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匯報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匯報1
我校位于撫寧縣茶棚鄉(xiāng),共有學生316人,均是農(nóng)民子弟,屬于典型的農(nóng)村小學。我校自xx年開始,全面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由國家規(guī)定、地方管理、學校開發(fā)與實施的多級管理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極大的適應了學校,適應了學生,成為最能體現(xiàn)學校特色和學校辦學思想的課程。
五年多的探索中,我們堅持:制度規(guī)范,學校重視,課時充足,隊伍優(yōu)秀,建設基地,教科研引領,取得了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發(fā)與實施的初步成功。
現(xiàn)就具體情況作介紹如下:
一、建章立制,學校重視
學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第三級管理者,決定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否有效實施。因此,提高學校對課程的認識與理解,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視與支持,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最根本保證。
xx年,我校即已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列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在制定、完善綜合實踐活動五年規(guī)劃與實施方案后,先后出臺了《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職責》、《綜合實踐活動班主任職責》、《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活動制度》、《綜合實踐活動檢查制度》等多個制度,同時,將綜合實踐活動納入教師年度目標考核、評先之中,從政策導向上體現(xiàn)學校的重視,調動教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積極性與重視度。 我校從組織建設、人員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著手,從開發(fā)、實施到評價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管理,確保課程的順利實施。成立了綜合實踐領導小組,組長是薛建江校長,組員有:茹彩臣、陳貴民、王秀華、李丹、趙巖、荷帆、李丹、李鳳娟、王荷美、李英云。
我校規(guī)定,凡有外出實踐活動,學校均派領導帶隊,保證師生安全;校長、教導主任每學期必須親自過問活動開展與實施情況,親自聯(lián)系或參與實踐體驗活動。
20xx年9月,在我校薛建江校長的親自聯(lián)系與指導下,我校開展了“白色污染的調查”實踐活動,參與活動的廣大師生,對該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活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二、課時充足,靈活自主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國家課程計劃中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體現(xiàn)著國家課程計劃的嚴肅性,因此在落實課程過程中,必須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課時。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以每周三課時實施,其中包括勞技與信息技術課。為保證課時充足,根據(jù)“學校和地方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相結合統(tǒng)籌安排”的規(guī)定,我校將校本課程安排給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擔任,由他們進行內(nèi)容整合,自由協(xié)調活動時間,達到課時充足、靈活通用的效果。
自xx年年開始,我校還嘗試課時集中使用,即有外出活動需要時,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將課時集中于一天使用,方便學生充分開展實踐與觀摩活動。
此外,我校還鼓勵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整合,通過內(nèi)容滲透、整合,課時打通,真正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實現(xiàn)綜合實踐與學科教學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良好教學局面。
三、精選教師,隊伍干練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基本要素,如果指導教師得不到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就會落空。我校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選擇異常苛刻,除責任心強,教學能力強之外,該教師還須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所教學科須與實踐活動相關。
為了彌補指導教師數(shù)量的不足,我校倡導全體教師參與綜合實踐指導工作,形成以科學、社會、勞技、信息技術等教師為重要學科指導者,班主任為重要活動組織者,后勤人員為重要勞動指導者的全體教師指導團隊。
我校還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聘請學生家長在內(nèi)的各界有識之士,擔任學生的活動指導。他們的加入,極大提高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效性。
四、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確保課程順利實施
首先是課程內(nèi)容開發(fā)的管理。學校成立課程開發(fā)小組,具體負責本校課程體系的'建構和課程內(nèi)容的開發(fā),充分挖掘各種課程資源,制定學校、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劃。其次是課程實施教師的管理。我校在各年級專任教師中確定綜合實踐教師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教師,具體負責本班活動過程中的全面工作。與此同時,學校組建綜合實踐活動專家組或導師組,成員可以有校內(nèi)教師和校外的一些專家組成,具體指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開展。
此外,我校十分重視教師培訓工作,有具體的制度來保證教師定期開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討會和經(jīng)驗交流會等,提升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水平。成立了以薛建江為組長的綜合實踐教研組,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
在活動過程和活動時間管理上,由于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有小組活動、個人活動和班級活動等,我校的活動以小組活動為最基本的組織形式,一個研究小組一般為6人左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是每周1課時,學校根據(jù)具體情況,與課外活動和學校課程的課時整合使用這樣就保證了課程實施的時間。
五、領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nèi)涵與特點,正確把握課程定位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活動課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繼承、發(fā)展和規(guī)范,從課程的類型和性質看,它和學科課程是兩類具有各自特定的課程價值、目標、內(nèi)容和實施規(guī)范的不同的課程。首先,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jīng)驗來設計和實施相關活動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空間,堅持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方式和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xiàn)的形式,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并不包攬學生的工作。其次,課程開發(fā)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境轉化,既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大特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要幫助學生從其生活世界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內(nèi)容,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并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富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努力實現(xiàn)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的和諧統(tǒng)一。其三,立足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qū)別于學科課程的最根本的特點。該課程的目標、內(nèi)容、實施過程和成果展示都是在學生親身參與和主動實踐的過程中完成的。其四,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的獨特的育人價值與功能是學科課程所不能比擬的。具體表現(xiàn)在:它可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為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的形成提供更為寬松和自由的空間,著眼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它為學生開辟了一條與他生活世界交互作用和持續(xù)發(fā)展的渠道,倡導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追求學生自我、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六、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nèi)容的開發(fā),建構特色課程體系
我校在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始終貫徹以下原則。
1、以問題(課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構建具各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獨立形態(tài)的課程,它超越了具有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經(jīng)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在課程開發(fā)和實施之初,一方面學校關注各學科領域知識的延伸、綜合、重組和提升,并使之以活動的形式整合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去。另一方面可將學校原來開展的班團隊活動、校傳統(tǒng)活動等納入綜合實踐活動加以開發(fā)和實施。比如我校環(huán)境保護主題可設計的活動有:探究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社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社會考察活動;社區(qū)環(huán)境保護宣傳活動;學;蛏鐓^(qū)環(huán)境冶理的公益性活動或生產(chǎn)勞動;初步設計某一地區(qū)冶理環(huán)境污染的整改方案;環(huán)境保護與我班團主題活動等。
2、突出綜合性和實踐性,構建多樣化的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活動方式的根本特征是綜合性、實踐性和多樣性。在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注重以下學習活動方式:一是課題探究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它是綜合實踐活動最重要的學習活動方式,包括自然問題探究和社會問題探究兩大類。二是實際應用的設計性學習活動,它要求學生在綜合應用所學的各科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解決的實際操作。設計學習和應用學習是其兩種基本形式。具體事例有:設計學校的操場;設計班級形象宣傳畫;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山地的植物種植;運用有關知識和能力布置家庭居室或教室等。
3、轉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重點應在學生的發(fā)展層次和發(fā)展水平上,即以學生已有的發(fā)展基礎為評價標準,突出學習過程的體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綜合實踐能力。評價的主要途徑有匯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會、體會與反思等。評價的方式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
七、成績
在我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級領導先后到我校督導表示滿意,20xx年10月,縣教研室主任培訓班到我校參觀學習,對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給予很高的評價。其中xx年《落葉為什么大多正面著地》獲縣三等獎,《是什么污染了我們家鄉(xiāng)河?》獲市二等獎。xx年年《大蒜防黑豆驢子》獲省三等獎,《“變臉’飲料的調查報告》獲省三等獎。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匯報2
一、計劃形成
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在縣局和鄉(xiāng)教育組的引領下開始起步,九月底,教育組成立綜合實踐可的中心教研組,我校的劉建芹和李曉輝兩位老師是其中的成員,十月初,我們開始謀劃活動方案,與此同時也查找了相關理論,用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本學期為了搞好起步,以便總結經(jīng)驗,為后續(xù)工作打好基礎,分為了中、高兩個年級組,并分別制定了活動計劃,鄉(xiāng)教育組給予了肯定。
二、主題活動的初步嘗試情況
1、科學課與綜合實踐課的整合嘗試
六年級的《我學蒸饅頭》活動,在講科學課本第六課《生活中的真菌》,講到平時家里常用的酵母也是真菌,也可以食用,為了讓學生體會真菌這一寶貴的生物資源,而生成的'主題。目前學生已將自己的成果陸續(xù)拿到學校,已進入評價與成果展示階段。這個活動應當屬于勞動技術教育的范疇。
五年級的《家庭調查》,是結合科學課本第十課活動2開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剪切圖片或拼接圖來完成,讓學生了解人類是如何利用植物和動物,從而讓學生更加珍愛自然。此活動已進行完畢,效果良好,尤其是展示幾個做的不錯的同學的成果時,看出學生從中獲得的成功的喜悅。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與活動課的結合
依據(jù)三四年級的學生年齡特點和當前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我校提倡的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要求,生成的《我的小賬本》這一主題,目前正謀劃準備實施。
三、對學生綜合實踐課的評價情況
我校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了成長記錄袋,真實記錄學生在活動過程的做法與想法,五六年級已基本成型,對學生的成果在評價過程中也進行了照相,這樣做也鼓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為以后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留下相關材料。
四、階段總結
上述關于計劃的形成和所謂的主題活動,還不能完全稱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只能算是它其中的一部分,關于主題的確定,主要還是以教師提出的研究主題為主,沒有讓學生經(jīng)歷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到轉化為主題的過程,至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制定活動方案,則是下一步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還有總結交流階段、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檔案袋的利用等諸多方面等亟待研究探索。
五、存在的困惑問題
1、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需要教師有一個執(zhí)著的精神,怎樣營造這種精神的氛圍,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困惑問題之一。
2、相關教師缺少必要的理論指導。
3、綜合實踐課的路子還摸不清,怎樣才能指導一次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值得探索。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5-31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小學11-14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3-04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9-2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簡報全文09-0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10-27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推薦]08-0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推薦】07-1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