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層房建測量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層房建測量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層房建測量方案1
“天集·青云明珠”小區(qū)為南昌鐵路天集房地產(chǎn)開發(fā)的住宅小區(qū)。地處南昌市青云譜區(qū)三店西路105號(原南昌罐頭啤酒廠), 占地總面積為132.819畝,北臨三店西路,東臨井岡山西路和京九鐵路,西近撫河故道。
本次施工的二標段為小區(qū)中的6#,7#,11#,12#,17#住宅樓,位于整個小區(qū)的中部,是由五棟塔樓及其地下室組成的高層住宅,每層塔樓均為首層架空,上部為一梯兩戶,共23層住宅樓,每棟塔樓均設有兩部電梯(一部兼作消防電梯)和一部直接對外通風采光的剪刀樓梯作為防煙疏散樓梯,且直通至屋頂,屋頂設有電梯機房。 一、施工測量控制網(wǎng)的建立
1)控制網(wǎng)的建立
針對本工程豎向受力構件為剪力墻下承臺+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機械鉆孔灌注樁)基礎,依據(jù)我們以往施工類似工程的經(jīng)驗,控制網(wǎng)按照高級網(wǎng)控制低級網(wǎng)的方法,本工程由高到低設置3級控制網(wǎng),有針對性的在各個分區(qū)設置區(qū)塊控制網(wǎng),各分區(qū)之間相互銜接,相互復核,統(tǒng)一為整體系統(tǒng)。
2)平面控制網(wǎng)的建立
以南昌市城市規(guī)劃設計院給定的建筑物的四個角點{153#(X=48692.517,Y=39694.258)、154#(X=48593.641,Y=39737.293)、155#(X=48634.250,Y=39812.997)、156#(X=48748.374,Y=39773.701)}建立四邊形平面一級控制網(wǎng),為方便操作和不易破壞,將四個原始點通過全站儀引至基坑上,并形成均勻分布在基坑
周圍的八個控制點,分別為{1#(X=48754.170,Y=39774.107)、2#(X=48755.991,Y=39719.534)、3#(X=48715.143,Y=39680.455)、4#(X=48644.633,Y=39714.096)、5#(X=48588.668,Y=39733.683)、6#(X=48591.794,Y=39772.515)、7#(X=48645.719,Y=39814.702)、8#(X=48712.131,Y=39792.975)}(詳見附圖一)。以圖紙?zhí)峁┑妮S線交點原始坐標為核心布置平面二級控制網(wǎng),以各分區(qū)軸線為依據(jù)布置三級平面控制網(wǎng)。
3)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立
以南昌市規(guī)劃設計院給定原始水準點E2(絕對高程為26.21m)引測到三店西路小買部墻上的水準點。建立一級高程控制網(wǎng),以原始水準點為依據(jù)向場內(nèi)引測二級高程控制網(wǎng),以二級高程控制網(wǎng)為依據(jù)在各樓層平面內(nèi)建立三級高程控制網(wǎng)。規(guī)劃局給定的絕對標高為E2點,絕對高程為26.21m,位置在工地西北角大門外,正對面建筑物底層外墻面紅油漆“▼”三角水平線為依據(jù)。我公司將E2點的標高,引入場地內(nèi)1#點的鋼筋頭上 ,絕對高程為26.562,然后分別引至8個控制點上,形成閉合回路,測定誤差符合規(guī)范要求。一級控制網(wǎng)即8個控制點(1#、2#、3#、4#、5#、6#、7#、8#)(詳見附圖一)。
二、建筑物的定位
為準確進行本工程定位,邀請規(guī)劃局對本工程進行全站儀定位,然后建筑物控制點的引測均使用全站儀進行精確定位布設一級控制網(wǎng)后,然后使用全站儀、經(jīng)緯儀確定建筑物內(nèi)部控制點,布設二級控制網(wǎng),然后利用內(nèi)部控制點再進行每個自然分區(qū)控制,形成三級
控制網(wǎng),三級控制網(wǎng)互相聯(lián)系,相互復核,形成一個平面控制系統(tǒng)。
由于該工程工期較長,測量時根據(jù)甲方提供的.坐標點進行引測設置永久控制點,引測點進行隱蔽并永久保留,永久控制點應放在
對±0.000m以上結構施工,在一層樓面預埋200mm×200mm×4mm鋼板,做法同控制平面點的做法,該控制點設在建筑物內(nèi),通過控制點進行垂直投點。同時在樓面使用經(jīng)緯儀繼續(xù)展開測量放線定位工作。所有樓面的放線每一軸線引至外墻且使用經(jīng)緯儀進行垂直檢驗校正,在外墻面每層的每一軸線均使用紅三角表示,并標出各軸線值。
三、建筑物的標高測量控制
標高引測示意圖
標高的測量依據(jù)建設單位提供的標高點(不得少于2個點)及高程值,用精密水準儀(S2型)引測檢驗校正,將高程全部引測到坐標控制點上,以及在新建筑物的周邊舊建筑物或其它固定的物體上用紅三角標明記錄,在紅三角處標上其標高值,要求在建筑物外每點相距不超過20m,便于及時準確使用。此紅三角必須經(jīng)過多次復測準確無誤后方可使用且做到經(jīng)常(每施工一層樓面)檢測,如果發(fā)現(xiàn)有變形,應及時停用并銷毀,重新測做。待一層建筑物完成后將其標引至建筑物上,在建筑物外圍每點設在軸線墻上。進入裝飾階段后,所有內(nèi)外均彈出建筑物地面以上500mm的建筑標高線,便于裝飾工程的施工作業(yè)。
四、建筑物的豎向控制及軸線的測量放線
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采用“內(nèi)垂直”引測,外經(jīng)緯儀(外控法)來相互校核的方法進行。即建筑物外輪廓的垂直度控制由經(jīng)緯儀在建筑物外側的首層的基準線為基礎向上投測校正偏差。在建筑物內(nèi)部軸線使用激光垂直投點經(jīng)緯儀,在一樓樓面預埋控制點分別向上進行垂直投點?刂戚S線為1—J、1—C的1米控制線,1—2、1—16的2米控制線,再通過控制線反軸線。具體軸線如下圖所示:
軸線測量放線根據(jù)垂直投點,使用經(jīng)緯儀進行樓面的展開放線工作,局部面較小
處使用經(jīng)緯儀及鋼尺進行引測,將所需要用的線全部彈在樓面上,并將軸線引至建筑物的外側進行外控法的調整校正以確保測量放線準確精度。
高層房建測量方案2
目 錄
一、工程測控概況 .................................................... 1
1.工程簡介 ......................................................... 1
2.編制依據(jù) ......................................................... 1
3.準備工作 ......................................................... 1
4.設備調配 ......................................................... 2
二、控制測量 ........................................................ 2
1、基本思路 ......................................................... 2
2、首級場區(qū)控制網(wǎng)建立 ............................................... 3
3、場區(qū)高程控制網(wǎng) ................................................... 3
4、場區(qū)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置原則及要求 ................................... 3
5、場區(qū)高程控制樁布置 ............................................... 3
6、二級建筑物控制網(wǎng)建立 ............................................. 4
7、建筑物軸線控制網(wǎng) ................................................. 4
三、土方施工測量 .................................................... 6
1、平面控制測量 ..................................................... 6
2、自然地面開挖線放樣 ............................................... 6
3、高程控制測量 ..................................................... 7
4、基槽驗線 ......................................................... 7
四、結構施工測量 .................................................... 8
1、控制網(wǎng)建立基本思路 ............................................... 8
2、±0.000以下控制網(wǎng)建立 ........................................... 8
3、±0.000以上控制網(wǎng)建立 .......................................... 10
4、高程控制網(wǎng)傳遞 .................................................. 14
五、測量技術資料編制、管理 ......................................... 15
1、資料執(zhí)行規(guī)范 .................................................... 15
2、資料匯編要求 .................................................... 15
六、質量控制、安全生產(chǎn)及環(huán)保 ....................................... 15
1、測量質量控制保證措施 ............................................ 16
2、測量質量保證要素 ................................................ 16
3、測量質量控制流程圖 .............................................. 17
4、施工測量注意事項及季節(jié)性施工測量措施 ............................ 18
5、安全生產(chǎn)及環(huán)保 .................................................. 19
一、工程測控概況
1.工程簡介
XXXXXXX工程位于XXXXXXX,屬于XXXX區(qū)。地塊北臨XX公路,東臨XX路,西側為規(guī)劃城市道路,南向隔河與XXXXXXXX工程相望。地塊總用地面積約為168畝,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 并設置農(nóng)貿(mào)市場、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幼兒園、垃圾中轉站等配套設施,其余設施按照規(guī)范要求配建。
2.編制依據(jù)
1)《城市測量規(guī)范》 (CJJ8-99) 2)《工程測量規(guī)范》 (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程》 (DBJ01-21-95) 4)《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程》 (DBJ01-41-20xx) 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DBJ50204-20xx) 6)本工程設計書及設計圖紙。
3.準備工作
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jù)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數(shù)據(jù)的演算處理,施工場地測量等。 3.1圖紙審查及現(xiàn)場勘察
接收到施工圖紙后,要認真系統(tǒng)的自審,根據(jù)圖紙要求查閱相關技術規(guī)范,并作好會審記錄。到現(xiàn)場了解工程位置,測量定位依據(jù)點是否穩(wěn)固,通視條件如何,勘察場區(qū)情況及周邊情況,作好勘察記錄,便于以后施工。 3.2人員組織
根據(jù)本工程施工測量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以及施工規(guī)范技術要求,進行人員組織安排,并對所有施測人員進行:專業(y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培訓、環(huán)保培訓等。人員安排見表1-1
4.設備調配
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進行重新檢定,確保儀器運行正常,各項參數(shù)指標合格,并由主任工程師進行儀器技術交底。為保證施工精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施工進度,本工程將投入程式化、數(shù)字化高的'設備。見表1-2:
設備安排表1-2
二、控制測量
1、基本思路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較廣,施工場區(qū)面積較大,結合現(xiàn)場情況,本工程控制網(wǎng)分兩級測設,首級為場區(qū)控制網(wǎng),二級為建筑物控制網(wǎng),以此保證工程施工精度。
2、首級場區(qū)控制網(wǎng)建立
2.1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
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的作用主要是滿足施工放樣精度;并且將設計的建筑物轉移到平面上;并且還可以作為竣工檢查驗收建筑物位置和編測竣工總平面圖的控制依據(jù)。
2.2場區(qū)平面控制原則
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以避免放樣誤差的積累;
2)施工平面控制網(wǎng)的坐標系統(tǒng),應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tǒng)相同; 3)場區(qū)控制網(wǎng)的布設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以及各施工段的劃分等因素進行;
4)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5)控制點應選在基坑變形影響范圍區(qū)域以外。 2.3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測設
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由業(yè)主委托北京市測繪院測設。
我方測量人員接到業(yè)主提供的測繪院坐標成果后,首先利用測角精度為1″,測距精度為:±(2mm+2ppm.D)的徠卡402電子全站儀對控制樁距離及角度進行校測。并將全站儀校測結果上報業(yè)主或監(jiān)理單位。
3、場區(qū)高程控制網(wǎng)
場區(qū)高程控制網(wǎng)采用國家四等水準進行測量。
4、場區(qū)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置原則及要求
1)高程控制網(wǎng)是建筑場區(qū)內(nèi)地上、地下建(構)筑物與市政工程高程測設的基本依據(jù);
2)高程控制點應布設在基坑變形范圍以外;
3)對高程控制網(wǎng)進行保護,并在施工期間每半年定期復測一次。
5、場區(qū)高程控制樁布置
場區(qū)高程控制網(wǎng)由業(yè)主委托湖州市測繪院測設,(至少應提供三個)。 我方測量人員接到業(yè)主提供的測繪院高程成果后,進行校測。并將校測結果上報業(yè)主或監(jiān)理單位。
高層房建測量方案3
1. 工程概況
1.1 建筑及結構設計概況
本工程為重慶東海大石壩片區(qū)舊城改造拆遷安置項目A區(qū)1#~5#樓工程,是一個集停車庫、住宅、商鋪為一體的小區(qū)綜合性建筑。其中1#、2#、3#樓為錯、躍層式33/1層高層住宅,4#樓為16/1層辦公大樓及公寓,5#樓為地下單層車庫及商業(yè)用房。三幢住宅樓均設負一層商業(yè)用房,以上均為標準住宅;4#樓1~2F商業(yè)用房,3~6F辦公室,7~16F公寓。建筑面積94998.17m2;層高住宅樓負1層層高6.3m~4.7m,標準層層高住宅樓3.0m(H+3.0m),辦公樓3.3m、5.5m,車庫層高4.7m;建筑總高度:- 6.3m至109.8m 。外墻住宅樓貼面磚,辦公大樓幕墻,局部涂料。
本工程建筑類別為一類,按六度抗震設防,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框架三級(車庫四級)抗震。耐久年限50年,耐火等級一級,屋面防水等級Ⅱ級;A采用人工挖孔樁、筏板基礎、條形基礎、獨立基礎。主體結構形式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核心筒體、框支剪力墻結構,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
工程建筑占地面積9885㎡,施工用地面積約17300㎡,±0.00=275.30m。
1.2施工重難點
本工程由于工期緊、在場地未平整完畢前提供控制坐標點、內(nèi)部造型軸網(wǎng)復雜,軸線施測工作要求高度嚴謹。住宅樓多為錯層、躍層,需加強控制點引測并做好保護,辦公室及公寓大樓外型全弧形設計,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測量方法。本工程面積大,建筑幢號多,且施工步調不一致,交叉作業(yè),控制點保護工作宜做好。
1.3 工程軸線及高程控制依據(jù)
1.3.1軸線控制依據(jù)
本工程由于各棟樓開工時間不一,業(yè)主先期提供出A2#樓的控制坐標點(A2#樓的8個角點),為防止控制點在平整場地時遭到破壞,在對A2#樓控
制坐標點進行閉合無誤后,在就近的公路上,選擇通視的三點K01、K02、K03建立外控點,每個點用水泥釘釘入,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識,作為以后各幢樓軸線控制點測設依據(jù)。
基準點坐標 表1
H= m),將其引測入施工場地外的公路上,位置(DM02 H=272.30m)作為本工程高程控制點,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識,作為建筑物基礎的高程控制點。塔吊安裝完成后將高程控制點引測至塔吊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識 ,作為以后主體結構上升時的依據(jù)。在負一層筒體施工后,把標高引測到電梯井內(nèi)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識。作為復核塔吊上標高控制點的依據(jù)。高程抄測所使用的儀器為S3水平儀,其精度為3mm。各定位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作好保護工作。
2. 測量組織及儀器配置
2.1 測量組織機構與管理: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式較為復雜,體量較大,屬高層建筑。工程軸線、標高的平面控制豎向投遞測設質量非常重要。為了保證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軸線和標高的'控制質量,項目決定成立工程測量小組,負責整個工程的平面及高程施測控制工作,確保工程質量。測量小組組織機構圖如下:
測量小組人員 表2
在施工測量實施前,測量組按照設計施工圖及其它技術資料,繪制出放線圖,編寫放線步驟,測量過程控制的方法,誤差控制目標等。
測量組長組織施測,各土建工長及質檢員參與施測;若發(fā)現(xiàn)主控制線誤差偏大,應及時以書面形式呈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牽頭組織對其進行審核檢查,確保主控制線在允許誤差范圍內(nèi)后再交土建工長進行分線。
主控線測量放線完成后,再將主控線交由土建工長彈出柱、墻、梁的邊線與檢查線,然后進行土建施工。測量工長應及時準確填寫《軸線標高抄測記錄》、《工程定位測量記錄》等表格,會同內(nèi)業(yè)人員做好測量放線的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2.2 測量儀器配置
本工程配置的測量儀器如下頁表3
2.3 儀器校檢、管理與維護:
重點加強測量器具的校檢:技術內(nèi)業(yè)應按有關規(guī)定及時把儀器送到專業(yè)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調校和保養(yǎng),保證儀器的精度,減少系統(tǒng)誤差,以滿足工程軸線標高施測控制質量的要求。
注重使用管理和維護管理,減少偶然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
經(jīng)緯儀、水準儀、全站儀、激光垂直儀由測量工長專職保管,并在使用中承擔對儀器的管理責任,任何人不得隨意亂動或使用儀器。
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儀器臺帳、檢校計劃及使用維護管理。工程所用儀器必須定期送到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校核,并做好日常保養(yǎng)工作,同時做好記錄記載。
2.4測量偏差控制
根據(jù)《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93要求:定位放線的測角中誤差≤10″,測距中誤差≤L/10000;標高偏差2mm;豎向傳遞控制點誤差3mm.;施工面標高抄測中誤差5mm。
測量儀器配置列表 表3
3、施工部署
本工程建筑造型異常復雜,軸網(wǎng)多,工期緊,場地平整與施工同時展開,此本身即對施工放線提出了很高技術要求,只有綜合運用多種測量方法方能實現(xiàn)設計之優(yōu)美且滿足規(guī)范之要求。住宅樓戶型設計平面為等腰直角△形布置,豎向既有平層又有錯層、躍層;辦公大樓主體則無一例外全部弧形構造。于是本工程施工放線紛繁復雜,為此如下部署。
3.1為了更好實現(xiàn)設計之意圖、充分展現(xiàn)設計之優(yōu)美、盡量滿足規(guī)范之要求,項目部精心遴選,組建專門特色測量小組。
3.2特色測量小組著重攻克對采用普通測量方式方法所不能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的復雜部位,選擇測量方法、部署實施步驟、組織實施、復查校核。
3.3特色測量小組對每一個施測部位的測量方案均精心遴選,采用最佳方案。施測前做好測量準備,尤其是做好測量內(nèi)業(yè)工作。充分并正確利用好電腦高精度之優(yōu)勢,既減輕內(nèi)業(yè)工作之負擔,又提高數(shù)據(jù)之精度。
3.4 1#、2#、3#住宅樓平面等腰直角△形構造,在每棟樓中設置4個內(nèi)控點,成長方形布置。施測時,通過內(nèi)控點采用普通方向量距法和方向匯交法,二者相互配合運用,對各棟樓結構進行定位,提高測量精度,保證控制點施測準確性。
3.5 4#樓主體圓弧半徑大,R37500~R43500,圓心在建筑物外,半徑畫圓望而卻步。除半徑方向,建筑物沒有直線,普通方向量距無據(jù)可依。為此設置5個內(nèi)控點。采取另類方向量距法——弦線支距、切線支距,以及虛擬圓心、極坐標法等。同時利用這些方法原理與方向匯交法融合后綜合運用。
高層房建測量方案4
一、工程概況
。裕
二、編制依據(jù)
(一)《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93);
。ǘ督ㄖこ淌┕y量規(guī)程》(dbj01-21-95);
。ㄈ督ㄖ惭b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dbj01-51-20xx);
。ㄋ模督ㄔO工程監(jiān)理規(guī)程》(dbj01-41-20xx);
。ㄎ澹秶乙、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12897—91;
。┰O計圖紙。
根據(jù)以上規(guī)范、規(guī)程關于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對施工精度的有關要求,本著“技術先進,確保質量”的原則,制定本施工測量方案,確保圓滿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
三、測量準備
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jù)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shù)據(jù)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
1.檢查各專業(yè)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預留洞口是否有沖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以便及時糾正。
2.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初步調配;
3.復印預定人員的上崗證書,由總工程師組織進行技術交底。
4.根據(jù)圖紙條件及工程內(nèi)部結構特征確定軸線控制網(wǎng)形式。
四、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的測設
(一)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及要求
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
2.軸線控制網(wǎng)的布設根據(jù)總平面圖、基礎結構平面圖等進行布設。
3.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點。
4.控制樁位必須用混凝土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涂上紅油漆作好警示標識;
。ǘ┢矫婵刂凭W(wǎng)的布設
測量人員接到業(yè)主提供的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的場區(qū)控制點測量成果后,使用2″級拓普康電子全站儀對控制點進行校測,復測結果證明基準控制點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后方可使用。然后根據(jù)控制點7、8、k1、k2測設二級建筑物平面控制網(wǎng)的各控制樁位(數(shù)字軸1、3、6、8、11、14;字母軸a、d、g、k、n、r、t)?刂凭W(wǎng)示意圖如下:
平面控制網(wǎng)的精度技術指標規(guī)定如下:
等級測角中誤差(mβ)邊長相對中誤差(k)
二級±12″1/15000
五、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立
(一)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設
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qū)內(nèi)應至少布設三個水準控制點,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在本工程的四周擬布設三個高程控制點;
2.水準點應布設在通視良好的位置,距離基坑邊線不小于15米;
3.高程控制網(wǎng)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網(wǎng)的精度;
4.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立是根據(jù)甲方提供的場區(qū)水準基點bm1、bm2、bm3,測設一條三等附合水準路線,聯(lián)測出場區(qū)所布設施工水準控制點高程,經(jīng)平差計算后的結果作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網(wǎng)。高程控制網(wǎng)位置示意如圖:
。ǘ└叱炭刂凭W(wǎng)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
1.高程控制網(wǎng)的等級為三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
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儀器型號水準尺與已知點聯(lián)測次數(shù)附合或閉合環(huán)線次數(shù)平地閉合差(mm)
三等±6ds1ds3銦瓦雙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
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
2.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見下表:
等級視線長度(m)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基、輔分劃讀數(shù)較差(mm)基輔分劃測高差之差(mm)
三等≤75≤2≤5≥
六、±0.000以下施工測量
。ㄒ唬┹S線控制樁的校測
1.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
2.校測儀器采用測量精度2”級、測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儀。
高層房建測量方案5
目 錄
一、工程概況 ................................................................ 3
二、施工準備 ................................................................ 4
三、施工方案 ................................................................ 1
3.1平面控制網(wǎng)的建立 ................................................................................................................................. 1
3.2軸線控制網(wǎng)的測設 ................................................................................................................................. 2
3.3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立 ................................................................................................................................. 2
3.3樓層軸線、標高測量偏差控制 .............................................................................................................. 3
3.4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 13
3.5建筑物沉降觀測 ................................................................................................................................... 15
3.6施工測量復測 ....................................................................................................................................... 16
3.7 測量施工注意事項 .............................................................................................................................. 18
四、基坑監(jiān)測方案 ........................................................... 18
4.1 監(jiān)測目的和內(nèi)容 .................................................................................................................................. 18
4.2 測點(孔)布置 .................................................................................................................................. 19
4.3 監(jiān)測點(孔)的埋設及監(jiān)測方法 ....................................................................................................... 19
4.4 觀測頻率 .............................................................................................................................................. 21
4.5 基坑應急措施 .....................................................................................................
4.6 監(jiān)測成果提交 ...................................................................................................................................... 21
五、施工測量管理 ........................................................... 21
5.1 測量管理組織機構 ................................................................................................................................ 5
5.2 對分包單位測量的協(xié)調配合............................................................................................................... 22
六、質量保證措施 ........................................................... 23
七、施工測量安全管理
一、工程概況
1、工程概況
************西寫字樓位于********核心區(qū)內(nèi),北側為****大道,西側為*****路,東和南側為******路,東南側為****路和***路,與東南角的****路相接,地理位置優(yōu)越。本工程西寫字樓靠近用地西南角布置,三層商業(yè)裙房布置在塔樓西側,北側緊連購物中心,南側留有寫字樓和商業(yè)裙房的上落客區(qū),西側留有商業(yè)廣場。本工程為超高層辦公樓,為框架-核心筒結構,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建筑場地類別Ⅱ類,地面粗糙度C類,耐火等級為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一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地下三層(另含一個夾層),地上三十五層!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88m,入口標高為絕對標高100.00m,標高同購物中心二層。根據(jù)項目特點、建筑性質及建筑功能等,可把項目按豎向高度分為三個部分:一~四層為辦公大堂及裙房商業(yè);五~三十五層為塔樓辦公區(qū)。
西寫字樓裙樓單層建筑面積9711㎡左右,裙樓東西向長邊為129.5m,南北向長邊為116.3m,東南弧線邊 長為85m,不設置永久性結構縫,為了確保超長混凝土結構的順利施工,有效控制裂縫,縱向設置兩條、橫向設置一條800mm寬的后澆帶(見圖1-1),結構單邊長度控制在 55m 以內(nèi)。室內(nèi)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88。
結構型式為框架—核心筒結構,基礎為人工挖孔樁。場地整平標高±0.000為高程88m,屋面高度為188.888m。
結構設計要求:
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 2)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二級; 3)建筑抗震設防重要性類別:丙類; 4)建筑結構抗震設防烈度:6度;
5)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地上部分:核心筒為二級,框架為二級; 地下室:地下一層同上部,地下二至三層三級; 6)設計使用年限:50年;
7)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一級,三道設防。 施工范圍圖 2、本工程施工測量重點與關鍵技術見表1-1。
寫字樓屬于超高層建筑,工程體量大,建筑垂直度控制、鋼結構和幕墻定位難度大, 測量放線工作的精度和速度是影響本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故本工程將采用科學的測 控技術,先進的.測量儀器,嚴格的復核校正制度來保證施工測量精度。
本工程平面控制網(wǎng)分總控制網(wǎng)和軸線控制網(wǎng)兩級測設:
1 總控制網(wǎng)的建立以業(yè)主提供的控制點(網(wǎng))為基準,采用全站儀導線法測量。地上部 分軸線控制網(wǎng)以總控制網(wǎng)為基準,根據(jù)建筑物的形狀和軸線,分別建立控制網(wǎng)。每個控制 網(wǎng)對應一個主要功能分區(qū),確保每個分區(qū)測量是相互獨立的,幾套控制網(wǎng)又可以互相轉換, 可以通過其他控制網(wǎng)來相互復核,確保萬無一失。
2 高程控制網(wǎng)布設成閉合環(huán)形,采用電子水準儀進行數(shù)次往返閉合測量,經(jīng)平差后作 可以通過其他控制網(wǎng)來相互復核,確保萬無一失。地下施工平面測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 全站儀投測各控制軸線;高程采用懸吊鋼尺法進行傳遞。
二、施工準備
施工測量準備工作包括圖紙的審核,進場后測量定位依據(jù)點的交接與校核,人員的組 織,測量儀器的選擇及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論證與數(shù)據(jù)準備,工程重點、難點分析與應對措施。
1 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
擬對本工程配備的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詳見表 2-1。
表 2-1
主要測量設備投入計劃
5.1 測量管理組織機構
測量管理組織機構如下圖5..1-1所示。
總承包技術管理部
監(jiān)理公司
總承包測量管理
變形監(jiān)測
土建測量
鋼結構測量 幕墻裝修機電測
【高層房建測量方案】相關文章:
房建冬季施工方案(精選18篇)11-15
房建實習報告05-19
房建畢業(yè)實習報告11-27
房建勞務合同06-05
建鋼構房的合同02-01
房建施工員述職報告01-18
房建畢業(yè)實習報告5篇11-09
建隊日方案02-04
房建施工員工作總結06-01
房建綜合文員工作總結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