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讀后感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感動天地的故事,這些故事被人們廣為流傳至今,而故事的主人公更是被人們贊不絕口。近日來,我一直在讀《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這本書。書中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受益終身的道理 。
當我讀完了《金孝拾銀》的故事后,我感觸很深,故事主要講了,賣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銀子,在母親的 勸導下他返回到原處找到失主,而失主卻賴他偷拿了部分銀子。相持不下時,縣官來到。最終銀子被判給了金孝母子。我很是佩服金孝母親的品質(zhì),自己的兒子拾到了一包銀子,她并沒有為銀子而動心,反而教導兒子返回原處找失主,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多可貴呀.在當今社會這樣的人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有的人甚至去偷東西,這樣的人更應該向金孝的母親學習。故事中的縣官也很是讓我佩服他沒有私吞銀子,而是公正無私地判了案。在如今,像他這樣這樣兩袖清風、正直無私的官人又有幾個呢?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學到了人要正直無私、不貪心、誠實,才會有更大收獲。
讀了曾子的一個故事后,我感觸頗多。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曾子的妻子為了不讓兒子跟著她去買布,而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去買布,回來后就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跟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看見曾子在殺豬,妻子很舍不得,哭著求他不要殺,而曾子卻很堅定地說:“人不可言而無信,你已答應了兒子,不能反悔,”最后曾子還是把豬殺了。是啊,人就要像曾子一樣言而有信,不可出爾反爾。作為大人,更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在今天這樣的社會里,在這樣社會里的人們,更應該向曾子學習,人不可因為一己私利,而丟掉了人生中寶貴的東西---誠信。在這個故事中,我學到了人要言而有信,才能在社會中立穩(wěn)腳。
同學們,古人們都有這么美好的品德,何況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呢?讓我們攜手一起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鑄就輝煌明天吧!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格言11-14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讀后感03-07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讀后感04-18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方案12-06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格言10-24
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征文08-04
中華傳統(tǒng)美德心得體會04-22
少年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方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