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常用8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要求會認的10個生字,正確書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自然樸素又充滿感情的語言。
3.了解課文以時間為順序的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1. 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文中語言運用的精彩之處,認真揣摩、品味。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筆下塑造的母親形象。
2. 引導學生通過整體閱讀、重點體會、品味語言幾個步驟進行文本學習。
3.能借助課文前面的導語明白學習課文的重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感受母親的美好品質(zhì)。體會作者對母親的熱愛、贊頌、感激和懷念之情。
2. 提升學生對濃濃親情的珍視。
重難點分析:
l 體會作者所說的“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真正含義。
2 理解母愛的無私,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3 透過語言文字體會老舍先生筆下塑造的母親形象,體會老舍先生對母親的贊頌、感激、懷念之情。
課前準備:
閱讀關(guān)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搜集有關(guān)老舍先生的資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搜集到的資料,走近老舍。
。ㄒ唬┱f說你了解的老舍先生。
學生根據(jù)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自己對老舍先生的了解。
(二)教師介紹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杰出藝術(shù)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二、體味母愛,走進文本。
。ㄒ唬⿲W生背誦有關(guān)母愛的詩句,吟唱有關(guān)母愛的歌曲。
(二)教師小結(jié):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有無數(shù)贊美母親的作品。老舍先生在母親去世快一年后得知這個不幸的消息,他用飽含血淚的筆寫下《我的母親》,以此作為回憶。讓我們走進老舍和他的《我的母親》,去感受這位語言大師如何贊美母親。
三、初讀全文,把握文章脈絡。
要求學生逐字逐句地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和同桌說說老舍是
如何贊美母親的。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四、品讀課文,圍繞話題體會“母親”形象。
。ㄒ唬┛焖匍喿x課文,說說老舍筆下的母親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勾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溫情提示:可以從文中提取關(guān)鍵詞語進行概括。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ǘ┙涣髯宰x課文情況。
預設:教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概括。
1.勤儉誠實,做事認真。通過語句“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她終年沒有休息……殘破的銅活發(fā)著光。”來感受。
2.母親樂于助人,不怕吃虧。通過“給親友鄰居幫忙……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眮砀惺。
3.母親的堅強。通過語句“北平有多少變亂哪!……可是,在這種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來感受。
4.母親對子女的愛。通過語句“母親含著淚把他送走,不到兩天,又含著淚接他回來!薄澳赣H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我由師范畢業(yè)……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眮砀惺。在這部分,還有許多細微的詞句,要引導學生從一句話、一個詞或一個字中細細品味。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體味母親情懷。
。ㄒ唬┊嫵鑫闹凶钭屇愀袆拥木渥樱⒂靡痪涓裱允降脑拰懴赂惺。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二)學生伴隨音樂讀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讀完將自己格言式的感受讀給大家聽。課件出示音樂
二、默讀課文,理解“生命的教育”的豐富內(nèi)涵。
。ㄒ唬⿲W生默讀課文,看從哪些語句中能感受到母親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反饋交流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關(guān)注表現(xiàn)母親給我影響的語段和語句。結(jié)合課文前面的導語,從以下幾方面重點理解。
1.“從這里,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還被我保留著!
2.引導關(guān)注第六自然段,“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3.重點通過最后一自然段感受。
(二)通過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并總結(jié):母親的勤勞誠實,做事認真,愛清潔,守秩序,待人真誠等良好品質(zhì)及做人的宗旨,都是通過身教給予“我”深刻久遠的影響,因此是“生命的教育”。課件出示總結(jié)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特色。
。ㄒ唬┱n件出示兩句話,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的。
1.“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這一句連用四個“怕”字,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恐懼,寫出了對母親的摯愛深情,語言表達則十分樸素。
2.“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無窮。
。ǘ⿲W生小組互相交流其他類似的語句,品味作者平實而又千變?nèi)f化、意蘊豐厚、充滿韻味的語言。課件出示交流內(nèi)容
四、書寫生字。
本文要求會寫的生字很多,但學生有困難的不多。重點指導“衍、倡、籍”的寫法。重在引導學生交流記字的方法。
五、小練筆。
讀著《我的母親》,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起自己的母親或其他親人。寫一個片段,告訴大家你們之間的親情故事。課件出示話題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老舍先生的語言特點,將豐富的情感蘊含于平實的語言之中。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林中小溪》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以“寓情于景”的優(yōu)美課文,也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是蘇聯(lián)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寫俄羅斯高加索地區(qū)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過不同地勢呈現(xiàn)出的種種情貌,以及從中顯現(xiàn)出的勇往直前、沖決一切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為自我人生道路的寫照。
學情分析
1.本班學生由于合校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情緒不穩(wěn)定,大部分能主動學習,但部分學生還是目標不明確。
2.學生基礎較差,兩極分化較為嚴重。
3.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內(nèi)容:林中小溪(一)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學習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2.領(lǐng)略課文中描寫的大自然的優(yōu)美景色。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教師點撥。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堅定樂觀生活信念。
教學資源
1、了解本文的出處及作者情況。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整體設計
教學重點:
1.領(lǐng)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的魅力。
2.學習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培養(yǎng)文學感悟能力
整體設計:
1、 知識點:寫景散文的常識。景語中蘊含的情語。
2、 考點:妙句賞析。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ㄒ唬┣楦袘B(tài)度目標:
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ǘ┲R目標:
1、朗誦文言課文。
2、積累文言詞匯。
3、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xiàn)象。
4、理解句意、文意。
。ㄈ┠芰δ繕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于斗爭、善于斗爭日意識,讓學生懂得用智慧同敵人做斗爭
二、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
2、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xiàn)象。
三、教學難點
1、 理解句意、文意。
2、 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
四、教學步驟 :
。ㄒ唬⿲ :
1、欣賞有關(guān)狼的圖片。
2、今天同學們就跟我一來走進蒲松齡的《狼》。
3、說一說你知道的有關(guān)狼的成語、諺語或故事。 說說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課件)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我們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并積累一些文言詞匯。
2、培養(yǎng)我們用智慧同敵人做斗爭的意識。
。ㄈ┰掝}研討
1、課文內(nèi)容的研討。
。1)、簡單回憶作者的有關(guān)情況。(出示蒲松齡畫像)
先出示畫像,后學生簡單作解釋。
。2)、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語氣,停頓。
(3)、播放錄音,讓學生對比,加深理解。(出示遠教資源視頻)
聽一聽課文的節(jié)奏,語氣,并請同學們用“ 狼”概括課文各段的內(nèi)容。
。4)、小齊讀課文。(教師提示停頓)
板書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5)、自主口譯課文。
。6)、提問質(zhì)疑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請求同學幫助解決,老師可略作歸納。(教師完成指導)
(7)、口述課文內(nèi)容,具體落實字、詞、句的解釋。
。8)、評一評一
補白式對話
從 句可以看出,這是兩只 的狼。
從 句可以看出,這是一位 的屠夫。
“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發(fā)?
提示:對待狼一樣的惡人,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勝利。(答案不求一致,盡量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對狼的研討
。1)、辯一辯
先回憶本單元課文的共同特點(關(guān)愛動物),提示本文是不是和它相矛盾。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見到狼了,從生態(tài)平衡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狼?
。ǔ鍪疽恍┵Y料,讓學生了解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
。2)說一說你的理解。
。ㄋ模⒉シ乓欢蝿赢嬕曨l,再一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ㄎ澹┎シ乓皇着c狼的關(guān)的歌曲。
板書
狼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狼 : 狡詐、貪婪
屠戶 : 機智、勇敢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隨課文情境認識11個生字和提手旁、八字頭2個偏旁。
2、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對動物的尾巴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讀問句
難點:讀好問句
三、課前準備
課件 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認讀生字。
1、徐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想聽嗎?(想)那同學們坐端正。今天呀,森林王國中的動物正在進行一場非常特別的比賽,需要我們班的小朋友給它們當裁判,可是它們不比跑步,也不比唱歌,它們到底在比什么呢?誰來猜一猜?(出示課題)趕快拼拼。
2、指導學生觀察拼音。發(fā)現(xiàn)“巴”沒有聲調(diào),讀輕聲。師補充:要讀得又輕又短。除了尾巴,誰還會用“巴”說詞語?(嘴巴、下巴)我們的身體上的“嘴巴”、“下巴”,這時“巴”都要讀輕聲。但是它單個字的時候又讀作“巴bā”。仔細看看這個巴字,你在哪個字里見過它。出示“爸”,那誰的數(shù)學學得最好,能用減法來記住巴字。
3、導學:同學們仔細看“比”:這個“比”字可有趣啦,誰來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名)老師小結(jié):比字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就是說一個人是不能比賽的,兩個人才算有對手,這個“比”字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你能給它組詞嗎?(比較 相比 比賽 比美 比一比)
4.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伸出你的小手指 和我一起來書寫比尾巴這三個字。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認讀生字。
1、這樣特別的一場比賽,你們想去觀看嗎?好,那就請同學們坐好了!我們乘著小火車一起向森林出發(fā)了。森林里都哪些小動物來參加比賽了?同學們猜一猜,出示謎語。
2、小動物們已經(jīng)排好了隊, 瞧,有兩位小動物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它們是誰呢?(認讀“兔”和“公”。)
他們兩個是什么結(jié)構(gòu),偏旁是什么?(認識新偏旁八字頭)
3、還有一些生字寶寶也想出來和大家打一下招呼,咱們給它們打個招呼吧 。
、俪鍪旧?偨Y(jié)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
指導’把”字:咦,看著這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巴—爸、把”,看,巴可喜歡交朋友了,它和不同的偏旁組合就變成了不同的字,而且聽聽,他們的讀音還差不多呢。
②出示詞語。有些生字寶寶還藏在詞語里呢,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③出示句子。老師把這些生字放在了句子里,你們還會讀嗎?(注意問句的讀法,師指導。)
同學們看,誰字總是和小問號在一起,表示問別人問題,很想知道答案,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聲調(diào)要上揚。(同桌互相讀,指名讀,教師范讀、評讀)
課間休息: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老師要獎勵你們一首歌聽聽。
好聽吧,要想把這首歌學會,就得先把課文讀好了。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82頁。
三、初讀課文,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1、誰來試著把這一篇課文讀一下,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它們的尾巴都有什么特點。
。ǔ鍪咀x書要求。) 及時糾正讀音。
2、師范讀。
3 誰想和老師比一比讀課文。(找四名同學,每個人讀一小結(jié)。)
你們幾個是最勇敢的,老師要獎勵你們。
4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特點嗎?
5、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長、短、傘,彎、扁。
6、比賽中誰得到了冠軍?(孔雀)
為什么說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你最喜歡他們當中的誰?為什么?(用“最”練習說話)
四、小結(jié):
動物的尾巴真漂亮,其實每個動物的尾巴都各有特點,想知道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到森林里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檢查指導學生歸納整理詞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引導學生感悟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形象,并教給學生感悟的一般方法。
3、激發(fā)學生親近文學、熱愛文學、走進文學之門的興趣。
教學設想:
怎樣進行語文教學(特別是日常的語文教學)才能體現(xiàn)新課程大綱的精神,才能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這是擺在每一個語文教師面前的問題?經(jīng)過教研室的假期培訓,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對這篇課文如何上,我有了幾點粗淺的想法,不當之處,請斧正。
1、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了界定,這也給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方向,當然并不是每篇課文都要完全體現(xiàn)這三方面的目標,理應有所側(cè)重。這篇課文側(cè)重的是后兩點。所以課堂學習的大部分時用在完成目標2上。
2、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要求如何落實到教學中去?
我是這樣做的:預習以“自主”為主,教師通過布置檢查預習作業(yè)的方式來落實,比如,識字教學,完全可以讓學生借助字典詞典自己解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歸納整理,構(gòu)建他們的“詞庫”;又如“文學常識”,“作家作品”的相關(guān)知識可以讓學生借助圖書資料、網(wǎng)絡資源來搜集信息,篩選整理。教師做好檢查督促工作,保證學生堅持自學下去,這對學生能力的養(yǎng)成將大有裨益。課堂教學以“合作、探究”為主,避免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幾人一小組,輪流發(fā)言
語文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是情感的課堂,本案以“感動”這條情感主線展開教學,努力構(gòu)建開放的課堂格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好課文,使孩子們在“感動”中感受中朝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在“感動”中讓學生體會重點語句及反問句等一些特殊句式對表達情感的作用,達到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噩耗、剛強、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使自己感動的詞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4、領(lǐng)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友誼。
教學難點:
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開展讀書活動,了解志愿軍抗美援朝,英勇犧牲的戰(zhàn)斗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發(fā)興趣
1、每個同學都在愛的海洋里成長,最關(guān)心你、與你最親的人是誰?他們是怎樣關(guān)心愛護你的?
這些有血緣關(guān)系、關(guān)系親密、給了你無限幫助的人,我們都稱之為“親人”。
2、我們中國人民與鄰國的朝鮮人民跨越國界,并無血緣關(guān)系,可是當年,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卻把朝鮮人民稱為至親至愛的親人,分別時情真意切地說“再見了,親人”,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學習魏巍寫的《再見了,親人》。(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學生簡介時代背景,教師作適當補充。
二、初讀感知大意
1、提出初讀要求: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詞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中“親人”指誰,想想他們的哪些事感動了你?
2、學生初讀課文,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反饋、交流
。1)教師抽讀生詞,強調(diào)“妮”(ní)、“誼(yǐ)”、“耗”(hào)等生字讀音,注意“噩”、“嫂”的寫法。
。2)學生匯報:課文中的“親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用課文的語句說出她們?yōu)橹驹杠姂?zhàn)士所做的感人的事。
三、品讀感悟親情
1、是什么使不是親人的兩國人卻比親人還親呢?帶著這個問題學習最使你感動的小故事,劃出讓你特別感動的內(nèi)容,抓住詞句說說體會,并把自己的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
2、學生交流,抓重點詞句感情親情:
。ㄒ唬爸驹杠娕c大娘”之情:
。1)句子:記得五次戰(zhàn)役的時候,由于敵機的封鎖,……這真是雪中送炭哪!
A、引導學生抓住“帶著”、“頂著”、“冒著”、“穿過”等詞語,想象當時這樣做的危險和艱難,從而體會大娘為志愿軍不顧生命危險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這個成語來體會,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語的含義,接著聯(lián)系句子具體談談這個成語“雪”、“炭”分別指什么,最后想象“雪”——志愿軍當時的困境及困境會給他們帶來的后果,從而進一步體會大娘想志愿軍所想,急志愿軍所急,為他們而將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質(zhì)。
C、感情朗讀:朝鮮大娘愿意為志愿軍付出生命,給了志愿軍及時的幫助,她把志愿軍看成比自己還要重要的人,能不算“親人”嗎?讀出你的感動吧!
。2)句子:我們還記得,我們的一個傷員在您家里休養(yǎng)……您為了我們失去了惟一的親人。
A、引導學生抓住“惟一”、“丟”、“背”等詞來體會,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談談“惟一的親人”對大娘意味著什么,接著體會大娘這一“丟”丟下的是什么,“背”起的又是什么,從而理解大娘對志愿軍的感情勝過親人。
B、感情朗讀:朝鮮大娘為救志愿軍不顧最親最愛的小孫孫,這能不算“親人”嗎?
[這兩句教學不一定按以上順序,根據(jù)學情而定。學生還可能談到大娘洗補衣服幾夜不眠、大娘八年來像慈母般地關(guān)心戰(zhàn)士們等情節(jié)讓人感動,老師都要予以肯定。]
。3)朗讀比較,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師引:大娘為志愿軍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難怪志愿軍對大娘說一一
“這比山還高比沒得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會忘記?”(出示句子)
A、請學生改成陳述句。
B、比較兩句話,哪句更能體現(xiàn)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讀:
師:在五次戰(zhàn)役的時候,是大娘帶著全村的婦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讀
師:在敵機來的時候,大娘把傷員背進了防空洞而丟下了自己的小孫孫,所以——生接讀
。墼O計理念:比較反問和陳述的語氣,指導朗讀反問句的語調(diào),采取不同形式反復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反問句,體會反問句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
(二)“志愿軍與小金花”之情:
。1)句子:你回來以后,焦急地等待著媽媽,可是……小金花,你是多么剛強呀!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
A、引導學生抓住“把腳一跺”、“嘴角抽動兩下”、“狠狠地說”等詞句體會小金花內(nèi)心失去媽媽的悲痛。
B、感情朗讀,演讀。
C、“媽媽犧牲不落淚”,可“跟志愿軍告別卻哭成淚人”,你感受到什么?
D、再讀句子。
。2)朗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方法同上)。
。ㄈ爸驹杠娕c大嫂”之情:
。1)句子:我們清楚地記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傷好以后,您只能靠著雙拐走路了。
A、可抓住三個“挖”來理解它們的不同背景,再想像這三個“挖”字背后,大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挖的,從而理解大嫂不顧生命危險為戰(zhàn)士們挖野菜的可貴品質(zhì),感人至深。
B、感情朗讀
。2)朗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方法同上)。
3、朗讀體會惜別深情
。1)師引:現(xiàn)在志愿軍就要同她們分別了,此時此刻,戰(zhàn)士們是怎樣抒發(fā)自己那依依惜別之情呢?從課文中找出有關(guān)語句來讀一讀,想想怎樣讀出句子中的感情。(生自由讀)
(2)評讀。(注意體會與大娘告別的不舍,對小金花的疼愛,對大嫂的不忍心。)
4、感情朗讀1-3自然段,升華情感
。1)選擇自己體會最深的一個自然段朗讀,注意表達出志愿軍的思想感情。
(2)激情配樂朗讀:
A、在這分別的日子,當我們想到大娘為我們洗補衣服幾夜沒合眼,想到大娘為給我們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想到大娘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親人時,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動情地對大娘說――(配樂齊讀第一自然段)
B、當我們看到淚流滿面的小金花,想到她說要為媽媽報仇時的情景,禁不住對小金花說:――(配樂齊讀第二自然段)
C、當我們面對拄著雙拐,背著孩子,走過崎嶇的'山路,送了我們幾十里的大嫂,想到她為了給我們挖野菜而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時,我們再也忍不住了,深情地對大嫂說――(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抒情贊頌親人
1、前來送行的人只有三個嗎?課文為什么只寫這三個人呢?
2、這三個人代表著千千萬萬的朝鮮人民。光她們?nèi)齻就為志愿軍戰(zhàn)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當年的朝鮮人民為志愿軍付出了多少代價,怎么不令人感動呢?說出你們的感動,說出心中的贊揚,最好能合適地選用反問句。
。墼O計意圖:情感噴涌時,讓學生適時地抒發(fā),并嘗試用反問句來表達情感,既能讓學生抒發(fā)自己對朝鮮人民的贊美之情,又加強學生對反問句表達效果的認識。]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第1-3自然段
二、課內(nèi)鏈接課外,仿寫段落
1、為了志愿軍,朝鮮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國籍,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不顧惜親人的生命。她們?yōu)槭裁茨転橹驹杠姼冻鲞@樣高的代價呢?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談談嗎?
。墼O計意圖:通過再次讀課文,體會無數(shù)志愿軍戰(zhàn)士也在朝鮮這片土地上灑下了鮮血,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兩國人民的鮮血凝成的。]
2、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故事?
3、讀《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片斷(節(jié)選志愿軍戰(zhàn)士感人的故事),讀后談感想。
4、師引:想一想,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會說些什么?請選擇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為角色,以她們的口吻,寫一個片斷,題目也是《再見了,親人》,同樣可以按“勸慰――敘事――抒情”的結(jié)構(gòu),用第二人稱來寫。
5、交流評析。(評析可重點引導學生從事例描寫是否感人,反問句運用是否恰當?shù)确矫嬲归_)
三、學習最后三個自然段
。、戰(zhàn)士即將啟程,列車就要開動,兩國人民捧著一顆顆赤誠的心向最親最愛的人告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體會怎樣才能讀出這份感情。(學生個人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學生評讀。
。◤睦斫狻霸佟比胧,理解句中表現(xiàn)的眷戀、依戀、留戀之情!霸倏匆谎邸薄ⅰ霸偻A羝獭,似乎列車再停留片刻,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親人,也可以慰藉我們充滿離愁的心。)
3、創(chuàng)設情境引讀。
。1)師:戰(zhàn)士們登上了列車,望著這些可敬可愛的親人,望著這片曾經(jīng)灑過鮮血的土地,志愿軍從心底里發(fā)出了喊聲――生: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2)師:列車開始啟動,緊緊拉著的手松開了,列車前行,親人向后退去。戰(zhàn)士們多想再看他們一眼呀!于是,他們只好請求隆隆前進的列車――生:列車呀,請開得慢一點,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jīng)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3)師:然而,列車飛快地向前駛?cè)ィH人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戰(zhàn)士們只好揮手,大聲呼喊著――生: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4)告別的情景感人至深,現(xiàn)在你就是志愿軍戰(zhàn)士中的一位,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向朝鮮親人揮手告別――生齊讀4-6自然段。
四、小結(jié)
列車開走了,然而中朝兩國人民的心永遠連在一起。正如金日成首相所說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人民之間結(jié)成的深厚友誼將永遠留在朝鮮人民子子孫孫的心中!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推薦閱讀《誰是最可愛的人》。
語文教案 篇7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詞。
2、了解長江的常識,通過長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感的熏陶。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辭和重復的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重點語句、詞語分析蘊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熟悉課文,自己解決下列生字詞
浦口曙天吹拂舢板駁船堆棧穿梭粼粼
瑰紅縷縷千年萬載哺育湖泊
容光煥發(fā):臉上放出光彩,形容身體健康,精神飽滿。
粼粼:形容水的明凈。
三、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郭風:1917,當代作家。1938年散文處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島》、《曙》、《唱吧,山溪》、《鮮花的早晨》、《燈火集》等。善于以詩人的眼光來觀察、理解社會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藝術(shù)手法,從草木蟲魚、風土人情中見時代風貌,有較濃郁的詩情畫意和牧歌風味。
這篇散文作者創(chuàng)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頌那個時代他心目中的祖國,新中國誕生后,年輕的共和國意氣風發(fā),欣欣向榮,到處洋溢著為未來的燦爛理想而奮斗的勃勃生機,到處是文中寫到的生產(chǎn)建設的繁忙景象和建設的成果。這是時代的開始。所以文中,寫長江的黎明,象征著祖國的欣欣向榮,朝氣蓬勃。
四、熟讀課文,體會文中字里行間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簡單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三、分析課文
1、文中寫了長江的那個時段的景象?
黎明
2、請從文中找出能夠表達作者看到黎明的長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暢,青春一般的歡愉。
四、討論:黎明和青春的特點是什么?
清新、明凈、明麗、容光煥發(fā)、生機勃勃、朝氣、活力、希望
文中那些語句突出了這樣的特點?
并且采用了那些表現(xiàn)手法來寫這些景象的?
擬人、反復、比喻、象征(作用都是為了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舒暢、愉悅的思想感情)
五、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時間,思考:
文中的黎明是否僅僅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為什么只寫長江的黎明,在這里有什么深刻的內(nèi)涵?
不是。象征了祖國的欣欣向榮,勃勃生機。
六、小節(jié)課文
七、完成課后練習。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
1、能獨立認識本課9個生字,積累10個詞語,結(jié)合課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無恙”。按正確的筆順規(guī)則在田字格里描寫“肅、吭、忐、忑、蕪”。
2、能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嘗試提問。
3、通過學習,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有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
1 、識記9個生字,在語境中理解“忐忑不安”、“安然無恙”的意思。學習書寫漢字“肅、吭、忐、忑、恙、蕪”。
2、 嘗試提問,有探究的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圖(喇叭花 雞冠花 ) 圖上分別是什么花?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出示圖:打碗碗花
2.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
這種花究竟生活在哪里?究竟是怎樣的花?這么新奇有趣的花,卻有一個那么怪的名字,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讀了課文,就會明白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習第1節(jié)。
(1)打碗碗花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填空題
(2)學習生字“荒、蕪、茬” 給“荒蕪”找近義詞。 看圖片理解“一茬接一茬”
。3)引讀第一節(jié)。
2、學習第二節(jié)。
。1)究竟是怎樣的打碗碗花呢,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寫了這個內(nèi)容。
(出示第二小節(jié))齊讀。( )的打碗碗花 你喜歡嗎?
(2)讀出喜歡的感情來,選一句你最喜歡的句子來讀一讀。
打碗碗花真漂亮,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它那美麗的'模樣。 粉中透紅的花瓣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淺淺的小碗,“碗底”還滾動著露珠呢。多么新奇、有趣的花呀!
。3)引讀第二節(jié)。
三、細讀課文,學習生字。
1、指名讀2-6節(jié) 填空:外婆告訴我,( ),我當時( )。后來,我經(jīng)過嘗試,終于知道( )。引出疑問“打碗-不打碗”
2、外婆當時是怎么說的?畫出外婆說的話。 學習生字:“摘、肅” “摘”與“商”區(qū)別。書寫指導:“肅”指導朗讀。 “我”相信嗎? “將信將疑”是什么意思?
3、指導填空。
(外婆說:“________ !蔽覍@話將信將疑,有點相信是因為________;但感到疑惑的是因為____ ____。)
我對外婆的話將信將疑,心里很矛盾:這話似乎應該相信但我轉(zhuǎn)念又一想。
過渡:摘了“打碗碗花”真的會讓人打破飯碗?
4、學習5-6節(jié)。 指名讀5-6節(jié)。出示6小節(jié),細讀質(zhì)疑。為什么“忐忑不安”“一聲不吭”? 觀察“忐忑”的字形特點,理解意思。給“吭”找姐妹字:抗、航、杭、坑 。 讀出語氣。
引讀, 理解“安然無恙”的意思
5、小結(jié):看來,什么事都要通過自己的眼睛,或自己嘗試,才能找到答案。
6、你喜歡小男孩嗎?我想對男孩說:“”
師引:小男孩的疑問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引讀最后一節(jié),你有辦法解決嗎?
7、學習第7節(jié)。
教師出示資料:打碗碗花又叫小旋花、打碗花。草本植物,葉片三角狀卵形、戟(jǐ)形或箭形。莖很柔軟,靠平臥在地或纏繞在其它植物上生長。花粉紅色,像喇叭的形狀。花期6—7月。生長在荒地及田邊、路旁。地下的根狀莖含有很多淀(diàn)粉,提取出來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花和根狀莖可入藥,也可做殺蟲劑。
四、復習鞏固,適度拓展。
1.復習新詞:荒蕪、除非、將信將疑、嚴肅、鄭重其事、鼓動、一聲不吭、忐忑不安、安然無恙、始終。用“忐忑不安”說一句話。
2.生活中還有什么是覺得有疑問的,不妨自己探究一下。
3.課后找一種有趣的植物的資料,了解它的特點。
五、 指導描摹。
1、 出示“肅、吭、忐、忑、蕪”,讀一讀。
2 觀察老師在田字格內(nèi)書寫“肅。(媒體演示)
3 書寫“吭、忐、忑、蕪”。
板書:
打碗碗花
打碗 不打碗
聽說 嘗試
將信將疑
積極思考 勇于實踐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7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古詩教案05-27
(精選)語文教案09-26
[精選]語文教案09-29
(精選)語文教案11-25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1-16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2-26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2-3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