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漁父》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 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
2、 探討屈原和漁父不同的人生觀
3、 思考人生的重大抉擇,養(yǎng)成對人生負責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1、 合作探究,互相解讀,積累文言知識
2、 探討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二、作者簡介(課件)
學生齊讀:
屈原 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詩人,政治家。名平,字原。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浪漫主義詩人。著有《離騷》、《九歌》、《天問》等不巧作品,后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 劉向 輯集的《楚辭》。首創(chuàng)“ 騷體詩 ”,亦稱“ 楚辭體 ”。
政治上,提倡“美 政”,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lián)齊抗秦。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后遭讒去職,屢遭放逐。至首都郢為秦兵攻破,滿腔悲憤,懷著珍愛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羅江而死。
三、檢查預習,積累文言知識
(一)古今異義(共同回答,說出古義即可)
1顏色憔悴
。残稳菘蓍
3圣人不凝滯于物
。ǘ┨厥饩涫剑ㄕ页鼍涫綐酥荆
1行吟澤畔。 (省略“于” 狀后)
2自令放為? (賓前 意念被動)
。呈且砸姺拧 (賓前 被動“見”)
。词ト瞬荒郎谖。 (被動“于”)
。蛋材芤陨碇觳,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后“之”)
。端烊ィ粡团c言。 (省略“之”)
。ㄈ┓g(上黑板,字字對應)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三、探討人物形象
。ㄒ唬 兩生分角色朗讀,其余讀敘述部分
(二) 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等品味兩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前后討論)
屈原:
1、 外貌、神態(tài):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心力交瘁、憂國憂民
2、 語言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剛直不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漁父:
探討漁父對屈原的態(tài)度: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彼烊ゲ粡团c言-----隨遇而安、超然物外、瀟灑豁達
。ㄈ 教師小結(jié)
課件小結(jié)
如果說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窮處的儒生,那么,屈原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時的隱者。
四、研討一
。ǹ凑n件)漁父飄然而去了,帶著他的微笑與灑脫,留下屈原獨自在江邊。(看圖)他在干嗎?看著遠方郢都城破的硝煙,他在思考,他將何去何從?To be or not to be ,這是個困擾了古今中外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問題。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傳世巨作《史記》,忍辱負重,選擇了生存;孟子卻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彼抉R遷在《屈原列傳》中記載“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边@個結(jié)局讓我們非常遺憾,他難道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學生探討:除了死以外,屈原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探討可能性。
選擇一:“漁父說”---心不自由,形豈能隱?(性格特征)
選擇二:“司馬遷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理想:楚國的富強)
選擇三:“伍子胥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理想:楚國的富強)
小結(jié):是啊,正是屈原高潔的品質(zhì)和高遠的理想決定了他不可能有其它選擇。所以,縱身一躍是他必然的選擇。與其把他的死看作是生命的終結(jié),不如看成是他與黑暗社會的抗爭,看成是對高潔品質(zhì)的堅守,對高遠理想的捍衛(wèi)。
五、研討二
屈原、漁父、司馬遷做出了不同的抉擇,你更欣賞誰?為什么?(動筆寫兩分鐘)
調(diào)查學生選擇情況。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jié):三個人面對這一難題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屈原是選擇壯烈的死,以死明志,顯示了他不屈的氣節(jié);司馬遷選擇勇敢的生,以生踐志,體現(xiàn)了他堅韌的意志;漁父選擇超然的活,以隱守志,彰顯了他自由的靈魂。但是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全班選漁父的占了60%,選擇屈原的只有區(qū)區(qū)4個。4班基本類似。這說明什么問題?為何會現(xiàn)在社會會有那么多人選擇漁父?
六、布置作業(yè)
1、 為何選擇漁父的人這么多?
2、 本文的漁父可以說是后代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開端,請選兩三例(如漁父、“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進行比較,深入理解“漁父”這一形象。
【《漁父》教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秋游教學教案06-16
護理教學教案11-14
細胞的教學教案10-08
《Animals》教學教案10-08
《植樹》教學教案10-09
背影教學教案10-09
《古井》教學教案10-09
白楊的教案教學10-09
《晚上》教學教案10-09
《早晨》教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