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劉墉散文精選摘抄
劉墉先生的散文大家閱讀過嗎?在閱讀中是否學(xué)習(xí)到一些作者的思想?同學(xué)們,以下是劉墉散文精選摘抄,一起來閱讀學(xué)習(xí)吧!
玉蘭花【1】
在我星期四的繪畫班中,有位學(xué)生每次主課總要帶許多玉蘭花分給同學(xué),所以一到星期四就變得馨香滿室。
我曾經(jīng)好奇地問這位學(xué)生:"你哪里來的這么多玉蘭花啊?"
"我從家里樹上摘的。
"每次去摘不是很麻煩嗎?"我問。
"麻煩也值得。
"她笑著說,"這是祖母教我們做的。
每年到這個季節(jié),我家的樹上就開滿了玉蘭花,朋友來訪,總是一進門就贊不絕口,說是濃郁極了,可是我們整天接近,反倒久而不覺其香。
有一天,祖母突然對大家宣布:'以后每個人出去,只要樹上有玉蘭,就摘一些送朋友。
'當(dāng)時大家都反對地說:'為什么不自己留著?'可是祖母說:'花總是要謝的,自己有的太多,反不覺得芬芳,何不拿去送給沒有花的人,讓我們庭院的馨香散布在每個朋友的身旁呢?'從此全家人就都這樣做,它使我們結(jié)交了更多的朋友,樹上的花朵似乎也開得比以前更繁盛了!
學(xué)生的這番話,真是令我感慨不已。
有些東西我們擁有得過多,反而不感覺它的美好,何不將它分給那些需要的人呢?
讓我們小小庭院的芬芳,散播在每個人的身邊;讓我們狹窄的快樂,擴展到社會每個角落;讓我們家中的爐火,溫暖每顆寒冷的心:讓我們階前的燈,照亮每個夜歸人的路;讓我們從別人的笑驗上,看到自己的笑吧!
盈與虛【2】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分合死生;命有否泰變化;年有四季更替。
只要你細細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他們看似無常,卻是有常;看似殘破,卻是完滿;看似動蕩,實則凝止。
它們千年萬年總脫不開盈與虛、死與生、否與泰、寒與暖、消與長、日與夜,合與分、得意與失意、繁榮與凋零的更換。
所以熬盡長夜,你便能見到黎明;飽受痛苦,你便能擁有快樂;耐過殘冬,你便無需蟄伏;落盡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所以,余霞展現(xiàn),你便知夜幕將垂;榮華享盡,你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錦,你便待落英繽紛;月明如晝,你便知桂魄將殘。
點一盞心燈【3】
小尼姑去見師父:“師父!我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已經(jīng)多年,每天在這青山白云之間, 茹素禮佛,暮鼓晨鐘,經(jīng)讀得愈多,心中的個念不但不減,反而增加,怎么辦?”
“點一盞燈,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會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數(shù)十年過去……
有一所尼姑庵遠近馳名,大家都稱之為萬燈庵;因為其中點滿了燈,成千上萬的燈,使 人走入其間,仿佛步人一片 燈海,燦爛輝煌。
這所萬燈庵的主持,就是當(dāng)年的小尼姑,雖然如今年事已高,并擁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樂,因為盡管她 做一樁功德,都點一盞燈,卻無論把燈放在腳邊,懸在頂上,乃 至以一片燈海將自己團團圍住,還是總會見到自己的影子, 甚至可以說,燈愈亮,影子愈顯;燈愈多,影子也愈多。
她困惑了,卻已經(jīng)沒有師父可以問,因為師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將 不久人世。
她圓寂了,據(jù)說就在死前終于通悟。
她沒有在萬燈之間找到一生尋求的東西,卻在黑暗的撣房里悟道,她發(fā)覺身外的成就再高,燈再亮,卻只能造成身后 的影子。
唯有一個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無掛礙。
她點了一盞心燈!
【劉墉散文摘抄】相關(guān)文章:
《劉墉散文》讀后感_《劉墉散文》讀書心得04-19
名人散文經(jīng)典摘抄07-06
優(yōu)美散文摘抄11-16
席慕容散文經(jīng)典摘抄07-26
優(yōu)美散文片段摘抄11-14
名家經(jīng)典散文摘抄11-14
優(yōu)美散文的短篇摘抄11-14
周國平散文精選摘抄賞析11-16
經(jīng)典散文摘抄400字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