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磨難作文2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謝磨難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謝磨難作文1
一枚發(fā)芽的種子,如果它既渴望得到陽光的撫慰,卻又不具備鋒利的芽萼,那么,它就必須換取另外一種方式——以暫時的屈頸去實現(xiàn)生的執(zhí)著。
一個頻頻騷動于母腹之中的成熟胎兒,一旦急切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也必須經(jīng)歷一番刻骨銘心的過程。
也許,沒有一個新的生命是不經(jīng)過產(chǎn)生的痛苦過程的。
出生的代價固然沉重,可那昂首之后的勃然之旅以及從頭到腳都是新的的生命,那一生嘹亮的獨立宣言便足以令人心旌搖蕩。
小雞將要出殼時,你得讓它自己用那乳黃未干的幼嫩的喙去艱難的一下一下鑿開禁錮它的壁壘,直到自己解放自己。如果出于憐憫,好心的幫他一把,那就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小雞十有八九會因此而夭折。即使僥幸存活,它也只是個終身羸弱的身。
據(jù)傳媒報道,四川有個名叫彭輝的學生,從小曾受到父母非常周到的呵護,除了上學讀書,其他衣食住行等一概由父母承包。當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后,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堅決休學回家,而當休學期滿學校通知他復課時,他竟從四樓上跳了下去,荒唐的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此例雖屬及其個別,但這種類似于“剝殼助雛”式的悲劇不能不引起人們深刻的反思。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每個生命個體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那些來自自身的、自然的、社會的種種磨難總會不期而至,并且有些又幾近殘忍和窒息。但是只要“大難不死”,挺了過來,這些磨難,又往往使生命的抗逆性得到極大的加強,促使生命更具活力。
清初思想家魏源在他的《古微堂內(nèi)集·治篇》中說:“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人不憂患,則智慧不成!比松谑,誰不祈求風調(diào)雨順?無論怎樣說,邂逅磨難總是不幸,可是缺少了磨難的世界對于生命來說卻又未必不是潛在的災難。坦而言之,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們隨時有可能被命運之神無情地拋向磨難之海,擺在我們面前的抉擇也只能有兩種:或勇而拼搏,或怯而被溺。
學人皆知,文王之演《周易》,屈子之賦《離騷》,孔子之著《春秋》,司馬公之寫《史記》,無一不是因磨難而奮發(fā)的千古典范。
〔簡評〕標題“感謝磨難”為動賓式結(jié)構(gòu),表明了作者的鮮明態(tài)度,一般人都害怕磨難,而作者卻要感謝磨難,這個觀點有創(chuàng)新意識。
沿著這個立意去構(gòu)思,再沿著這個思路去謀篇,一定會步步深入,令人感悟。
為闡明道理,為論證論點,作者所選的事例是大家熟悉的種子發(fā)芽、嬰兒出生、小雞出殼,文王演周易……所引用的名言也是通俗的,“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人不憂患則智慧不成!
這樣完美的論證不正是構(gòu)思成功的顯示嗎?
感謝磨難作文2
磨難,似乎誰也不喜歡它,想拒它于千里之外,甚至看見這個字眼就眉頭緊皺。其實,磨難并非只是個只是充滿苦難,它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能力,可以說它是一種學習工具。
紅木為何那么結(jié)實,是因為經(jīng)過了烈日的苦曬,風雪的吹打,在大自然幾乎折磨的九死一生的環(huán)境下生長。它也許沒有充足的養(yǎng)料,于是它把自己的根努力往下扎;它需要哺育陽光,但自己周圍全都是參天大樹,遮住了它的陽光,它不氣餒,下定決心往上爬。。。。。。還有更多的磨難等著它,但他從不低頭,經(jīng)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昔日的小樹苗屹立在云海之間。也許它的經(jīng)歷和人一樣,吸收不了養(yǎng)分也就是沒有充足的信心,那你需要信念作根,讓它在你的心里;哺育不了陽光,就像我們在磨難中歷盡挫折但我們不能氣餒,不然在強者中你會被拋棄,被淘汰。
在四年級的一次記憶仍猶新,仿佛就在昨天,那一次的失敗換來了如今的成功。那是一次語文調(diào)研,滿分30分。我交上了那份載滿希望的試卷。過了幾天,老師手捧一疊考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考卷,頃刻間,教師只剩下彼此的心跳聲,考卷一張張流逝,還沒聽見自己的名字,心里不免有些急,恨不得從老師手里搶過試卷。耳邊聲音突然響起,眼前一片昏暗。“周泳杰,18分!蔽也桓蚁嘈抛约旱亩洌钡嚼蠋熡謭罅艘槐。心里不知什么東西“咯噔”碎了。只感到鼻子酸酸的,眼前也被大西洋的.一片浪花打濕,。滿以為數(shù)學英語都不錯,只要語文不出差錯,第一都不成問題?墒沁@個分數(shù)把我從珠穆朗瑪峰高高的山頂,一下子打入馬里亞納萬劫不復的海溝。
經(jīng)歷了這次空前的打擊后,我對語文苦下功夫,也不知熬過多少日夜,揮了多少汗水,終于在四年級下學期的調(diào)研考中一舉奪魁,砍下40分的滿分成績。我多么欣喜,終于彌補了上次的遺憾。品嘗了這次美味的果實后,便很少在語文的大海里翻船了。
古今中外,在磨難中生存的人少嗎?沒有磨難,便沒有鐵人奧斯特洛夫斯基;沒有磨難,就沒有奮寫史書的司馬遷;沒有磨難,就沒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沒有磨難,就少了太多名人。
因此我希望多經(jīng)歷些磨難,它能讓我更出色。正如“疾風出勁草”,鋼鐵之所以堅硬,因為它飽經(jīng)烈火與寒冰的考驗。有了磨難,便有了奮發(fā)向上的希望,這希望如戰(zhàn)火中嬌弱的薔薇,飽受戰(zhàn)火帶來的不幸,卻依然綻放花朵,散發(fā)幽香。
沒有磨難,哪來的頑強信念和可貴精神呢?
【感謝磨難作文】相關文章:
感謝磨難作文06-18
感謝磨難的作文5篇08-03
感謝磨難作文(精選9篇)08-06
感謝磨難作文 6篇08-06
感謝磨難作文 (6篇)08-06
感謝磨難作文(精選8篇)10-25
感謝磨難作文(6篇)11-01
感謝磨難作文7篇06-18
感謝磨難作文(合集5篇)08-05
感謝磨難作文通用5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