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一個人的文字體現著一個人的靈魂,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歡迎閱讀!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1】
茶是淡雅的,咖啡是苦苦的,紅酒是辛辣的,它們各有一番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似咖啡,還有的像一杯濃郁的紅酒。
朱自清的散文優(yōu)美而不失淡雅。
《春》這篇散文描寫了一幅十分美麗的春景圖,文中的五個特寫鏡頭讓我留戀不舍:春草綠油油地,冒出了小腦袋;春花露出了笑臉,披上了輕紗;春風似母親的手撫摸著大地;春雨似牛毛,像細絲連成一片雨簾;春天的人們恢復了生機,有了工夫,有了希望。
“一年之際在于春”,說得多好呀!我們何不開始珍惜春天呢?春天代表綠色,寓意復蘇,象征希望,只有在春天播種,秋天才會收獲呀。
我們現在的學習就好似播種,只有辛苦的付出汗水和努力,才會取得收獲。
為了將來的收獲,難道現在不應該付出嗎?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時;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讀了這篇《匆匆》,我發(fā)現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無情地跑掉了。
從前,我做作業(yè)不抓緊時間,拖拖拉拉,自從學習了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時間的寶貴,學會與時間賽跑,而不去浪費時間。
《朱自清散文集》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少女的裙。層層的葉子間,零星地點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打著朵兒的!薄芭叮妹利愌!”我讀著那優(yōu)美的文字,欣賞著優(yōu)美的句段,心中涌出一種不知名的快樂,陶醉在其中,仿佛身臨其境,身在月光如水的荷塘邊,與朱自清爺爺共聊這奇麗的荷香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籠著輕紗的夢。坐在荷花如海的荷塘邊,望著輕柔的月光,輕輕的薄霧,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蔽也唤p呼,從未見過如此美景的我好似嘗到了一杯無法忘懷的美味。
終于,夢醒了,我回到了現實,但我的腦海里深深絡下了美麗的荷香月色呀!
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已舍不得放下它,情不自禁地再次打開它,去細細品味人生……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2】
一次讀書活動,讓我有機會接觸朱自清的散文。
我對朱自清的初次了解是通過《背影》這篇文章開始的,之后又在高一學習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
霎時間被他特有的優(yōu)美文字所吸引,便在這個假期決定深入的了解一下這位“詩人”的世界。
朱自清的每篇散文中都不時地通過對一些細致景物的描寫來體現他優(yōu)雅的行文風格。
不同于俞平伯的縝密,也別與冰心的飄逸,異于周作人的雋永,也不似魯迅先生的深刻犀利。
他在每篇文章中都在體現著,浪漫的氣息。
他將不明不暗的梅雨潭寫出了醉人的綠,他將萬物復蘇的春描摹成一個初醒卻睡眼惺忪的孩子,沒有過于華麗的辭藻,卻又不失細膩,這就是朱自清的文字。
“薄薄的青霧泛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痹孪碌暮商猎谥熳郧宓墓P下是朦朧的,作者的內心也是如此。
大革命失敗后,作者既反感國民黨的“反革命”,又對共產黨的“革命”產生懷疑,處于白色恐怖時期的作者經歷了好友聞一多、李公樸的身死,又對自己的命途與國家的未來感到迷茫。
“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飄過處,送來縷縷幽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睂商恋拿鑼懚际窃评镬F里的,看不真切的所以這是作者的內心縮影,是如此的迷茫與無奈。
五四運動落潮后,朱自清又意識到當時的青年們崇尚過去、憂慮將來,將本來應該做的都荒廢了。
為了使這些象征著“新生命”的青年覺醒,作者寫下了《匆匆》這篇文章。
他像是反復責問自己,又像是在責問別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了呢?是有人偷了嗎?”他不甘心八千多個日子在自己的手中溜去,便又問道:“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是怎么匆匆的呢?”他感嘆時間的流逝,也是對心靈不平的一種訴說。
這也是五四運動低潮后青年們的普遍情緒。
因此,他要讓青年們知道,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的時間里,都有它相當的位置。
朱自清的浪漫中是夾雜著對現實的宣泄,這對我們的寫作也有一定的啟示。
作品是抒發(fā)真情實感的媒介,并不是無病呻吟。
帶有真情的文字,即使沒有華麗的辭藻也可以意味深長。
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痹诿赖鄣奶翎呄拢滩蛔×,用行動向那些壓迫中華民族的侵略著說“不”,挺起了中華的脊梁。
我喜歡他的散文,更敬仰他的為人。
一個浸潤著春雨的詩人,一個留給我深思的背影……他既是多愁善感的詩人,也是滿腔熱血的民族斗士。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3】
朱自清,我們已經對他不陌生了。
他是一位偉大的散文家,他以他獨特的美文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
在初一時,我們就學過他的《春》,初二又學了他的《背影》,可以說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走近朱自清了。
《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風景如畫,生機勃勃的畫面,使人不得不贊嘆他的優(yōu)美的文字和細膩的內心。
他那刻畫得栩栩如生的畫面,讓我感到十分愜意,于是我忽然發(fā)現觀察事物其實就這么簡單。
從《春》中,我看到了新的開始,看到了無限美好的未來。
再品《背影》,我讀到了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是啊,在這個世界上,那個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那個拉著我們害怕的小手過馬路的人,那個在我們累了主動背我們的人,永遠都是我們最親愛的人。
他是家庭的頂梁柱,是護航的軍官。
可是他們是人,不是神。
七尺男兒也有脆弱的時候,我們這些作兒女的可曾想過為他做點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從《背影》中,我看到了我父親為我操勞的樣子,看到了一個父親的偉大。
朱自清的《正義》,是我感觸很深的一篇文章。
讀完后,我也不禁想問:人間的正義到底再哪兒?朱自清說,正義在人們心中。
可是現實生活往往不是這樣。
有些人口口聲聲地把“正義”二字掛在嘴邊,呼吁人們要做正義的事,要做正義的人。
這種人面獸心的做法是遭人唾棄的。
也許,少部分人心中仍存有正義,可是那也許將會被現實吞噬。
從《正義》中,我看到了現實社會人心的真假難辨,看到了虛偽。
朱自清筆下的無論是梅雨潭的綠色,還是清華園的月光,或是秦淮河的夜景,都被他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
欲達夫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那一種詩意。”可我卻覺得,朱自清是詩與散文的完美結合。
在品位經典時,我讀到了一個偉大而又細膩的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朱自清的散文集11-17
朱自清散文集08-10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10-05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賞析10-05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10-30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12-23
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范文05-09
讀朱自清散文集讀后感05-18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08-31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12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