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教學教案
教材分析
《認識圓》一課是在學生認識直線圖形和面積計算,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學習曲線圖形的開始。學習這部分內容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也為后面學習圓的周長、面積的計算,打好基礎,是很重要的一節(jié)幾何知識的起始課。
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思維多傾向于具體形象的特點,而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只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空間觀念也正在形成之中,對幾何形體的特征感到抽象,雖然在一年級時他們已初步感知過圓,但還沒有建立圓的概念,也沒有掌握圓的特征。學生對于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征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知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知識,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怎樣才能把這些抽象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呢?我以教材為依據(jù),針對教材特點,聯(lián)系我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強、自學能力較強、學生具有討論認真、善于合作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能在同一個圓里,找出任意的半徑和直徑并且會自主完成已知半徑求直徑或已知直徑求半徑的題目。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能用圓規(guī)畫出已知半徑大小的圓或已知直徑大小的圓。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動手操作的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作圖能力。
。2)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能與人合作、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認識,感受到美源于生活,體驗圓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悟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圓的基本特征及半徑與直徑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理解用圓規(guī)畫圓的原理。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圓。
1、引入課題
2、揭示課題
二、自主合作,初步認識圓
1、做圓
2、畫圓
3、認識圓各部分名稱
4、探究圓的特征。
三、聯(lián)系實際,初步應用圓
四、談古論今,感受圓文化
五、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圓》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12-21
圓的認識教學教案12-21
《認識圓》教學教案10-09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教案12-04
圓的認識教學教案(7篇)12-21
圓的認識教學教案(精選14篇)09-14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7篇12-21
圓的周長教學教案(7篇)12-21
圓的認識教學教案7篇12-21
圓的認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