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教案(精選1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
一、設計理念:
神奇的大自然變換無窮,我們每天親近她,細細體味著陽光、冰雪、風雨、雷電帶來的溫暖、寒冷、涼爽和震撼……三年級的學生,能夠關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現象,本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平時學生就積累了一些關于風的感性體驗和一定的理性分析,并能對常見的自然現象進行分析和簡單的描繪。他們上課思維活躍,敢于想象,樂于動手。通過媒體資料的進一步了解和小組探討,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熟悉的經歷和現象中去發(fā)現問題是很有益的。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各種性質風的特點,學習風的表現方法;
2、培養(yǎng)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記憶力的發(fā)展;
重點難點:
讓學生感受風在不同季節(jié)時的特點;
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繪畫形式表現風吹來時的情景;
如何運用不同繪畫形式表現風吹來時的情景;
教學準備:
教師:CAI課件、范作、示范教具
學生:繪畫工具
三、教學過程:
(一) 引導階段:
1、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傾聽,聽到了什么聲音?想象到了怎樣的場面?
生:(驚喜的異口同聲回答)是風的聲音!板書課題:風來了。
分析:利用聽覺來讓孩子們初步感受風,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說出這是不同的風聲,自然也聯想到不同的畫面效果.很快地就進入到情境中了。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2、實驗:風扇和柳樹(模型)。
師:仔細觀察當風吹來的時候,柳樹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想想當風速、風向發(fā)生變化時,又會有什么不同?
這個時候有個學生自告奮勇的提出:老師,讓我來試試!
大家在觀察中順利得出下面的結論:
A、強弱不同,擺幅不同; B、和風的方向一致。
分析:讓學生親身經歷這一變化過程,聯系生活實際他們就能很快總結出我要引出的兩點,自然且巧妙。讓學生自己體會出物體隨風而動和風的'大小對物體的影響。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進一步了解本課做下了很好的鋪墊。
(二)發(fā)展階段:
1、師:和電閃雷鳴一樣,風是一種常見的大自然現象,你見過什么樣的風?帶給你什么樣兒的感受?
生:大風、微風、狂風……
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解決這樣幾個問題:
A、不同的風對四周景物影響一樣嗎?
B、不同季節(jié)的風給人感覺一樣嗎?
C、表演:大風吹來的時候我們怎么走路?
。ㄐ蕾p各種風的錄象后討論)
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檢驗了學生的觀察事物辨別事物的能力.同時也更好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們的興致更高了!學生和教師之間通過網絡獲得圖、文、聲并茂的教育信息進行學習,并與其他學習者進行即時的交流,實現實時交互式教學。
2、討論:
師:看完這段錄象你有什么感受?有的風威力那么大,我們可以轉換利用它嗎?
分析:了解風的形成、認識颮風、水龍卷和陸龍卷風.能在美術課堂上也接觸到了一些自然知識讓學生情緒非常高漲,生動有趣的場景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誘發(fā)了學生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tài),在他們的腦海里勾畫出了各種風的景象,也為后一步的作畫鋪下了良好的基礎。
3、師:其實風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那在繪畫中我們怎樣表現風來了的效果呢?
A、線條表示;B、物體所發(fā)生的方向變化。
出示三幅圖片,分別是晾掛的衣服、高樓大廈、蒲公英。
師:當風吹過的時候,哪些物體會發(fā)生變化?怎樣變化?
生:不同的風會使物體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如…..
。ǚD圖片,肯定學生的預測)
師:你能用線條來嘗試畫畫風向嗎?
。ń又贸鲆环D著的樹葉的圖片引導學生)
這種風又有什么不同?
4、(出示畫面一靜止的畫面)
師:當大風吹來的時候畫面中哪些物體會發(fā)生變化?鼠標點擊學生說到地方,肯定學生的結論。
5、(出示畫面二——有幾處錯誤的畫面)
師:這幅作品畫的如何?有什么不足之處嗎?
分析:三幅巧妙的范作引導學生預測風來的時候會有什么變化以及風的方向,他們聯想到不同性質的風會取得不同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使每一位孩子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6、欣賞分析畫家與學生的作品。
、龠@些作品各表現的是什么場面?
、诒憩F不同的風畫面的色彩有不同嗎?
、郛嫹ㄓ惺裁床煌瑔?帶給你什么不同的感覺?(可同桌互相討論后回答)
分析:這環(huán)節(jié)主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修養(yǎng)、欣賞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是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能力。
。ㄈ 動手實踐,應用創(chuàng)新:
師:想把自己的感受和經歷告訴大家嗎?準備畫什么?畫面色彩?線條?物體?
生:談談自己的構思.
分析: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歷、結合自己的喜好選擇表現形式和畫面色彩,表達自己內心對風的感受,從而達到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的目的。
。ㄋ模 交流成果,互相評價:
選擇部分典型作品進行展評,讓學生自己觀察,總結對作品的感受。
分析:通過引導,學生能說出好的作品好在何處,它們又有什么可以相互吸納的優(yōu)點?并對有的作品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在學生對作品進行自評和互評的過程中,各種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作思維得到相互碰撞,是對自己審美意識的養(yǎng)成與提高。
。ㄎ澹 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師:除了繪畫表現風,誰還可以用別的方式表現?
生:音樂、舞蹈、詩歌……
師:你可以為大家表演一下嗎?
師:同學們棒極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老師發(fā)現還有幾位同學是共同合作的,用的是剪貼的方法,主題突出,色彩鮮明。還有幾位同學的畫面構思巧妙,還有很多同學的作品非常出色,下課了大家可以繼續(xù)互相交流傳看,把你的意見告訴他們,相信你們會共同進步的!
在咱們的身邊隨處可以見美好的事物,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我們的世界將越來越美好!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二年級美術下冊第五課《折剪蝴蝶》
教學目標:
1、認識蝴蝶的基本結構、對稱的特征及紋飾特點。
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探索出用對稱的方法折剪蝴蝶。
3、通過感受蝴蝶的美,進一步增強學生欣賞保護自然美的意識,激發(fā)兒童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索出用對稱的方法折剪蝴蝶。難點:學生自己能剪出的蝴蝶外形美,畫出的紋樣新穎,顏色搭配好。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示范用的彩紙、剪刀和紙蝴蝶范例等。學生:剪刀、彩色水筆或油畫棒、彩色手工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緒
二、情境導入、激發(fā)情感
1、談話導入
春天來了,花叢中來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它是:兩根觸角長又長,
身穿一件花衣裳。百花叢中采花忙,好似漂亮小姑娘。她是誰呢?(我們的朋友:蝴蝶)
、俸羻幔浚ㄆ粒┏鍪疽恢幻x同學們喜歡嗎?(不喜歡)
、谀峭瑢W們知道蝴蝶的蛻變過程嗎?
、劾蠋熃o同學們看一段動畫片(播放視頻)
、芙處熜〗Y蝴蝶的生長過程:蝴蝶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從讓人害怕的毛毛蟲不斷的蛻變,終于破繭而出把自己變成了讓人們喜歡欣賞的蝴蝶,這種契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2、出示課題
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用折剪方法做美麗的紙蝴蝶,好嗎?(出示課題)《折剪蝴蝶》
3、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三、探究新知
1、賞析探究
學生欣賞自然界中外形各異的蝴蝶(出示課件)
①引導學生觀察蝴蝶的外形,讓學生發(fā)現蝴蝶外形對稱的特征
、谛〗M欣賞探究老師折剪對稱蝴蝶的方法(小組交流并匯報)
③師生共同制作折剪蝴蝶的過程:一折、二畫、三剪、四添加花紋
2、啟發(fā)創(chuàng)新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美麗獨特的蝴蝶花紋
、僖恢粚ΨQ的蝴蝶就剪好了,可是這只紙蝴蝶不夠漂亮,同學們說為什么呢?(沒有花紋)
②教師展示范作,讓學生欣賞各種不同外形、不同花紋的紙蝴蝶。
、劢處熜〗Y:蝴蝶不僅外形對稱,它的花紋也是左右,我們可以在蝴蝶的翅膀上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筆畫出對稱的`圖案進行裝飾(如:花卉植物、星星月亮、圓點線條、等等)
四、設計創(chuàng)作
老師這里有一些花草,它們的朋友不見了,需要同學們的幫助,同學們愿不愿意幫助它們呢?(愿意)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找回它們的朋友“蝴蝶”。
1、用準備的材料根據折剪蝴蝶的方法設計一只漂亮的獨一無二的蝴蝶。
2、教師巡回輔導:要求學生充分利用紙的大小,盡可能把紙蝴蝶做大一些,并強調安全使用剪刀,廢紙不要亂扔,保持桌面整潔。
五、展示評價
1、請各小組先對自己制作出的作品自我評價,再評選出最漂亮的三只蝴蝶貼在花草叢中,并說出評選理由。
2、教師根據學生作品及時進行表揚及鼓勵。
六、課堂小結及課后拓展
教師: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我們學會了用折剪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了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團花的特點:外圓、對稱、內連。
2、在討論與嘗試剪團花的過程中,掌握團花折與剪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團花美化生活、表達喜慶的藝術魅力,熱愛民間藝術。
二、應用模式應用階段
□課前√課中□課后
三、教學組織形式
□獨立學習□協作學習√集體學習
四、應用過程描述
團花的剪制分為剪圓和剪花紋的兩個過程。本視頻旨在解決剪花紋的過程。過程大致是2-4分鐘。
五、內容分析
圓形最終剪成團花,是團花教學的重點。因此,這個過程用微課的.形式使學生能看得更清晰。
六、活動設計
思考:如何才能剪一個對稱的團花呢?
停頓:引發(fā)思考。停頓時間可由任課教師自行調整。
總結:通過折疊的方法可以剪一個對稱的團花。
出示媒體,引發(fā)思考:這里有四種花紋,哪個展開后紋樣內連可以成為團花,哪個不可以?
揭示謎底:打開紙片,揭示謎底。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從畫玩具到畫家具,把學生觀察的視野,我家的家具由個人玩賞的小天地引向家庭的各個角落。把從畫“喜愛”的引向畫“好看”的。這不單要求學生的觀察要深入一些,而且也是在逐步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家的家具
這一課用一幅相片,介紹了客廳里使用的(看到的)家具:柜、幾、電視機、瓶花、掛面、電冰箱等;又介紹了四幅學生作品,分別畫了各種家具,不論畫的是單色還是彩色的,大都是畫平面的',“排隊式”的,這正是兒童畫的特點,說明小孩子的觀察和感知比較籠統、概念化,對空間觀念還較模糊。這是兒童心理和生理的必然反映,歹可有過高的要求。
這一課是本單元最后的一次記憶畫練習,教學時應善于從比較中看到學生的進步,從分析中發(fā)現教與學的問題,力求改進,以利于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觀察物體的習慣,學習能選擇“好看”的東西憑記憶把它畫出來。
作業(yè)要求
憑記憶畫出家里“好看”的家具;畫出家具的大致外形、內部特征和色彩、注意不同家具之間的大小比例及擺設的位置。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觀察家里的家具,看看哪件是屬于“好看”的,認真看看它是什么形狀的,為畫好記憶畫做好充分準備。
教學過程
第 一 節(jié)
一、提問學生:你家里有哪件你認為好看的家具,能把它的形象特征講出來嗎?
二、指名要兩三位學生在黑板上用線畫出自己想畫的一件家具,并發(fā)動同學評一評:
誰畫的好看。
三、教師列舉一些家具的名稱和形狀,如桌、椅、櫥、柜、爐、鍋等等,要學生聯系前課畫方形、圓形、三角形來記憶物象的形象,以此做好這次的作業(yè),并著重提示學生注意表現這件家具的形狀特征。
四、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談談課本對學生作業(yè)所提出的要求。宣布這次作業(yè)是要求
每人畫一兩件自己感覺最好看的家具。
五、學生進行作業(yè):教師輔導,擇優(yōu)介 紹。
六、布置學生仔細觀察家里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它的家具是什么,怎樣擺設的。
第 二 節(jié)
一、啟發(fā)談話:前一課,每人都能畫出自己家里最好看的家具來。老師布置觀看自己家中某一地方有些什么家具,是怎樣擺設的?有沒有細心觀察?
二、指名幾位學生談觀察感受。教師著重說明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都不同,使用的家具也不會完全相同,擺設更有各自的特別之處。學生談觀察感覺時,一定要具體真實,才會畫得好。
三、作業(yè):畫自己家中的一角。要畫上家具及擺設的位置和涂上色彩。
四、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五、講評:擇優(yōu)表揚。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5
美術課是一堂讓人放松的課程,那么關于小學美術課教案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課型:
小學二年級藝術課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家鄉(xiāng)的魚類品種,了解魚的象征意義,感受魚的外形、花紋、色彩的美;
。、讓學生在作品中體現出對魚的關愛,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豐富的情感。
三、教學內容:
1、魚的品種、象征意義、外形特征、感情色彩、教會學生畫出想象中的魚。
2、環(huán)境保護意識、思想品德修養(yǎng)。
四、教學重難點:
。薄⒅攸c:通過引導學生畫可愛的魚,培養(yǎng)他們對魚的關愛、環(huán)境保護意 識,開發(fā)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豐富情感。
。病㈦y點:啟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畫出魚的動作、情感和它們的生活。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水底世界》錄象,裝在魚缸里的觀賞魚,有魚圖案的民間工藝品(年畫、利是封、賀年卡),墻壁上貼三張供全班同學繪畫用的畫紙,將全班分成三個小組。
。、學生準備:水彩筆或蠟筆。
六、教學過程:
。、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好嗎?”(講敘謎語:有嘴不說話,沒腳會玩耍,小朋友見了它,心里樂哈哈,小貓見了它,伸手就要抓。)
生……
師:“這節(jié)課,老師與你們一起來了解可愛的魚,和魚兒做朋友。”
板書課題:可愛的魚
2、感知與體驗:
師:“同學們平時跟隨媽媽去買菜或者去公園玩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魚
?我們吃飯的時候經常有魚吃,你們能說出媽媽平時買回家的魚的名字嗎?”
生……
多媒體展示家鄉(xiāng)魚
師:“這些魚都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魚,小朋友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有利是收,家里都會貼上年畫,好朋友之間還會互相贈送賀年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工藝品!
展示帶有魚的工藝品
師:“這些過年的物品有沒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著重引導學生了解魚的象征意義)
生……
師:“‘魚’和‘余’同音,‘余’是‘多’的意思,年年有余(魚)是人們的美好愿望,魚象征吉祥,所以人們喜愛它!薄袄蠋熞卜浅O矏埕~,家里養(yǎng)了許多魚,今天老師把自己家養(yǎng)的魚也帶來了!保ǔ鍪狙b在魚缸里的觀賞魚)
“人們喜愛魚,還因為魚很美麗,魚到底美在哪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象,在看的過程中,請各小組邊看邊討論:魚兒美在哪里?”(打開錄象與學生共同欣賞)
生……
師:“小朋友說得都非常好,魚兒外形各種各樣,花紋豐富多彩,顏色五顏六色。”
剛才小朋友們看了家鄉(xiāng)的魚、吉祥的魚、美麗的魚,知道了許多有關魚的知識,你們知道有哪些歌曲是專門唱魚的嗎?”
生……
師:“小朋友們知道得真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一首《快樂的小魚》”(多媒體播發(fā)音樂《快樂的小魚》)
“聽了這首歌,小朋友們有什么感想,魚兒的心情怎么樣呢?”
生……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快不快樂呢?”
生……
師:“這節(jié)課老師也非?鞓,因為小朋友們表現得都很能干,那么小朋友們是怎樣來表達快樂的心情呢?小組討論一下,然后用身體動作表演給大家看好不好?”
生表演……
師:“小朋友們表演得非常好,現在我們來欣賞兩幅小朋友的繪畫作品,看他們是怎樣在畫紙上表現快樂的小魚的!倍嗝襟w展示繪畫作品《唱歌的魚》、《跳舞的魚》
“這兩幅畫的名字分別是〈唱歌的魚〉和〈跳舞的魚〉,小畫家是怎樣來表現小魚快樂的呢?”
生……
師:“小朋友有開心、快樂的時候,但有時也會傷心,我們在什么時候會傷心呢?
生……
師:“小朋友們傷心的時候會怎么樣,表演給大家看看,好嗎?”
生表演……
師:“這幾位小朋友表演得很好,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鼓勵他們。那小魚有沒有傷心的時候呢?請大家看這幅畫!闭故咀髌贰磦牡聂~〉
師:“這幅作品的題目是〈傷心的小魚〉,小魚為什么傷心?小魚傷心的時候是怎樣的呢?”
生……
師:“這幅畫中河里的水都變黑了,小魚當然很傷心,那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往水里亂扔垃圾呢?”
生……
師:“魚兒不但會唱歌、跳舞、流眼淚,而且還很聰明、會動腦筋,小朋友們,想不想聽老師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題目是〈聰明的小魚〉。海里有一條兇惡的的魚,專門干壞事,欺負小魚,看誰不順眼就將誰吃掉,后來小魚想了一個辦法,每次出門,他們組合起來排成一條大魚的隊形,一看到兇惡的'大魚就一起發(fā)出吼叫聲,兇惡的大魚見了很害怕,再也不敢欺負它們了。”
“同學們,如果我們能像小魚一樣團結一致,就能把我們的班集體搞好了。那小魚除了唱歌、跳舞、流淚、動腦筋以外,還會做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畫出可愛的魚來,老師已經把紙貼在墻上了,畫完之后請在你的畫旁寫上自己的名字。
播放音樂,學生在事先備好的貼在墻上的紙上作畫。
師:“小朋友也像聰明的魚一樣,開動了腦筋,展開了想象,畫出魚的動作、情感和他們的生活,我們一起來參觀一下,請在你最喜歡的魚旁邊貼上小紅花好不好?”
學生參觀……
師:“通過今天上課,小朋友都成為魚兒的好朋友,請每位同學都給魚兒一個美好的祝福,將你們的祝福寫在畫面上!
學生……
師:“請同學們與可愛的魚兒一起合影,使魚兒成為我們永遠的朋友。”
學生合影……
七、結束課堂。
板書設計:(寫在有顏色的、剪成魚形的卡紙上,貼在黑板)
可愛的魚
家鄉(xiāng)的魚:草魚、鯉魚、鯽魚、紅花魚……
吉祥的魚:年畫、利是封、賀年卡
美麗的魚:外形、花紋、顏色
可愛的魚:唱歌、跳舞、流淚、動腦筋……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年歷的相關知識及用途
2、引導學生要珍惜時光, 利用各種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制作設計年歷的圖案。
3、通過年歷的設計和制作,增進學生間相互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要珍惜時光, 利用各種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制作設計年歷的圖案。
教學難點:
引導利用各種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制作設計年歷的圖案。
教學案例:
一、 了解年歷的相關知識及用途,引導學生要珍惜時光,并揭示主題:
1. 大家都喜歡過“六.一”節(jié)吧,誰知道今年“六.一”是星期幾?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年歷)
2. 了解年歷的相關知識及用途。
3. 看著這一本本年歷,你有什么感想?
(我們應當好好珍惜時間)
4. 那好,讓我們抓緊時間,學習新的知識。 (出示課題: 做年歷)
二、 新課:
時光不能倒流,但我們可以從舊的年歷上學到新的知識。我們先看看:
(一) 年歷上一般有些什么內容:
1. 月份、日期:為什么有些日期是用不同顏色標注?
(用不同顏色表明節(jié)假日,休息日)
2. 圖像:觀察幾副年歷,看看每副年歷的圖像有什么共同點?
(有一個主題,如:花卉、動物、人物等;風格統一,如:表現方法統一為剪紙、線描繪畫等)
(二) 怎樣做一副有特色的年歷:
怎樣做一副與眾不同、有特色的年歷呢?
1. 從年歷的外形上創(chuàng)新:
2. 從制作方法上創(chuàng)新:
1) 從年歷的制作方法上創(chuàng)新:
2). 從圖像的制作方法上創(chuàng)新:
3. 為各種人群的需要定做年歷:
為了方便各種人群的.需要,同學們不妨為一些特殊需要獻出自己的智慧,如我們?yōu)榱朔奖銛y帶設計袖珍年歷,你能為視力不佳的老人、不識數字的幼兒、自己的家庭等定做一些特殊的年歷嗎?(將數字放大,用太陽或花朵代表休息日……)
三、 學生作業(yè):
同學們自由組合合作或獨立完成一副年歷的制作。
要求:
1. 風格各異;
2. 各具特色;
3. 制作精致。
四、 教師巡回輔導:注意學生年歷外形和圖像,日期的比例;制作的精美;表現風格是否統一;學生分工是否合理等。
五、 將自己的年歷展示在教室里,老師與學生相互交流意見。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學習內容為命題方式的記憶想像畫。生日是兒童年年經歷著的,自己、家人和朋友過生日時的自豪、幸福、快樂等諸多感受,成為兒童最為甜蜜的回憶。本課即圍繞生日快樂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用繪畫的語言大膽地表現生日中最開心、最富有情趣的場面。
本課表現的是以人物為主的畫面。教材呈現的三幅學生作業(yè)各有所側重,中間的一幅畫,畫面主體形象特別突出,運用紅色系列為主的色彩表現了爺爺過生日吃壽面的溫馨與愉快;右下圖畫了一群小朋友圍在一個大大的蛋糕旁,盡興地吃蛋糕的情景,他們的神情、動作各異,畫面想像豐富,夸張地表現了分享蛋糕的快樂。右上圖利用深色的背景襯托出熊熊燃燒的篝火和舞蹈的人物、動物等。教學通過游戲指導學生表現人物不同的動態(tài);運用對比教學強調突出畫面的主體;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讓學生感受運用暖色為主的色彩能表現畫面歡快的氣氛。
教學目標:
1、學習人物畫的表現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fā)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表現生日開心的場面。
教具準備:
賀卡、范畫、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帶相片情況。
二、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音樂《生日歌》全班同學齊唱生日歌。
2、引出課題——《生日快樂》。
三、記憶交流:
1、哪位同學愿意上臺來與同學們分享你過生日時的快樂心情?請你把當時拍的相片展示給同學們看看。
2、與同桌說說你過生日時的場面。
四、游戲指導:
1、在四人小組里選出一個組長負責抽出一張紙,規(guī)定人物的'動作。
五、比較分析:
1、請同學們觀察書上的三幅作品,說說哪一幅畫的場面最生動?
2、這些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顏色?
六、創(chuàng)作表現:
1、作業(yè)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現生日中開心的場景,要求突出畫面的主體。
2、學生作畫,教師引導學生用以暖色為主的色彩來表現生日時歡快的氣氛。
七、交流評析:
1、請你把你的畫與同桌說說你畫了什么?
2、同桌互評,比比誰的畫最有創(chuàng)意、場面氣氛最歡快。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了解有關魚的一些基本知識,初步學習用中國畫畫魚的基本方法,感受、體驗中國畫用筆,用墨和用色的特點。嘗試用國畫的方法表現形象生動、色彩艷麗的魚。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回憶中國寫意畫的用筆和用墨方法,自學自創(chuàng)畫魚的方法。掌握魚基本結構的表現方法,能靈活運用。表現不同魚類的特點。
隱性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中國畫的筆墨情趣,激發(fā)他們學習國畫的熱情。
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內容。通過欣賞和學習中國畫,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它的主要特點,感愛體驗中國畫用筆、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藝術特色,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現方法,同時在創(chuàng)作時又不受表現方法、技法的限制,大膽地將自己對魚的認識和感受表現出來,提高學生中國畫的表現能力。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關注大自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至少兩種魚的畫法,國畫中用筆和用墨的正確方法。
難點創(chuàng)造多種方法畫魚,國畫中用筆和用墨的正確方法,盡量避免描、涂、抹。教法:導入法、討論法、展示法、演示法、實踐法、討論交流法、總結法教具:國畫工具(毛筆、宣紙、國畫顏料、調色盤、洗筆筒、氈子或報紙),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組織教學,檢查用具準備情況。穩(wěn)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講授新課
1、你看到了什么?(看看它們長的是什么樣?有什么特點?)(課件出示)
2、如果讓你用國畫方法表現,你能用幾種方法表現?
比一比,哪個小組發(fā)現的方法最多。(小組討論,并嘗試繪畫)
3、發(fā)表、展示本組的方法。
4、請大家仔細觀察(課件出示),你看到了幾種表現方法?有哪些是新方法?
1)觀察,分析。
2)嘗試表現。
3)發(fā)表本組的方法并演示。其他組補充。
4)觀察分析。
三、實踐與指導
按照課件上的方法步驟臨摹一幅魚。
四、展評、評價、繼續(xù)修改。
第二節(jié)
一、問題導入:
你喜歡什么魚?
它有什么特點?
它喜歡生活的地方生長著什么植物?
二、教師邊講邊示范一幅魚的畫。
三、實踐與指導
請你試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一畫。最后給它加上簡單的背景。表現出一幅奇特的海底世界。
如何添加背景。同桌討論交流。學生操作。
指導重點:應:筆斷意連下筆有力
忌:來回涂抹反復勾描引導實用美觀的構圖。
四、小結展示用筆和用墨好的作品。
整理物品。分析優(yōu)點。整理物品。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病⒃谕瓿扇炯埖倪^程中體會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進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識;
。、喜歡染紙的過程,并能用染紙作品裝飾美化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學生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初步體會染出的畫面效果與紙的折疊方法及用色之間的關聯。
三、教具學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紙作品裝飾的賀卡、染紙作品、電腦課件、染紙的工具材料。
四、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基本脈絡: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欣賞感受、開闊視野——觀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裝飾、培養(yǎng)設計應用意識——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欣賞感受
。、教師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導欣賞。
。ǎ保┙處熀唵谓榻B扎染的特點和方法。
。ǎ玻⿲W生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欣賞感受。
。ǎ常┌鍟n題——美麗的染紙
。、欣賞扎染、蠟染、染紙作品,開闊視野、激發(fā)探究欲望。
。ǎ保┙處熝菔菊n件,簡單介紹,引導欣賞。
(2)學生討論交流欣賞感受。
(3)激發(fā)學習欲望。
二、觀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觀看制作方法視頻。
。ǎ保┙處煵シ胖谱鞣椒ㄒ曨l課件。
。ǎ玻┨釂枺褐谱髅利惖娜炯埿枰男┕ぞ吆筒牧?運用了哪些方法?特別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ǎ常⿲W生觀看視頻。
。ǎ矗┯懻摗l(fā)言。
(5)教師小結。
。病⑻骄堪l(fā)現折疊方法。
(1)教師出示染紙作品展板,提示紙張的'基本折疊方法和形狀變化。
。ǎ玻┓纸M探究折疊方法。
(3)學生代表到前面演示發(fā)現的多種折疊方法。
3、嘗試染紙過程。
。础⑿蕾p撕染、剪染作品,啟發(fā)創(chuàng)新。
。ǎ保┬蕾p課本里的撕染作品,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學生談自己的設計打算。
三、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
1、學生染紙實踐,教師提醒注意事項。
。úシ乓魳贰洞航ㄔ乱埂贰陡呱搅魉罚
。、教師指導學生設計制作。
四、美化裝飾,設計應用
。、教師展示染紙畫裝飾的賀卡作品,引導欣賞,啟發(fā)思維。
。、學生討論發(fā)言。
五、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薄W生展示自己的染紙作品。
2、相互交流評價。
。、啟發(fā)學生制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并裝飾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盡情享受創(chuàng)作成功后的樂趣。
六、作業(yè)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點染時膽子要大,心要細,每染完一張,要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
3、折紙、剪紙可以自己設計花樣。
七、板書設計:
美術的染紙
制作過程:折、夾、擠、染、展開。
種染法:浸染、點染、沖染、濃破淡。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漫畫因其簡單夸張的造型,幽默風趣的風格,言簡意賅的表達,成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繪畫形式。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卡通漫畫。卡通畫漫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之中,逐漸成為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特別喜愛的一種繪畫形式。初中美術第14冊第3課《夸張有趣的臉》正是這一熱點的體現。本課教學題材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學生通過喜聞樂見的漫畫的欣賞、學習,學會幽默,學會化解生活中的煩惱,順應了現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養(yǎng)。本課教材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對漫畫的正確認識,在喜愛的基礎之上加以引導,使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創(chuàng)造、欣賞這種視覺造型藝術,了解漫畫。我在設計中遵循了本課承載的內蘊和責任,運用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某些基本概念,結合課堂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并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為學生創(chuàng)作的對象,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以幽默的手段表現。
二、學生分析:
據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每天花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平均僅僅為30分鐘左右。許多學生課外閱讀的是娛樂和休閑類書刊,其中喜歡卡通漫畫故事的比例為39%,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今孩子們的世界就是一個卡通的世界、漫畫的世界,但事實上他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臨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想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認為臨摹
只能作為訓練孩子們的繪畫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為課堂教學練習的唯一目的,而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為重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對肖像漫畫的`學習,初步了解漫畫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現語言。
2、技能目標:初步掌握肖像漫畫的基本表現手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肖像漫畫創(chuàng)作。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漫畫作品,引導學生感受漫畫藝術的表現魅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漫畫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審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
4、創(chuàng)造目標:通過欣賞、評述、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變通能力,“激活”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自主創(chuàng)作一幅抓住人物特征,突出人物個性,帶有真情實感的肖像漫畫。
四、教學重點:
1、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的理解和運用。
2、漫畫人物形象的欣賞和生活中的設計應用。
五、教學難點:
運用漫畫表現手法進行人物形象設計,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材、漫畫范圖若干張、鉛筆、紙張。
七、學具準備:
教材、筆、作業(yè)紙。
八、課時安排:
1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顯示明星漫畫像,看看他是誰?
我看很多同學都是大笑著喊出他們的名字的,大家喜歡這樣的作品嗎?為什么?
2、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夸張有趣的臉。人物因夸張而有趣了,也就是肖像漫畫。
設計意圖:選擇大家都喜歡的明星漫畫肖像作品,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學生根據圖片的轉換,自然喊出他們認識的人的名字。肖像漫畫幽默詼諧、夸張有趣的風格立刻博得大家的喜愛,自然引出課題。
。ǘ┰囈辉嚕瑧每鋸、變形的方法進行五官的單獨設計:
漫畫家在創(chuàng)作人物時,往往會把重點放在臉部,因為臉部是最能體現人物特征,傳遞情緒的地方,所以對五官的設計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就小試牛刀,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分別設計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每組選擇其中之一,每人設計六個個不同的造型,小組分別展示最有創(chuàng)意的五個圖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嘗試性的練習,感受漫畫的夸張和有趣的特點,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也使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
。ㄈ┩嬉煌妫簬熒,完成一張夸張而有趣的臉:
1、老師和學生一起合作來完成一張肖像漫畫創(chuàng)作。
第一步,畫幾何形,作為臉型。(有老師來完成)
第二步,在幾何形的上方畫上眼睛(第一組同學代表完成) 第三步:在眼睛的上面畫上眉毛(第二組同學完成),
第四步,在眼睛下方畫鼻子(第三組同學完成),
第五步,鼻子下面畫上嘴巴(第四組同學完成)
最后,加上耳朵、皺紋、頭發(fā)、衣服等,一個肖像漫畫就完成了(老師完成)
2、展示交流:
這個方法很簡單而且很有意思,只要同學們充分發(fā)揮想象,想象各種有意思鼻子、眼睛、嘴巴、發(fā)型等,就能創(chuàng)作出各種各樣的肖像漫畫。 設計意圖:通過圖形的趣味添加形式,嘗試應用夸張、變形的方法,進行初次創(chuàng)意設計。由于老師事先提供了夸張的臉型,所以給同學們的初次創(chuàng)意設計降低了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示范了肖像漫畫的步驟。以游戲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ㄋ模┬蕾p評述、探索歸納夸張、變形的方法:
漫畫,這個人物只是我們想象出來的,是虛擬的,如果我們要創(chuàng)作真人版的肖像漫畫,還能這樣天馬行空的隨意夸張隨意變形嗎?那么我們如何來夸張變形呢,下面我們帶著問題來欣賞幾幅漫畫。
1、根據臉型進行夸張:
姚明的方臉,鞏漢林的長臉,傅彪的圓臉(課件)
2、抓住五官中最感人處進行夸張:
這兩幅漫畫都是從哪方面進行夸張變形的呢?(牙齒、鼻子)
3、抓住性格特征、個性動作、愛好等特點進行夸張:
。ǘ嗝襟w對比展示學生自畫漫畫肖像。)
設計意圖: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嘗試“漫”畫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欣賞不同造型的作品,進一步探究漫畫方法,拓展漫畫的知識面。
。ㄎ澹┱乙徽,人物的肖像特征:
小活動:請大家仔細觀察老師,說一說老師有什么特點,看一看老師該如何畫自己的漫畫自畫像?請一位學生介紹自己的觀察與思考結果,教師在16K素描紙上用線描的方法作示范。(突出了眼鏡,夸張了眼睛與嘴巴的小,發(fā)型與工作特性也表現出來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夸張、變形只是一種表現手法,最主要的是要表現出描繪對象的特征。老師的現場作畫不僅和學生做了很好的互動,而且把繪畫步驟給學生做了示范,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做鋪墊。
。┊嬕划嫞援嬒駝(chuàng)意設計:
請你給自己或同學畫一幅肖像漫畫。
提示:1、畫自畫像的同學對照鏡子或照片自己找特點
2、可找最具特點的同學進行創(chuàng)作
要求:1、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
2、抓住特征,突出人物個性
3、要有真情實感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游節(jié)”定一個主題。
2、根據主題,每個小組完成一組能夠反映當地風貌的“旅游節(jié)”宣傳資料。
3、增進對當地風土人情的認識,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4、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充分發(fā)揚團隊精神,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教學準備:
1、學生調查當地旅游資源,用速寫、照相、收集圖片等方式記錄下來。再收集當地地圖以及收集相應的文字資料。
2、教師收集各地旅游節(jié)海報,旅游地圖等參考資料。
教學重點:
當地旅游資源的表現。
制作旅游宣傳海報或旅游宣傳小冊子、設計當地旅游線路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導階段
欣賞教師提供的各類資料。個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討論,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游節(jié)確定一個主題,以反映當地風貌〈桂林山水旅游節(jié)、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節(jié)、廈門旅游節(jié)等〉,并交流。
2、發(fā)展階段
(1)教師出示旅游風景區(qū)圖片、旅游線路圖、宣傳海報、宣傳小冊子等范例。讓學生通過觀察范例,了解各種創(chuàng)作手法,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思路。
(2)學生分小組討論本組作業(yè)的呈現方式,制定初步創(chuàng)作計劃。
(3)學生說說制作旅游宣傳海報,或者設計當地旅游線路圖的方法。
首先讓學生明確旅游資源就其屬性可分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兩種。自然旅游資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種自然風光。人文旅游資源有各種民俗風情、文化遺跡、工藝品等。
學生回答:旅游線路圖可利用旅游圖片、旅游地圖繪制。
旅游圖片宣傳海報或旅游宣傳小冊子可以根據當地特色內容來表現。特色景點、標志、文字說明等內容來繪制。
(4)學生根據小組分工,進行設計旅游線路圖。
提醒學生在設計之前,應注意按照既定方案進行創(chuàng)作。小組的風格相互協調。
(5)學生練習,教師加強個別輔導。
(6)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區(qū)的旅游資源。
第二課時:
1、學生制作:旅游宣傳海報或旅游宣傳小冊子。
學生分小組,以一個城市的旅游資源和當地特色來表現。
2、引導學生說說海報上的組成部分〈特色景點、旅游圖片、簡易圖案、文字標題等〉。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加強個別輔導。
3、師生評析作業(yè)。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關注周圍的事物在秋季的變化,感受秋天的美。
2、大膽嘗試在紙筒上繪畫,合理布局畫面表現秋天的美。
3、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紙筒、黑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師:一年中有哪些季節(jié)?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關注事物在秋天的變化)
二、欣賞圖片,引導幼兒談論“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美景。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你覺得哪里好看?
2、提問引發(fā)思考,秋天是什么樣的。
提問:你們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樣子?
(幼兒大膽介紹“我知道的秋天”)
三、畫一畫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紙筒。
我們一起把看到的多彩的秋天畫出來吧!不同的是我們今天要把秋天畫在紙筒上。
2、出示紙筒畫,幼兒欣賞,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興趣。
3、幼兒嘗試拿紙筒作畫的動作,教師小結并示范。
四、幼兒自由作畫,教師指導。
1、鼓勵 幼兒大膽表述。
2、根據個別幼兒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賞。
請幼兒介紹自己 的作品,評價并相互欣賞。
活動延伸:
幼兒根據紙筒畫的內容創(chuàng)編故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運用蛋殼進行裝飾畫創(chuàng)作。
2、通過欣賞感受蛋殼畫的藝術美。
3、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蛋殼畫范例三幅(螃蟹、熊貓、蝴蝶);簡筆圖案每人一份。
2、幼兒人手兩個蛋殼(有淡淺之分),漿糊每組一盤,棉簽每人一份。
3、在活動前,先在桌上鋪報紙,以免弄臟桌面;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欣賞蛋殼畫,感受蛋殼畫的藝術美。
師:(出示背景)小朋友,森林里阿有幾只小動物,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嗎?(分別出示蝴蝶、熊貓、螃蟹)
師:這幾只小動物和你以前看到的一樣嗎?
允許幼兒摸一摸圖畫,再說說自己的感受(蛋殼)
二、對蛋殼裝飾畫的分析
(1)師:對了,它們呀都是用蛋殼貼出來的,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蛋殼畫。我們先來看一下蝴蝶這幅圖畫,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師引導,指出蛋殼顏色的不同,這樣畫面更加清楚,漂亮)
(2)師:熊貓(師引導,小結:熊貓的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臉上是白色毛,所以在貼的時候耳朵和眼睛處不用粘貼了,以此把眼睛耳朵和臉區(qū)分開來,畫面也更加漂亮)
(3)師:螃蟹(師引導,小結:螃蟹的身體和腿是兩個部位,所以可以用兩種蛋殼的顏色來進行裝飾,螃蟹腿是從粗到細的,所以在裝飾細的地方時蛋殼要掰得碎一點,而且要認真、有耐心)
三、引導幼兒探討如何用蛋殼來制作蛋殼畫(出示步驟圖)
師:那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嗎?
1、讓幼兒自由講述,出示步驟圖,教師簡單小結,講述制作過程:
1)用記號筆畫出線條圖案;
2)小心的.捏碎蛋殼;
3)用棉簽將漿糊涂抹在圖畫內;
4)最后貼上打碎的蛋殼。
2、請2~3名幼兒上前示范操作。
師:張老師這里啊有一幅沒有裝飾的圖畫,請小朋友用蛋殼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誰愿意來嘗試?
四、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師:我們小朋友真棒,都知道怎樣來制作蛋殼畫了,現在想不想來試試啊?(想)
在桌子上已經幫你們準備好了材料,選一張你喜歡的圖案,開始吧。
提醒幼兒作畫時不把漿糊弄到桌子上、衣服上。
五、展示幼兒作品,與幼兒分享蛋殼畫的特殊效果。
師:請完成蛋殼畫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想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你們現在可以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好朋友,說說你用蛋殼貼的是什么?怎么貼的?
教學反思:
《綱要》中說到:活動的取材要是孩子所熟悉的,要來源于生活。蛋,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喜歡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評價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同時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系統了解感知添畫塊狀背景的方式和形式。
2、學習添畫背景的方法。
2、感受比較作品添畫背景前后的不同視覺效果,激發(fā)孩子細致添畫、涂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每人一張印好手印的作品。
2、不同塊狀背景圖片。
3、有無背景的兩幅范畫。
活動過程:
一、對比兩幅手印畫(一幅有背景、一幅沒有添畫背景)感受比較作品添畫前后的`不同視覺效果,激發(fā)幼兒添畫作品背景的興趣。
這里有兩幅花瓶的圖畫,你們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小結:手印本來只有一種顏色,顏色很單一,但是添畫了彩色的背景,不僅更加突出了花瓶,還使得整幅畫更加漂亮了。
二、引出活動的主題,了解塊面裝飾的方法
這幅畫的背景是用什么來裝飾的?
欣賞老師的范例,說說是怎樣分割成的塊面。
小結:我們可以把手印后面的空白處把它分割成一塊一塊的面,可以像太陽發(fā)射的光芒,也可以像格子布一樣,還可以像水波、斜線。但是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畫面,這些塊面它們有沒有有把小手壓住,怎樣才能不把小手壓住呢?
三、學習添畫背景的方法。老師示范添畫背景的方法。線條地上走走走,看見小手踮起腳,走過小手地上走。
四、幼兒嘗試操作。
看了這么多的裝飾圖畫,你們一定也想來試試。剛才我們一起引了我們的小手,請你也用分割塊面的方法給小手添畫背景,讓小手畫更漂亮。
五、交流欣賞
說說自己是怎樣添畫裝飾畫面的。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5
一、教學理念:
剪紙藝術最早源于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本課的內容恰反映了我們繼承與學習傳統剪紙的方法與技能。從古至今,剪紙藝術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當以及風俗習慣當中。由此可見,剪紙藝術早已是我國各民主喜聞樂見的一種明間藝術。學習色紙疊剪、色彩對折剪、連續(xù)花邊、拼色與套色剪紙、主題性剪紙等技法,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本課以“人與自然環(huán)境”為取向,引導學生認識美術與自然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并以“克隆動物”為題材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增強環(huán)境意識,懂得愛護動物,注意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樹立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課在學生以往學習的簡單對折剪法的基礎上延續(xù)學習剪紙技法,引導學生提高剪紙創(chuàng)作中的藝術造型能力及畫面構圖能力。本課以孩子門喜愛的動物園為創(chuàng)作內容,以目前世界上最熱點的話題“克隆”為切入點,巧妙地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
教材以有趣的學生剪紙作品欣賞導入,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他們的共同處與不同點,并從中感知重復的形式美。通過學習多層這折剪、疊剪紙技巧,使學生在表達對綠色大自然的熱愛和感受其美感的情境中,逐步培育心靈手巧的優(yōu)秀品質與能力,這是本課的設計意圖。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用對折、疊剪法,剪出多個重復動物形象并進行畫面構圖的藝術處理。
2.過程與方法:在欣賞中,體驗多個重復形象所構成的形式美和情趣美。再嘗試中,體驗剪紙藝術技法的巧妙與剪紙紋飾的特點在展示中,體驗合作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剪紙藝術的美和動物的形態(tài)美,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四、教學難點重點:
1.重點:正確掌握對折剪、疊剪法,剪出多個重復動物形象并進行畫面構圖的藝術處理。
2.難點:抓準動物特征,大膽折剪、疊剪出多個造型夸張的動物形象。
3.興趣點:一次折剪、疊剪出多個重復花樣的方法;“克隆”出多個動物構成畫面。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準備:
1.收集動物圖片資料,了解動物形態(tài)特征,2.能一次折剪出兩個或者多個重復的圖樣,所選擇的紙材要以薄、韌為佳。
七、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與交流
播放影片“地球”導入:
教師:播放《地球》視頻片段,初步了解非洲大自然中壯觀的生物及環(huán)境,感受生命的偉大。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動物的保護、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師問:我們生活環(huán)境在漸漸地惡化,你夢知道有哪一些嗎?
學生答:有全球溫室效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森林面積減少等等,導致了許許多多動物及其他物種正在瀕臨滅絕。
鋪設,老師問學生:假如現在面臨這這樣的緊急情況(生物滅亡),并且現在你是一位熱愛生物的生物學家或者是科學家,現在全球在采取緊急計劃,叫做”拯救與克隆”。你會怎么做?
學生答:運用我的的繪畫克隆出各種動物。
二、活動二: 嘗試與探索
老師問:那么作為一名參與此計劃的拯救者,首先必須了解事態(tài)的嚴重性,并且能學會運用“克隆”技術。
欣賞與學習,觀看教師播放的ppt,利用動物資料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形體觀察分析,找出動物的`基本特征。
老師問:大象有什么特征?應該突出哪些地方?
學生答:鼻子。
學生甲:耳朵
學生乙:身體
老師問:斑馬有什么特征?
學生問:黑白相間
老師:展示制作的剪紙作品,問:這幾張作品表現了什么內容?
學生答:小鳥斗小貓,小貓保護小白兔。
學生答甲:一群豬仔。
學生答乙:一群野牛。
老師問:美在哪里?
學生答:疏密排列特別。
學生答甲:色彩對比很鮮艷,圖案很豐富
學生乙:突出了動物的特點,造型夸張。
、軈⒖冀滩膬煞N剪法范例,想一想是怎樣剪出來的?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探索“克隆”多個動物的剪法和擺放方法。剪法一:多張疊剪(多個重復),剪法二:折剪(相互對稱)
三、活動三:動動手
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巧妙利用紙材,進行”克隆動物園”主題的剪紙創(chuàng)作。
四、教師巡視輔導。
五、分享與評價
1. 組織學生以動物園的形式粘貼各個同學的作品,并懂得運用涂畫的形式來裝飾背景,使之更加有層次感,更豐富。
2.提出評價目標:“克隆”的動物和裝飾紋樣美不美?畫面內容是否生動有趣、切題?
3.展示學生個人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樂趣。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抓住人物特點,大膽、生動、細致地進行繪畫表現。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制作能力。
3、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充分感受民間藝術的美。
過程與方法
1、認真仔細觀察,找到自己的形象特點。
2、對比欣賞。激發(fā)創(chuàng)造興趣,尊重傳統文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的作風;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認真細致觀察人物的特點,重點是臉型、五官和發(fā)型的特征。
2、了解剪紙技法,了解十二生肖和傳統文化。
3、掌握人體各部分比例和剪紙技法。
三、學法指導
1、觀察人物,把握自己形象的特征。
2、欣賞了解傳統剪紙文化與技法。
3、創(chuàng)作自畫像和剪紙作品。
四、教學準備
1、收集12生肖圖片和故事。
2、大鏡。
3、課件;剪紙作品。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導入(5分)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為老師畫一張像。
二、活動(一) (12分)
1、教師引路,一邊介紹自己的形象特征一邊畫像。
2總結畫像的步驟。
先畫臉型,再畫五官,最后畫發(fā)型。
3、學生細致觀察自己的形象特征(臉型、五官、發(fā)型)。
4、學生表現,教師點撥。(課件出示:作品欣賞)
5、學生作品欣賞與評價。
三、活動(二)(13分)
1、學生交流收集關于12生肖的故事與圖片。
2、課件展示:12生肖之各種動物。
設問:為什么在12生肖中小老鼠排在第一,而不是高大威猛的大老虎呢?
3、教師小結。十二生肖是我國一種傳統紀年方法的標志,新年舊歲的`更替,人們就用與對應的動物此去彼來為標志。同學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見到它們的形象呢?
宣傳畫 裝飾品 禮品 服裝 玩具 ……
4、欣賞作品,了解技法。(課件:生肖剪紙)
5、課件出示:(剪紙步驟)
、 設計草圖(外形要突出形象特征)
② 剪外形 (線條流暢)
、 剪或刻內部花紋 (花紋簡潔)
、 粘貼或裝裱(耐心細致)
6、學生制作。
、 交流自己的屬相(生肖)
、 教師示范剪紙動作。(強調制作安全)
、蹖W生制作,教師指點。
7、評價作品
四、活動(三)(8分)
1、導入。除了用語言文字向別人介紹自己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制作個人信息卡
2、怎樣制作自己的信息卡?
首先設計一個美麗漂亮的外形卡片,還可以畫上圖案,涂上色彩;接著在卡片上寫上自己的姓名、愛好、理想、屬相、以及電話等信息資料,以便與他人聯系交流。
3、學生制作,教師觀察。
4、師生點評作品。
五、總結課文。(2分)
六、當堂作業(yè)
完成自畫像或者個人信息卡。
七、板書設計
略
八、教學反思
本課的學習有三個內容,教學時中心置于“自畫像”。從細致觀察入手,掌握人物形象特征,把握其“臉型”“五官”“發(fā)型”進行繪畫表現,完成學習任務。此外,利用媒體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十二生肖的有關常識及意義;剪紙藝術的難度比較大,加強引導學生欣賞作品,講述制作剪紙的要求與步驟,使其作品形象,美觀,逼真。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7
活動目的:
1,了解月餅的基本形狀——圓形。
2,能夠畫出自己心中的月餅。
3,體會畫出美麗月餅的`樂趣。
活動準備:
鉛筆,彩色筆,橡皮擦,畫紙,膠布。
活動重難點:
畫出規(guī)整的圓形,自己設計月餅內部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前幾天,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jié),小朋友們怎么過的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節(jié)。
二,引出月餅。
哇,小朋友們都吃過月餅呀?那么,月餅是什么樣子呀?
恩,看來小朋友們吃過的月餅都不一樣呀。老師剛剛從小兔家里回來,小兔告訴我,他中秋節(jié)沒有吃到月餅呢。他們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沒有吃到過月餅呢,小朋友們,我們要怎么幫幫他呢?
三,畫月餅送給小動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給小動物們買月餅這個主意。小朋友們真棒,愿意跟小動物們分享我們的東西,但是呢,老師這里有一個不花錢,小動物們也能夠收到小朋友們的心意喲。
小朋友們拿出你們的畫畫本,我們在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餅,然后送給小動物,班上這么多小朋友,沒人畫一個,小動物們就夠吃啦,好不好?
四,畫月餅。
五,點評。
對孩子們畫的月餅表揚,除非有特大失誤,不批評。
六,送月餅。
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月餅交到老師這里,老師放學啦就幫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讓他給森林的小動物發(fā)月餅。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能有選擇的將各種線條和簡單紋樣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列,設計出美麗的花邊;
2、運用數學活動中積累的交替排序經驗,大膽選擇色彩、線條和紋樣進行表現;
3、在不斷重復中能較細致的完成自己的設計;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兩條運用簡單線條和圖案繪成的美麗花邊;
2、幼兒用書《美麗的花邊》(每人一本);
3、各種顏色的水彩筆若干;
4、彩色粉筆。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師:小朋友們看看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什么?(展示兩條美麗的.花邊)師:今天啊,老師為大家?guī)砹藘蓷l美麗的花邊。小朋友們覺得漂亮嗎?
師:那小朋友們想不想畫一條美麗的花邊?
師:今天啊,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自己設計兩條美麗的花邊。
二、如何繪成美麗的花邊
1、分析圖片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師畫的美麗的花邊。看看老師畫的兩條花邊都用了什么顏色?用了那些線條和圖案?
2、引導幼兒回憶以前學過的線條和圖案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非常對,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線條來畫美麗的花邊?(幼兒說教師板畫)
師:小朋友們想到了好多圖案來畫美麗的花邊,除了這些老師還想到了其他的圖案(教師補充)
師:現在,我們用小朋友們喜歡的圖案來畫一條美麗的花邊。(教師一邊詢問幼兒,一邊示范繪畫)
師: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怎么畫了?待會兒,小朋友就自己設計兩條美麗的花邊。
三、講明繪畫規(guī)則,發(fā)幼兒用書和水彩筆師:
1、待會兒,小朋友們在用水彩筆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筆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要搶…..
2、小朋友們在畫的時候,不能把圖案畫到花邊外面去了,那樣一點也不好看,我們要把圖案畫到花邊里。
現在,老師把書發(fā)給小朋友們,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頁,然后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圖案設計兩條美麗的花邊。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五、展示幼兒作品,大家相互欣賞。
師:小朋友們都畫好了美麗的花邊,現在把你們畫好的花邊給旁邊的小朋友看一看,看看誰畫的最漂亮。
六、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美麗的花邊,回家以后畫出美麗的花邊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fā)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學美術課教案】相關文章:
【推薦】小學美術課教案三篇10-30
有關小學美術課教案4篇10-29
【必備】小學美術課教案三篇11-01
【精華】小學美術課教案4篇10-24
小學美術課教案匯編八篇10-19
美術課教案02-14
圣誕美術課教案11-24
美術課小學作文12-23
冬至美術課教案范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