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的問題
摘要: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公路建設前期工作的關鍵,是項目立項和后期施工圖設計的重要依據(jù)。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為搶時間,趕進度,研究的深度不夠,結論失實,從而影響了 科學 決策。本文針對目前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和完善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 交通 量 建設方案 經濟 評價 問題 完善思路
0 引言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基本任務是:在對地區(qū)社會、經濟 發(fā)展 及路網狀況充分地調查、研究、評價、預測和必要的勘察工作的基礎上,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經濟合理性、技術可行性、實施可能性提出綜合性的研究論證報告。我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編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提高公路建設項目決策的科學性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為搶時間,趕進度,研究深度不夠,導致結論失實,從而影響了科學決策。筆者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粗淺建議,旨在和同行們一起探討。
1 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主次不分、論據(jù)不足
有些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抓不住重點,對建設項目 歷史 背景、研究過程、地理水文等東拼西湊,敘述繁瑣,無病呻吟。對建設項目的必要性、經濟合理性、技術可行性、實施可能性論述不到位,主次不分,讓人看后不知所云。
1.2 調查不全面、研究深度不夠
有的勘察設計單位為了省事省力,不作全面調查,在敘述地區(qū)概況時,只有本市轄區(qū)概況,沒有直接吸引區(qū)和間接吸引區(qū)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質、地震、氣候、水文、名勝古跡等 自然 特征和經濟特征資料。在研究建設項目與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時輕描淡寫,很少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看不出建設項目與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和對經濟發(fā)展所起到的支撐作用。
1.3 交通量預測不準確
在進行交通量分析時,不考慮路網布局和生產力布局對交通需求的變化, 亂套亂用公式。有的應業(yè)主要求,為了達到相應技術等級或路面寬度,不考慮車輛分流轉移因素,人為加大誘增交通量,甚至篡改原始交通量調查數(shù)據(jù),導致預測數(shù)據(jù)失真失實。
1.4 比選方案不到位、立場不公正
為了滿足地方政府領導或業(yè)主的要求,求寬求大,搞陪襯方案,作表面文章,列出的推薦方案和比選方案主要工程數(shù)量、征地拆遷數(shù)量、估算投資等對比表,對推薦方案優(yōu)點講得多,缺點講得少,立場不公正。有的與規(guī)劃矛盾,與周圍環(huán)境不協(xié)調。有的設計單位怕?lián)L險,盲目提高路面結構厚度,不用數(shù)據(jù)說話,不算經濟帳。
1.5 環(huán)境評價質量不高
在評價建設項目對環(huán)境的影響時,沒有按照國家環(huán)?偩种贫ǖ摹董h(huán)境保護法》進行評價。有時往往注重對工程實施項目(新路線)的評價,忽視了對原路線的評價,生態(tài)變化和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文字表述不到位。
1.6 工程數(shù)量不準確、投資估算偏差大
工程數(shù)量不準確、投資估算偏差大的原因,一是有些設計單位外業(yè)勘測不認真,個別技術人員責任心不強,導致 計算 的工程數(shù)量不準確。
二是按現(xiàn)行的投資政策,省補助或轉貸80%資金,地方自籌20%資金,誘使一些單位人為加大工程量和筑路材料價格。
1.7 經濟評價不客觀
經濟、財務評價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核心,是決策階段項目排序和取舍的主要依據(jù)。正因為如此,一些搞經濟評價的人員,為了達到理想的效益費用比、經濟凈現(xiàn)值、內部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人為地調整客貨平均載運噸位和實載率,有的甚至修改交通量數(shù)據(jù),來加大客貨運輸周轉量。在途貨物平均價格、汽車運輸成本采用交通部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1985年的研究成果來推算目前價格,不盡合理。另外影子價格計算、公路養(yǎng)護及管理費用也不符合實際情況,研究的結論含糊其辭。
1.8 實施方案不具體
實施方案可操作性差,沒有根據(jù)建設項目的特定條件,提出詳細的建設安排和實施方案意見?辈煸O計計劃、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平面設計、招標方式、組織管理模式、實施工程監(jiān)理的意見等不具體,對建設項目的實施起不到指導作用。
2 改進和完善的基本思路
2.1 要具有全局性
可行性研究報告工作涉及到國家、地區(qū)、部門、 企業(yè) 及個人多方面的利益關系,必須以系統(tǒng)的思想和方法全面地研究論證該項目的地位和作用、利益和損失。不僅要從技術、 經濟上考證項目的可行性,還要從社會文化、環(huán)境資源方面論證其可行性;不僅要從微觀角度研究項目建設是否可行,還要從宏觀角度對項目進行研究和評價;不僅要分析項目建設的近期可行性,也要對項目的長遠利益和影響進行預測和研究。在研究國家的產業(yè) 發(fā)展 政策、投資政策、環(huán)境保護政策和國家、地方部門社會經濟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和規(guī)劃時,要把握住重點,既要基礎資料詳實,內容全面系統(tǒng),又要研究深度得當、重點突出?傊镜酶摺⒖吹萌、看得遠,盡可能在微觀上把問題研究透、在宏觀上把問題把握住。
2.2 要具有客觀公正性
可行性研究要在廣泛地搜集各方面的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的分析整理,去偽存真,使可行性研究的結果建立在真實可靠的事實基礎上。進行方案比選時,研究單位和編制人員必須保持客觀、公正,不受外部因素干擾,尤其要避免“長官意志”,運用 現(xiàn)代 化手段做多方案比較。在論證當中,要注重對項目的前提性和關鍵性綜合技術經濟問題的分析,研究應具有相當?shù)纳疃,研究結論必明確而肯定,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2.3 要具有科學性
可行性研究要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實地踏勘獲得第一手資料,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分析和論證,按客觀 規(guī)律 和經濟規(guī)律辦事,以保證可行性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肅性。 交通 量是確定項目的建設規(guī)模、技術標準、和制定項目實施計劃、評價項目經濟和財務可行性的基本要素,要結合生產力布局和交通需求變化,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綜合方法進行分析預測。研究建設項目與經濟、交通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時要建立數(shù)學模型,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進行經濟、財務評價時,首先要保證基礎資料來源的可靠性和時間的同期性,其次要保證經濟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切不可不能東拼西湊,把不可行的項目研究為可行的項目。
3 結論
工程可行性研究,是通過長期的建設實踐和對客觀事物的必然認識,而形成的一套科學工作方法,其研究成果起著決策性的作用。由于人們對未來事物發(fā)展認識的局限性,加上公路建設工程客觀因素多變性的特點,往往難免產生一些差錯。所以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盡可能把各種因素考慮到,克服主觀片面性和“長官意志”的干擾,避免人為的影響因素。同時,為了維護可行性研究的嚴肅性和科學性,不能把可行性研究作為爭項目、爭投資、爭利益的手段。
【淺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的問題】相關文章:
物業(y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論文05-06
物業(y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05-06
中獸藥蓯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3-28
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中常見問題總結03-27
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6-09
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6-10
軟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04-01
農業(yè)人口轉移中的棘手問題研究報告03-05
酒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