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大全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圍繞“感動”這個話題,訴說故事,暢談想法,感動心靈。
2.培養(yǎng)同學積極參與,敢于表達自身的想法的習慣,做到表達時有條理、有感情;在聽他人說話要認真,有耐心。
3.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一件令人感動的小事記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
4.能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力爭寫得具體、生動。
課前準備
1.“洗腳”公益廣告片段的課件。
2.本單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圖。
3.公益廣告片段;劉翔的圖片;音樂《丹頂鶴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讓自身感動的故事。
課時布置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電視廣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輕的媽媽打好熱騰騰的水,給年邁的老奶奶洗腳。她日復一日不變的行為,溫暖了奶奶衰老的心靈。她不知道,無意中,她教會了自身的小朋友──感恩。
看了這則公益廣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開拓視野,感受“感動”
像電視廣告中這樣的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古代歷史上就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請同學們來說說這些故事。
1.講古代感動的故事。如黃香溫席、孔融讓梨……
2.隨機設問:你為什么而感動?
3.不只俺國古代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層出不窮。小組說說感動的故事。推選其中說得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講講。
4.不只有許多感動的故事,俺們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動的圖片或音樂。
5.配樂引出《丹頂鶴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她從小就愛養(yǎng)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yè)以后,她仍回到她養(yǎng)鶴的地方?墒怯幸惶欤秊榱司饶侵皇軅牡ろ旡Q,卻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音樂響起)
聽了這個故事和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劉翔的圖片。這是誰?你喜歡他嗎?說說他的故事。
再聽劉翔獲冠時響起的國歌聲。同學們,當俺們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臘雅典,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你感動嗎?為什么?
7.小結:感動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為俺們善良,所以俺們學會了感動,學會了感恩。
三、互動交流,重溫“感動”
1.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經歷過讓自身感動的事呢?
指名說話。
一位同學說完后,請其他同學當記者,現(xiàn)場進行“答記者問”。引導同學說最感動的地方,說清感動的原因。
2.組織小組進行“感動20xx”競賽活動(根據(jù)上課時間自由調整),評選出最讓人感動的小故事。引導同學擬定評選條件:把感動的事件說清楚,說具體;表達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
3.開展活動。在音樂《感恩的心》中結束。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獨立撰寫,巡視指導
1.導語:同學們,老師和你們一起分享自身親眼所見的最難忘、感人的事。又看見你們和同桌快樂地分享各自聽到、看到、親身經歷那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事,真羨慕!有句啤酒廣告詞:“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老師是你們的好朋友吧!可是俺無法完全分享咱們班的每一位同學的記憶中精彩紛呈的感人故事。這樣吧,拿起筆來,把你們那精彩而具體的,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事寫下來,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你可以給文章加個有趣、新穎、恰當?shù)臉祟}。寫完后,再對照講述故事的具體要求,認真改一改。
2.生練習,教師巡視。
二、指導寫作
1.交流寫作:請同學把自身寫的片斷展示出來,讀后,請同學評一評,哪里寫得好?哪里還可以改進?
2.按方法、小組評改。
三、完成習作
1.把這篇文章全部寫下來。題目自定。
2.教師巡視指導。
。ê贾菔袨I江區(qū)長河小學 華麗)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導入
1.導語:上節(jié)課同學們用筆大膽記錄下最讓自身感動的事。假如再動動腦,就會使你筆下那感動、難忘的事,內容更加具體、語句更加通順,情感表達更加真實、準確,也就更加感人!這節(jié)課咱們一起評改上次的習作。
2.一起回憶這篇習作的要求。
二、分享語段,體會寫法
1.分享精彩語段。
導語:很多同學上節(jié)課作文中都出現(xiàn)了波浪線,愿意把你寫得精彩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嗎?寫得好,還要讀得好,那才棒!自身先練習讀一讀。
2.教師采訪展示者和聽眾,精彩在何處。
。ㄗ⒁夤膭盍曌骼щy的同學發(fā)言、展示,提高其寫作的積極性。)
三、優(yōu)秀賞析,滲透評改
導語:欣賞了全班每位同學感動、難忘的故事,其中有些文章的描寫讓老師仿佛也親身經歷這件事。
1.優(yōu)秀習作者上臺朗讀習作,邊投影展示,同學觀看、傾聽并考慮。
。ㄍ瑢W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讓人感動、難忘在什么地方?哪幾句寫得特別好?好在哪里?
2.傾聽評析。
。1)你覺得這篇文章所選的事感人或難忘嗎?
(2)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是一件感人或難忘的事?
(3)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鑒學習?
3.小結優(yōu)點。
四、互評互改,不時提高
1.結合講評,自評自改。(重點放在個人感動、難忘的精彩章節(jié))
導語:每一個人生長的足跡不同,對事物的感受也各有千秋。請大家再次回憶最讓自身感動的事,把聽到、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事像在大腦中放電影一樣放一遍。像剛才那位同學一樣,把它寫清楚,寫具體。
自身動筆進行修改。
2.四人小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講評,或說說自身的感受。
五、回顧過程,總結全課
教師采訪通過修改后習作水平進步明顯的同學:你有什么勝利的經驗?
小結:好的作文是修改出來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時修改,反復推敲”,還要“多讀、多思、多改”。
六、作業(yè)
將這篇習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給班級的班刊或平時閱讀的刊物,體驗希望與勝利的喜悅,讓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復習課文:
1、張衡是(漢)朝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杰出的(文學)家。
2、讀《愛迪生救媽媽》,想:
。1)愛迪生為什么能在關鍵的時候想出辦法來救自己的'媽媽?
因為愛迪生從小就愛動腦、動手,在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科學知識,所以他才能在關鍵的時候想出辦法救自己的媽媽。
(2)愛迪生想出了什么樣的辦法來救媽媽?
愛迪生讓小伙伴們站在點燃的油燈旁邊,由于鏡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來了,這樣,醫(yī)生就能給他媽媽做手術了。
3、我們人類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
二、背誦:
1、背誦136頁“我會填”。
。1)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2、背誦149頁“我會讀”和“讀讀背背”。
3、我國古代有許多科學成就。其中,(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被稱為四大發(fā)明。我國現(xiàn)代有很多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和(鄧稼先)同其他科學家一起攻關,終于研制出了(原子彈)和(氫彈)。
三、聽寫:
勺子 玉石 組成 發(fā)炎 珍珠 離開 香油 嚴寒 眼珠 數(shù)學 鉆石 睡覺 嚴重 寒冷 雞肉
距離 石油 鉆研 檢查 染色 傳達 團結 斥責 負責 炎熱 夸獎 研究 油條 睡眠 分類
羊肉 離別 耐心 查看 調查 謎語 傳染 夸張 珍貴 珠寶 種類 嚴格 獎狀 小組 滅亡
寒冬 責備 團圓 人類 歷史 地球 氣溫 時間 道理 生活 植物 滅絕 兒童團員 北斗星
環(huán)顧四周 恍然大悟
四、比較組詞:
勺(勺子) 玉(玉石) 組(組成) 珠(珍珠) 鉆(鉆研) 睡(睡覺) 璃(玻璃)
勾(勾畫) 主(主要) 祖(祖國) 株(株連) 粘(粘貼) 垂(垂頭) 離(離開)
拒(拒絕) 油(石油) 斥(訓斥) 炎(發(fā)炎) 槳(船槳) 肉(肥肉) 迷(迷路)
距(距離) 由(由于) 訴(告訴) 談(談話) 獎(獎狀) 內(內部) 謎(謎語)
傳(傳播) 嚴(嚴寒) 撒(撒野) 仰(仰頭) 漢(漢族) 撿(撿拾) 性(性別)
轉(轉動) 炎(炎熱) 散(散文) 迎(迎接) 汗(汗水) 檢(檢查) 姓(姓名)
五、近義詞:
清楚—(清晰) 果然—(果真) 著名—(有名) 鉆研—(研究) 急忙—(連忙)
六、量詞:
一(個)孩子 一(顆)星星 一(把)勺子 一(面)鏡子
七、拓展:愛迪生一生共發(fā)明(兩千多)項發(fā)明,包括(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本次“習作”教學,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
2、圍繞“秋天的景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表達等教學過程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訓練學生理清思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設計理念:
“新課標”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留心觀察、樂于表達,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和感想,特別注意用好平時積累的語言和有新意的詞句。因此,在設計這節(jié)“習作”課的時候,我注重從學生對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學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點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盡情地表達;并提醒學生用好平時積累的優(yōu)美語句,愉快地寫作文。
教學過程 中,我還注意從四年級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發(fā),注重營造輕松和諧的寫作意境,注重對學生寫作的過程和方法的關注,注重對學生情感和態(tài)度的關注。
課前準備:
組織一次秋游或課外觀察活動;準備好“秋天的景色”的多媒體課件或相關的網(wǎng)絡資源。
教學過程 :
一、觀察體會,感受秋天的特點。
1、導入 秋天。
(老師激趣談話。)“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同學們,老師剛才朗誦的這句詩,大家知道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嗎?(學生思考回答。)
好!有的同學說是春天,有的同學說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黃”、“綠”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節(jié)呢?老師請大家注意,詩里寫的是“橙黃橘綠”——水果成熟了!對,秋天。
看來我們還得逐字逐句地仔細觀察和體會,才能弄懂詩句的意思。
2、感受秋天。
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的影片。(播放多媒體“秋天的景色”。)
從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藍天、白云映照著平靜的水面,城市里街道兩旁金黃的樹葉,山上火紅的楓葉,果園里成熟的果實,農田里成熟的瓜果、豐收的糧食等等。)
同學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聞。(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剛才看過的影片,談一談各自看到的“秋天景物”的片斷。老師還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激勵學生大膽地口頭表達,讓學生互相評論。)
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據(jù)大家的觀察,你自己覺得秋天是什么樣的呢?(老師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于秋天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把握秋天的特點
好!下面大家各抒已見,談談你見到的“秋天”的“模樣”吧。(老師安排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各組都討論好了嗎?哪位同學來說說,你覺得秋天有哪些特點?
。ɡ蠋熞鹬貙W生的個人感受,不必強求統(tǒng)一。只要說的不是其它季節(jié)的特點就行。)
二、激發(fā)想象,描繪心中的秋天。
1 、(師)秋天像一首詩,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畫,秋天像一個美麗的童話。古人說:“萬美之中秋為最”。同學們,你們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呢?(老師激發(fā)學生盡情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提示:視覺上——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秋天的天空很藍、云很白;秋天是金黃色的(樹葉);秋天是火紅色的(楓葉)、、、、、、
感覺上——秋天秋高氣爽、氣溫不冷不熱;秋天刮風下雨后會很涼;秋天人們會多穿些衣服;、、、、、、
概括地說:秋天是成熟的季節(ji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秋天是從炎熱走向寒冷的橋梁、、、、、、)
2 、同學們,我們經歷過很多個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參加過“秋游”活動吧。請談談你心中印象最深的一處秋天的景色。
老師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點、農田、山野、校園等等,老師要指導學生最好是說出自己親身所見的秋天的景物。當然,學生如果說的是間接的見聞或加上合理的想像也要給予鼓勵。)
3 、啟發(fā)學生用最貼切的語句來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運用平時積累的'優(yōu)美語言和詞句。
大家平時見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詞語呢?(如:一葉知秋、秋高氣爽、天高云淡、秋風蕭瑟、秋風掃落葉、北雁南飛、、、、、)
老師給大家背幾節(jié)描寫秋天的詩句吧:“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等等。同學們一定也會背誦一些描寫秋天的詩句吧。c學生背誦有關的詩句,并作簡短的點評。)
大家一定還讀過很多描寫秋天的文章,或是看過反映秋天景物的繪畫。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同學的心中,秋天也許都不相同。那么,你們就用心地去構思,重點描繪你感受最深的秋天的風景吧。在寫作文的時候,你可以根據(jù)需要,把你平時積累的描寫秋天的優(yōu)美語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當、貼切。
三、精心構思,譜寫秋天的弦律。
播放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的鋼琴曲《秋的思語》,營造氣氛。
。◣煟⿵膭偛诺挠懻撝校蠋煱l(fā)現(xiàn)大家都很喜歡秋天。好!我們開始寫作文了。寫作文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寫作的順序,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要詳細地寫;其次要寫出景物的特點,寫出你的真情實感;大家還要注意用上你平時積累的優(yōu)美詞句,用好標點符號。
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寫好這篇作文,寫完后我們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互相欣賞吧!(學生寫作文,老師個別輔導。)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感悟,懂得發(fā)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郵票(帶齒孔和不帶齒孔的各一張)、插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
出示不帶齒孔的最早的“黑旋風”郵票的圖片問:這是什么?(板書:郵票。)再出示帶齒孔的郵票問:兩張有什么區(qū)別?(一張有齒孔,另一張沒有。)(板書:齒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
二、談話。
(出示“黑便士” 郵票)誰知道這是什么?(板書:郵票)(撕開郵票)你們看,這些撕開了的小孔象什么?這就叫做:齒孔(板書)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補齊課題)。
三、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合作學習交流識字方法,互相檢查、指正。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3、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你指我認——看口型猜字——做動作識字。
四、讀思
1、默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小組討論: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fā)明的?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五、交流
以“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為突破口感悟。
1、“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圖你能想象出當時阿切爾的動作神情嗎?學一學他的樣子,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jié)。
3、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
比較讀——范讀——練讀——比賽讀。
4、讓學生撕一撕有齒孔的郵票,體驗有了齒孔之后所帶來的方便。
六、練習
1、填空
一位先生 一位() 一臺()一臺()
一張( ) 一張() 一把()一把()
2、書寫
(1)學生觀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難寫的字。
(2)交流展示,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開火車競賽讀、摘果子游戲。
2、指名讀阿切爾被那個人吸引的內容。
二、讀思
自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2)“直到現(xiàn)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睆摹叭匀弧币辉~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三、拓展
1、郵票的齒孔還給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發(fā),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可采用什么方法解決?
如:衛(wèi)生紙之間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裝袋,藥品的包裝袋等等。
2、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fā)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四、實踐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學習伙伴之間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郵票。
2、故事會。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
五、書寫
1、學生觀察,練習書寫。
2、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重點指導:“英”字第七筆撇上邊要出頭!笆健弊值牡谒墓P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3、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寫不好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教學后記:
這是一個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那郵票便很容易、很整齊地被撕開!鞍⑶袪柋荒莻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把那個人的動作變成機器的動作,讓所有的郵票都好撕開。通過不斷研究,他的想法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這篇篇幅較長,情節(jié)簡單,語言平實,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讀的方式多種多樣,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由于課文較長更適宜默讀,我讓學生在學習中默讀課文。這個故事能給孩子很大的啟發(fā),小小的齒孔中閃耀著智慧的火花,能讓孩子們懂得發(fā)明與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從小養(yǎng)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我想就必須引導學生去感悟一些重點詞句,并且讀中要有所側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感悟的重點,我引導學生多讀。
在課后,我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到一些郵票的圖片,展示給孩子們,認識到郵票的同時,也了解到郵票是“微型百科全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誰能用一個四字詞語描述一下心目中的春天?從同學們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大家大多是用視覺來感受這迷人的春光的。同學們是否想過,那些失明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會是怎樣的呢?他們是用什么方式去感受春天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盲童安靜的世界。
2、齊讀課題。
二、復習課文,導入
1、檢查生詞:
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復習一些生詞。
2、說說文章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課件,談談對盲童安靜的印象。(你感覺到安靜是個怎樣的孩子)
2、作者寫安靜的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的'道理?請快速流覽課文,用_______ 畫出來。
3、自主學習:
(師:盲童安靜憑著那神奇的靈性創(chuàng)造了奇跡,這奇跡震撼了作者。)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安靜創(chuàng)造了哪些奇跡,用_____把句子畫出來,并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邊寫自己的感受。
4、小組交流:
讀句子、說體會。
5、品讀句子,交流體會:
⑴ 請同學們讀一讀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說說自己的體會。
⑵ 指導朗讀句子。
⑶ 發(fā)揮想象:
、 請同學們起立閉上眼睛,讓我們再次走進安靜的內心世界。(配樂范讀)當安靜攏住蝴蝶時,心情是怎樣的?心里又是怎樣想的?
小結:蝴蝶被安靜神奇的靈性所懾服,我們也被安靜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所震撼。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 當安靜張開手指,放飛蝴蝶,仰頭張望時,心里又是怎樣想的?
6、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失明的安靜就是用這樣觸摸的方式去感受美好的春光,而作者也從安靜的身上觸摸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出示中心句子)
7、同學們,通過安靜的故事,你們是怎樣理解這個句子?
四、總結收獲,升華情感
小結: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夠用心靈觸摸到。著名的盲人作家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五、布置作業(yè),課下延伸
1、課后閱讀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讀后感想。
2、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學教案范文02-16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9-1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0-07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10-14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10-01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10-2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0-21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語文小學教案范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