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和諧文明廣播稿
女:點擊生活故事,感受校園精彩;
男:放飛童年夢想,打造陽光生活。
合:在這熟悉而又溫暖的音樂聲中,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
男:歡迎大家收聽本期節(jié)目,我是主持人( )。
女:我是主持人( )。
男: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渴望安靜》
女:古人說:“靜以修身”、“寧靜以致遠”。學校便是修身之地,需要安靜?晌铱傆X得在我們的校園里充斥著的是嘈雜聲、喧鬧聲。走進學校就猶如走進了菜市場,讓人心煩意亂,使人心浮氣躁。
男:學校之所以不能安靜下來,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沒形成良好的習慣,二是對安靜的意義還認識不到。
女:安靜是修養(yǎng)。公共場所是公眾活動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得以各種理由對其進行任何形式的獨占,而應自覺維護該場所的秩序,遵守必須的社會公德。在公共場所活動的人,不能因自己的言行給他人帶來不便,或者造成不良的刺激,心中要裝著他人,做到自我約束,這就是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養(yǎng)。
男:安靜是文化,是文明。文化可以引領人的發(fā)展。一座樓房如果有一扇門窗的玻璃被打破而沒能及時修補,很快就會有許多玻璃被打破。這就是破窗理論。為什么許多人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而不知恥,那是一種從眾心理。他們覺得已經有人打破了窗子,再有人打破那不是什么大的錯誤。正因如此,沒能養(yǎng)成自覺保持公共場所安靜的良好品德。學校狠抓安靜校園的治理,就是為了修補被打破的窗子,更是為了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提高文明水平。
女:安靜是形象。西方發(fā)達國家文明程度比較高,所有公共場所都是比較安靜的,就連他們的手機鈴聲都比國產的要小許多。他們對來自不發(fā)達地區(qū)的游客的喧嘩吵鬧感到非常驚詫。如果是黃皮膚、黑頭發(fā)的游客,就一定認為是中國人,其潛臺詞就是:中國游客太鬧,文明古國來的人,文明程度并不高。這就是形象。校園安靜說明學校校風嚴謹,師生素質高,修養(yǎng)好。如果校園不安靜,必然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安靜對一所學校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男:為切實形成安靜的校園氛圍,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建議:
女:一、放低你的嗓音?梢赃@么說,校園里的噪音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我們師生的嗓音。我們學校師生人數(shù)有1500多人,如果我們大家都放低一點我們的嗓音,校園會清靜許多。這樣想了,你自然就能做到該小聲的時候小聲,該傾聽的時候傾聽。
男:二、放輕你的腳步。別小看了你的腳步聲,一個普通的腳步聲經過樓板的放大能讓整棟樓的人聽見,更何況我們有1500多人,1500多雙腳呢?怎樣盡可能的減小腳步聲造成的嘈雜呢?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可以下意識的放輕腳步。集會、放學時排好隊伍有秩序的行進,不推搡、不插隊。
女:三、放松你的心情。有句話說“心靜則寧”,我們不妨反過來說“心寧則靜”。心情放松了,遇事就不會急躁了,也就不會亂發(fā)脾氣了。學生在與同學發(fā)生糾紛時多想想“同學一場是緣分”、“我哪里做錯了”……校園里也就少了吵鬧聲。多想想別人,將心比心,人與人之間就會多一份寬容與理解。
男:保持安靜可以說是一種習慣。習慣是養(yǎng)成的,除了必要的約束,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我們堅信: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人生。把這話擴展,應該這樣理解:良好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品質,良好的品質對人生有良好的影響;不良的行為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不良的習慣形成不良的品質,不良的品質對人生起到不良的影響。自覺保持公共場所的安靜,就是良好的行為,就能形成良好的品質,就會對你的人生起到良好影響。
女:讓全體師生都安靜下來,還學校一片清靜,還學校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男:時間真快,紅領巾廣播又該和同學們說再見了。
女:我們下周再見。
【小學生和諧文明廣播稿】相關文章:
文明和諧校園廣播稿12-27
文明小學生廣播稿03-08
有關和諧的廣播稿01-13
和諧校園廣播稿06-11
小學生文明廣播稿通用10-29
和諧校園廣播稿10篇01-18
和諧校園廣播稿(14篇)02-22
和諧校園廣播稿15篇03-01
和諧校園廣播稿14篇11-05
和諧校園廣播稿12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