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觀后感范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F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摔跤吧!爸爸》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實話,這部電影里開頭部分的阿米爾汗我是不喜歡的。大概是太接近現實的緣故吧。典型的中國式父母。
將自己的心愿強加于孩子,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簡單粗暴。比如:在兩個女兒抱怨在泥地里摔跤讓她們頭上都長了虱子的時候,爸爸的做法是將兩個女兒的頭發(fā)剪了。所幸,劇中的爸爸確實在摔跤方面有天賦,對兩個孩子的指導和訓練是正確的,而兩個孩子也遺傳了爸爸的摔跤基因。
我不敢想,如果爸爸一直以來的訓練方式確實有問題,或者一開始爸爸對女兒天賦的判斷就是錯誤的話,結局會怎樣呢。
從故事所在的大環(huán)境——印度這個角度所考量的話,這個爸爸還是讓我敬佩與感激的。
影片中有兩次突出的父女之間的沖突與和解。
第一次:爸爸將摔跤的心愿強加于女兒,并且逼迫她們進行高強度訓練,在身體與心理上都承受巨大壓力,在一次女兒去參加親戚婚禮的時候沖突爆發(fā)。這次沖突著重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爸爸要逼迫兩個女兒摔跤。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摔跤是爸爸所能為她們創(chuàng)造的唯一實現其自身價值的道路,唯一能讓她們的命運有所不同的辦法。否則,她們就只能在懵懵懂懂的時候就早早結婚,從此圍著老公孩子轉,生命就在灶臺上耗盡。
第二次:在大女兒去了體育學院之后。面對不一樣的訓練方法,生活方式,和更廣闊的世界,女兒從內心生出了對爸爸的蔑視和反叛。這其實是女兒想要獲得爸爸肯定的另一種方式。以前通過聽爸爸的話來獲得認可,現在通過展現自己,在爸爸面前展現一個我比你更厲害更了不起的自己,從而獲得認可。當然,姜還是老的辣。女兒的自以為是使得自己在世界大賽中落敗。這次的失敗讓她反省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稚嫩,從而達成了父女之間的又一次和解。
沒有哪個小孩不貪玩,沒有哪個小孩能足夠自律,足夠自我約束。所以,父母總是逼迫我們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當時的我們可能不理解,可能抱怨,甚至可能生出恨意。但當足夠長大足夠成熟,甚至當父母已經不在,才會發(fā)現:其實,那是他們竭盡全力、所能給我們的最好的。
有個笑話:世界上有三種笨鳥,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不飛的,還有一種是下個蛋讓后代飛的。我曾經一度以為,我爸就是最討厭的第三種。人總是后知后覺,F在再回頭看,生活是自己的,父母逼迫你所到達的高度、取得的成績,都是自己的。
古語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影片中的爸爸也好,現實生活中的爸爸也好,他們固然有將自己未達成的心愿強加于兒女身上的做法,但這種強加實質上是一種希望子女能有一個不同于自己、不同于周圍大環(huán)境的人生。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相關文章:
摔跤吧爸爸作文四篇06-09
最新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摔跤吧爸爸觀影感受05-10
摔跤吧爸爸心得體會05-01
《摔跤吧!爸爸》的觀后感05-05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6-14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1-25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熱12-05
《摔跤吧爸爸 》 觀后感12-05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