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合集】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選擇與蔬菜相似的顏色。
2、學習蠟筆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
活動準備:
蠟筆、圖畫紙、示范畫、各種蔬菜。
活動過程:
1、觀察與演示。
。1)請幼兒觀察蔬菜,把它們按顏色分類:哪些是綠色?哪些是白的?還有些什么顏色?
指導語:新鮮的蔬菜營養(yǎng)好,人人吃了身體棒!今天我們看看都有哪些菜?
(2)看圖片,都有哪些菜?說說這些菜新鮮不新鮮?為什么?師幼總結:新鮮的菜水分多,顏色鮮艷。教師啟發(fā)幼兒,說出涂色應該有一定的力度,著色均勻。
(3)教師示范,在畫好的輪廓的邊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滿涂濃,畫上蔬菜寶寶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鮮的蔬菜。
2、提出作畫的創(chuàng)作要求。
著色均勻、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膽想象豐富畫面。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的要點。
。1)畫的蔬菜要大,畫的品種要多。鼓勵幼兒大膽畫各種圖像。
。2)畫的蔬菜要新鮮,顏色涂滿,涂濃。
4、幼兒自由評價同伴作品,引導說出作品的色彩是否準確,涂色是否均勻,鼓勵幼兒著色均勻,有力度。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注重的是孩子對用蔬菜繪畫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參與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當然,類似的活動也應注意對孩子技能的培養(yǎng)、操作習慣的培養(yǎng)等,這些也可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如區(qū)域游戲等,小組指導要比集體指導更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開展類似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力,充分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各種樂趣了。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 讓每個小朋友把自己想象為生活中的任意一件物品,進行相互組合。每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可以組合成什么?有什么新的用途?也可以說一說其他小朋友相互可以組合成什么。輪流組合,繼續(xù)玩下去。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新組合游戲,體驗組合游戲的快樂。
2、重點練習幼兒選兩種以上物品把他們組合為一種新的東西進行游戲,以促進他們的合作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扮演不同物品,玩一玩組合游戲,激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游戲及表達。
【活動準備】
1、若干學習用品(橡皮、鉛筆、小刀……等)
2、錄音機、音樂、磁帶
3、活動室內兒使用的所有工具
【活動過程】
1、 組織幼兒聽音樂
老師、小朋友隨音樂做一做手指操,帶領幼兒在音樂中做穿衣服、刷牙等各種動作,激勵幼兒隨音樂活動起來。
2、鼓勵幼兒大膽組合進行創(chuàng)新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學習用品。老師讓小朋友任選一件物品(分放準備的物品),看看它是有什么用途。然后每兩個小朋友再自由組合在一起并說出他們有什么用途。再用它來設計你想象的東西好嗎?
。2)、小朋友們立刻歡呼著選起來,你看他們爭先恐后的選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并進行自由結合,你看他們談論的多有興趣,好象想出了很多玩法,有的用手在比化、有的用腳在試探,有的用身體在滾動,他們很開心很自豪,一想到新的玩法便跑過來告訴我,并表演給我看。
。康模鹤層變合胂髣(chuàng)新組合游戲,體驗組合游戲的快樂。)
。3)集中交流玩法,并進行模仿。
小朋友,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出了很多有趣的玩法,誰愿意來教教大家,讓我們也學一下你的組合游戲。
小朋友的表現(xiàn)欲很強,我讓孩子們都展示一下自己的組合玩法,發(fā)現(xiàn)孩子們想出了很多種玩法,在交流相互模仿中,孩子體驗到了成功感。
如:鉛筆、橡皮和本子結合,他們大膽設計了幸福娃娃迎“奧運”的圖案,還畫出了他們設計的用數(shù)字組合的輪船、飛機、蝴蝶小花等。
磁帶、錄音機和小朋友的結合:磁帶唱出了動聽的歌曲,小朋友隨音樂跳出了優(yōu)美的舞姿、做出了健美的`體操等等。
(目的:讓幼兒重點練習選兩種以上物品組合為一種新的東西進行游戲,以促進他們的合作快樂。)
3、領幼兒重點練習組合把他變成一種新的東西。
談話:老師是水,誰想和老師結合,小朋友爭先恐后的說:“我是杯子、我是桶、我是水池、還有一名幼兒大聲說我是游泳池,我要讓全國的游泳健兒來游泳比賽”。哦,小朋友想象到奧運當中來了,誰還能想出更好的迎奧運活動項目組合?我是球拍、我是球;我是籃球,等等。我是姚明,我要參加奧運,為祖國爭奪金牌。!好厲害。『⒆觽儌個都積極組合出他們的創(chuàng)新與想法。室內都洋溢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判斷9以內的數(shù)量。
2.知道相鄰兩數(shù)之間的關系(后面一個數(shù)比前面一個數(shù)大1,前面一個數(shù)比后面一數(shù)小1)。
3.能按要求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自制5只瓢蟲,用毛線繃出的5座房子,相匹配的數(shù)字。
2.幼兒人手1份;幼兒用書第20頁、第21頁、第22頁《連一連、圈一圈》的操作材料,黑色水筆。
活動過程:
(一)正確判斷9以內的數(shù)量。
1.教師出示教具瓢蟲。
教師:春天到了,小瓢蟲都跑出來玩了。這些瓢蟲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瓢蟲背上的點子,并要求其準確說出點子的數(shù)目。
3.教師出示教具房子,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些房子就是瓢蟲的家,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嗎?
教師引導幼兒按瓢蟲背上的點數(shù)尋找相應的房子。
4.幼兒闡述自己的理由。
。ǘ├斫庀噜彅(shù)量之間的.關系。
1.教師出示花環(huán)。
教師:今天是小瓢蟲的生日,小鳥準備了一個花環(huán)送給它。小鳥把花送給了5號家的瓢蟲,但5號瓢蟲說:“你送錯了,今天是比我多一個點子的朋友過生日!蹦阒肋@個花環(huán)應該送給幾號家的瓢蟲嗎?
2.教師請幼兒闡述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
教師:5個點子添上一個點子是6個點子,有6個點子的瓢蟲住在6號家,所以花環(huán)應該送給6號家的瓢蟲。
3.教師:6號家的瓢蟲收到禮物后非常高興,它覺得自己的快樂應該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于是它留下了一朵花,對小鳥說:“請你把這個花環(huán)送給我的朋友,它背上的點子比我的要少一個!毙▲B一時不知道應該送給誰才好?你們知道嗎?
4.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師幼共同驗證。
5.教師引導幼兒總結:比5多1的是6,比6少1的是5.
(三)幼兒操作。
1.第一組、第二組:給瓢蟲送信。
2.第三組、第四組:給數(shù)字找朋友。
3.第五組:哪一條路最近。
。ㄋ模┗顒釉u價。
活動反思:
這個教學活動比較簡單,孩子們都能回答出老師的提問,上臺操作也沒有難度。所以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找出5和6是相鄰數(shù)的基礎上,再讓孩子們感知9以內的相鄰數(shù),進行比較,來理解相鄰兩數(shù)之間的關系。
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操作,很快地都找出了相應相鄰數(shù)。在操作中,我發(fā)現(xiàn)有一半的孩子能夠理解并能做對,還有些孩子,有的前后顛倒;有少部分干脆就畫錯了。
整個活動孩子們非常積極,興趣高漲。俗話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我相信,這個活動的提升會對孩子們有一個很好的促動,激發(fā)孩子們的求知欲和對數(shù)的升華。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欣賞離奇的童話故事情節(jié),拓展想象空間,對蛋的種類有探索的欲望.
二、活動準備:
該童話的錄音磁帶一盒 母雞 雞蛋 國王等桌面教具一套 實物蛋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欣賞童話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ǎ保┙處熛瘸鍪緦嵨锏,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ǎ玻┙處熡斜砬榈刂v述故事一遍,讓幼兒欣賞童話故事,思考:
故事叫什么名字?
故事里有誰?
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ǎ常┙Y合桌面教具演示聽故事一遍,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思考:三只母雞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樣?
。ǎ矗┬蕾p童話錄音一遍,讓幼兒用語言與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
2、讓幼兒想象"蛋"的奇遇記,集體合編童話故事.
。1)小組自由討論,想象"蛋"的奇遇記.
(2)集體續(xù)編童話故事.
3、組織幼兒討論:有幾種動物會下蛋?(雞 鴨 鵝 鳥類 蛇 等)它們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從顏色 形狀 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較)
4、活動延伸:根據(jù)不同動物下的蛋繼續(xù)續(xù)編童話故事,講給客人 老師或爸爸媽媽聽.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
2、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裝有米的無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組1個;每組1張16開或8開紙。
活動組織:
1、讓幼兒搖動桌上的瓶子,以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你們輪流搖桌子上的瓶子,聽聽有沒有聲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個搖過了要給另一個,不要爭!
2、引發(fā)幼兒猜想瓶中的東西是什么。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搖過了,那你們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導幼觀察米,說出米的特征。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有的小朋友說瓶子里是米,好,現(xiàn)在我們把瓶子蓋開開,把瓶子里的東西倒在紙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可以一邊看一邊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薄罢l愿意告訴大家米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好,剛才許多小朋友都說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長,有點圓,捏在手里硬硬的像個睡著的小娃娃!
4、引導幼兒說出米的好處。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嗎?”“對了,米可以做成飯,可以讓小朋友吃飽,長身體,米是糧食!薄昂,大家把米撿到瓶子里去,我們一起把它送到廚房的阿姨把它們做成飯。要小心點,千萬別弄到地上,這是農民叔叔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一會吃飯時也要小心,不要灑到地上,要愛惜糧食!
教學反思:
指導學生認識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了解種水稻的過程和食品的 簡單加工過程, 明白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 該學科與民族精神教育的結合點是: 教育學生懂得愛惜糧食,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 傳統(tǒng)精神?紤]到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已遠離農村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采取 生活模擬、圖像感知、情境體驗等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積 極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把所學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自身體驗結合起 來,不斷增強對愛惜糧食的深刻體會,把愛惜糧食內化為自己的行動和責任。
小百科:米是禾本目禾本科稻屬植物的果實–稻谷經(jīng)脫殼、碾磨粗皮后的成品,可食用。大米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之一,也是亞洲人的主要糧食之一,全世界約有二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大米。常見當作主食的地區(qū)在亞洲和各地唐人街。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2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03
中班教案(精選)08-2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4
(精選)中班教案08-08
[精選]中班教案07-30
中班的教案02-12
中班教案(精選)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