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老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模板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jīng)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老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模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老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模板1
轉眼間,自己來北方中學已經(jīng)兩年有余,兩年的時間自己成長了不少。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是初三的一名老師,身上的責任和壓力很重,但是凡事都有個開頭嗎?自己會從經(jīng)驗豐富的同事身上取其精華,把他變?yōu)樽约旱臇|西,F(xiàn)在就初二的教學工作和暑假的一些教學做些總結:
一、細研教材、潛心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經(jīng)有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特點,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由于準備充分,教學效果明顯,學生易于接受。而更多地時候自己會選擇聽一些有經(jīng)驗的'老師的課,從他們身上了解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及其理清教學思路。
二、狠抓課堂、重視鞏固
歷史知識內容多,條目復雜,為了達到好的效果,我非常重視課堂,爭取當堂課的內容當堂消化。另外,在下一節(jié)課前十分鐘,我會留給學生背誦和知識鞏固的時間,對上節(jié)課的內容再復習一遍,以使學生們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率。而在暑假的補課期間,由于沒有更多的背誦時間,我便采用了這一方法,效果還是不錯的。
三、面向全體,關注個別
在課后,我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優(yōu)生忽視后進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課后的輔導中我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力度。我對后進生的輔導,主要是學習思想的輔導,在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的同時,不斷地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暑假補課期間,對平時的作業(yè)凡是有錯的學生我都會一一叫回來更正,讓他們重做一遍,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不是不會,更多的不認真,粗心馬虎,有問題解決問題,但是學習態(tài)度還得認真對待。后來的作業(yè)中問題明顯少了很多,事實證明,我的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學中發(fā)生的一些事也讓我倍感焦急,直到現(xiàn)在自己都心有余悸,力不從心。一次考完試后與某班的一學生在口角上發(fā)生爭執(zhí),沒想到學生的反映那么強烈,給了我個下馬威,說得我欲言又止?赡芡窍M酱笫酱螅緛硎窍M麓闻Φ,可是沒想到發(fā)生這樣的事,從那以后那位學生上課不再聽課,作業(yè)也不做,反而影響其他的同學。面對這樣的學生很無奈,不知道她眼里還有沒有老師,學習對她是怎么一回事。這樣的情況自己第一次遇見,也只能當做沒發(fā)生,雖然現(xiàn)在不帶她了,但是下次遇見這樣的事自己真不知道如何下手,還請各位同仁解圍。
以上是我對歷史教學的一些拙見,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在以后的歷史教學中,我會更加虛心地求教,加倍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手段,提高自己的歷史教學水平。
歷史老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模板2
我是一名新老師,進校工作時間有點特別,我是在期中試后進入學校工作的,我接手的班級是高一(23)、(24)、(25)班,這三個班級之前都是非常有經(jīng)驗的老師帶的班級。接手之前我了解過這三個班的具體情況,這讓我非常有壓力感,之前的老師教學非常好,這三個班的成績特別棒,我擔心我接手后會把他們帶偏了。我知道擔心是沒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要實際行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把這三個班帶好。下面就是我上學期的一些工作總結。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俗話說的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須有長流水。在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也要不斷的跟進,才能適應時代教學發(fā)展的需求。本人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本人進校工作的這段時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觀念以及高考考綱考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了盡快適應高中的歷史教學,知道高一學生學習歷史的心理和高一歷史內容在高考中的地位,我在網(wǎng)上購買過關于此方面的書籍閱讀,充分利用,借鑒、吸取書籍中的清華,提升自己,發(fā)展自己。學習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除此之外,我也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新教師回報課,并經(jīng)常聽本科組有經(jīng)驗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jīng)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爭取每一節(jié)課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節(jié)課。
二、虛心請教。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地方,論經(jīng)驗、論知識都不如老師教,那么現(xiàn)在的我最需要做得就是虛心向其他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請教。在這里我非常慶幸,在接手教學工作前,學校安排我們新教師到本科組去聽課,除此之外還得到備課組長的經(jīng)驗指導,例如如何備課、如何寫好教案等等。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想盡快成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虛心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互相交流上課的思路,互換教案,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
三、備好課。
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就必須得備好每一節(jié)課。因而備好課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備一節(jié)課我都先認真閱讀幾遍教材,然后再結合考綱考點和這三個班的實際情況寫好教案制作課件。對于自己難以講解的地方向其他老師請教,盡量做到自己每講的一節(jié)課學生都能有較大的收效。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
新教師匯報課后,自己知道在教學中所存在的明顯缺點:講多練少,課堂是自己的不是學生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學生的教學的主體,那么自己的課堂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在時代的發(fā)展了。這就需要我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首先觀點,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xiàn)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yǎng)學習者"的過程,實現(xiàn)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fā)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
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授之以漁的同時,也有意識的慢慢地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tǒng),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歷史實踐能力。
不足:在自己知識經(jīng)驗上還有待提高,在教學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還是沒有體現(xiàn)出來,基本上還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不未真正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去講解每一節(jié)課,教學思路未能及時根據(jù)學生反映的情況進行更新。這些不足都是往后得細細的糾正的地方,希望在新的學期能有新的進步。
歷史老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模板3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其實還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這樣才能很好的把握全局.?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xiàn)實.教態(tài)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jīng)_擊,發(fā)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所以,我特將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做一總結如下。
1、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教學中的內容,是指要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形式是指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高中歷史有別于初中歷史的最大地方,就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事物脈絡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發(fā)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歷史教學的目的的,但是,傳授歷史理論,分析事物本質在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難順利完成的內容,因為學生一般只對具體的事件感興趣,一遇到史學理論,則開始表現(xiàn)出畏難的情緒,影響了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先會采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一個問題發(fā)散出一系列的.問題,然后再形成一個巨大的知識網(wǎng)絡,逐步深化和升華主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既看到了樹木,也不會忽視森林,完成了由淺入深的學習。
2、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個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不僅抹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時也使教師忽視了教學的反饋往往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似懂非懂.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既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了一個細化的了解,同時也使學生萌發(fā)了濃厚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去學習,讓教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困惑"留給學生輕易得到的,人們往往不會珍惜.在教學過程中,這個現(xiàn)象也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總是按部就班不厭其煩地給學生進行著講授,但教學成績總是不見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學生對歷史課都失去了興趣,這一度讓我很迷茫.在新課改精神的影響下,我逐漸開始改變這種授課模式,不再直接告訴學生因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給學生展示現(xiàn)象,然后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時,我首先向學生列舉了很多史實,告訴他們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的一些具體表現(xiàn),學生在對歷史發(fā)出感慨的時候,都產生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事件為什么會發(fā)生,我并沒有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在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下,學生們的答案越來越接近我想聽到的答案,當答案最后揭曉的時候,很多學生的臉上表現(xiàn)出的是喜悅滿足的表情,這讓我感覺到了教學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學雖然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是,如果能在其中體會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學的實質。
【歷史老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階段性工作總結模板05-25
星級教師階段性工作總結11-23
化學教師工作的階段性總結模板01-31
階段性的工作總結05-14
實習工作階段性總結11-17
階段性工作總結06-21
歷史老師工作總結03-14
總結范文:階段性工作總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