在于娟身上看見的,是哪怕只能終日趴在天橋下,也想看見土豆拉著爺爺奶奶的手走在上學的路上。是熱愛、是不舍、是眷顧。
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想著里面的無畏施。自己再多不順,比起來連小波浪都算不上;剡^頭,才明白于娟對這個人世深深的`慈悲。她沒有問為什么是她。在朋友戲言也想經(jīng)歷著一切換一場大徹大悟的時候,她嚴肅而認真的說希望你永遠不會經(jīng)歷這些;在病中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強撐到底,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沒有活下來,也要告訴土豆,媽媽用盡全力去抗爭了,你要驕傲;在漫長而痛苦的治療中,她把這些感悟一點點記錄下來,不也就是為后人留下點什么嗎?人總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她把肩膀放平,希望我們?nèi)蘸髸巾樢稽c。
也很羨慕里面的愛情。于于娟、于光頭,只字未提愛,但筆尖皆是深情。我是一個極致的悲觀主義者,又活著快樂虛偽的命題中。所有的必定是會失去的,那就什么都不要有好了。但看他們在大學校園里面相遇、相戀,又在日后的時光里,尊重彼此、相依相伴,情深至此,我竟覺得愛這個字變得溫情起來。于娟和光頭討論于娟走后,光頭日后的歸屬。我是一個多傻的人,在這里瞥見了一種成熟的戀愛觀。
我想,若學會了什么,就是含著笑,既是面對苦難,也是為幸福。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9
前一段時間有些忙,很久沒靜下心讀書了!又由于這個平臺一直沒出這本書,所以買了紙質版[捂臉][捂臉]我不知道又或者可以說,不太能表達現(xiàn)在的感受,怎么說呢!應該是百感交集吧?我應該算是很平靜的讀完了這本書!我這個年紀應該沒想過死亡,我天真的認為:我還小,我也不用想那么多,其實不然!是的,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是個孩子,可是呢?他們不會老去嗎?一個人,隨著她讀的書越來越多,心也會越來越大,路會越來越寬。自然而然的,身邊的人也不停的更新,然而真正不離不棄,對你掏心掏肺的,只有生你養(yǎng)你的父母。提及父母,我大概明白了,我的一生中有很多可能扮演的角色:母親、妻子、戀人、朋友。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我必然扮演著一個角色:那就是女兒。
這本書里有這么幾句話:“在復旦讀博士的時候,導師無限感慨說過一句話,父母盼望孩子有出息,但是往往享受不到和所謂有出息的孩子享受天倫的樂趣。即便知道如此,父母仍然寧愿自己孤苦勞累還是希望子女有能力遠走高飛好有出息!睕]有人問過我:你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但是現(xiàn)在我想我大概知道了,即使世界在變,身邊的人在變,生活在變,但是血濃于水的親情就在那里不增不減,不是嗎?此書的前兩部分,我想到了一個曾經(jīng)教我箏的舅祖母。相似的情形,可是人物設置的角度不同。
在這里,面對每一個與癌癥作斗爭的勇士,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表達我的想法與感受,除了敬佩與心痛。真的,我見過很多的生死離別,不是說麻木,是累與痛,我見過黑發(fā)送白發(fā)的,亦有相反的;撕心裂肺的痛與無奈,問蒼天為什么不公?我不想多說生命中除了親情,還有朋友與愛人。因為愛,所以有了下一代,當然,很多人也選擇了將就與現(xiàn)實,我喜歡書里的這么一句話:“如果說這是一場愛情,不如說是一場情事,如果說是一場情事,不如說是一場流年。算了算,好像我經(jīng)歷了一場流年與一次放逐!睍羞有這么一句話,我曾反著說過:一個成熟的人,身后有多少異性階段性地為他或她這般的成熟付出代價?我們又究竟要經(jīng)歷過多少個自認為重要的甲乙丙丁,才能達到所謂的成熟?我不知道作者所寫的平川之愛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希不希望他寫的是真的。但是,我很贊同第一段話。就像有些友情是變了味道的,又或者是漸漸陌生的,緣分這個東西,給你希望又給你絕望;很多關系,也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能做的也只是盡力罷了,不是嗎?!換個角度,于娟雖然逝世了,但是我認為她是幸福的,即使她身邊的人認為她是不幸的;除了不舍家人、孩子、丈夫,可是這些都是她曾抗戰(zhàn)癌癥的痕跡,他們存在,存在于人間最美的家庭生活里,他們是一個整體,即使逝去,也永不分離!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10
早就讀完于娟老師的《此生未完成》了,一直想把感受記錄下來,奈何一直被瑣事煩擾,沒有時間和心思來整理自己的思緒,其實想想,得慶幸自己選擇了保險行業(yè),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自己的人生,要追求的是什么。
印象特別深刻,讀這本書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忘了聽誰介紹了一句,隨后立即就買來一堆書,一有空就閱讀,工作之余怕自己荒廢光陰,之前也報考過一些職業(yè)考試,但是發(fā)現(xiàn)都太功用了,而且之前考的技術類的證書到現(xiàn)在也一直沒用上,哈哈。后來發(fā)現(xiàn)讀書真的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可能你讀任何一本書都不會給你帶來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但是就像三毛說的那樣,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看過的書都成為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跉赓|里、談吐上,就像小時候我們吃過的飯一樣,你吃進胃里的每一樣食物留存下來的,都會轉化成身體可吸收的養(yǎng)分,讓你身體能夠茁壯成長。類似的話還有很多,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每每自己迷茫、或者讀書真的一時半會什么都改變不了的時候,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想想這些話,翻看之前讀書做的筆記,每次都能心滿意足,進而讓自己能夠淡定、平和的面對種種不盡人意。
進入正題哈,于娟很牛掰的人啊,祖籍山東濟寧,海歸,博士,復旦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師千萬人之中能出來一個這樣優(yōu)秀的人才,實屬不易,想想我們那個小縣城的上萬名學生,不知道多少屆的學生能走出去一個跟于娟老師那樣優(yōu)秀的,目前我還真的沒有發(fā)現(xiàn)。
她真的是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來完成這篇日記,已為人母,特別能理解她當時的處境,生是如何的艱難和飽受精神、肉體的摧殘和折磨,但是內(nèi)心還是有強大的毅力要堅持活下去,多活一天都是賺的,多活一天就能多看一眼自己肉體里分離出來的小生命,之前我是特別悲觀厭世的,或者對于生的欲望沒有那么強烈,總覺得萬一哪天病了或者一命嗚呼了,那就隨緣。但是現(xiàn)在天天能見到寶貝女兒的笑臉,再大的委屈和煩惱也能沖淡,這應該就是母愛吧。我之前特別冷血,對自己的親人真的回想都挺刻薄的`,說話特別傷人,最近一次回去看弟弟的一家,弟弟、弟妹都說我跟之前完全判若兩人,不管是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對親人都跟原來完全相反了,對于這種突然的轉變,都很詫異。我也說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第一經(jīng)歷了人生2件大事,一個是母親突然過世,一個是孩子的降生。我在大悲、歡喜中糾結了四年,一直不敢歡喜,沒有心思歡喜關于孩子的一切,包括給孩子過生日原來從來不提不過,覺得對自己的媽媽有負罪感。
現(xiàn)在想來,我要是經(jīng)歷于娟老師的這種病痛折磨,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撐不下去,直接一走了之不敢想不敢面對。于是乎,我就開始琢磨保險,既不能讓自己萬一得了大病拖累家人,還不能萬一哪天一命嗚呼,一分錢都給后人留不下不管是買保險還是做保險,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生病,也不能保證自己能活百歲,甚至對于明天的各種不確定性也不能斷定,一開始我想到這些是恐慌的,在后來又全部讀完畢淑敏老師的書,哈哈基本畢老師出的所有的書,都收進我的書櫥里了,以后在出的話,還會持續(xù)買入。感覺就是自己深入的去讀書以后,思索一些事情能夠很快的就解開心結,是的,物質上讀書是改變不了的,但是精神上的收獲、滿足,是任何物質滿足都不可比擬的。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篇11
在我看來《此生未完成》是一個天選之女最后的獨白,也是一位母親寫給孩子的終身之言。
每個人對于一本書的解讀都有不同的角度,可能大多都偏離了作者寫書時的想法。如若說于娟女士寫的時候有什么想法,我是萬萬不敢揣測的?赡苁窍敫嬖V世人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可能是想給剛剛滿2歲的孩子留下母親對生死的看法,或者僅僅是想在離世之前記錄下自己短暫的一生。無論乎哪一種,都是作者獲得最后滿足的方式。
而讀者對于這本書的看法或者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東西,我想那是非常個人化,結合每個人經(jīng)歷所得來的。
對于我個人而言,這本書叫我看到了一個人,一個在世俗看來非常成功的女人在生死面前的經(jīng)歷和態(tài)度。在我不算長的人生階段而言,說見過多少生死那是虛假的,不過身邊也有那些短暫和遺憾的逝去。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思考死亡這件事對于一個人,一個家庭的意義?赡苁莵碜杂诟改溉諠u衰老的身體,自己越離越遠的距離。
如果是對于我來說,一生最怕的事不是鬼,而是老去。于是甘愿花費數(shù)以萬元在延遲衰老這件事上。可以讀完《此生未完成》這本書,突然明白,對抗衰老不是通過違逆生理變化上,而是在心理上坦然迎面它,直視它,見證它。這本書是于娟女士的回憶錄,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求學經(jīng)歷以及治療過程。每個過程都讓人感受到一個偉大的女人對抗生命的過程,她勇敢的面對生活給與的各種困難,也感激命運給與的所有饋贈。書中很多她對待每一件事情的看法,讓我受益匪淺。
他讓我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女人必定是美麗的,這種美麗不是指皮囊膚淺層面的',也不是來自于世俗認定的,而是來自于靈魂深處的。那是一種強大的自我安全感和認同感,這種會散發(fā)光芒的本質,即使面對生死也可以開出一朵花,不僅能安撫自己,也能照耀她人。
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來自于一位大學好友,在她研究生畢業(yè)的前夕,堆滿了雜物的宿舍里,淘來的。那是2018年的6月。時隔我讀完這本書兩年半的時間。這中間發(fā)生了很多事情,贅述起來一言難盡?墒钦娴母爬ㄆ饋恚煌馐菗Q了兩個工作,搬了一次家,換了三個室友,分別了三個朋友,然后與這位大學最要好的同學,心生隔閡漸行漸遠。你看2年的時光,無數(shù)難熬,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完。就像于娟這本書一樣,不過是云淡風輕的匆匆而已。
確實是在擁有它兩年半之后,深陷在人生最復雜的感情生活之時,才翻開它,而讀完的此時感到萬分慶幸,因為確實從書中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這種寧靜來自于娟女士強大的生命力,看到她如此無畏的對抗病魔,讀后感m讓我見識到自我的脆弱和狹小的見識。于娟女士還在書中的有兩個觀點讓我受益匪淺,一是第四部分講故鄉(xiāng)的,將自己與家人之前的親情,與故土的牽絆深刻的記錄下來。
可能是同為異鄉(xiāng)游子,同為家中獨女,這種牽絆是有相同的感觸。二是第六部分講生為女人的,記錄了她身邊很多同性在愛情和婚姻面前的態(tài)度,拜讀這本書時,正在受盡愛情的苦。反而她的這些記錄,讓我知曉那些對于年齡和獲得愛的焦慮都是不值一提的,因為只有對自己有絕對的自信和內(nèi)心的篤定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到來。
不想說有些人身體雖然死了,但是靈魂還活著的俗話。我想于娟女士這般陽光灑脫的人來說,活著或者死去都只是一種形態(tài)!洞松赐瓿伞芬仓皇撬龑τ谝粋問題思考過后的總結而已,那是她對于自己人生的一種認可。那如果有幸在夢中或者天上,我能碰到她的話,希望可以告訴她,我曾拜讀過你的文字,它給了我一些力量,讓我對生活有了另一種角度的認知,我很感激。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相關文章: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03-05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12-16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4篇10-11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201710-05
表白此生最愛是語文10-10
此生與書常伴10-09
此生唯愿愛你如初09-30
此生最美的風景作文10-05
此生與書常伴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