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4-08-09 14:05:09 詩琳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1

  教材分析:

  《千米的認識》是人教版版數(shù)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千米,明確千米與米的關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并通過實際測量、走一走等活動感受1千米的長度,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中的“米”、“分米”、“厘米”、“毫米”,對這些單位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節(jié)課,將學習長度單位中的“千米”,通過學習,學生會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shù)學。因此,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后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熟記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在認識千米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確估計物體或距離的長度。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探索和合作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千米的長度觀念。

  難點、知道米和千米的關系,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三單元的知識:測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那你們能不能按一定的順序說一說?(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你們能從中選擇一種長度單位,用你的手去比劃一個這樣的長度單位是多長嗎?比如說,一毫米是……

  你們會用這些長度單位嗎?那好,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書桌的高度為80( )。

 。2)書桌的高度為8( )。

 。3)數(shù)學書的厚度為8( )。

 。4)我們學校的跑道是50( )。

  (5)北中小學距太湖縣城約88( )。

  師:我們在選擇不同的長度單位時,是以什么為依據(jù)的呢?要看什么?

  師生一起總結方法:要看數(shù)字的大小,再結合物體的實際長短判斷選擇大單位還是小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我們一般用米。

  師:那要測量更長的距離呢?比如從學校到我們的太湖縣城,用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合適嗎?那么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就小了,我們需要更大的長度單位的出現(xiàn),這就是千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ㄒ唬┌l(fā)現(xiàn)生活中的千米

  1、師:在平時生活中,你若是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觀察的人,你就已經留意到這個長度單位了。

  說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指路標、里程碑、時速表等)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例子。你能說出每張圖所表示的意思嗎?

  圖一:公路上的里程碑或里程牌

  圖二:汽車的速度表盤

  圖三:限速標志,理解時速不超過的意思。

  圖四:安徽地圖的線段比例尺。

  2、師:同學們繼續(xù)往下看,讀出下面的信息。

  馬拉松比賽的全程長約為42千米;長江全長約為6300千米;磁懸浮列車最高時速可達500千米以上;杭州灣跨海大橋長為36千米。

  總結:在測量道路、河流等比較長的距離或交通工具一小時行使的路程時,通常我們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符號km來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ǘ└惺1千米的長度,學習單位間的換算

  1、師:公里是平時生活中我們常聽到的長度單位,1公里就是1千米,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板書:1千米=1000米)雖然使用的長度單位不同,但表示的實際長度是一樣的。

  提醒: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分清讀的是幾千米還是幾米。

  2、師:你能用手比劃出1千米的長度嗎?(不能)但是我們能比劃出1米的長度是……因為1千米就是1000米,所以我們需要量幾個這樣的長度才能量出1千米?(1000個)這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程。

  師:請同學們看,這是我們課前量出的10米長度,用了8個人。如果用這樣的長度去量需要幾組這樣的同學?(100組)那需要多少個同學張開雙臂站成一排才是1000米呢?(800個)只是我們沒有這么多三年級的同學啊。那我們還能用什么代替尺去量呢?有句話叫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我們還可以用腳步去量,這個辦法一個人就能完成,相對還是較簡單實用。這是我們之前走100米的視頻片段,通過測量,走100米,需150步,用時1分半鐘,要走1000米就是走幾個100米?照這樣計算,大約多少步?(1500步,用時15分鐘)

  3、師:這是一條環(huán)形跑道,如果是一條200米的跑道,需要跑幾圈才是1千米?為什么?用這樣的計算方法,如果是250米跑道,跑1千米要跑幾圈呢?400米跑道呢?思考:我們學校只有50米跑道,那要跑幾個來回才有1千米?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中走一走一千米,體會一千米的長度,課后請同學們真實地去走一走,看看你真實走的來回數(shù)和你剛剛在腦中走的數(shù)量是否相同。

  4、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了嗎?(1千米=1000米)

  師:請換算下面的單位。

  小組內交流,說說各自的想法。

 。ㄈw納整理長度單位

  1、師:經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把小學里的長度單位全部學完了。誰能按一定的順序給他們排排位,并說說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2、師:相鄰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3、小結

  五個基本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ㄋ模┚嚯x的估算

  師:學了這些長度單位,你們說,我們教室的長和寬各有多長,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

  師:估計一下,我們教室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吧?在小組內交流,并說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學生先小組討論,估計教室的長和寬,互說自己估算的方法,全班交流匯報,再測量驗證。

  三、鞏固應用

  師:你已經掌握了這些長度單位了嗎?

  那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練習六的第一題。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說說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用你的方法估一估,從學校大門口到你家大約有多遠。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km、公里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教學反思:

  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就瓿闪私虒W任務。但是,處于學生安全,沒有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讓他們切身感受1千米的距離,只是用一般步行速度走100米所用時間,去想象10個100米有多遠,需多長時間,學生對于千米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刻。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長度單位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驗1千米的長度,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及換算方法。

  【教學難點】

  路程的估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米=( )分米、 2厘米=( )毫米

  50厘米=( )分米、3分米=( )厘米

  80分米=( )米、1米=(、 )厘米

  2、1米-7分米=( )分米

  25厘米+15厘米=( )分米

  1分米-4厘米=( )厘米

  23毫米+27毫米=( )厘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教材第27頁例5。

  (1)這兩道題你能自己完成嗎?獨立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2)同桌相互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你能出一道題考考大家嗎?試一試。

  (4)老師這也有幾道題想考考大家,看看誰能全部都做對。(板書)

  4千米=( )米、 、7000米=( )千米

  9000米=( )千米、12千米=( )米

  8千米=( )米、10000米=( )千米

  2、教材第27頁例5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弄懂題意,學生獨立完成。

  (2)說一說通過填圖,你有什么體會?

  3、教學教材第27頁例6。

  分析過程:

  (1)小明是利用步子的多少來估算的。100米要走200步,從家到學校走600步,相當于3個200步,所以大約就是300米。

  (2)小東是利用公共汽車的距離來估算的。從家到學校要經過3站公共汽車站,每站大約是500米,所以3站大約是1500米。

  (3)小紅是利用時間來估算的。走100米大約需要2分鐘,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10分鐘,相當于5個2分鐘,相當于5個100米,所以就是500米。

  三、新授過程

  1、教學例6。

  (1)課件出示例6圖片,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3個小朋友說的話。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你能出一道題考考大家嗎?看看誰能全部都做對!

 、倮畲鬆100米大約要走300步,從家到公園他走了900步,大約走了多少米?

 、谕趵蠋熥财噺膶W校到教育局辦事,每站約500米,王老師坐了4站,從學校到教育局大約多少米?

  2、完成第27頁“做一做”。

  (1)弄懂題意,全班交流方法。

  (2)集體訂正后,說說你有什么體會?

  四、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六第9、10、13、14、15題。

  第9題,認真讀題,獨立判斷,再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第10題,從小偉家到體育場有3條路,先找出最近的路線,再算一算要走多少米?

  第13題,王老師每分鐘走100米,從家到學校要步行20分鐘,從家到學校就有20個100米即2000米,也可以說成2千米。

  第14題,根據(jù)要到的地方距離的遠近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再了解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

  第15題,12時-8時=4時,汽車需每小時行80千米,4時一共能行80×4=320千米,320千米>308千米,所以中午12時能到達。

  五、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你想去哪兒?準備怎樣去?

  教學反思

  現(xiàn)在的學生缺乏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所以在教授數(shù)學知識時,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活動情境,肯定會使學生感受到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成功和喜悅。我們應該把研究的目光轉移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數(shù)學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重合的活力,讓數(shù)學課堂與生活相融。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3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正確運用千米表示長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掌握千米和米的關系。

  【教學難點】

  千米與米的換算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度。

 。4)測量教室的長。

 。5)測量重慶到北京的路程。

  師:如果要測量重慶到北京的路程,我們可以選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呢?

  3、揭示課題:用米測量太麻煩了。重慶到北京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邊說邊板書)

  二、探究新知

  1、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長?

  出示學校操場:這是我們小學的操場,一圈是400米,沿著它跑幾圈是1千米?

  學生回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半圈是200米,2圈是800米,2圈半是1000米。

  2、聯(lián)系生活,再次建立“千米”觀念。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看看有多遠。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千米?(10個)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1千米=1000米

  全班齊讀一次。(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3、實踐感知。

  我們現(xiàn)在一起去運動場上走去,去感受一下1千米到底有多長。

  圍繞跑道進行教學,體驗1米、50米、100米、1千米的長度。

  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的嗎?

  小組交流討論。

  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互相判斷其他同學說的是否合理。

  在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看看有多遠。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千米。

  10個100米就是1千米。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27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八的第1~4題。

  第1題,先說一說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再根據(jù)題目作出正確的選擇。

  第2題,先想一想,再連一連。

  第3題,游泳池長50米,游2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00米,10個100米才是1千米,所以要游10×2=20個這樣的長度。

  第4題,要學會利用1千米=1000米進行單位換算或簡單的計算。

  四、課外作業(yè)

  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教學反思

  對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舊知識的引申、發(fā)展處加以復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學生也并非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fā)展他們的意見,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概念。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4

  教學內容

  教材P26-P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2.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一千米的長度,建立一千米的長度概念。并通過觀察、推究等方法明確1000米=1千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3.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并且通過教學內容能夠喜歡體育,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積極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身體驗1000米長度,建立1千米的空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建立聯(lián)系

  1.在之前的學習中,咱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能從小到大背出來嗎?并且用手表示每個小單位。

  教師板書: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我們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

  二、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

  1.同學們,觀看過體育盛事--奧運會嗎,在奧運會中有些什么比賽?

  學生思考回答。

  2.那么跑步比賽中有一些什么項目呢?

  學生列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

  3.跑步比賽中都是在規(guī)定的跑道內完成,你們試跑過這些長度的鍛煉嗎?在跑步比賽中最長的運動是什么項目?

  教師簡介馬拉松比賽。馬拉松為什么用千米作為單位,而千米是比米更大的單位,大多少呢?

  4.學生推想:1千米=1000米,通過孩子們已知的知識構架能夠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切身體驗,感受長度

  1.聯(lián)系實際,提示咱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大約是200米,那么如果我們要跑1000米的`話需要跑幾圈呢?

  2.估想:1000米是多少個100米,那么在操場上會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W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計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總結出正確的圈數(shù):200+200+200+200+200+200=1000(米)

  4.那么平時我們在操場上跑操正好是5圈,也就是1000米的真實長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感受,繼續(xù)探究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然后教師組織班上交流。

  2.那么我們再次來從小到大把咱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整理一遍。

  教師板書: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總結:在計量比較遠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為單位。

  3.算一算

  6000米=( )千米

  5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3500米=( )千米+( )米

  五、看書質疑,鞏固練習

  1.看一看書,想一想還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2.我們一起把今天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下,看看今天我們班上誰最勤勞,回答的問題又多又正確,我們將給予獎勵哦!完成練習六有代表性的題目。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2.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繼續(xù)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長度單位?

  學生互相比劃并說說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2.出示:給下面的物體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鉛筆長18( )

  一枚1元硬幣厚約3( )

  學校跑道一圈長250( )

  課桌長約10( )

  3.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例1。

  提問:這是滬杭鐵路,它的全長是180( )?

  追問:為什么滬杭鐵路的長度要用千米作單位?

  4.舉例: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5.教師出示教材第20頁的圖片:你知道每幅圖片上的數(shù)字表示什么含義嗎?

  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體驗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1)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課前的活動。(出示照片)

  我們學校的跑道從( )——( )大約是100米,你怎么記住它的?

  明確:像這樣的100米,我們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1000米)

  教師指導學生讀出這個算式時,要注意前面的數(shù)和后面的單位之間需停頓一下。

  提問:1千米里面有幾個100米嗎?(10個)

  追問:走100米你花了多長時間?如果讓你走1000米要多長時間?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樣嗎?

  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自由發(fā)言。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提問:課前我們做過調查,我們學校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

  學生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

  回答預測: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谝蝗250米,4圈是1千米。

 、垡蝗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說一說:你感覺1千米長嗎?自由交流。

  2.強化概念。

  引導思考:我們剛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個環(huán)形的,如果我們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會有多長?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往南走到哪兒是1千米?向北?向東?向西呢?你可以選擇一個熟悉的地方想象,現(xiàn)在腦海里想象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大約是100米,要走10個100米,該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

  談話: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從自己家到學校有1千米遠嗎?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圖片并提問:小轎車、步行、動車、自行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學生練習并說說理由。

  追問:老師家離學校約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請簡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并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6

  教學內容

  千米的認識。(教材第26頁)

  教學目標

  1、明確千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關系。

  3、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

  難點:體驗1千米的實際長度,形成正確表象。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師:這些都是較小的長度單位,當測量比較長的距離時,該用什么長度單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設計意圖:借助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關于“千米”這一概念,你們對它有哪些了解呢?

  生1:“千米”也是長度單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是測量比較長的路程時選用的計量單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正確,看起來大家對千米的了解還真不少呢。不過剛才大家所說的,都是憑自己的主觀感覺猜測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長,需要走多長時間?你們哪位同學估測得最準確,能不能自己想辦法來驗證一下?可以跟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驗證方案;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生1:走一步大約長5分米,走2000步大約是1千米。從學校門口出發(fā),走2000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計算一下時間。

  生2: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沿著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計算一下時間。(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右下方圖)

  生3: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長400米,沿著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10 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例4情景圖)

  師:根據(jù)自己的驗證方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活動。

  各小組進行實踐活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交流匯報:走1千米大約需要15分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真正地落實能力教學】

  三、總結提升

  師: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獲、感受。

  【設計意圖:既總結本課所學知識點,又促使學生體會收獲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通過完成剛才的課堂作業(yè)我們知道: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約長2313千米,那么,你能告訴大家沿著這條鐵路線從北京到廣州要用多長時間嗎?

 。ǹ疾橹R點:對千米的認識;能力要求:掌握并運用千米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要知道沿著這條鐵路線從北京到廣州需要多長時間,首先要確定出行方式,然后確定這種出行方式的運動速度。

  步行每小時行4千米,用2313÷4,大約用580小時。

  火車每小時行80千米,用2313÷80,大約用30小時。

  教材習題

  教材第26頁“做一做”

  略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計量比較長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單位。

  1千米=1000米

  教學反思

  1、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為平時學生不太關注兩個地方之間的路程是多少。當然,對此概念學生也并非是一張“白紙”,他們在馬路邊、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見過“千米”,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通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以前在哪里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還有哪些地方用到過“千米”,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慮到學生對學校附近比較熟悉,所以教師讓學生先猜一猜,哪個地方到學校大約是1千米。通過學生的猜測、比較,得到:“從學校到幼兒園大約是1千米。”然后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通過猜一猜、說一說等活動,學生進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長。再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從而比較自然地認識“千米”。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對1千米或幾千米有了初步的體驗和感悟。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解決,練習以米為單位的路程相加,認識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復習組合問題。

  2、在問題解決中養(yǎng)成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

  3、通過問題解決,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

  教學難點:

  有序地設計出所有的方案,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學準備:

  地圖練習紙、彩筆、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談話導入

  2、播放視頻

  (二)探究新知

  任務卡1:說出從雷峰塔出發(fā)到博物館,有多少種不同走法?

  1、出示任務卡

  1)找出數(shù)學信息

  2)學生繪圖

  3)交流反饋

  2、探討方案

  1)學生討論

  2)交流反饋

  3)方案的比較

  4)討論更簡便的方法

  板書:3×2。

  板書:2+2+2

  5)延伸:再添上一條D路線

  6)小結

 。ㄈ╈柟叹毩

  任務卡2:請你搭乘出租車,快速到達博物館,取得寶箱鑰匙。車費共11元。

  1、起步價夠不夠

  1)出示出租車

  2)找出數(shù)學信息

  3)集體討論

  4)師示范解答a1(板書)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這種方案坐出租車起步價不夠。

  5)學生分組完成1條路線

  6)交流反饋

  7)小結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

 。ㄎ澹┧季S延伸

  出示任務卡3:

  1、請你設計一條最佳路線。

  2、計算出租車費,越便宜越好。

  3、兩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運!

  1、同桌合作

  2、集體交流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4、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5、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一、交流信息揭示課題

  (一)交流信息

  出示課件:美麗的.校園(教學樓、廣場、操場、跑道等)。

  同學們你喜歡我們的學校嗎?為什么?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上了解相關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從教室走到大門口(200米)大約需要3分鐘。

  3、沿操場跑2圈半(1000米)很了累?

  4、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20分鐘。

 。ǘ┙沂菊n題

  師:在剛才同學們匯報中有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中衛(wèi)到銀川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ㄒ唬┏醪浇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長?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ǘ┻M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00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ㄈ┕烙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北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衛(wèi)謝路口,又向西到明珠。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fā)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fā)一直南到蔡橋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北,再向北西至三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北經十字路口,再向東到農貿市場!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ㄒ唬┮龑W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ǘ┬蕾p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中衛(wèi)到迎水橋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ㄈ┬〗Y: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ㄒ唬⿷镁毩

  1、田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ǘ┱n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火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過程與方法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1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愉悅心情。

  二、目標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圍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

  3、會用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四、教學準備

  課件,皮尺,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周的長度。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僖恢︺U筆長18( )。

 、谝幻1分硬幣厚約1( )。

  ③教室里的課桌高8( )。

 、芙淌业孛婕s長8( )。

  ⑤北京到黃山市的距離是1316( )。

  1、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北京到黃山市的路程很遠,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從簡單的回顧中引入新課,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探索新知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系統(tǒng)性。提出測量北京到黃山市的路程,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使學生感受到認識千米的必要性。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說一說: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

  2、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結合課前測量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周的長度,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shù)據(jù)。)

  課件出示:我們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2)出示標準化跑道的圖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課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長度正好1千米。

  3、實際感受1千米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此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在課前完成)

 。2)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15秒。

 。3)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課件出示指路標志、珠穆朗瑪峰主峰高度、汽車速度表等圖片,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設計意圖】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lián)系生活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活教材,具有時效性,使數(shù)學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學生能感受其存在的價值。讓學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印象更深刻。

 。ㄈ⿲嶋H應用,鞏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六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設計意圖】

  綜合練習題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在解決問題中強化對千米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長度觀念。

  (四)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ㄎ澹⿲嵺`應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七頁至第八頁例三和例四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千米

  1、學生匯報到路邊觀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師制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南寧市外環(huán)線6千米的含義,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zhèn)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從某路口到南寧外環(huán)線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從某路口到那里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長呢?

  生:想

  師:從某路口到某處就是1千米,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米,5圈就有1千米。

  1、讓學生到運動場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約有多長。

  2、讓學生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匯報板出:1千米=1000米

  3、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嗎?

  三、鞏固知識、動用知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一題和第四題。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練習二第二題

 。2)補充題(略)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11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解決,練習以米為單位的路程相加,認識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復習組合問題。

  2、在問題解決中養(yǎng)成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

  3、通過問題解決,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

  教學難點:

  有序地設計出所有的方案,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學準備:地圖練習紙、彩筆、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榫骋

  1、談話導入

  2、播放視頻

 。ǘ┨骄啃轮

  任務卡1:說出從雷峰塔出發(fā)到博物館,有多少種不同走法?

  1、出示任務卡

  1)找出數(shù)學信息

  2)學生繪圖

  3)交流反饋

  2、探討方案

  1)學生討論

  2)交流反饋

  3)方案的比較

  4)討論更簡便的方法

  板書:3×2。

  板書:2+2+2

  5)延伸:再添上一條D路線

  6)小結

 。ㄈ╈柟叹毩

  任務卡2:請你搭乘出租車,快速到達博物館,取得寶箱鑰匙。車費共11元。

  1、起步價夠不夠

  1)出示出租車

  2)找出數(shù)學信息

  3)集體討論

  4)師示范解答a1(板書)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這種方案坐出租車起步價不夠。

  5)學生分組完成1條路線

  6)交流反饋

  7)小結

 。ㄋ模┱n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

  (五)思維延伸

  出示任務卡3:

  1、請你設計一條最佳路線。

  2、計算出租車費,越便宜越好。

  3、兩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運!

  1、同桌合作

  2、集體交流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八頁的例五及練習二的第三題、第五題、第六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shù)學王國旅游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shù)學王國,圖,小精靈說:歡迎聰明同學來數(shù)學王國游玩。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后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這里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說說為什么?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里有4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么嗎?

  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0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讓學生先選后說想法。

  二、鞏固、運用(出示數(shù)學王國里的數(shù)學景象)

  師:嘩!數(shù)學王國多美呀!有樹,有花,還有……。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shù)學奧宮去玩,數(shù)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千米。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三、全課

  讓學生說說你游數(shù)學王國你的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1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shù)學王國旅游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shù)學王國,圖,小精靈說:歡迎聰明同學來數(shù)學王國游玩!)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后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這里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說說為什么?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里有4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么嗎?

  小結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讓學生先選后說想法。

  二、鞏固、運用(出示數(shù)學王國里的'數(shù)學景象)

  師:嘩!數(shù)學王國多美呀!有樹,有花,還有。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shù)學奧宮去玩,數(shù)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200千米。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三、全課總結

  讓學生說說你游數(shù)學王國你的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8及練習二第3、5、6題

  教學目標:

  1、掌握千米與米的單位換算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換算。

  2、發(fā)現(xiàn)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技巧。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掌握千米與米的單位換算,并正確進行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0分米=()厘米=()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1千米=()米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千米與米之間的.單位換算。(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5,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初步感知千米與米之間的關系。

  2、匯報交流:3千米=3000千米5000米=5千米

  3、想一想,千米與米之間的關系讓你聯(lián)系到了什么?(千克與克之間的關系)

  4、出示P8做一做,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練習二第3題

  8千米=()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

 。1)學生獨立完成

 。2)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特別是第2小題,是將單位的換算隱藏在計算的過程當中,可以先換算再計算或者先計算再換算。第4小題必須先換算再計算。

  2、出示練習二第5題

  這道題準確的相距1千米的路線只有1條,那就是從郵局到體育場,途經學校、醫(yī)院,250米+300米+450米=1000米=1千米。但是我們可以讓學生試著去找出大約是1千米的路線。

  3、出示練習二第6題

  這是一個星號題,主要是體現(xiàn)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可以這樣算:12-8=4(小時)4個80千米就是320千米。說明4小時走的路程比308千米要多,所以能到達。

  也可以這樣算:308里面有4個不到的80千米,那么4小時也能到達。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15

  教學目標 :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ǘ┻^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踐、操作和推算,讓學生體驗、聯(lián)想,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ㄈ┣楦信c態(tài)度

  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1、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2、熟記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并進行初步的應用。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課前活動:

  1、請學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記錄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數(shù)。(一步大約是半米,100米大約走200步)。

  2、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內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膶W校大門一直到南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軟尺。

  教學過程 :

  一、多元復習、 需求導入

 。ㄒ唬┒嘣獜土

  1、同學們! 你們知道自己的課桌有多高嗎?先估計一下,再用軟尺測量。

  2、咱們上課的教室有多高呀?誰來估計一下

  3、大家在回答問題時,用到了兩個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米m,厘米cm

 。ǘ┬枨髮

  1、(出示圖片)北京到天津的距離能用米和厘米作單位嗎?用厘米做單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單位是120000米。

  2、讀一讀,說說讀這兩個數(shù)時的感受。

 。A設:不會讀、數(shù)太大了)

  3、誰能換一個單位表示?讀一讀,說一說感受。

 。120千米,數(shù)比較小,讀起來容易。)

 。A設1:能,可以換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A設2:不能,不知道。引導: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體驗、認識千米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也是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你們知道它還叫什么嗎?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同學們說一說在哪兒見過或聽過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范文03-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千米的認識10-07

蘇教數(shù)學《認識千米》教案03-25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案09-27

數(shù)學三年級《千米的認識》教案09-27

《千米的認識》教案06-27

《千米的認識》教案02-02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案范文03-25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千米的認識》教案03-25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千米的認識》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