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比的應用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比的應用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比的應用教案 篇1
教學要求:使學生能夠應用比的意義,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步驟。
教學難點:掌握解題的關鍵。
設計思路: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焦點問題,從而激起他們探求新知的興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并培養(yǎng)他們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大家看老師給你們安排的座位就知道這節(jié)課我們采用的主要是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團結合作,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給你們小組起個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將組名寫到黑板上。
二、復習,創(chuàng)設情境
復習題:六一班有男生16人,絲生人,則男生和絲生人數的比為( ):( ),男生占( )份,女生占( )份,男生占全班人數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數的( )/( )。
師:誰來完成填,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調查一組數據并將調查結果填在調查表上,調查表如下:
我們小組調查的`是( )和( )這兩個量,這兩個量的比是( ):( ),其中( )量占( )份,( )量占( )份,( )量占兩之和的( )/ ( ),( )量占兩量之和的( )/( )。
師:打開電視或是翻開報紙,媒體競相報道的就是伊拉克戰(zhàn)爭,戰(zhàn)爭帶給伊拉克人們的是什么?大家看這么一組統(tǒng)計數字。
三、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例2:根據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數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伊拉克的平民約有6850人傷亡,其中死亡和受傷的人數比為25:112,請你求出死亡和受傷各有多少人?
師讀題,請小組成員討論一下,這道題該怎么做?如果有了結果,請各組派一名代表將算式列在你們組名的旁邊,計算時可以用計算器。
生分組交流,并將答案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看這道題一共有幾種做法,如果你對哪個小組的做法有問題盡可以發(fā)問。
生之間進行交流,從而發(fā)現用按比例分配解決這道題的方法。
師:你們用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解決了新問題真不錯!
師:我也有一個問題,你們的答案是否正確,你們檢驗了嗎?允許生有少頃的討論。
生:因為這道題實際上是把6850人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死亡的人,另一部分是受傷的人,所以可以用1250+5600,看是否得6850。
師:說得太棒了,也就是將傷亡的人數進行了分配。同學們,老師告訴大家,在工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法就叫做按比例分配,例2題就是把6850按照25:112來進行分配的,就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同學們,當你們看到死亡1250人,受傷5600人這兩個數字后,你們有什么感想?
生談感想
師:面對著大量流離失所,飽受戰(zhàn)爭之苦的伊拉克平民,面對著大量無辜的伊拉克平民的尸體,世界上許多國家對伊拉克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大家看例3.
例3:中國方面政府向伊拉克難民授助了500頂帳蓬,俄羅斯政府為伊拉克平民援助了60萬噸糧食,伊拉克議會經過協(xié)商,決定將這批糧食按照人口數分發(fā)給受轟炸比較嚴重的三個城市:巴格達、基爾庫克和巴士拉。這三個城市的人口分別為500萬人,24萬人和76萬人。假如你是伊拉克的政府官員,你將如何分配這批糧食。
師:各位官員,你們馬上召開會議討論一下吧,如果有了結果,請將你們的分配方案寫到黑板上,比一比,看看哪組的工作效率高?
生板演他們組的做法:
師:下面我們召開一個小小的記者招待會,各位小記者,你們認為這個分配方案合理嗎?對于黑板上的算式,你們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這幾位官員給你們解釋一下?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適時的舉行一場辯論會,從而使學生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
師:你認為這道例題屬于哪種類型的應用題?為什么?遇到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我們該怎么做?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夠開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能夠通過小組學習來自己解決問題,看來呀還是團結起來力量大,你看你們竟然通過自己的努力就研究出了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接下來,我們繼續(xù)應用今天所得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好不好?
四、鞏固內化,解決生活中問題
。薄l(wèi)生部統(tǒng)計的數字,截止到4月21日,中國大陸共報告非典型肺炎20xx例,其中治院,尚在治療中和死亡人數的比為1201:708:92,請你求出在這次疫情中,已經治院、尚在治療中和死亡各多少人?
師:請大家拿出課堂練習本,將這道題做在本上,如果有誰做完了,請前五名同學和我擊掌
祝賀。
師:請第一個做完的同學找個人讀答案。
師:看來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只要積極預防,大家盡可以放心地學習和工作。
2、小李、小王、小張三個人是合伙買福利彩票的彩民。他們采用合作出資,共同選號的方式來購買福利彩票,幸運的是他們中了特等獎,老師這兒有一張調查表,上面記錄了三個朋友中獎金額和投注額。
合伙買福利彩票情況調查表
中獎金額
500萬
投注人
小李
小王
小張
投注款(元)
200
140
160
應得獎金
1、請你們幫他們算一算,每個人該分得多少錢?
2、小李將實際得到的全部獎金160萬元按照1:3的比將錢捐給了希望工程和自己留作教育基金,請問小李捐給希望工程多少錢?
師課件演示先出示第1問,生算完后,將答案點擊到括號內。
師讀第2個問題時生議論,師問:”怎么有問題嗎?”
生:小李應該分200萬元,怎么你說小李將實際得到的全部獎金為160萬元,你算錯了吧?
師:我再看看,沒有。
生:那兩個人少給他了吧!
師:也沒有,到底怎么回事?因為中獎后交納20%的個人所得稅,所以小李實際得到了160萬元,大家一定要記住,依法誠信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接著算吧。
師:請做完的同學報告你的名次。
算完后出示一個大募捐箱。
師:同學們,看來呀,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果我們經常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的事物,那么我們的數學本領一定會越來越高,老師留一個作業(yè),
作業(yè):在普九達標活動中,教育局撥給南關小學20xx本圖書,學校決定把這批圖書按照人數的多少分發(fā)給各班用于置辦圖書角,每班應該分多少本書呢?,請你展開調查,并且將你的分配方案寫成書面材料交給李校長。
比的應用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二單元第5課時 (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在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回顧以前學習過的平均分,由平均分的“公平”引出今天的題目如果還按照平均分,反而不公平。(兩人共同合作勞動,完成份額不同,所得分配問題)
2、小結:剛才兩位如果勞動資額相同,所以他們獲得的報酬要按1:1來分配,這種分配方式也就叫平均分。如果完成勞動份額不相同,所以他們獲得的報酬要按1:1來分配就不公平,怎么辦?
。ńM織交流)
師:這里的報酬要完成份額的比進行分配比較合理。像這樣,把一個數量按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課題:按比例分配)
二、初步感知
1、想一想,兩位應該按怎樣的比來分配勞動所得?(板書:按完成的比3:2進行分配)
2、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3:2的具體含義。
3、誰能用算式表示兩位各應分得多少元?
4、小結:通過剛才的生活實例,你認識了什么?(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三、自主探究,合作研習
1、談話:其實,在生活中,像這樣的按比例分配的例子是很多的,你有沒有遇到過?說一個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學習第19頁內容,由于我們昨天已經布置了預習,所以我們按以下提綱進行交流。
2、 此時用PPT出示“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導學提綱”
學習內容: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19頁。
學習目標
1、認識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掌握這類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
2、認識連比,理解三個數量連比的意義。
導學提綱
1、例1中“紫色與紅色方塊數的比是3:5”的含義是什么?
2、與同學說說例題中每種方法的解題思路。
3、你能畫圖理解這兩種解題方法與同學交流嗎?
4、你怎樣理解例2“按照2:3:5配置混凝土”這句話的含義?
5、“練一練”第3題是把1200千克培養(yǎng)料按怎樣的比來分配?
學生根據導學提綱進行下列活動,教師巡視,深入各小組交流,關注學困生。
。1)獨立思考,嘗試解答。
(2)小組交流,說說想法。
。3)組織交流,形成思路。
。4)選好內容,進行預展示。
四、集中展示
1、例1中“紫色與紅色塊數的比是3:5”的含義是什么?
預設:(1)這里的3:5,也就是在8個方塊,紫色占3份,紅色占5份,一共有8份,紫色占了方塊總數的83,紅色占方塊總數的85。求紫色(茄子)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984平方米的'83是多少,求紅色(西紅柿)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984的85是多少。
(2)把984平方米平均分成5份,3份是茄子,5份西紅柿。總份數3+5=8,
茄子為984÷8×3=369(平方米),西紅柿為984÷8×5=615(平方米)。
2、展示例2的解題思路及方法……
3、展示“練一練3”的解題方法
小結:通過剛才的生活實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你覺得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答關鍵是什么?
預設:(1)關鍵是根據已知的比表示的份數關系,找出各種數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也就是把比轉化成分數,再按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乘法計算。(2)根據份數先求總份數,再求每份數,最后求幾份數。
五、反饋檢測
1、本次校運動會上共有644人報名參加各項目比賽,其中男女運動員人數的比是4 :3,你知道參加各項比賽的女運動員有多少名嗎?
2、低年級老師用一根長40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三條邊的比是4 : 7 : 9的三角形,請你幫低年級老師算算三條邊的長度各是多少?
3、六(1)班有學生35人,六(2)班有學生36人,六(3)班有學生34人。在第十二屆田徑運動會入場式上需要制作210面彩旗,按照六年級各班學生人數的比,六年級三個班各需要做多少面彩旗?
4、一個標準的籃球場是長方形,它的周長是86米。長與寬的比是28:15。求這個標準的籃球場的面積。
六、課堂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課堂作業(yè)
20頁,1、2、4、5。
板書設計:
按比例分配的解題方法
一要知道分配的數量,二要知道按怎樣的比分配
比的應用教案 篇3
學情分析:
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按已知一個數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各部分量之間應該按怎樣的比例來分配。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教學難點: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將比轉化成分數、份數,指導學生試算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作調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題目:“比的應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調查員:前幾天,我已經請同學們去作了課外調查,看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識。下面,請匯報一下你調查到的信息。
3、小結:通過調查,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比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就隨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二、新課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來了一位客人。剛巧爸爸媽媽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親自招待這位王叔叔。
師:請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對,這是待客的基本禮儀。小明打算親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濃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戳诉@句話,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先要解決什么問題?(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請你先獨立計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評價
(a)請你談談你對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解法,為什么?
(b)其實,這些方法都很好。不過,第(b)種解法是我們今天所學到的一種新方法。它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顯示課題,齊讀)
2、 計算電費
。1) 剛才小明就按大家計算的結果給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會兒,剛巧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張電費的清單。原來,“小明家和另外兩戶居民合用一個總電表。九月份共應付電費60元。”(顯示)王叔叔想看小明這個小主人合不合格,就問小明:“你們家上個月交了多少元電費?”
(a) 你覺得小明家應付多少元電費?你是怎么想的?
。╞) 你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獲?
【比的應用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教案比的應用03-05
比的應用教案優(yōu)秀10-25
中班數學教案詳案:紙的應用03-06
小學兩步應用題數學教案08-26
果品在烹飪的應用總結09-09
資產評估報告的應用09-03
應用文通知06-29
四年級數學教案:“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連除應用題”教學06-03
五年級數學教案:《應用題三》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