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名著《史記》讀后感450字
篇一:《史記》讀后感450字
《史記》是一部記錄著我國偉大歷史的著作,他的作者是司馬遷,這本書個館地記錄了中國朝代的興替,恰當?shù)卦u價了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在線了當時波瀾壯闊的歷史社會畫面,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讀了這本書,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一心為國家,為百姓著想,服務(wù)的以國之君,和只顧貪圖享樂,把國家大事放在一邊,欺壓百姓的暴君,昏君。他們的性格,心里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們統(tǒng)治出來的國家也是有著天壤之別。
正直的國君統(tǒng)治的國家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幸福,把國家也治理得井井有條,而昏君的國家人民不能安居,被巨大的稅額所擊垮,民不聊生,文武百官也不得安寧。
一個好領(lǐng)導可以治理好一個國家,也可以帶壞一個國家;一個領(lǐng)導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國家,也可以毀滅一個國家;一個領(lǐng)導可以給他的百姓幸福,也可以給他的百姓痛苦?梢娨粋好的領(lǐng)導是多麼的重要。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虞舜的人就用自己謙恭有禮和藹可親的風范,和對事的公正管理好了一個國家。
也有一個叫太康的昏君,糊涂昏聵,只知道吃喝玩樂,把國家大事放在一邊,結(jié)果,這個國家沒多久就毀滅了。
所以,有一個好領(lǐng)導非常重要。還是那一句話——好的統(tǒng)領(lǐng)成就好的國家!
篇二:《史記》讀后感450字
《夏本紀》中,兩個人物引人注目,一個是夏的締造者——禹,他是一個高大全式的人物,和堯舜一樣,都是孔子心中理想的圣君形象。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災難,勤勤懇懇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民擁護他。另一個人物桀,禹的后世子孫,夏朝的衰亡,直接與這個不肖子孫有關(guān),夏桀荒淫、殘忍、自負,敗德,傷民,人民怨恨他們,甚至想要和他一起滅亡。成禹敗桀,根本原因,竟是由于德行的問題,這么說,德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
我想,非也。物質(zhì)決定意識, 禹是圣君,桀是暴君,這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guān)系。禹的時代,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末期,天地蒙昧,物質(zhì)生活還極為落后,并不存在導致禹變壞的客觀原因,再加上堯舜的主觀影響,禹想不神圣都不可能,更何況太史公在記述這一章節(jié)時,有他明顯的道德教化作用,再加上”過去的日子都是好日子“的心理,此時的禹好是高大上。而桀就不一樣了,酒池肉林,美女豪宅,好家伙,簡直是腐敗到了極點。物質(zhì)生活豐裕到爆啊。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不貪腐是不正常的。更倒霉的是,夏是在桀的手中滅亡的,作為亡國之君,幾千年的后人的謾罵和嫌棄是不可能放過他的,對于孔甲,不就是少有人知嗎?所以說,單純的個人德行可以撐起一片天,成就一個王朝,似乎過于夸張。
【歷史名著《史記》讀后感450字】相關(guān)文章:
讀名著史記的心得感悟范文06-17
名著《史記》讀后感作文10-08
閱讀史記的心得11-06
讀史記心得08-31
簡愛名著讀后感閱讀名著簡愛01-11
(精選)《史記》讀后感08-11
《史記》讀后感12-23
史記的讀后感02-09
史記讀后感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