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金家讀后感 推薦度:
- 巴金的家的讀后感 推薦度:
- 家 巴金 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巴金家讀后感范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巴金家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巴金家讀后感范文1
花了大概1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我讀完了巴金爺爺寫的《家》。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很乏味,沒什么意思,但是讀著讀著,我漸漸地對書中的人物有了看法,對書中的事物產(chǎn)生了喜歡或厭惡的感覺,而且這種感情非常深,我想這就是巴金爺爺?shù)膮柡χ幇?---能讓讀者被書里的情節(jié)感染,與書里的人物融為一體。
我對高家3代人都沒什么好感,或許因為我是個21世紀的人,所以沒辦法明白那個時代的人的做法或想法,但是他們或者他們所處的社會,真的讓人覺得可悲,
先來說說高老太爺吧,他可能就是高家思想最為腐朽最讓人討厭的一個人物了,我知道那個時代的人都認為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我站在如今的角度來看,那簡直是可笑至及了!雖然說婚姻父母們或者上輩參與決定并不過分,但是當事人覺民既然不愿意,你們就不能逼他呀!而且也不問問他是否已有心儀之人,究竟是你們?nèi)⑾眿D還是覺民自己呢?高老太爺您為了保自己的威信,說什么答應了人家的婚事就不能再更改,就這樣逼覺民離家出走,甚至用斷絕關(guān)系來威脅覺民,難道自己的威信比孫子的幸福更重要嗎?還有可憐的鳴鳳,雖然說她是個丫鬟,但是丫鬟也是人呀,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呀!她和您一樣,在我看來你們應該是平等的!怎么能把她當東西送給馮老爺當小老婆?他都夠當她的爺爺了呀!再怎么說也她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呀!為什么就不征求一下她的意見,好歹她也在高家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干了這么多年,為什么不憐憫她呢?換作是你自己的兒女,您會舍得,您會忍心她去受苦嗎?最終鳴鳳走上了沒有歸途的路----投湖自盡,與其說是自盡,還不如說是您和這個社會間接地殺了她,她的死卻一點也沒有喚起你的一絲憐憫之心,您還讓婉兒代替鳴鳳去嫁給馮老爺,您就不怕悲劇的重演嗎?您的做法完全不符合人道主義!您們那個時代的紳士家庭里的人應該都是熟讀孔孟之道的呀!您的.做法就完全違背了孔夫子所謂的"仁"!我覺得您根本就是在拿人命開玩笑!
再說說覺新,我知道你小時侯曾經(jīng)胸懷大志,為自己的未來計劃好了,我當初還以為你的未來一是美好的,可是誰想的到,你對你的父親那么唯命是從,他讓你做的你全都不反抗,你覺得是你的未來比較重要呢,還是聽父親不一定對的話比較重要呢?為什么不好好地爭取自己的未來呢?真替你感到可惜,
然后說說高家的那些女流之輩,有時候覺得你們的是很可笑!瑞玨都已經(jīng)好生產(chǎn)了,你們還逼她住到外面去,就因為那可笑的迷信,高老太爺都已經(jīng)死了,身上怎么可能再冒出血來?真是可笑!你們讓一個孕婦在生命的最后幾天里還不能好好地待在家中度過……
書中唯一讓我欣賞的就是琴、倩如和覺慧,他們不屈服于家庭的壓力,他們敢于反抗,心中充滿正義感,愿意摒棄舊思想,那個時代正因為有你們這樣的人,才不至于那么黑暗,我也相信覺慧在離家之后定能闖出一番天地!
《家》中的高家由盛轉(zhuǎn)衰也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家人一定要同心!
巴金家讀后感范文2
最近有幸讀到了作家巴金先生所著:《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這是他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所發(fā)表的作品,充分的體現(xiàn)出十九世紀中國舊式家庭的生活情境,那時的家庭處于封建及半封建時期,社會上各種啟蒙思想及新事物層出不窮,自然會與舊的封建生活發(fā)生最本質(zhì)的沖突。
主人公覺民與覺慧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舊式的封建家庭中,祖父是一家之長,擁有無上的權(quán)力;不客氣的說是把握著全家的生殺大權(quán),這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中是很普遍的,而子女則失去了自由并論為這種舊式禮教的犧牲品,而覺民和覺慧不同,他們勇于對封建家庭的束縛作反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覺民和琴,這是一對反抗舊禮教的成功例子,覺民為保護琴而離家出走,公然反對祖父的."父母之命";然而這也保護了琴的安全,最終由于覺民和琴的勇敢改變了命運。而祖父在將要離開人間時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含淚與兒女告別。覺慧最終離開了這個家,代表放棄舊的生活方式而找到了重生。
這部名著在某種程度上與呼嘯山莊類似,都深層次的分析了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光輝,并且肯定了人由惡轉(zhuǎn)變?yōu)樯频目赡苄裕哺嬖V我們對于自己的束縛要勇于反抗!
巴金家讀后感范文3
題記:生命——為的是征服生活,生活中的愛、恨交織為一股奔騰的激流,匯聚成精神的源泉……。
夜,寂靜的夜里,孤寂向我襲來。我仿佛聽見了兩三聲哀叫,這叫聲雖然低,但是它的凄慘的余音已經(jīng)滲透了整個黑夜、凄美、哀婉,猶如生死訣別時卻又不忍讓對方難過的哀嚎。而我耳畔又響起了一個青年激動、熾熱的聲音:“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但是,它的背后已躺著無數(shù)條鮮活、年輕的生命。在它的籠罩下有一個“家”但“家”其實是一個荒漠,一個摧殘人性的煉獄,一座腐爛的禮教的監(jiān)牢,有多少人在其中掙扎、受苦,沒有青春,沒有幸福,永遠做不必要的犧牲品,最終得著滅亡的生命。我看見它的關(guān)上分明刻著幾個字——封建、專制、殘暴。
此時,痛苦、躊躇、悲傷、遺憾、無奈、懦弱、失望、凄涼一起向我襲來,而它們又被安慰、鼓舞、正直、善良、熱血、反抗所趕走。這種冰與火、愛與恨、光明與黑暗的交替、沖擊,讓我霎那間明白了“家”其實給我們指引了一條新的路,這條路上琴走過,覺民、覺慧、倩如、存仁也走過,而覺新這位處于“長房長孫”地位的人卻始終在舊的路與新的路之間徘徊、輾轉(zhuǎn)、躊躇。他雖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蕩,甚至親身受過封建禮教對自己身心的壓迫與摧殘,但他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道的熏染,鑄成了他委曲求全的懦怯順從性格。自己對未來的幻夢被一股邪惡的舊禮教、舊傳統(tǒng)的'力量給擊得粉碎,碎到連肉眼也看不見,因為到后來,你不能在他的身上看到任何對前途的憧憬,對舊勢力的反抗,他已成了像閨土一樣的木頭人了。
梅與瑞鈺的離去簡直把他推向了深淵,死的深淵,幸而他最后幫了一點覺慧,幫他籌了一點路費,他最后踉蹌著跪在了新的路上。
突然,我被一個爽朗的笑聲所驚住,它輕脆、無畏、熱烈而又真誠,琴陽光活潑的面容給了我很大的印象。她正在新的路上昂首闊步地走著,懷著自己的夢想,護著自己與覺民經(jīng)過奮斗而得來的愛情。他們是新青年,他們將來還要舉行新式婚禮,此時我又看見覺新低下頭反對而又不忍心的矛盾的臉了。
“哼哼”,我又看見了一個人在冷笑,說道:“如果犧牲是必需的話,做犧牲品的決不是我!薄坝X民在哪兒,我堅決不說!薄拔也粫屇銈冞M去的,捉鬼,哼,你們無非想讓老太爺早點兒死,你們分得財產(chǎn)罷了!薄拔覉詻Q要走,沒人攔得住我!”
我承認,連覺慧都覺察得到自己的道德力量都快要超過整個封建大家庭了。我沒有什么話要說對他只有不住地點頭,他有一股傲氣,一分激情,時而他也苦惱過,是黑夜里流淚,但他終究踏著封建的尸骨走上了新路。
三個兄弟,三段結(jié)局不同的愛情,也讓我內(nèi)心有著一股悲憤的力量,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訴。
覺慧與鳴鳳的愛中間隔著一堵厚厚的墻,中間有太強大的力量把他們分開,他們無可奈何。當他們見最后一面是時又是如此倉促、簡短,沒有了山盟海誓、生死訣別,隨著鳴鳳回望的最后一個淚眼,聽著讓人絕望的“再過兩天”,看著他們倆的最后一吻,摸著自己微微溫熱的嘴唇,眼前又浮現(xiàn)出鳴鳳溫柔而略帶憂郁的眼光,鳴鳳便轉(zhuǎn)身向死神走去了,懷著不可能實現(xiàn)的心愿與對未來生活的期盼,這與他羨慕的二哥與琴的相愛來比,太凄慘了。
更慘的還不止這些,你看到覺新與梅想看又不敢看的互相折磨與矛盾的眼神,想向?qū)Ψ絻A訴,又害怕別人說三道四的膽怯,你就知道又多么苦楚了。而當覺新捶著破舊的木門,大聲呼喊著“瑞鈺你好嗎?”“放我進來,我求你們了,我要守住你,我不會離開你!”時,這些話只能換來嘶心裂肺的哭聲和憤怒而又只能壓抑的苦楚以及永遠無法逃避的夢魘。世界從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美好。善良賢慧的瑞鈺在產(chǎn)房里聲哭叫,伴著一個嬰兒的啼哭,她卻與丈夫永遠地分開了。覺新瘋了,他把自己的憤恨,怒火全部匯集在手上想敲開木門,想看瑞鈺最后一眼。只是他敲的哪是一個破舊的門,他其實敲的是一個荒唐、邪惡的舊制度。他這種懦弱的人,哪能敲得動呢?他僅僅因為什么迷信思想,就忍心把妻子送到鄉(xiāng)下待產(chǎn),又因為什么什么規(guī)矩,丈夫竟然進不了妻子的產(chǎn)房!大膽設想一下,覺慧一來,木門一推就會打開,封建制度在他的眼中不堪一擊。
作者巴金把眾多人物組織在一個宏大的結(jié)構(gòu)中,通過他們的矛盾糾葛、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鮮明的內(nèi)心世界,個性特征和各自的命運。將各種驚心動魄事件穿插其中,編織成了一個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整體,表達自己對封建制度的憤恨,去宣告一個不合理制度的死刑,揭示著宗法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對舊社會進行猛烈抨擊。并通過對青年一代勇于抗爭的描寫,展現(xiàn)了在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里射出一線光明。
作者將它們充分描繪,刻畫,構(gòu)成了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世界,顯示了作者駕馭鴻篇巨構(gòu)的卓越藝術(shù)才華。
此時,我的內(nèi)心跌宕一股激流,它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它仿佛能沖破一切苦難邪惡的阻撓,在遼闊天地盡情馳騁。
我們活著為了什么?
為的是征服生活。
巴金家讀后感范文4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于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采勸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nèi)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后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后,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jié)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郁郁寡歡而死。然而對于這一切悲劇的發(fā)生,他無力反抗,甘愿繼續(xù)痛苦地過著“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著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lián)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著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玨。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玨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jié)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孝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xiàn)了巴金創(chuàng)作成就和風格的優(yōu)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xiàn)代文學小說創(chuàng)作領(lǐng)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以嫻熟的藝術(shù)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小說中的人物不下于七十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剛烈丫頭鳴鳳,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小說著重刻畫了覺新這個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蕩,但處于“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的熏染的人物。他的一生陷入極大的矛盾痛苦中,大大加強了這個人物的悲劇力量。 我問自己,家是什么,家的內(nèi)涵到底是什么?我不可以回答,但我可以肯定,家的真正含義一定不會是《家》里面所寫的那種壓抑,封建,勢利……那種時代早已過去,那樣的家庭也該成為歷史!都摇窡o情地鞭撻了那個黑暗時代的罪惡,同時也昭示了那積極,熱烈的青春,惟有那旺盛的青春才會敢于追尋那美好的夢想!
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著青春的可愛,對!青春是多么的可愛,我們正處于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里洋溢著愛!
只要心中還有夢,就能忍住多少痛。
只要心中還有愛,那就離快樂很近,離幸福不遠了!
【巴金家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家》巴金的閱讀心得12-28
巴金《家》心得體會06-08
關(guān)于巴金《家》的教學教案設計10-08
巴金的《家》讀后感09-15
巴金家讀后感01-05
《巴金家》讀后感03-22
對巴金家的讀后感03-19
巴金的家讀后感10-06
巴金家的讀后感10-07
巴金《家》讀后感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