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日本動畫秒5觀后感
日本動畫《秒5》觀后感【1】
[秒速5厘米] 愛上你,每秒5厘米的速度夠不夠
"貴樹同學(xué),要是明年能一起看櫻花就好了呢···”
當(dāng)13歲的明理站在列車道口對面和13歲的貴樹微笑說著的時候,她也許不知道,這個簡單的約定卻成了他們以后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初戀——永遠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然而,初戀往往你在還沒來得及讀懂的時候就稍縱即逝了。
等你發(fā)現(xiàn)時,那個讓你一生最難忘的人,雖然一直在你生命中,卻早已在你生活之外了。
櫻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
喜歡上一個人,又需要怎樣的速度呢?當(dāng)櫻花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落下時,當(dāng)那個撐傘女孩回眸一笑時,貴樹知道,此刻明理是他的一切。
但是他卻不知,他的今后數(shù)十載中,在十字路口,等電車時的空隙,在小店的角落 ,在夢中,他不停的搜尋明理的蹤跡時,此刻他世界中的一切是明理。
秒速的畫面美的讓人窒息,飄然的櫻花落下,悠揚的大雪飛揚,急速的列車飛馳,神秘的浩瀚宇宙,帶著淡淡憂傷的每個畫面讓你毫不猶豫的全然融入。
看著秒速,看著他們的故事,自己也仿佛回到了最美好的那一年```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dāng)最好年齡的人......”沈從文的這句話語何嘗不是貴樹內(nèi)心的獨白呢?只為了排遣寂寞的話,找個伴很容易,但無論是貴樹和明理心中一直留著對彼此的羈絆,每次和別人相伴路過那個熟悉的收信箱時,總?cè)滩蛔∪ネ谎,雖然很清楚,那里面不會再有什么了,有的只是那個時候那一封封書信的思念,那一份份等待的甜蜜。
《秒速5厘米》:絕美的傷逝【2】
絕美的傷逝 秒速5厘米,據(jù)說,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
武大號稱中國最美校園,據(jù)說,是因為逢春燦爛的櫻花。
不過,勤勞勇敢的華夏學(xué)子對櫻花的喜好,我想,與大和民族對櫻花的眷戀,是兩碼事。
我們愛其怒放的熱鬧,日本人則憐其凋謝的風(fēng)姿。
美麗消逝的那一瞬間,才是絕美的。
《秒速5厘米》其實說的不是櫻花,但是,必須像欣賞凋零的櫻花那樣,來欣賞那份同樣絕美的…..純真。
初戀、愛情、友情……這些主題,似乎都不確切。
影片三段式演繹的,實際上是第一次心動的感覺,以及對這種感覺的刻骨相思,在這種沒有結(jié)果的相思中,在那對無法重現(xiàn)的純真的感傷中,被塵封的心里,有什么東西在輕聲的應(yīng)和,仿佛那漫天花雨中,時斷時續(xù)的三弦琴……要的就是這種調(diào)調(diào),沒有小資那么頹廢,又比初哥們多了一份細膩。
純真是固執(zhí)的。
所以,第一段里的男女主角,才會為了一個普通的約會而忍受命運捉弄般的等待。
新海誠的筆畫,在這里充當(dāng)了“命運”:他故意給男主角的旅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一貫難得的,是他對這種困難的生活化處理,細膩到極點。
雖然明知是故意戲劇化,但仍得佩服人家敏銳的觀察力。
純真之所以固執(zhí),是因為追求完美。
在第一次動心的時候,誰不是希望一切都完美呢;可是,在旁人看來,那不完美中的磨難與堅持,似乎更為動人。
最終,原來不完美,才是最心心相印的完美。
純真是羞澀的。
欲說還休的青澀,在第二段中被新海城的畫筆演繹得恰到好處。
日本學(xué)妹們,看來真有直接對學(xué)長表白這個愛好。
而悶騷的男生們,通常會選擇暗戀。
然而,在《秒速5厘米》中,這個表白的段落,卻比一般暗戀要更加婉約。
鏡頭捕捉到了所有為心上人忐忑不安的細節(jié),那種為對方每一個細小動作而癡迷的神情,相信只要不是菜鳥,都曾擁有過。
因為關(guān)注而不舍,因為不舍而憂愁,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們,肯定都是這般吧。
純真是易逝的。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變心。
迫害純真的,更多的是客觀條件。
比如說,距離。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那也是有的。
但是,如果失去了聯(lián)系,再知己也不頂用。
因為時間會將命運的紐帶沖散,然后,你和她,人生的軌跡很可能就會錯過。
上帝是很苛刻的,一個人的純真是不夠的,兩個人的純真,甚至也是不夠的。
你可以說是造化弄人,但是,沒準,純真就像那櫻花一樣,是注定不能圓滿的,它純到只能自我凋零。
能達到這個階段的人,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像感懷飄落的櫻花一樣,傷逝一下沒有結(jié)果的純真。
每次看完新海誠的作品,都覺得不能跟這哥們較真。
仿佛他前八輩子都是初戀失敗的傷心人,這哥們滿腦子都是這些格調(diào)不高的小恩小愛然后還沒有結(jié)果、只有思念過程的情節(jié),再沒別的了。
那樣清新的畫面,讓人不禁期待他最后會有所提升,可他總在那煽情的一剎那嘎然而止,讓那些小情小調(diào)無疾而終。
三番兩次被他玩弄之后,我也學(xué)乖了,盡往好的想。
捕捉這種羞澀悶騷的感情,東方人中以日本人最在行;日本人中,我以為,又以巖井俊二和新海誠最突出。
問題是,巖井的故事雖然傷感,但角色心境的豁達,總讓人有釋懷的機會。
對新海誠的東東,則無法釋然。
雖然對思想和感情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人來說,這些小愁緒都沒多少殺傷力。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不正反映著新海誠身上體現(xiàn)的日本特征么?他們喜歡精致而哀傷的東東,電影也要盡力拍出這種味道。
即使是對最青澀稚嫩的感情,也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細心描繪,把這當(dāng)作一個專業(yè)了。
我很懷疑新海誠同志會一直這樣下去,等到他最后一部動畫作品時,吟哦的還是這小兒女最簡單真摯的心思。
如果真是這樣,那騷人新海誠就簡直令人欽佩了。
純真一次很容易,純真一輩子,不是怪物就是傻子。
不過,我更相信新海誠和他的團隊,是因為專業(yè)精神:既然玩了這行,就堅決將這行玩到最純粹。
再簡單低級的東西,被弄到純粹的極端,就會發(fā)出令人無法評說的神秘光彩來。
從《星之聲》到《秒速5厘米》,新海誠的光影世界越發(fā)精致到要命,不變的,是那份刻意保持不刻意的純真。
可以批判,但沒法不迷醉。
《秒速五厘米》——山盟雖在,錦書難托【3】
第一次認識新海誠,是在大學(xué)里的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不知道從哪里看來一篇同人小說,標題是《星之聲》。
事后來看,這同人小說實在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無非是把原片中的場景描繪一下而已(雜志社“人傻錢多”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然而文中配的幾張圖還是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向?qū)赖膱鼍皼]有抵抗力。
終于在不久后去上海玩時受到了那張名為《星之聲》的DVD。
只有短短十五分鐘的動畫,卻講了一個簡單而不乏新意的愛情故事。
同時附帶還有玩票性質(zhì)的兩個短片《她和她的貓》、《笑顏》。
從此我成了新海誠的信徒。
有的時候?qū)а菥褪且粋很神奇的魅力。
有的導(dǎo)演的作品不用想都值得為之掏錢,比如新海誠。
當(dāng)然也有的導(dǎo)演你要繞道走,比如朱延平。
大四那年動蕩的生活讓我錯過了新海誠的《云之彼岸、約束之地》,對此一直惋惜不已。
然而2008年的《秒速五厘米》終于讓我重拾久違的感動。
2008年是個雷片云集的一年,從最早上映的《江山美人》和《10000BC》這樣的驚天大雷,直到《赤壁下》為這個天雷震震的一年畫上句號。
唯一兩部好看的片在還都是動畫片,一款《Wall.e》,另一部就是《秒速五厘米》。
前者我不涉及。
本文只想說一下后者。
若干年過去,新海誠在對畫面的雕琢和煽情的手法上更加成熟了。
本片的每一幅畫面都精美到可以拿出來做桌面。
穿插在其中的緩慢憂傷的鋼琴曲也把意境上升到一個新的檔次。
結(jié)尾處的《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更是把煽情推向了極致。
結(jié)尾處空蕩蕩的路口與飛舞的櫻花,宣告一個美麗的故事結(jié)束。
2008年的某一天,在廣東的天氣已經(jīng)略微有了寒意的的一個下午,我坐在沙發(fā)上簡陋的沙發(fā)上看完此片,感嘆了一句:“我覺得里面的男主角很像我。
”旁邊的小美馬上就接過去:“哪里是像?分明就是你。
”是么?或許。
“到此刻為止,在亞羅米爾的人生中,他所體會過的幸福的頂點,就是一個女孩的頭偎依在他肩膀上。
”——對遠野貴樹來說,和筱原明理一期度過的那個雪夜大概是他人生中幸福的頂點。
故事發(fā)展的有點類似于《情書》,一段懵懵懂懂的戀情戛然而止于一人的轉(zhuǎn)校。
然而兩人并沒有就此停步。
一封一封的書信承載了太多太多的內(nèi)容。
雪夜的列車走走停停,貴樹的心情也如早已突破約定時間的時鐘。
窗外的大雪掩蓋了許多許多,卻掩蓋不住一份純真的感情。
那是沒經(jīng)歷過風(fēng)雨,也不含有任何雜質(zhì)的感情。
白雪覆蓋的櫻花樹下,潔白的雪花見證了兩個少年的成長。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dāng)最好年齡的人......” ——不管我們愿不愿意,時間總是能從我們身邊帶走很多我們珍視的東西。
而空間的距離就像一個絕大水洼,只能映出倒影。
對貴樹來說,在新的生活環(huán)境里的六年,與明理的熱情已漸漸磨滅,身邊的朋友換了又換,身體的傷痛好了又好,貴樹一直在堅守一份不渝的感情。
或許熱情已經(jīng)不再,記憶已經(jīng)越來越淡薄,往事已成云煙,甚至身邊依然有很好的女孩在愛著自己。
貴樹始終望著遠方……似乎沒人能達到的地方。
”那位左手只有4個手指的女孩,我再也未曾見過。
冬天我回來時,她已辭去唱片店的工作,宿舍也退了,在人的洪流與時間的長河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若干年過去,再倔強的情感也只能歸于消沉。
即使有機會擦肩而過,但早已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兩人已經(jīng)無法坦然面對。
只留下飄零的櫻花。
有的人,或許還在你生命之中,卻早已在生活之外了。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是個很久之前的夢。
在那個夢里,我們還只有13歲,那是一個被白雪覆蓋的寬廣庭院,遠處稀稀落落的閃著幾家燈火,堆積的新雪上,有我們兩個人走過的足跡。
就這樣,相信總有一天能再一起去看櫻花,我和他,毫不猶豫的,如此相信著···” ——看過本片已經(jīng)一年有余,卻始終收拾不好心情去為此寫點什么。
甚至連一個恰當(dāng)額副標題的都想不出來。
因為我找不到適當(dāng)?shù)脑~語來表達這樣一個故事,以及這個故事帶給我的心情。
【日本動畫秒5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觀后感 日本電影動畫片千與千尋觀后感11-15
秒的認識教案10-08
秒的認識教案11-25
動畫簡歷模板10-26
ppt動畫模板11-15
動畫實習(xí)報告04-28
動畫述職報告01-30
動畫實習(xí)報告10-06
秒的認識教學(xué)教案10-09
《秒的認識》教學(xué)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