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的病魯迅觀后感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父親的病》觀后感范文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名集之一。其中收錄十篇散文,明寫回憶,卻均是帶有魯迅式的憂國愁思的佳作。但是讀罷,我卻對《父親的病》這很不起眼的一小篇記憶猶新。
魯迅先生的父親得的大概是肺水腫,就是放在現(xiàn)在也不好治。魯迅先生家當時也是日漸拮據(jù),大有《紅樓夢》里賈家敗落的影子。與兩位中醫(yī)周旋數(shù)年,各種稀奇的藥引尋遍,最后甚至說是有什么“冤愆”作祟,總之父親的水腫不見好,反而愈來愈重,終是咽了氣。
全文細細地把醫(yī)生的事跡,每次的診金、用藥、尋藥的過程述說了一番。醫(yī)生是“名醫(yī)”,那些藥也的確是與眾不同。什么“經(jīng)霜三年的甘蔗”,“同窠的原配蟋蟀一對”,“平地木十株”,還有一味“敗鼓皮丸”,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取意是水腫又名鼓脹,所以用打破的鼓皮就可以克伏它。有一回還兜售“點舌丹”,因為 “舌乃心之靈苗”,只是魯迅先生的父親拒絕了。
魯迅先生的家人卻是十分相信這些醫(yī)生的,絲毫不差地照方制藥?墒亲詈笕允菦]有阻止魯迅父親的離去。魯迅先生還聽了“精通禮節(jié)”的衍太太的話,在父親臨終時一直叫著他直到他咽氣,也不管父親其實很不耐煩。
現(xiàn)在聽來均是可笑之極的言辭,我想不通為什么那時的中國人如此相信著。不過魯迅先生也是明白的,偏信西方那時先進的思想:如果醫(yī)不好的病就讓病人死的沒有痛苦。因為他聽著父親吃力地喘氣,甚至想“還是快一點喘完了吧”。
但是那時的中國也正是半封建半殖民的苦難時刻,似乎沒有很多人能真正逃脫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而產(chǎn)生的封建思想的禁錮。他們曲解了宗教的一些教義,真的會相信許多居心叵測之人捏造的“迷信”,為此送了命還心甘情愿。
正如魯迅先生所寫:“這就是中國人的‘命’,連名醫(yī)都無從醫(yī)治”。他真的認同那些庸醫(yī)的說法嗎?不,這是諷刺,魯迅先生在借此諷刺當時清政府的腐朽,為了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和富貴榮華,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銀,不顧大國的尊嚴和百姓的死活。中國的這種“病”是慢性的,會一點點蠶食中國的生命——又或者說病的不是中國,而是中國人!但是這種病,怕真是沒有哪位醫(yī)生可以治療!
但是魯迅先生做到了。他用他手中的筆做手術(shù)刀,誓要割除中國人這病形成的毒瘤。這場治療是漫長而艱辛的,他遇到多許多阻攔,因為得病的人似乎不知道這病的危害,甚至與這醫(yī)生敵對。幸運的是有越來越多的“醫(yī)生”被魯迅先生的偉大志愿感召,團結(jié)到他的身邊,與他共同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如今,中國人的是不得這病了。這與魯迅先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雖已逝去多載,但他的為國為民的精神永存于世,被一代代人傳承。他們竭盡全力地,使久病的中國恢復元氣、再次強健起來。
現(xiàn)在,這使命降臨到我們新一代青少年身上了,我們能夠推辭嗎?
不!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然后去建設我們的祖國,讓她永遠康健,永遠美麗,永遠——富強!
【《父親的病》觀后感】相關文章:
父親的病的觀后感作文04-08
父親的病魯迅觀后感作文范文04-03
讀《父親的病》有感02-25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06-27
艾滋病觀后感11-20
《父親的病》讀后感12-24
《父親的病》讀后感10-09
父親的病讀后感04-14
《父親的病》的讀后感10-06
防艾滋病觀后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