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研修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guī)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偨Y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研修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研修總結1
在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的正確指導下,本人積極參加學校語文組的教研活動,結合新課程的特點,確立了“高效課堂”為主題的教研活動。研修期間,我積極參加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講課課、評課、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完成了教研活動的規(guī)定內容。本人作為本年級組的一名成員,自始至終積極參加。現將本次教研活動情況簡單小結如下:
一、通過校本教研,大大提高了理論水平。
校本教研是教師自身發(fā)展內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徑之一,教師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師的積極主動的性格化教研就來源于校本教研,教師要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掌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學科整合,教師個人要積極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二、通過校本教研,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集體備課、上課和交互式評課,雖然我們的課不算是很完美,還存在或多或少的毛病,但這些都是體現我們真實課堂教學的課。同一個主題,但每堂課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點與不足之處,在分析他人之課,改進自己之課,再去第三課堂中加以完善的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起著很大的幫助。我個人認為,對自己教學最有幫助的課其實就是同事之間的真實的課,惟有真實的課堂教學,才會有扎實的教學質量,也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名師的課,我們要學的是他的教學理念,做秀的課,我們要學的僅僅是他的一些教學花樣;我們現在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校本教研形式的真實的課。一句話,真實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學水平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途徑。
三、通過校本教研,有效促進了自身專業(yè)的發(fā)展。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我們的校本教研,除了備課、上課和評課外,還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寫教學反思和總結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是促進了自身專業(yè)的發(fā)展有效的辦法。
校本教研是教師進行業(yè)務切磋、相互學習、提升自我的一個有力平臺。大家在教研活動中暢所欲言,談論教學中的種種困惑,抒發(fā)教學中的得意情懷,探討教學中的神來之筆,明辨教學中的是非曲直。教研已脫去了它神秘的外衣,更加平民化、大眾化,不知不覺中,教研已成為了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每一次的授課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冥思苦想,成為了眾多教師智慧的結晶。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研修總結2
隨著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工程的不斷深入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培養(yǎng)、培訓的要求,開展校本培訓成為了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重要培訓模式。
一年來,經過開展校本培訓,我逐漸樹立了現代教育的思想觀念,努力優(yōu)化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本事,促進自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努力使自己朝著成為師德高尚、素質精良、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實驗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師的方向而努力。在校本培訓的過程中,有幾個方應對我觸動很深:
一、對“主題式學習”的學習和研究
我比較認真地學習了《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一書,對其中談到的學習主題很感興趣。于是我采用多種途徑研究了“主題式學習”,并在新課程中進行了探索。所謂主題式學習(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經過結構化的主題(Theme)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在這種學習方式中,“主題”成為學習的核心,而圍繞該主題的結構化資料成了學習的主要對象。
主題式學習具有“主題集中,組織良構,利于探究”的特點,我認為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中引入主題式學習,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改善學習的效果,進而有利于新課程的各項目標的到達。
“主題式學習”在教學的組織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學組織的成敗直接關系著整個“主題式學習”的成敗。由于“主題式學習”不再是單一的某學科或是某一知識點的教學,所以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題式學習”的重要形式。在教學中,我經常采用“半開放式”的分小組學習,即全班確定一個共同的內涵豐富的研究學習主題,然后由學生選擇一個在該主題范疇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題目,小組研究的題目能夠重復,每個題目往往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小組獨立開展合作研究,易于到達“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效果,促進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執(zhí)教的是同年級的四個班,所以我還經常鼓勵跨班級合作,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此外,我覺得在“主題式學習”中,作為教師更多地起到了“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的作用。由于《信息技術》的資料具有綜合性、活動性、跨學科的特點,單單依靠學生的個人本事將很難完成整個任務,所以作為教師應加強學生合作的指導。如分工應充分研究學生的個人情景,給予適當的提議等。
此外,我覺得“主題式學習”的學習主題和資料的確定,首先是要用好引發(fā)學生學習活動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確定好學習主題范疇下的資料――研究題目!爸黝}式學習”的主要途徑應當是實踐活動“主題式學習”的'評價手段能夠是建立資源庫。
我想“主題式學習”作為走向化的學習方式之一,畢竟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又服務于這個時代。它是促進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它讓學生從單一的書本中走出來,從禁錮的教室中走出來,在時代的大熔爐中學習和成長。我們恰當地在《信息技術》課中開展“主題式學習”,定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資源,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信息的本事,并經過學生的親身參與和主觀體驗,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使學生獲得新知,提高本事,在加深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理解的基礎上逐步構成基本的道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案例撰寫和教育敘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興趣,對如何撰寫案例感到困惑,對如何反思小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感到很迷茫。經過這些方面的校本培訓,我深受啟發(fā)。我開始嘗試寫教學隨筆、教育敘事。記得蕭伯納以往說過這樣的話:“你我是朋友,各拿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交換后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倘若你有一種思想,而朋友間互相交流,那么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我根據自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的問題、疑惑或閃光點,寫教學隨筆,以反思自我的教學情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工作中發(fā)現問題,研究探討構成問題的原因,然后同事間相互交流、討論,共同提高。應對疑難問題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學習、進修的動力。其他教師也大抵如此。學期末,一個個充滿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們教師們間競相傳閱,一個個富有啟迪的教學案例讓教師們茅塞頓開,一句句課改語錄沁人心脾。
總之,我校以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為核心,根據教師的需求和學校發(fā)展的目標來設計校本培訓的資料,校本培訓的資料涵蓋了教育、教學、教研、科研等領域,培訓形式也是豐富多彩。經過校本培訓,我覺得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在成長,在發(fā)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探索、實踐。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研修總結3
為期3天的校本訓練落下帷幕,但扣人心弦的話一直在腦海中回響。捕捉一兩個共振共生。
杜威說,教育是增長,教師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學生的增長,真正有意義的學習應該體現攻防戰(zhàn)的特點。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最佳效果。皇后河教師的“共生教授”主張和吳柱陽教師所說的“教學共振效果”,是教生們作為教材的研究開發(fā)者和學習的合作者,在教室里唱一首歌,引起感情共鳴,使國語教室成為師生感情共振的磁場,享受著生活的舞臺。
教育是教師教、學學生學、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合作的雙邊腦力勞動過程。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也是學生享受學習、接受學習、成長的地方。當時去學習的時候,學生們沒有教材,肖皮東老師展示了有趣又感情的《雨巷》。在閱讀中感受感情,在閱讀中想象圖片,在閱讀中品味生活,用自己的詩讀別人的'詩。賈玲老師評價說,這節(jié)課以文本感受到美,體驗到閱讀經驗的美后,語言課的美將依靠這些細節(jié),讓學生們綻放華麗的花朵,長出幾片新鮮的綠葉!吧l(fā)”“成長”是學生們的共鳴和共生。同樣,肖老師從《外國詩兩首》到《未選擇的路》讀了《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學生們說“你”,學生們在肖老師的啟發(fā)下,一個答案從嘴里蹦出來了。相信我,暴風雨后會有彩虹。精彩愉快的課在雨聲結束后,在暴雨中把教室推到了高潮。我認為這是“共振效應”。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門語文課。
共振和共生也強調以學生為主、學生為主的體驗,因此在語文教育中強調學生的體驗,強調學生對文本的主動感悟、品位和理解,讓學生自己體驗,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教室的主人,成為構建新知識的主體!都偃缟钇垓_了你》整個閱讀過程中設置的幾個閱讀任務旨在引導學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心,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功能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設計深度學習,使實際學習真正發(fā)生!吧疃葘W習”通過對教育資料的感情處理,設定加強教育資料情感因素的情況,以教師積極的主導感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引起感情共鳴,讓所有學生都在現場,感受課堂之美。胡俊老師用又高又厚的北方方言說:“呼,呼!”說。強調的時候,眼前似乎露出了不能高高在上的觸覺。這就是共振和共振,恢復場景,加強體驗。
作為語文教師,不僅是把關,還是演講者,擅長說一部作品,給學生和作家注入心靈共鳴,真的很不容易。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參考共振效果,掌握學生的“特定頻率”。如果勢利導和學生同時和諧相處,課堂教學自然會提高到新的水平。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研修總結4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外是全員研究學校及學校的校本教育,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yǎng)起著獨特的作用。以上是學校的校本教育經過專家指導、教學理論的訓練和學習、講課、授課、評價課的一站式活動的開展,發(fā)揮教師個人、教師團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為教師創(chuàng)造對話機制,營造求真、務實、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經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聚集在一起進行實際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教師發(fā)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追求發(fā)展。
通過訓練和學習,我受益匪淺。第一,新的想法深入我的心。“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是改變教育資料和方法,而且是變革者!币淖円粋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fā)展。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yè)化成長是基礎。產生于新的教學觀念。教學改革是新舊觀念的斗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樹立新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以前,教材意識、教三意識、綱領、本、眼睛盯著知識點,強迫標準答案,應對統一考試。通過專家講課,我們發(fā)現新課程教育需要教師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和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的經歷來看,教育應該回到學生的生活世界。教學方法由被動理解式轉變?yōu)樘剿餍詫W習、自主合作學習。第二,調整和擴大了我的知識結構。一位教育專家深刻指出,今天教師的課程分擔是科學化的產物,他們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科的專家。未來教育將結束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利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有學科教授的問題。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科整合是課程改編的特點之一。
根據科學課程的特點和教育要求,科學教師應具備系統的科學專業(yè)知識。科學教師應具備與科學教育相關的學科知識,如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另外,只有理解科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橫向聯系和發(fā)展,才能將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和系統科學專業(yè)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比較完整的'基本知識?茖W教師還要具備思維科學知識。這有助于教師通過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茖W教師還要有參與社會生產、生活的知識,具有敏銳的眼光和頭腦觀察、理解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明顯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是知識面擴大了,對教師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己的知識儲備能否適應這些變化,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是新課程改革向教師提出的第一個難題,F實情況是,我們科學教師都是由丹科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理教師組成,與專業(yè)教師在職資格的要求有很大的差異。教師專業(yè)知識的缺陷極大地限制了科學課程的實施。
校本教育利用教學資源,以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核心,對全縣科學教師實施學科專業(yè)教育。開展學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經過觀點的較量,強調了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再次,經過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具備適應教育的多種知識結構。其次,促進了我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進行審查和思考。反思是一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核心技術之一,新課程要求教師不斷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為反思型教師?鬃诱f:“不學習不思考是不行的!比绻粋人只學習不思考,他就會陷入困惑。孟子也表示:“想想就得到!毙抡n程改革要求教師經常思考和反思。
為了應對各種新的教育思想、資源、手段和方法,教師不能簡單地復制粘貼。但是要進行科學分析,結合自己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優(yōu)點,為我使用。用于改善自己的教學教育。教師需要在反思中成長。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還有很多困惑和困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平時很多教師只有在期末或年末學校進行教學評價時,才會系統地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校本活動的開展可以大大扭轉這種現象。課程、課程、評價活動的開展可以促進教師將反思作為日常工作。要與同行進行對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動中細心體會,積極思考,努力揣摩,讓思想的火花在沖突中熠熠生輝。跟蹤講課和上課的過程,查看教學過程,總結教學得失,從中可以得到很多啟示。
總之,校本教育為教師構建溝通和溝通平臺,增強凝聚力,同時,教師積極參與學科建設,參與教育,努力為課程改革營造良好氛圍。為優(yōu)秀教師的選拔創(chuàng)造了條件,創(chuàng)造了舞臺。但是教師條件不同,特點不同,教師發(fā)展不平衡,教師后續(xù)發(fā)展目標也要不同。因此,在推進教師培訓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倡導更現實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性格發(fā)展目標,努力激勵教師追求發(fā)展。訓練形式的多樣性和活動實施的效果是今后教師訓練的首要研究問題。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研修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總結11-08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總結09-01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個人總結11-08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總結例文11-26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個人總結10-07
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總結08-12
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工作總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