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野外地質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qū)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工作報告主要是在匯報例行工作或臨時工作情況時使用,是報告中常見的一種。野外地質勘查也是一項工作。下面YJBYS小編整理的關于野外地質的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幫助!
野外地質工作報告范文一
對于這次野外地質實習,總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歷。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體會。最真實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質工作者的情懷。那一份對地質工作者對于地質事業(yè)的無比熱愛之情。
經過這次實習,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的艱辛,這份艱辛并不是我們坐在教室便能體會的,這份艱辛是用我們的汗水去把它澆灌出來的鮮艷之花。這花的明艷是我們現(xiàn)在所能體會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來自于那一份對于地質工作者應該收獲的喜悅與豐收。但這份喜悅來得并不易,因為這許多的成果來自于我們的雙腳,每天長途的跋涉換來的也許只有那幾頁紙的微小成果。但是我們卻倍加珍惜這幾頁小小的紙,因為它承載著地質工作者的一個偉大藍圖目標。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這許許多多的野外記錄一次次的拼接起來,從而在一張看似不大的地形圖上將其逐一呈現(xiàn),使其變成一張地質圖。在地質圖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說是留下了地質工作者的腳印。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座汕頭的具體出露情況,但是我們卻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滿路荊棘;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個地層分界線的具體位置,但卻看不到尋找地質界線路上的滿地汗水;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條山脈的清晰走向,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在山腳小路上的滿目雜草。。。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變的是對地質事業(yè)的熱愛,每一個地區(qū)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質工作者的開墾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將它的胸懷敞開去擁抱它自身的價值。我們在巢湖實習的過程中,首先學習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對前人工作的學習與認知,這個過程便是地質工作者的思想與精神的傳承。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是每一代地質工作者都沒有對其厭倦與拋棄,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獻著自己的熱情與青春,也許某一天,你的成績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質工作者繼續(xù)向前,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談了這么多關于地質工作者的精神的話題,也該說說這次巢湖實習的具體收獲了。這便是我們以后為地質工作發(fā)光發(fā)熱的必備工具吧。首先,此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區(qū)域地質調查的的基本流程與方法,首先學習的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經典。這個過程是我們大體了解工作區(qū)域的各方面情況,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發(fā)展。其次便是到達工作區(qū)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區(qū)的基本流程分為踏勘、實測剖面、地質填圖。每一流程的先后順序基本不顛倒,在此我便不再贅述原因。其中最艱苦的要算地質投圖了,因為基本脫離指導老師的幫助,完全自己把握,這便給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堅持了下來,把工作完成了,雖然質量與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種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體吼吼的。因為滿路荊棘與懸崖陡坡也無法阻擋即將成為地質工作者的預備隊員們的腳步了。
野外地質工作報告范文二
一、項目名稱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礦普查
二、野外工作時間
BBBB年4月-12月
三、設計規(guī)定的任務、指標完成情況 (一)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礦普查系中國地質調查局以中地調函[BBBB]12號文下達給我隊(院)承擔的2002年度國家資源補償費項目。工作任務是:在QQQQ市WWWWWW地區(qū)及QQQQ市EEEEEE地區(qū)開展銅鉬礦普查評價,并對區(qū)域資源潛力進行總體評價。2002年3月提交成果報告。主要實物工作量:鉆探800m,槽探2000m3,淺井50m。預期提交D+E級銅金屬儲量15萬噸,其中D級5萬噸。
我隊(院)按照任務書及有關技術路線與技術要求完成了以下幾項工作:
1、較系統(tǒng)地收集了工作區(qū)內的以往地質資料,通過對RRRRRRRR、TTTTTT等銅鉬典型礦床的系統(tǒng)研究,總結了區(qū)域銅鉬礦成礦規(guī)律。
2、通過對部分選區(qū)開展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進一步優(yōu)化了成礦遠景區(qū),為普查工作合理部署奠定了基礎。
3、對HHHHHH、FFFFFF、GGGGGG和DDDDDD等四個銅鉬礦普查區(qū),利用地質測量、物化探等綜合手段進行地表普查評價,采用鉆探工程對部分礦區(qū)進行了深部驗證或控制,發(fā)現(xiàn)了多條鉬和鋅的盲礦體和一些重要找礦線索,并可初步提交部分鉬鋅儲量。
(二)各項實物工作量完成情況
按設計要求各項主要實物工作量均以完成或超額完成。完成情況見附表
(三)主要工作成果
1、較全面收集了調查區(qū)的區(qū)域地質、物化探資料及RRRRRRRR、蘭家溝、鋼屯等重要礦區(qū)勘查資料,并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分析和研究,結合野外礦點及典型礦區(qū)的踏勘工作,進一步分析了本區(qū)的銅鉬礦成礦地質條件、成礦規(guī)律,肯定了WWWWWW、EEEEEE、GGGGGG、DDDDDD及蜂蜜溝是重要成礦遠景區(qū),并先期對工作程度相對較低的DDDDDD和蜂蜜溝進行了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在DDDDDD一帶圈出了具有帶狀分布的Cu、Pb、Zn組合異常,為進一步開展找礦工作奠定了基礎。
2、認真地執(zhí)行了設計,完成或超額完成了設計的各項工作量.工作布署和工程布設合理,工程質量符合要求,工作方法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資料收集齊全。
3、地質找礦成果較突出,發(fā)現(xiàn)并評價了多條鉬和鋅多金屬礦體。
DDDDDD地區(qū):通過地質、綜合物化探工作,圈出了兩個異常及鉬礦化蝕變帶分布區(qū)。其中于DDDDDD西南的土壤剖面測量圈定的銅異常區(qū)東西長>800m、南北寬300-700m,地表槽探中見到含鉬蝕變帶寬>2.8m,刻槽樣含鉬0.025-0.037%,根據(jù)地質、物化探綜合分析后確定在該區(qū)施工的ZK801孔,分別于38.10m、130.19m處見到了兩層品位和垂厚各為0.26%/1.70m、0.18%/1.21m的鉬礦體;另外,在倒流水河北部進行的
土壤剖面測量也可圈出一處近東西長>800m、南北寬100-400m的鉬異常,該異常帶地表施工的槽探也見到了鉬礦化體,品位0.01-0.036%,出露寬度1.0-5.5m。該區(qū)以往施工的異常查證孔見到了4層品位和垂厚分別為0.063%/1.0m、0.067%/1.0m、0.079%/1.24m、0.189%/1.0m的鉬礦體。
FFFFFF地區(qū):多金屬礦體為受義縣組火山巖系中的沉凝灰?guī)r層控制的蝕變巖層。目前地表含礦帶控制長近800m,含礦帶中見有透鏡狀礦體,單個礦體地表最長>200m、厚2.7-3.3m,含Cu、Pb、Zn分別為0.08-0.25%、0.24-0.26%、2.08-2.76%。在淺部施工的ZK01孔(淺井)中見厚2.05m,Zn6.95%、Pb+Zn7.5%的工業(yè)礦體.,該孔控制礦體斜深50m。包括上述含礦帶及周邊地區(qū)的物探激電剖面測量工作,可圈出一個斷續(xù)分布形狀不規(guī)則的激電異常區(qū),其東西寬300-1000m,南北長1200m,電測深在相應部位有異常反映。由此推測該區(qū)含礦層在深部較連續(xù),深部還可能有以Zn為主的多金屬礦化層存在。
GGGGGG地區(qū):鉬礦受寬邦單元石英二長閃長巖小巖體中的`蝕變隱爆角礫巖帶控制。隱爆角礫巖產于三迭紀寬邦單元石英二長閃長巖小巖體與長城系常州溝組地層接觸帶附近。其中石英二長閃長巖為一含鉬巖體。蝕變隱爆角礫巖帶可分為二部分:近地層為石英砂巖質角礫巖,而巖體一側為石英閃長巖質角礫巖。隱爆角礫巖主要有硅化、黃鐵絹英巖化、鉀化及碳酸鹽化、螢石化等,強蝕變處則形成鉬礦體。目前地表已圈出硅化、絹云母化石英閃長巖質角礫巖帶長800m,寬40-100m。其中含有多層鉬表外礦體和工業(yè)礦體。在地表礦化較好部位施工的ZK1號孔見鉬礦明顯好于地表,化驗分析后可圈出多層工業(yè)礦體。其中0-110m之間共見6層鉬工業(yè)礦體,由下至上品位和厚度分別為:0.102%/0.85m、0.094%/24.5m、0.190/1.10m、0.068/1.00m、0.070/1.10m、0.092/2.50m,平均品位0.103m、總厚度31.05m。
(四)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合理情況
我隊(院)認真執(zhí)行了設計,總體工作部署和具體工程布置合理,并根據(jù)野外工作進展和取得的成果,及時調整工程布置,取得了較好的地質找礦成果。本次普查工作依據(jù)區(qū)內成礦地質條件和對典型礦床的系統(tǒng)研究,選擇出HHHHHH、DDDDDD、FFFFFF和GGGGGG四個找礦靶區(qū),并重點對DDDDDD、FFFFFF和GGGGGG三個普查區(qū)采用了較為適當?shù)牡刭|工作方法開展找礦和評價工作。首先開展1:1萬地質填圖,大致了解內區(qū)含礦地質體的分布,在此基礎上,針對區(qū)內地表礦化特征,開展了1:1萬土壤測量工作,對圈定出的異常,進行槽探揭露。通過上述工作,圈定出多條鉬礦脈,尤其在FFFFFF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厚2.05m、品位6.95%的鋅礦體;在GGGGGG見6層鉬礦體?傮w上看,地質工作部署及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有效合理,各項工程質量均能滿足地質觀察、編錄、素描和采樣需要,滿足了普查階段的工作要求。
(五)資料收集準確、齊全程度
本年度地質工作階段為普查,設計工作方法主要為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1:1萬地質填圖、1:1萬土壤測量、槽探、坑道及鉆探工程,提交野外驗收的各項工程均有相應的編錄、素描圖及相應的登記表(冊),并初步編制了野外綜合圖件和文字簡報。提交野外驗收的資料有:
1、普查工作簡報1份 2、各種綜合圖件16件
3、各項工程編錄和素描圖66件
4、各類樣品采樣、送樣登記表15冊 5、樣品鑒定測試報告4份 6、質量檢查記錄1冊
7、任務書設計及有關文件3件 8、典型巖礦實物標本58塊 9、地質照片91張
四、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
項目建立健全了嚴格的質量管理責任和檢查驗收制度,野外工作期間,我隊(院)對野外取得的各項原始資料實行定期和階段性自檢、互檢、抽檢,并及時進行修改、補充,建立隊、項目組及作業(yè)組三級質量管理體系。項目組內定期進行自檢、互檢,大隊總工辦也對有關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局地質處進行了年度檢查,項目組進行了質量檢查總結及修改。
工作進度及存在問題及時以月報、季報、半年報的形式上報,以便及時調整工作.
五、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問題
1、部分資料未按有關規(guī)范進行編錄,野外資料不夠規(guī)范、統(tǒng)一.如缺少編錄小結,路線地質和槽探記錄不詳細、巖性描述簡單、巖石定名不十分準確,統(tǒng)一性、質量檢查數(shù)量不足等問題。
2、綜合整理不及時。一些地質點觀察卡片、槽井探編錄等原始記錄應進行必要補充修改
3、本次工作時間較緊,設計任務較重,有些野外地質工作尚未完全到位。因此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但該項工作尚未進行完畢。上述這些問題我們將抓緊補充,有必
要今后完善和進一步工作。
(二)建議
1、對FFFFFF鋅多金屬礦普查區(qū)和GGGGGG鉬普查區(qū)進一步投入工作,查明礦體在地表和深部的變化特征,擴大其找礦遠景。
2、加強綜合研究,查明GGGGGG地區(qū)爆破角礫巖與成礦的關系。 3、抓緊綜合整理,規(guī)范地質資料,盡早轉入報告編寫。
六、結語
我隊(院)認真地執(zhí)行了設計,完成或超額完成了設計的各項工作量,發(fā)現(xiàn)并評價了多條鉬和鋅礦體,工作布置和工程布設合理,工程質量符合要求,工作方法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資料收集齊全。請示轉入室內綜合整理和報告編寫工作。
【野外地質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11-07
地質野外實習報告匯總五篇11-18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15篇05-19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13篇01-15
【優(yōu)秀】地質野外實習報告3篇09-06
工程地質學野外實習報告03-28
地質學野外實習心得體會03-15
工程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04-07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11-18
野外的作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