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緹縈救父讀后感匯集
(一)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故事叫《淳于緹縈救父》,里面講了一個漢朝的小姑娘淳于緹縈救父親的故事。
淳于緹縈的父親淳于意是個醫(yī)生,倒有點名氣。有一次,一個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請淳于意醫(yī)治,沒想到,淳于意竟然治死了人。當?shù)氐墓倮舭阉袨槿庑,把他送往長安治罪。他的小女兒名叫淳于緹縈,她跟父親一起去長安。
一到長安,她便托人寫了一份奏章,漢文帝知道了這是一個小姑娘寫的,很重視。那奏章是這樣寫的:“我叫緹縈,是淳于意的女兒。我父親被判為肉刑,我很難過,同時我也為多年來遭受肉刑的人而難過。我深知人死不能復生,手、足、鼻割去了不能再安上。不如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我愿意成為奴婢,但一定要救我父親!”
漢文帝看了奏章以后,深受感動,決定廢除肉刑。原來割鼻子就打三百大板,原來割手、足改成五百大板。看了是好事,但一些犯人一打三百大板就沒命了。直到后來才減少了打板子的個數(shù)。這樣,淳于緹縈便救了她的父親。
我覺得淳于緹縈有孝心,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救父親,讓他免收肉刑之苦。我還覺得她很勇敢,敢向萬能的皇帝上書。她還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寧可自己當奴婢,也要救自己的父親。她一定想到了以前父親養(yǎng)育自己不容易,如果現(xiàn)在還不盡孝,那便是違背了天理呀!
(二)
《緹縈救父》這個故事發(fā)生在西漢時期。它主要講的是緹縈的父親被告庸醫(yī)殺人,被判處肉刑。他想上書漢文帝,但是他家有五個女兒,卻沒有一個男孩可以替他上書。緹縈是家里最小的女孩,她很不服氣,她擅自給漢文帝上書,說她不為父親受肉刑而悲傷,也為天下受肉刑的人而悲傷。因為這些受到肉刑的人一點也沒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了。漢文帝看了之后,很是感動,就下令廢除了肉刑。緹縈不禁救了自己的父親,還救了天下無數(shù)被判肉刑的人們。
緹縈這種“誰說女子不如男”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對于她的做法我非常佩服,也非常支持。在當時的社會,人們的思想非常的封建,都認為天下是男人的,緹縈這樣一個小女孩竟然有勇氣給高高在上的皇帝上書!
從故事書上,我還知道古代社會講究“三從四德”,我覺得那就是對女性的歧視和束縛。還有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憑什么只準男孩讀書,不準女孩讀書?男人只是在力氣方面比女孩有優(yōu)勢,這并不代表女孩就比男孩笨。比如,女孩比男孩更手巧,更心細,做事更認真呢!
以前還聽人說過:“女人當家,房倒屋塌”。這都是什么理論!中國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不是把大唐上下治理的井然有序嗎?宋代的楊門女將—穆桂英不是照樣掛帥三軍,沙場廝殺,最終戰(zhàn)勝了遼軍蕭天佐的軍隊嗎?
發(fā)出“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漂泊我無家”感慨的革命志士秋瑾;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宋慶齡;堅持戰(zhàn)斗,寧死不屈的江姐,她們,這些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不都是女人嗎?
在現(xiàn)代,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網球世界冠軍李娜,游泳世界冠軍葉詩文,體操平衡木世界冠軍鄧琳琳,她們不也是女人嗎?
乘神舟九號登上太空的劉洋,作為中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宇航員,不一樣是女性的驕傲嗎?
作為一名女孩我深信:只要努力,我們女孩也能成就一番輝煌的事業(yè)!
。ㄈ
星期天,我在家里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108個好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難忘的故事是《緹縈救父》。
這個故事講的是:緹縈的父親淳于意因為給人治病,病人吃了藥卻死了,于是被判處了肉刑。這個刑法是非常厲害的,就是要在臉上刺字,還要割鼻子,砍掉手腳。緹縈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孩子,不顧家人的反對和爸爸一起到長安,還大膽地給皇上上奏章,以肉刑的殘酷為出發(fā)點,向漢文帝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漢文帝可是一個少有的開明的皇帝,他看了緹縈的信后,十分感動,于是下詔書廢除了肉刑,多么孝敬勇敢的緹縈!古時候女孩子不要講給皇帝上奏章,就是出門也是要被議論的呀!為了救自己的父親,緹縈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真讓人敬佩!
讀了這個故事,我被深深的震撼著。中國有“父慈子孝”的說法,作為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要以“孝”為準則,要盡心的關心,照顧父母。我呼吁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孝順父母,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愛。“百事孝為先”如果孝順變?yōu)閭鹘y(tǒng),世界一定會更美好!
【緹縈救父讀后感】相關文章:
救小鴨10-21
救小鴨作文10-26
智救小鴨10-21
“救”小鴨作文10-20
救雞的作文10-25
母鴨救子作文10-09
巧救小鴨作文10-10
救鴨記作文10-07
小鴨救媽媽作文10-09
救牛記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