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社會實踐

概論課社會實踐報告

時間:2022-10-08 23:15:49 社會實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概論課社會實踐報告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選的內容是概論課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概論課社會實踐報告

  概論課社會實踐報告(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以“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為主題,以教材第一章第五節(jié)《科學發(fā)展觀》和第十一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內容為中心,開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加強和完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實踐教學。

  二、目的意義

  社會實踐調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加深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同時,還可以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長才干、關注民情、服務基層、奉獻社會,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使同學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實施過程

  1.第1-4周,教研室召開教研會議,討論本學期開展“概論”課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的具體方案,做好學生社會實踐調查的動員工作;

  2.第4周,公布社會實踐調查參考題目,學生自主組建調查小組(人數(shù)在5-8人之間),選定指導教師,確定調查題目,選題必須經(jīng)過指導教師同意方可實施調查;

  3.第5-10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設計調查問卷、選定調查方法、收集數(shù)據(jù)資料(調查時需做好調查記錄,提供調查證據(jù)),統(tǒng)計、分析調查數(shù)據(jù),撰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必須按照規(guī)定格式撰寫,各項內容填寫完整);

  5.第11周(“五一”之后一周),交教師審閱調查報告(紙質和電子版各一份,以班級為單位收齊上交);

  6.第12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修改調查報告;

  7.第13-14周,各任課教師交流調查成果,評選出優(yōu)秀社會調查報告。

  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8.第15周,召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社會實踐調查成果表彰大會,給獲獎小組頒發(fā)獲獎證書及獎品。

  四、具體要求

  1、全員參與。

  本學期開設“概論”課的2011級本科生必須人人參與本次社會實踐調查活動。

  2、就近就地進行。

  除了學校和各院系統(tǒng)一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外,自主社會實踐調查的同學,建議結合家鄉(xiāng)所在的市縣鎮(zhèn)村相關實際情況進行調查。

  3、社會實踐調查要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以及專業(yè)理論知識實事求是地進行研究分析,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議。

  4、調查對象必須真實、具體。

  為了反映本次社會調查的真實性,要求將本次調查的對象(被調查的單位、個人及地點)用圖片及相關證明材料表現(xiàn)出來,調查報告必須插入自己的實踐圖片,相關證明材料。

  還可以采用拍攝視頻的方式證明。

  (有視頻材料的可加分)

  5、自主實踐的同學應及時通過電子信箱、電話加強與指導教師的交流。

  6、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撰寫調查報告,報告的撰寫要明確一個主題,以事實為根據(jù),盡量做到內容詳實,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展開論述(報告題目可參考下面所提供的參考選題),篇幅3000-5000字。

  7、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注意事項:

  (1)封面、正文使用相同格式,報告用WORD文檔打印,插入自己實踐的圖片,格式要規(guī)范。

  (封面等格式見附件)

  (2)封面上需注明調查題目、個人信息、報告撰寫日期。

  (3)除封面外,報告應包括內容摘要、正文、結語、參考文獻等。

  (4)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觀點明確、材料詳實、邏輯嚴密、語言流暢、論據(jù)確鑿、論證合理。

  (5)嚴禁以各種方式抄襲或剽竊,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該報告判零分,不給予補考機會。

  (6)凡引用他人文獻必須注明出處,文字重復率不得超過20%,否則打回重寫。

  8、對于未參加實踐活動、未提交調查報告的學生,實踐教學成績以0分計算。

  五、參考選題(不以此為限)

  1、農民工的生存調查。

  2、當?shù)厣唐贩績r格調查研究。

  3、城市流浪乞討人員調查。

  4、對你家鄉(xiāng)養(yǎng)老情況的調查(養(yǎng)老方式、養(yǎng)老院建設、老年生活狀況、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5、對你家鄉(xiāng)的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調查。

  6、對你家鄉(xiāng)家庭收入情況調查。

  (家庭收入有哪些、家庭成員所從事的職業(yè)及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員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貧困農民生活狀況及當?shù)氐姆鲐毚胧┱{查(他們的生活狀況、所在地政府扶持情況、社會資助情況、脫貧措施)。

  8、對你居住地運用正確思想輿論導向促進社會和諧情況的調查(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等,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

  9、對思政課學習狀況的調查。

  10、學習馬列著作的感想心得。

  11、網(wǎng)絡發(fā)展及其對青少年影響研究。

  12、二師學生校外租房問題的調查。

  13、二師學生信仰問題的調查。

  14、二師文化社團(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曲藝、文學、攝影等)的調查。

  15、二師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情況的調查(數(shù)量、服務內容、典型事例、群眾反映等)。

  16、關于二師學生開展學雷鋒活動的調查。

  17、關于二師校園生活環(huán)境和衛(wèi)生狀況的調查。

  18、二師學生閑暇時間支配狀況調查。

  19、微博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20、近年來大學生網(wǎng)上購物情況調查研究。

  21、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情況調查分析。

  22.當?shù)毓べY情況調查(最低工資制度標準、當?shù)厥杖敫叩穆殬I(yè)、中等收入水平。

  農民增收減負機制、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23.當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點新變化的調查。

  (對文化產品的消費能力、鑒賞水平、趨勢等)

  24.二師學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調查研究。

  25.對所在地環(huán)境污染類型、發(fā)展趨勢及污染治理情況調查

  26.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的調查。

  27.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近年來當?shù)厝嗣裆钏教岣吆拖M構成變化的過程和現(xiàn)狀。

  28.目前職業(yè)的社會聲望調查研究

  29.當?shù)刂行W學生學習負擔情況調查(現(xiàn)狀及改造)

  30.電視廣告對大學生消費觀念影響的調查與分析

  31.城市公共衛(wèi)生服務情況調查(如食品安全問題、水資源安全問題等)

  32.對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況(人數(shù)、頻率、設施數(shù)量、群眾反映等)的調查

  33.你所在鄉(xiāng)鎮(zhèn)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情況調查。

  (校舍、師資、經(jīng)費保障、入學率、失學率、輟學率、學雜費等)

  34.當?shù)馗乇Wo情況調查(基本農田的保護情況)

  35.新農村建設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調查分析

  當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社會實踐調查報告(2)

  一、參觀調查的背景

  科技,這個神圣而內涵豐富的詞語,似乎離我們很遠,卻又離我們很近,科技在我們的想象力,科技更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

  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無時無刻不在體驗和享受著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新成果。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同志這一歷史性的著名論斷,精辟地闡明了科技進步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中的突出作用。

  科技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和最活潑的因素。

  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科技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類社會的任何一次重大飛躍都是源于科技進步的重大突破。

  尤其是一次又一次的工業(yè)技術革命,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發(fā)生了重大的飛躍,改造世界的能力發(fā)生了革命性的發(fā)展。

  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來,社會生產力增長了100多倍,在20世紀由于科技的迅速進步和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全球經(jīng)濟總規(guī)模增長了20多倍,由1萬多億美元增加到近30萬億美元。

  而在全球經(jīng)濟高增長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已由本世紀初的5%左右上升到60-70%。

  科技進步已成為一個國家富強的源泉,成為人類文明的主要動力和源泉。

  尤其是對于現(xiàn)代高科技而言,作為跨世紀人類社會競爭發(fā)展的制高點,作為新時期歷史進步的火車頭,作為人類未來經(jīng)濟增長、社會發(fā)展和文明進步的有力杠桿,已為整個人類社會所普遍關注。

  經(jīng)濟發(fā)展的程度高低快慢的關鍵,幾乎完全取決于科技進步的程度和速度。

  科技的內容又是十分廣泛的,不管是軍事領域、還是生物抑或航天領域,甚至是農業(yè)發(fā)展領域,都運用了科技,總之,科技在現(xiàn)代社會中已是無孔不入。

  科技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就了真?zhèn)人類社會的文明和豐富多彩生活。

  在交通、家庭、教育、商業(yè)等各個領域內,科技所帶給人的是一種快捷方便的高科技力量生活。

  科技已滲透到全球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人們無法離開這些科技產品,說句危言聳聽的話,假如沒有科技產品,我們將再次回到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假如沒有科技產品,我們現(xiàn)在就無法享受當今舒適的生活;假如沒有科技產品,我們的未來生活就不會變得絢麗多彩而讓我們寄于厚望。

  在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推動下,科技的力量將整個人類社會導引到了知識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的社會,美國等發(fā)達的高科技國家正步入知識經(jīng)濟社會。

  據(jù)專家研究分析,我國目前正處在知識經(jīng)濟社會的萌芽時期。

  21世紀,是知識的世紀,科學的世紀。

  科學世紀的知識經(jīng)濟就是以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jīng)濟。

  盡管在農業(yè)經(jīng)濟和工業(yè)經(jīng)濟時代創(chuàng)造財富也離不開知識,但知識經(jīng)濟把以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知識作為最重要的經(jīng)濟資源和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可以說,知識經(jīng)濟典型地反映了科技與經(jīng)濟一體化的趨勢。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科技進步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聯(lián)系將更為密切,經(jīng)濟發(fā)展將主要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

  事實上,有不少人包括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主張應當將“知識經(jīng)濟”更準確地稱為“科技經(jīng)濟”。

  就我國社會的科技現(xiàn)狀而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黨中央提出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到黨的十x大上將“科學發(fā)展觀”作為重要指導思想寫入黨章,無不顯示出黨中央對科技發(fā)展和進步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就在2008年前后,首都北京在迎接第29屆奧運會的召開和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fā)展過程中,提出了“綠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的建設口號和建設理念,在全國人民和政府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的城市建設乘著奧運雄風,在狂濤翻卷的金融海嘯面前毅然站穩(wěn)了腳跟。

  進入后奧運時代,“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三大建設和治理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由奧運三大理念轉變?yōu)楸本┌l(fā)展三大理念,科技的力量在其間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當代社會是高科技迅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科技社會時代。

  科學技術是社會性的第一生產力也早已成為全民共識,隨著“科技北京”的發(fā)展,科學的地位和力量更加受到全社會的重視而大力提倡,這不但意味著北京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重心的“上移”和“根本轉變”,即構建北京的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和城市靈魂,更是新世紀中國社會得以快速前進的力量之源。

  在整個科學社會背景下,只有順應科學發(fā)展的歷史潮流,才能在科技社會里站穩(wěn)腳跟,才能在科學的舞臺上展示出當代大學生崇尚科學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風貌。

  二、參觀調查的目的

  作為推動人類社會快速前進、決定中國社會科學發(fā)展方向的生力軍的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我們,身處科技成果日新月異的科技社會里,怎么能“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科技事”呢?

  畢竟,科學技術不是夢幻和空想,而是關系到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

  科技提高了生活質量,也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甚至思維方式。

  尤其是我們當代青年大學生,每時每刻都實實在在的地體驗著“科技生活”,因此,我們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各種科普知識,推動科普知識在全社會的宣傳和傳播力度。

  所以,我們更有必要掌握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最新動向,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的最新成果。

  同時,我們更要學會科學的思考方法,努力爭取在科學力量的推動下,為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有基于這樣的目的,我們中央財經(jīng)大學09財經(jīng)文秘班的全體同學,在相關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相關人員的組織安排下,特意于2011年5月的科技周展覽活動之際,前往中國科學技術館走訪參觀, 親自領略參觀了人類科技史上的偉大科學技術成就和中國近代的科技發(fā)展的豐富新成果,以期能在濡染科技力量和底蘊的同時,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識,并且能充分地利用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新成果,更期盼自己能在科學領域內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三、參觀調查的具體行程和內容

  2011年5月8日,適逢中國科學技術館開展科學技術成果科技周展覽的黃金周,因此,我們特意選取了這最有參觀價值和參觀意義的時日前往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觀各個歷史時期的科學技術成果。

  在科技館內,我們全體隊員首先采取走動參觀的形式,對整個科技館所陳設展覽的全部科學技術展覽品做了整體的了解和參觀;然后我們通過與其他參觀人員和游客交流心得體會、向科技館的相關管理人員詢問有關情況、主動向一些科學技術工作者詢問科學技術發(fā)展和展覽的具體情況,更主要的是采用設計并發(fā)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社會各界人士詳細了解他們對于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態(tài)度和參觀后的感想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對中國科學技術館內的大部分具有代表意義的科學技術展品和最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成果和進一步發(fā)展方向等信息做了詳細的了解。

  我們看到,科技展覽館內陳列著各種琳瑯滿目的科學技術展品,尤其是中國現(xiàn)當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進步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輝煌成就展品,比如各種智能系統(tǒng)的機器人、智能水龍頭、智能開關、太陽能汽車等;最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在本次科技周的展覽期間,最大規(guī)模的愛因斯坦科技展亮相中國科學技術館,“愛因斯坦主題展”所展示的科學技術成果都是采用投影的方法展示了愛因斯坦許多珍貴照片,如下圖所示:

  通過這些展覽,我們了解到,本次科技周在中國科技館公開展覽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展覽”展示了這位偉大科學家從青少年時代的努力求知到二戰(zhàn)期間的顛沛流離再到相對論等偉大理論的提出的輝煌生平事跡。

  當年曾經(jīng)因種種原因沒能如愿到中國講學的愛因斯坦,終于在經(jīng)年之后,其展品大規(guī)模亮相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中有四分之一超過50件展品是愛因斯坦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這些展品均是首次在中國大陸展出。

  我們向管理人員了解到,此次展出的藏品來自于瑞士的伯爾尼歷史博物館,其中有50多件原件展品、10余件互動展品,以及其他影像資料及復制品共計200多件,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愛因斯坦展品展覽,生動全面地反映了愛因斯坦的生活和他所處時代。

  (瑞士是愛因斯坦曾經(jīng)學習和工作過的地方,愛因斯坦還曾于1905年居住在伯爾尼,并提出了舉世聞名的相對論公式)。

  這次展出的藏品有愛因斯坦小時候的玩具、學習時用過的筆記本和珍貴的個人照片以及他本人的瑞士護照等。

  令我們映像最深刻的是,一個老舊的指南針和一盒零散的彩色積木,被小心仔細地放在櫥窗內收藏著。

  講解人員說這是愛因斯坦小時候最喜歡的玩具,應該是藏品中最老的物品,至今有上百年歷史。

  這個圓形的指南針,據(jù)說是愛因斯坦的父親送給他的,小愛因斯坦從這個指南針的奧秘中了解到磁鐵吸引原理,第一次接觸到了科學的奧妙。

  彩色的積木則有尖頂、柱子各種形狀,和現(xiàn)在的積木沒有太大區(qū)別。

  但9歲的愛因斯坦就可以用這些積木搭出14層的復雜建筑物。

  愛因斯坦并非天生聰慧,長到3歲的他還不會說話,并且有些不合群,不像其他男孩那樣喜歡玩軍事類玩具,但在游戲上卻顯示出了巨大的耐心和毅力。

  本次展覽中還有不少藏品是關于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大學學習時的筆記和珍貴資料。

  其中有他當年的錄取通知書,還有一張珍貴的成績單,二者都揭示了這位大科學家鮮為人知的一面。

  在這張寫有愛因斯坦名字的成績單上的右側分幾欄列出了他的科目和考試成績。

  其中初學者物理實驗一欄卻對應著一個大大的1字(最高分為6分)。

  我們驚異地看到,原來愛因斯坦在學習的第三年遇到了困難,在《初學者物理實驗》一科中表現(xiàn)并不是很好。

  他的一個好朋友課堂筆記認真而且一絲不茍,他借助朋友的筆記才最終通過了考試。

  可是,他最終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更讓我們感到訝異,卻更感到振奮和信心十足!此次展覽分為愛因斯坦的人生經(jīng)歷和他的學術理論兩部分。

  展覽中一個個生動的展品,將他那些高深的物理學知識形象地展示出來。

  例如,用手指觸動模擬黑洞造成光線的扭曲,用火花表現(xiàn)宇宙射線介子,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模擬愛因斯坦騎自行車體驗99%的光速極限。

  參觀者騎上一輛固定的自行車,前方的大屏幕上顯示出愛因斯坦當年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上班途中的景觀。

  按照愛因斯坦的理論,當速度達到光速的99%時,所看到的景象將會發(fā)生光學扭曲。

  在這個模擬實驗中光速被大大降低為每小時30公里,當達到這個數(shù)值的99%的時候屏幕中的街道也會變得不一樣。

  對這個項目,大家都紛紛嘗試,但這個數(shù)值很難達到,“那要達到光速豈不是更困難。

  ”參觀者們紛紛感嘆道。

  然而,科學理論和科學實踐的力量都是如此地神奇,讓我們這些青年學子無限神往。

  參觀完了愛因斯坦展覽后,我們有陸續(xù)參觀了一些其他展區(qū),由于時間的關系,同學們最終懷著無比欣慰和激動的心情離開了中國科學技術館,成功完成了此次參觀調查活動。

  四、參觀調查的意義

  通過本次實地參觀調查活動,同學們都深刻認識到,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與社會廣泛結合,給世界的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意識形態(tài)以至整個社會以極大影響。

  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是如此巨大,它不僅改變著個人、家庭、社會、國家,而且引起了全球的變化。

  科學技術一方面給人類以巨大恩惠,被譽為“善”的化身;另一方面又帶來種種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危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因而又被譴責為“惡”的淵藪。

  然而,在我看來,不論人們用什么目光和見解審視科學技術,但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即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在極大地增強,它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

  其社會作用的增加,不但迫使許多學者走出“為科學而科學”的象牙塔,更吸引我們這些青年學子走出大學的教學樓和宿舍樓,深入到科學技術的方方面面,實地參觀科學技術的成果展覽,也成為大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

  五、參觀調查后的感想和體會

  汪沖(2009311226):偉大的科學哲學家馬克思曾經(jīng)明確指出:機器生產的發(fā)展要求自覺地應用自然科學,“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fā)展的。

  ”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

  其中的生產資料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勞動者也同樣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并向現(xiàn)實生產力迅速轉化,改變了生產力中的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和管理水平。

  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極大地提高了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保護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產勞動能力。

  在生產力系統(tǒng)中,科學技術已經(jīng)成為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關鍵性要素和主導性的要素。

  因此,科學技術是推動現(xiàn)代生產力發(fā)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現(xiàn)代生產力發(fā)展和經(jīng)濟增長的第一要素,其技術的超前性對生產力發(fā)展具有先導作用科學技術越來越走在社會生產的前面,開辟著生產發(fā)展的新領域,引導生產力發(fā)展的方向。

  如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過科學實驗探索出電磁學理論,通過促進電力技術的革命,并最終引發(fā)電力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

  鄧小平在總結科學技術這一發(fā)展趨勢時深刻指出:“現(xiàn)代科學為生產技術的進步開辟道路,決定它的發(fā)展方向。

  許多新的生產工具新的工藝,首先在科學實驗室里被創(chuàng)造出來!薄按罅康臍v史事實已經(jīng)證明了:理論研究一旦獲得重大實在,遲早會給生產和技術帶來極其巨大的進步!

  科學對整個人類社會都有著不可小視的作用。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科技解決了中國十三億人民的糧食問題,由此而帶動的糧食蔬菜的進一步科技研究,諸多生物科學家采用科技的方法提高了蔬果類的產量,他們用科學的力量,使中國用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在任何一個領域,科技都以其先進的生產力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也培養(yǎng)出了社會各階層對科學技術的濃厚興趣。

  中國是文化燦爛的文明古國,也曾是一個科技強國。

  不必說引起整個世界科技變革的四大發(fā)明,即使到了思想僵化的明朝,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處在全世界領先地位。

  清末民初,由于長期閉關自守,妄自尊大,中國的科學技術一落千丈,遭遇外侮,而后發(fā)奮圖強,才使中國的科學技術迎頭趕上,但和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科學技術還存在較大差距,作為民族未來命運主宰者的我們,肩負著中華民族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更要樹立全新的科學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技觀念,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科技時代里為國家民族掙得更多的發(fā)展空間,才能引領民族的未來。

  易叁武(2009311230):科學并不神秘,它的本意是親近大眾的”這是我在參觀北京科技周時的感想。

  科學技術在我們人類發(fā)展史上起到了巨大推力,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們人類的一切都是借助科技達成的,然而一直以來,科技是疏遠的、神秘的,超出了一般大眾的可識范圍。

  但在現(xiàn)今這個信息爆炸和共享的時代,一般大眾擁有了解掌握科技的素質、需求和權力。

  這就需要科技成果能夠走進普通民眾身邊,真正為他們所熟知。

  所以科學普及就顯得尤為重要,欲要真正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就必須依靠廣大民眾的參與。

  自科技周舉辦以來,在普及科技這一方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本屆是第17屆,主題是“攜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副題是“參與低碳生活”。

  這對現(xiàn)實發(fā)展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在節(jié)能環(huán)保這方面科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我被五彩繽紛的科技成果所吸引,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中低速磁懸浮交通系統(tǒng)”,它的研發(fā)將極大提高我國高鐵的運力和現(xiàn)狀,改善鐵路系統(tǒng)的運輸狀況,趨向更安全,更便捷,更便宜的方向發(fā)展。

  我期待這套系統(tǒng)的早日投入使用,就能方便更多人按時舒心地回家。

  這次參觀提高了我對科技的興趣,覺得非常有意義。

  鄭龍駿(2009311222):結束了對中國科技館的參觀,我對于科技的感悟已不同于以前,我深切體會到了科技革命為何能在短短幾十年間就改變英國,又為何能在短短一個世紀轉變美國、德國等資本主義國家。

  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更應該加快學習科學知識,充實自己,將來能做出一點自己的貢獻。

  楊妍:這周末隨同同學們去了科技館,為里面的陳設設施深深折服,從感官到感覺體驗到了科技的深邃與奧妙,這一次“科技之旅”的確不枉此行。

  科技對于我們來說遙遠神秘但卻從不陌生,從小學的愛迪生發(fā)明到現(xiàn)在所知道的世界領先科技,我并不覺得科技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因為它的尖端,深邃,我無法具體了解它,所以覺得它是神秘的。

  在館中看到了天文星象、日月星辰,完美閃耀的蒼穹天際,它告訴我宇宙的本源,起始,存在與空間。

  當我腦海中幻想著中國古老的神話對于天際的幻想與崇拜時,也證明過去的科技落后,閉塞,無法證實這無窮無盡的廣闊空間。

  當我看到人類起源,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時,我想到了女媧造人,刑天劈天的古老傳說。

  當現(xiàn)實與幻想結合時就會讓人感覺到想象的美好,實際的強大力量。

  只能說我被科技所吸引,所折服,對它的未來充滿信心。

  同時也希望先進的科技能帶領人類社會走進更加高端的新紀元。

  劉璇:中國科技館匯聚了古今中外各項杰出的科學技術,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

  在參觀科技館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華夏之光展廳。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綜合介紹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展廳,它巧妙地運用了各種先進的展示手段和信息技術,將古代的科技文物轉變?yōu)榭蓜幽P秃突诱蛊,讓游客在親身體驗與實踐中,了解古代發(fā)明的構造及其原理。

  腳踏水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以龐大的架構完整而真實地再現(xiàn)人力取水的過程,吸引了很多孩子前來體驗感受,享受這腳踏取水的樂趣。

  一直以來,我對科學技術的概念都是比較模糊的。

  然而這次的“科技之行”卻使我看到了世界上許多先進的科技成果,同時也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發(fā)展帶給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我想,這不僅僅是一次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的課外活動,更重要是在參觀和體驗后的思考和感悟。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在充分認識到科技重要性的同時,更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與實踐,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為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閱讀:

  社會實踐報告的內容與要求

  一份完整的實踐報告應由以下部分組成:1.報告題目報告題目應該用簡短、明確的文字寫成,通過標題把實踐活動的內容、特點概括出來。

  題目字數(shù)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如果有些細節(jié)必須放進標題,為避免冗長,可以設副標題,把細節(jié)放在副標題里。

  2.學院及作者名稱學院名稱和作者姓名應在題目下方注明,學院名稱應用全稱。

  3.目錄對于頁數(shù)比較多的報告,應適當加上目錄。

  4.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報告需配摘要,摘要應反映報告的主要內容,概括地闡述實踐活動中得到的基本觀點、實踐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結論。

  摘要字數(shù)要適當,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個實詞。

  摘要包括:a)"摘要"字樣;b)摘要正文;c)關鍵詞;d)中圖分類號。

  5.正文正文是實踐報告的核心內容,是對實踐活動的詳細表述。

  這部分內容為作者所要論述的主要事實和觀點,包括介紹實踐活動的目的、相關背景、時間、地點、人員、調查手段組成,以及對實踐活動中得到的結論的詳細敘述。

  要能夠體現(xiàn)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有新觀點、新思路;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作用和借鑒作用,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報告內容觀點鮮明,重點突出,結構合理,條理清晰,文字通暢、精煉。

  字數(shù)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內。

  6.結束語結束語包含對整個實踐活動進行歸納和綜合而得到的收獲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7.謝辭謝辭通常以簡短的文字對在實踐過程與報告撰寫過程中直接給予幫助的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和其他人員表示謝意。

  8.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實踐報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實踐報告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9.附錄對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以編入實踐報告的附錄中。

【概論課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土木工程概論結課報告(精選7篇)12-23

《印刷概論》實習報告11-17

概論課心得體會(精選11篇)05-23

思政課社會實踐報告06-07

毛概課社會實踐報告05-31

法律社會實踐課實習報告10-08

烹飪概論教案09-16

毛概課社會實踐報告優(yōu)秀11-20

音樂概論教學教案10-08

關于思政課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