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教育目標:
1.在觀察體驗中,了解三只小老鼠為幫媽媽過生日做蛋糕的整個情節(jié),體驗"媽媽愛我,我愛媽媽"的情感。
2.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鼠寶寶對鼠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最好吃的蛋糕》PPT
2、商店貨架的圖片,上面印有:圍巾、鮮花、蛋糕、糖果等。
活動過程:
一、小老鼠的全家福。
1.出示一張小老鼠全家福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鼠媽媽、鼠老大、鼠老二和鼠老三。
2.教師講述:"今天是鼠媽媽的生日,小老鼠要送媽媽一份禮物,我們和小老鼠一起去為鼠媽媽挑選禮物吧。
3.出示商店貨架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商店里有哪些物品,并猜測小老鼠會送什么給媽媽,同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自己的理由。
二、結合PPT講述故事第一、二段。
1.教師講述,提問:小老鼠們買到蛋糕了嗎?為什么?那他們買到了什么?
2.教師講述第三、四段。提問:小老鼠們怎樣把大餅變成蛋糕的?他們加了那些好吃的東西?他們把蛋糕送到媽媽面前時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
3、教師講述地五段。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幼兒交流自己看到的.內容,說說小老鼠們在干什么。
2.說說鼠老大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3.仔細觀察鼠老大、鼠老二和鼠老三的表情和動作,說說小老鼠們是怎么樣做蛋糕的。
猜猜誰來了。引導幼兒猜想鼠媽媽看到蛋糕后會怎么想、怎么說。
4.播放生日歌,教師和幼兒一起和著音樂體驗為媽媽慶祝生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請家長把自己的生日告訴幼兒,并引導幼兒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自制禮物送給爸爸媽媽,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童謠的韻律美,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童謠。
2、豐富詞匯:搬來搬去、晃來晃去。
3、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重點:感受童謠的韻律美,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童謠。
活動難點:隨童謠做出相應的.動作并能大膽表現(xiàn)。
活動準備:背景圖,螞蟻指偶,螞蟻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紙偶,激發(fā)興趣。
今天小螞蟻要搬米,他是怎么搬的呢?請小朋友們聽一聽一首好聽的童謠,名字叫做《搬米》。
2.教師示范朗誦童謠。
提問:童謠里講了誰?他們在做什么?
3.出示背景圖,操作指偶,教師以富有節(jié)奏的聲音朗誦童謠。
提問:一只來,螞蟻來搬米,怎么辦?結果怎樣?學習詞語(搬來搬去)兩只螞蟻來搬米,怎么辦?結果怎樣?學習詞語(并用動作表演,晃來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怎么辦?結果怎樣?
教師邊做動作邊用富有明快節(jié)奏的聲音示范朗讀。
5.幼兒邊學習動作,邊有節(jié)奏的朗讀童謠。
(1)幼兒集體跟讀,引導幼兒讀準字詞。
(2)分組進行朗讀表朗讀練習,注意提醒幼兒用富有明快節(jié)奏的聲音朗讀童謠。
6.表演游戲。
幼兒戴頭飾扮演螞蟻,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邊朗誦一邊自由組合,體驗游戲的樂趣。
搬米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換來又換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進泥洞里。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用側身滾動的方法模擬某一滾動物體,增強節(jié)奏感和身體的協(xié)調性。
2.體驗滾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5~26頁《人體轱轆轆》。
2.節(jié)奏鮮明、輕快的音樂。
3.粘有雙面膠的"果子"若干。
4.清理干凈的地板地面或體操墊。
活動過程
一、做轱轆操
1.帶領幼兒將手臂彎曲,按兒歌節(jié)奏雙手環(huán)繞,做手部轱轆操:轱轆轱轆一,轱轆轱轆二,轱轆轱轆三,轱轆轱轆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我和你來做游戲。
2.請幼兒用雙手食指繞環(huán)動作做轱轆操。
二、滾動身體
1.剛才我們是用手來模仿滾動動作的,現(xiàn)在我們要用身體來學一學滾動的東西。
2.引導幼兒自由地在地板上滾動,對于不會滾的幼兒可給予幫助,請幼兒說說自己像什么。
3.你們能讓自己滾動時間長一點嗎?
4.請個別幼兒做滾動動作,其余幼兒說說他們像什么東西在轱轆轱轆。(如球、坦克、圓木、小蝸牛、翻筋斗的小熊,等等)
5.引導幼兒邊念"××轱轆轱轆"(如"小小蝸牛轱轆轱轆"),邊滾動身體前行。
三、游戲:小刺猬背果子
1.幼兒手腳著地或手膝著地向前爬,看見"果子"就側身翻滾或向前翻滾,使"果子"粘到背部。最后請幼兒互相幫助把"果子"拿下來,看看誰的"果子"多。
2.游戲進行1~2次,中間讓幼兒休息片刻。
3.幼兒邊念兒歌,邊做轱轆操放松,結束活動。
反思
想象與語言表達、動作表現(xiàn)互為促進,把握住這一關系能使幼兒學習得更主動、更有趣。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培養(yǎng)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重點和難點
1、重點:必須在助跑的基礎上進行跨跳。
2、難點:幼兒自由擺放的活動器械須隔開一定的距離放置,活動設能注意互不碰撞。
活動準備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厘米)并用水彩顏料和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
小花鹿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青草若干。
足夠大的平整的活動場地。
設計思路
幼兒平時在選擇跳的活動方式時,大多數(shù)情形下都采用單腳和雙腳跳的活動形式,故教師在導入新的活動形式時,既要通過幼兒和教師的示范講解把助跑跨跳的活動方式清楚明白地顯示出來,又要允許幼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幼兒在進行助跑跨跳時,由于他們動作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性,每個幼兒能夠跨跳的距離肯定是不等同的。所以教師提供的教具和指導的要求必須和幼兒個體的發(fā)展水平相吻合。
此項練習,如果注意不當,容易扭傷腳脖子,活動前,要多作一些腳裸和腿部活動的準備練習。
教育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fā)引導――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幼兒大面積練習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變化游戲情節(jié),提供興趣,調節(jié)活動量――結束游戲放松身體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yǎng)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yǎng)員往外跑。東跑跑,西跑啊跑,跑到草地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天天鍛煉身體好!
2、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厘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并觀察幼兒:那些人是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那些人是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還有那些人什么方法也不會。
(1)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fā)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范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只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跳過小溝的?”
(2)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只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yǎng)員也來學一學!苯處熓痉吨v解,并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3、幼兒大面積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1)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庇變杭瓤梢赃x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范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2)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jié)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里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教師繼續(xù)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后的體鍛活動中繼續(xù)給予指導幫助。
活動結束:
放松身體。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跨過小溝和小河,找到青草吃個飽,四散回教室休息。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知刺猬的特征以及秋天的特征和秋天的水果。
2、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述,樂意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看法。
3、體驗故事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認識蘋果、梨子等水果;課件;圖片、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師:寶寶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你喜歡吃哪些水果呀?(小結:寶寶們喜歡吃的水果可真多)
教師(出示背景圖):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也豐收了,我們來看看果園里有哪些水果呀?
小結:果園里的水果真多,有蘋果、梨子、桃子、櫻桃,小朋友想不想去果園里采水果啊?有一個小動物也想去果園里采水果給它的寶寶吃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教師出示圖片(刺猬媽媽):刺猬媽媽是怎么樣子的?
二、采用邊看圖邊提問的方式,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師:今天,刺猬媽媽要到果園里去為它的寶寶采水果吃,讓我們們來看看(出示圖片)
師:刺猬媽媽走啊走,走到了哪棵樹下啊?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撲通,一只蘋果掉下來)刺猬媽媽嚇了一大跳,哈哈,刺猬媽媽接住了這只蘋果
師:刺猬媽媽繼續(xù)往前走,它走到了哪棵樹下?看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撲通,一只梨子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刺猬媽媽的背上
師:刺猬媽媽又繼續(xù)往前走,它走到了哪棵樹下?看看這回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撲通,幾棵櫻桃和一只桃子掉了下來)也正好掉在了刺猬媽媽的背上
師:現(xiàn)在刺猬媽媽身上長滿了各種水果,小朋友覺得刺猬媽媽現(xiàn)在像什么呢?(會走路的水果樹)
師:現(xiàn)在刺猬媽媽可開心了,它背著各種水果要帶回家給它的'寶寶吃呢,小刺猬在家門口等媽媽回來,咦!小刺猬看見一棵會走路的水果樹,小朋友這棵會走路的水果樹是誰。浚ù题瑡寢專
三、帶領幼兒看課件完整講述故事。
師:小刺猬看到刺猬媽媽可開心了,小朋友們開不開心。肯氩幌朐賮砺犅犨@個好聽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會走路的水果樹》,讓我們豎起小耳朵聽張老師再講一遍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四、表演游戲。
師:故事講完了,刺猬媽媽身上背著各種水果,它是怎樣走回家的?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學下刺猬媽媽走路的動作?
教師請全體幼兒學刺猬媽媽的動作走回家。
小班教案 篇6
研討內容:
家長開放日活動一直是我園所注重的一項家園合作的活動。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學習情況;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我園于20xx年4月25日將進行小班年紀的“家長開放半日”活動。因此針對即將進行的半日開放活動,我們小班組對教學內容《媽媽我要親親你》的音樂歌唱活動進行了研討,我們一起從以下方面進行:
一、觀摩已有的教學視頻
通過觀看教學視頻,使老師們基本熟悉教學的內容和過程,并從中學習這節(jié)活動好的地方,如老師的語言組織,老師和孩子的互動等。
二、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
2、嘗試用小動物名稱進行歌詞替換。
3、在“親親”“摸摸”老師和同伴中體驗互動的快樂。
在制定這個目標時,老師們都表達了自己的理解,也覺得根據(jù)課程內容,這樣的目標是符合小班孩子的。
三、活動教具的準備
媽媽的.圖片吻的模型娃娃和兩只小動物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老師對于是否需要媽媽的圖片有些爭議,出示圖片的作用大不大?在活動中是否取得效果?通過討論,大家覺得還是保留要媽媽的圖片,具體效果如何要等到摩課時再決定。
四、研活動過程:
通過觀摩錄像逐一將活動分成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ㄒ唬⿲敫枨瑧撊绾巫匀坏膶,用什么方式簡單明了,幼兒又能很好意會。
(二)學習歌曲,通過觀看老師的動作提示來學唱歌曲。老師和幼兒應該在什么環(huán)節(jié)一起互動效果更好。
(三)創(chuàng)編歌詞,通過出示娃娃、小兔和小熊來讓幼兒學習替換歌詞。
。ㄋ模┗顒拥难由,讓幼兒邀請同伴或父母一起來玩“親親”的唱歌游戲。
五、模課前的準備
。ㄒ唬├蠋熓煜じ枨䦶椬啵痉冻囊袅亢凸(jié)奏的把握。
。ǘ┗顒又蟹冻枨鷰妆,如何和幼兒互動,互動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ㄈ┟總環(huán)節(jié)導入時老師語言的組織要明確,強調游戲中的規(guī)則要求。
(四)自我推薦小班組公開授課示范的老師。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01
[精選]小班教案10-1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3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1
(精選)小班教案11-03
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精選)11-28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