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剪紙教案

時間:2025-06-09 08:45:56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剪紙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剪紙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剪紙教案模板5篇

剪紙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培養(yǎng)在實際生活中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2、 通過參與創(chuàng)作,合作交流,啟迪靈感,感受生活。

  3、 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學習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創(chuàng)作美麗的圖案。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剪紙作品、剪刀、彩色紙片。

  教學過程:

  一、作品賞析

  1、利用實物投影儀欣賞剪紙作品。

  2、介紹: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民間藝術——剪紙,又叫做窗花。這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和學習制作剪紙。

  3、問:你最喜歡剛才的哪一幅剪紙?

  教師相機對部分作品進行解說。

  二、作品分類

  1、觀察分析。

  談話:在民間藝人的創(chuàng)作中,這些剪紙使分不同種類的,那么你們能進行分類嗎?

  小組討論,學生分類只要合理就予以充分肯定。比如:分為人物、動物、花草、文字等類別或以顏色分類。

  小結: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創(chuàng)作內容上看可以分為這幾類,我們還可以從創(chuàng)作的方法進行分類,比如有的剪紙圖案是由以組或幾組完全相同的圖案組合而成的,大家來看看有哪些。

  2、研究方法

  引導觀察:你們再來看現(xiàn)在這些作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教師拿出其中以一次對折形式剪成的楓葉圖案。問:這張剪紙是什么圖案?你知道這樣漂亮圖案是怎樣剪成的嗎?

  組織學生拿出工具進行剪紙。

  三、作品創(chuàng)作

  1、嘗試創(chuàng)作(一次對折剪紙)

  教師指導楓葉圖案:

  一次對折——沿外邊畫輪廓線——剪去輪廓線以外的部分。

  同桌進行交流、評析,將優(yōu)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小結:剪紙時對折要整齊,畫樣要美觀,用剪要穩(wěn)當。

  2、二次創(chuàng)作

  出示P62下方的剪紙步驟。

  提出要求:按照要求及順序動手試一試,看誰做得好。

  組內進行交流,選出優(yōu)秀作品。

  小結:我們通過學習剪紙,發(fā)現(xiàn)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了一幅圖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圖案呢?

  P63長方形剪花邊——疊剪圖案

  3、獨立創(chuàng)作

  談話:剪紙的分類大體可以分成三大類:陽刻(剪去的輪廓線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輪廓線)、陰刻(剪去輪廓線保留其他部分)、陰陽混刻。

  要求:可以用對折的形式創(chuàng)作,也可以不用對折進行創(chuàng)作,對紙張的樣式也不受限制,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幅或兩幅作品。

  四、全課總結

  1、啟發(fā):同學們的作品樣式繁多,都很美觀,這些作品與我們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區(qū)別?

  規(guī)律:凡是對折后完成的剪紙作品都是軸對稱圖形,不對折而完成的圖形卻不是。

  2、引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原因:折痕就是圖形(圖案)的對稱軸,折痕的兩側是能夠完全重合的。

  五、課后作業(yè)

  利用軸對稱圖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組“可愛的動物”的花邊,裝飾班級墻報。

剪紙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容?

  二、自學生字,疏通課文

  1、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所學,不會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四、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師適當點撥。

  三、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老老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強過來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學生朗讀有關詞語,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姥姥的剪紙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義。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表現(xiàn)出老老的剪紙相關特點的句子,讀出贊賞之意。

  二、認識姥姥

  1、欣賞完姥姥如此眾多的剪紙作品,你們想知道寫什么?

  2、指名說一說。

 。1)姥姥是怎樣剪紙的?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

  3、同學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請在自己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同拙見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啟發(fā)。

  4、學生自主讀悟,同桌互動。

  5、學生抓住相關的詞句,朗讀體會老老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務的內在的品格。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三、質疑問難

  1、學生朗讀課文,尋找疑惑之處,小組交流對疑難之處的理解。

  2、引導學生解決典型的疑難問題!拔沂莻出名的調皮蛋……刁難……挑剔……耍賴……”問題:著是課文第四節(jié)中的一句話,其中的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如何準確的理解這些詞語呢?

  試解:課后練習第三題這樣提示我們“查,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四、練習深化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后最后兩節(jié)爭取回背誦。

  2、引導背誦

  (1)從那時侯起,我……達到老牛

 。2)一頭老!兊

  3、“熟能生巧,……準頭了”結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4、讀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姥姥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剪紙教案 篇3

  一、圖形剪拼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參與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形的分解組合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列組合,運用接觸、覆蓋、透疊、分離、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正形”與“負形”的相互轉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tài)的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的基本手段。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水彩筆,畫紙,尺子,各種基本圖形的硬紙片學具(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

  教師:課件,平面構成作品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學生邊說,老師邊畫出來,或用課件展示。

  讓學生在彩色紙上畫出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形,并用剪刀剪下。(提示: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來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圖形。)

  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圖形,它們能組成許多不同的形狀。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或個人)把剪下的圖形隨意組合成一幅畫。 學生上臺演示。揭示課題:《圖形拼擺》。

  2.引導欣賞,拼擺游戲。

 。1)欣賞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畫面圖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磚等。)

  (2)基本形通過排列可以構成各種圖形,說說在生活中見到過的實例。(提示:各國的國旗、商標、奧運會五環(huán)標志等。)

 。3)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把剪好的圖形進行隨意的拼擺游戲。

  在拼擺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基本形組成的許多奇妙的圖形。

  3.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創(chuàng)意。

  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請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回答時最好能具體說出物體的哪個部分像哪種圖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頂像三角形,房門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圓形和方形組成。)

  4.傳授方法,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引導學生拼擺出兩個基本形所能出現(xiàn)的幾種情況。(引導學生了解平面構成中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出現(xiàn)的接觸、覆蓋、透疊、分離、聯(lián)合、減缺、差疊、重合等情況。)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形構成中的“形”與“地”的關系,提供創(chuàng)作的建議。

 。3)鼓勵學生還可以用彩色筆隨意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的畫面,涂上自己喜愛的顏色。

 。4)提出作業(yè)要求:

 、儆没驹芜M行有趣的變化,將獲得的基本形畫在作業(yè)紙上,并涂上漂亮的顏色。要求:形象新穎、繪制工整。

 、谟貌始埣糍N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生活中的物體,(或者將多個相同的基本形通過組合成不同的圖形,)創(chuàng)作出一幅漂亮的畫面。

 、劾眯闻c地的關系構成新穎圖形。

 。5)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1)小組內展示作業(yè),讓大家猜猜看表現(xiàn)的是什么主題;ピu作業(yè)。

  (2)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教師小結。

  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是否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創(chuàng)意,與眾不同;③作品的點、線、色彩的表現(xiàn)是否統(tǒng)一等。

  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

  學生課外的研究拓展活動:尋找并收集生活中有關基本形組合構成的商標或圖形實例。

剪紙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喚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使學生認識民間剪紙藝術,學會運用剪紙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紙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剪紙的造型裝飾手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

  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

  教學難點:是創(chuàng)作和正確把握紋樣好連接與完整性。

  教學準備:剪紙作品若干,各色電光紙,剪刀、刀子各一把,2

  開白紙兩張;投影儀。

  作業(yè)要求:能夠在課堂上獨立設計完成一幅圖樣,做到造型

  單純、簡潔、富有剪紙情趣。

  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檢查學具。(l分鐘)

  (二)學習新課(10分鐘)

  l、教師出示剪紙作品,問學生:這是一幅什么藝術作品?學生回答:剪紙。引出課題。

  教師講述:這些作品出自農民之手,它不僅表現(xiàn)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事物,也反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2.請學生欣賞課本剪紙作品。欣賞的`同時歸納剪紙的題材種類。(教師板書)

  3.結合剪紙作品教師講:剪紙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大體上分為南北兩大流派:北方剪紙粗獷樸拙,天真渾厚;江南剪紙精巧秀麗、玲瓏剔透。剪紙的樣式很多,這是窗花、墻花、門箋。喜花、枕花、禮花等。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教師板書)

  4.教師將剪紙展示給學生問:這些作品是運用哪些工具制作出來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5。教師指圖1、圖2,用啟發(fā)性的手勢、語言提問:圖1、圖2都是人物頭像,但在眉眼等細節(jié)上卻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那位同學發(fā)現(xiàn)了?(教師綜合學生回答板書)教師再指圖3圖4問:用什么方法能讓這兩幅剪紙出現(xiàn)多種色彩呢?(學生回答困難,教師可用半成品給學生示范,結合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板書)。

  6、教師展示圖5、圖6、圖7,講:下面我們研究剪紙的造型裝飾手法,圖5這幅剪紙突出了人物的形態(tài),而次要的細部卻沒有刻畫,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教師指圖6圖7問:魚和豬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別?大家討論一下。(同學討論后回答,教師板書)

  7、教師展示圖8、圖5問:這兩幅圖的構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8、教師給學生做剪紙示范。示范時配以講解,注意擴展學生的思路。如::運用折疊法剪的是光卉(圖9),如果剪單獨對稱式的人物怎么剪(圖5)?均衡式的呢?(圖8)?

  (三)布置課堂作業(yè),學生設計制作,教師輔導。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1圖2,指出陽刻時應“剪剪相連”,陰刻時要“剪剪相斷”。再讓學生觀察圖9圖10,指出對錯。經過比較議論得出畫紋樣時必須注意紙的連斷的結論。突破難點。

  (教學建議:展示剪紙和板書用投影儀)

 。ㄋ模┱乖u學生作品,請部分學生闡述表現(xiàn)意圖。

 。ㄎ澹⿴熒仡櫛竟(jié)課的知識點。并點題:以上學習的是剪紙的一般常識,剪刻紙來自民間,表現(xiàn)民間,我們要從民間剪紙中吸取營養(yǎng),多看,多想、多動手,一定會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

剪紙教案 篇5

  教材簡解:

  《姥姥的剪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第十二篇課文。課文為我們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人都贊不絕一。

  設計理念:

  “剪紙”一詞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變化和流露的載體。抓住這條主線,披文入情,就能走進姥姥與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寫出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我”對姥姥的思念。課文中的插圖也形象地表現(xiàn)了姥姥與“我”相處時濃濃的親情。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認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剪紙技藝的高超,感悟剪紙中飽含的濃濃“祖孫情”.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語言的特點;領悟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以及剪紙技藝之“神”,體會祖孫情深。

  教學難點:

  通過讓學生與文本接觸,整體感知全文,為下一節(jié)課體會“祖孫情”打下基礎。

  教具準備:

  多媒體、剪紙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人

  1多媒體展示剪紙作品,欣賞剪紙作品,激發(fā)學生興趣。板書:剪紙

  2.說說這些剪紙作品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何感受?

  3多媒體展示“姥姥剪紙圖”,提問:誰在剪紙?(姥姥)板書:姥姥

  4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姥姥的剪紙,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

 、賹懗錾衷~,指名齊讀。

  小屯擇菜喂豬刁難啃食

  捂著豈知莊稼馱著薅草

  心靈手巧廣結善緣清清爽爽

  ②強調個別字讀音,如:擇(zhai)菜、刁難(nan)、 薅(hao)草,齊讀。

  2說說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寫了什么?文章中的姥姥給你留下什么印象?點名回答(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廣結善緣,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姥姥給我們留下了心靈手巧、心地善良、技藝高超的印象)

  【設計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回憶課文內容,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姥姥的特點!

  三、走進文本,了解姥姥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初讀課文時姥姥給我們留下了心靈手巧、心地善良、技藝高超的印象,下面老師就帶著同學們走近姥姥,看看作者是怎么展現(xiàn)自己的姥姥特點的?讓我們一起到東北大平原上那個充滿喜氣的小村莊去看看吧!

  1.出示農家生活圖,配喜慶的“咱們屯里的人”音樂,指名說感受。

  2.走進這個小村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貼著姥姥的剪紙)這說明了什么?板書:心靈手巧

  3.好一個祥和的小村莊,大家的生活因姥姥的剪紙而更加精彩、有活力!齊讀第一段。

  【設計思路:通過走進村子、了解村子,進而體會姥姥的心靈手巧,她的剪紙已經無處不在,可謂深入人心!

 。ǘ┚x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體會姥姥技藝之“神”.

  過渡:課文開篇就將這個到處貼著姥姥剪紙的小村莊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感到姥姥剪紙技藝高超,深入人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體會姥姥技藝之“神”.

  出示自讀要求:

  1.圈畫出二、三自然段中能體現(xiàn)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的語句,并簡短的寫下自己的體會和發(fā)現(xiàn)。

  2.學生默讀靜思,圈畫批注。

  3.交流收獲,感受姥姥的剪紙技藝之“神”。

  4.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出示。

  A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僖龑W生通過”普普通通“感受材料的平常;通過”翻來折去“感受姥姥剪紙方法的簡單。

  ②反襯出”無所不能“”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對比出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埸c出這是正面描寫。

 、芾首x。

  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卻能變成各種各樣的栩栩如生的剪紙,這充分說明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多媒體突出點紅兩個”普普通通“ ”無所不能“)

  B.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 ”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僦该x這段話。

 、谶@是鄉(xiāng)親們這么夸贊姥姥的,從側面描寫了姥姥的剪紙作品十分逼真、深入人心。

 、劾牙训募艏埢铎`活現(xiàn),請同學們仿照贊嘆的句子續(xù)說幾句,指名回答(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___像____,剪____像____,剪個____,剪個____.)

  ④點出這是側面描寫,此時你想到了什么成語來夸夸姥姥呢?(出神入化、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神乎其神、鬼斧神工、爐火純青、惟妙惟肖……)板書: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出神入化!驹O計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知道要想寫一個人的特點,我們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描寫,同時讓學生仿說句子,讓他們打心眼里對姥姥的剪紙技藝產生敬佩之情】。

  5指導朗讀

  姥姥的剪紙技藝如此之”神“,真讓人佩服,讓我們帶著佩服與贊嘆之情,再次讀讀這段話,去感受一下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6.出不第三自然段中描寫姥姥廣結善緣的句子。

  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撩“”擦“以及語言來感受姥姥是個怎樣的人。

  7.可見姥姥干脆利落,剪紙針對人們的不同需求,更可見姥姥會剪得東西多,也是體現(xiàn)了她的心靈手巧、技藝高超。

  8.姥姥不僅會剪紙,她還和其他普通的農村老人一樣會干很多活。引讀:

  看人樂顛顛的走了,她接著干活兒:洗衣服、納鞋底、擇菜、淘米、喂豬、薅草……

  9.從這兒,你感受到姥姥的什么品質?(勤勞、善良)板書:勤勞、善良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到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心地善良和剪紙技藝之”神“,特別是第二自然段從正反兩個方面寫出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五、引入下文,為下一節(jié)課做鋪墊

  剪紙不僅扮靚了村莊,也填充了”我“兒時的記憶。姥姥的剪紙承載著濃濃的祖孫情,仿佛一根絲線拽著長大的我,即使遠在他鄉(xiāng),也時常夢歸故里。這份濃濃的祖孫情,我們下節(jié)課再去感悟吧!【設計思路:這一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欲望,能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探究沒有學完的內容】。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再次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2.回憶你與姥姥的故事,體會你與姥姥之間的親情。

  3.通讀文章,找畫出姥姥剪紙的內容。

  七、板書設計

  姥姥的剪紙

  心靈手巧 活靈活現(xiàn)

  勤勞善良 栩栩如生

  技藝高超 出神入化

【剪紙教案】相關文章:

剪紙教案06-26

剪紙教學教案07-24

(熱)剪紙教案08-03

剪紙活動教案08-01

中班剪紙教案07-20

【精選】剪紙教案3篇03-05

剪紙教學教案[合集]08-01

剪紙教案精選[15篇]07-29

精選剪紙教案三篇03-05

剪紙活動教案8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