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觀后感
七月與安生,大概自她們第一眼遇見,便要一直糾纏在一起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篇《七月與安生》觀后感,歡迎閱讀。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800字 【1】
《七月與安生》有原著脈絡,但呈現(xiàn)了比原著更為豐富的細節(jié),以及更加厚重的主題。
影片并不是簡單的“二女一男”狗血青春愛情,而更像兩個女生的成長史——從少不更事到成熟灑脫。
(武漢晚報評)
《七月與安生》有著撕逼、劈腿、懷孕、疼痛等青春片惡俗元素,超過原著和預期,比原著有深度和層次,同時改編了人物的性格故事及結局,讓七月與安生更加飽滿,也不那么無底線,倒敘講述了一個故事,卻顯出別具一格的三個結局。
該片的音樂好聽,叛逆、平靜、呢喃,一切都是青春里的樣子。
(山東商報評)
《七月與安生》情感細膩,畫面美,劇本扎實,兩位主演愛的深刻,撕得精彩。
(導演陳正道評)
《七月與安生》中七月和安生友情中那些細碎的小心事顯得格外的真實動人。
過往熒幕上的女青年,多數(shù)要么順從賢良如七月,要么叛逆張揚如安生;但凡涉及到性別觀念革新帶來的女性自我身份認知時,或者用新時代的時裝包裹著禮教的余孽,或者恨不得干脆讓女性角色手捧一部波伏娃的《第二性》以示摩登。
慶山的原作雖談不上在性別觀上多么深刻,然而卻現(xiàn)實的反映出普通女孩子在強大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話語體系里迷茫失措的心態(tài)。
曾國祥敏銳地在影片里把握住了這一點,大概也算是商業(yè)電影里難得的清流了。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2】
七月和安生都是巨蟹座,她們是一個人的兩面。
從表面上看,七月乖巧,安生叛逆;七月追求現(xiàn)世安穩(wěn),安生向往詩和遠方。
如果選擇流浪,會后悔;如果選擇安穩(wěn),也會后悔。
無論選擇什么,遠方或者家庭,都會后悔。
七月在家后悔,安生在外后悔。
直到她們被迫“交換”了人生。
電影里的家明與安生一見鐘情,然而七月已經默默喜歡家明很久了。
七月更愛家明,家明更愛安生,安生更愛七月,恰好形成一個循環(huán)。
最終安生主動退出,北上流浪,把安穩(wěn)的生活留給七月。
然而七月就一定能得到安穩(wěn)嗎?七月把安穩(wěn)寄托在家明身上,而家明還沒有經過生活的磨礪,尚未懂得安穩(wěn)的可貴之處。
現(xiàn)實世界到處都是危機,安穩(wěn)才是最難求的事物。
安生未必喜歡流浪,她只是找不到停留的地點。
帶她去北京的吉他手太過多情,大款男友又意外車禍死亡,然后她在北京重遇家明,被家明收留。
七月和安生的生活又一次有了交疊。
七月到北京找家明,卻發(fā)現(xiàn)家明和安生同居的事實。
兩人大吵一場,說了很多互相傷害的話。
隨后七月離開,然而她認定家明會回家,和她結婚。
被巨蟹所愛的人是幸福的,那感情深厚綿密,溫柔體貼,世所罕有。
被巨蟹愛著的人也是不幸的,那感情就像一張看不見的大網,讓人深陷其中,無法擺脫。
家明就被困在網中。
表面上看,選擇權在于家明,他可以選擇保護安生,也可以選擇和七月天長地久。
實際上決定權卻在安生和七月手中,安生在和家明夜晚共同跑步的時候,就決定了要放下家明,隨后摘下了象征愛情的信物玉墜。
七月布好了局,就等家明回家結婚,卻在婚禮前夜告訴家明,只有家明逃婚,才能使七月順利脫離婚禮而不被人譴責。
其實七月早已不愛家明,巨蟹一旦劃定了界限,就無比決絕。
七月和安生都決定放下愛情,選擇自由。
以前在家的七月并不自由,常常擔心著異地的家明。
在外流浪的安生更不自由,她每一張明信片都附帶問候家明。
七月終于放下了偽裝的自我,開始自由生活。
她找到了安生,兩人相擁,就像回到了當初相遇的時候。
兩人的生命軌跡又一次重合,安生重回正常社會,然而意外發(fā)生了,七月生下家明的女兒后,不幸去世。
安生獨自撫養(yǎng)七月的女兒,活成了七月。
安生開始在網上連載小說,以七月為筆名。
在學生時代,寫作明明是七月的強項和愛好。
在安生的小說里,七月和安生交換了人生,安生遇到了虛構的好男人“老趙”,家庭平穩(wěn)幸福;七月在世界各地旅行,體驗不同的生活。
小說中的七月,終于有了安生無法擁有的自由和遠方。
選擇流浪,不再后悔;選擇安穩(wěn),也不會后悔。
選擇遠方,不會后悔;選擇家庭,也不再后悔。
因為是自由做出的選擇。
然而這只是安生的一廂情愿。
現(xiàn)實中,七月為了自由,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不自由,毋寧死。
七月的叛逆,不在安生之下。
小時候兩人為了逃避軍訓,砸破消防玻璃,看似安生所做,其實是七月借著安生的手所為。
七月一向借助安生來對抗世界,看似從未主動選擇,但萬事都在自己掌控當中。
然而生命的最后,她終于覺悟,走上了自由的道路,卻是以最決絕的方式。
安生曾經告訴七月,希望在二十七歲死去,因為最愛的偶像的生命就終結于二十七歲(特拉克爾?李長吉?王元長?)。
安生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她在二十七歲那年靈魂死去,活成了七月。
當頗有靈氣的小女兒找到了家明,家明和安生重遇,安生又編造了一個故事,告訴家明自己和七月交換了人生,七月在外旅行,如同飛鳥般行蹤無定。
七月和安生的故事,兩個人的友情、人生追求和自我救贖,早已和家明無關。
飛鳥象征著自由,自由和幸福能否兼得?影片停留在七月和安生初遇的地方,她們也可以看作同一個人的兩面,輾轉反復后,追求自由的一面在青年死去,另一面活下來直面人生。
然后“成熟”的人格繼續(xù)在世界上生存,重復著上一輩的人生。
所不同的是,這次帶著希望和愛,堅定地走下去。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400字【3】
七月一個從小經受著父母親關愛的端莊女生,安生從小感受著居無定所,不知道自己的歸處在哪里的女生,性格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便是她們兩個都珍惜這份友情。
我理解七月,她愛蘇家明,對于她來說從高中開始蘇家明就陪著她,所以她也依賴蘇家明。
誰知天意弄人,蘇家明喜歡上了古靈精怪的安生,安生為了顧全七月,遠走他鄉(xiāng),過的日子苦不堪言,經歷了人生百態(tài),她想回去回不去,為了七月,直到蘇家明去北京打拼,她才回來。
自此之后,她兩的友情就像之間有一個鴻溝越不過去,唯一存在的還是過去的感情。
電影看到最后就覺得七月絕對死了,因為故事寫到這里無法收場,沒有更好的結局了。
俗話說:愛一個人愛得深了,你就會慢慢的變成她,所以最后安生變成七月了。
我沒看過小說,但是覺得是個好片子,希望自己的愛情不要如此痛徹心扉,浪漫而平淡的走下去。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相關文章:
七月與安生語錄11-10
七月與安生經典語錄12-28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11-03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精選22篇)11-13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通用11篇)06-29
泰安生育保險報銷條件以及如何發(fā)放08-19
七月的隨筆07-31
電影《看車人的七月》觀后感11-06
七月茉莉作文10-14
七月再見語錄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