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11個
故事在現(xiàn)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tài)性現(xiàn)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11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1
關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2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
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
后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xù)呼喚我的名字。
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
中秋節(jié)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3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游月宮的傳說了。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
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4
元朝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反抗。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軍師劉伯溫想出一條妙計,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起義成功后,朱元璋高興地傳下口諭,每年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用來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5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舍地離開妻兒,踏著云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
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么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并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于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舍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
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愿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姊妹們,到月宮陪伴嫦娥住了!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6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遠更亮,所以中秋節(jié)又被稱作“月節(jié)”、“月夕”。
八月十五晚上,我們全家一起坐在院子里,一邊吃月餅一邊看月亮,月餅是圓形的,上面還印著幾片綠葉,真好看,我想:這么好看的月餅肯定很好吃,我咬了一口,啊,真好吃,特別是里面的青紅絲。
又大又圓的月亮高掛在空中,我和爸爸迫不急待地給月亮拍了一個相,月亮發(fā)出來的.光是那么明亮,那么好看,我仿佛看到嫦娥抱著玉兔來回走動。
過了一會兒,西方放出了煙花,好像是在慶祝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你看,有多少人在慶祝呀!
今天,我看到了美麗的月亮,吃了香甜的月餅,還看到漂亮的煙花,我真高興!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7
相傳當時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的統(tǒng)治,想要號召各地的有志之士一同反抗,當時朱元璋在八月十五日起義,劉伯溫便想一計策,并在餅內藏紙條分贈同伴,紙條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民眾紛紛響應,藉由吃月餅來通知起義,后來,流傳下來,就成為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了。這大概是贈品營銷的古老原型。
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及兔子乞食,狐貍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食物,后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于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后來,玉兔就在廣寒宮里和嫦娥相伴,并搗制長生不老藥。人為己謀是人的`天性,舍身助人是違反生物生存本能,因此這類的故事總是亙久流傳。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8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專每次砍下去之后,屬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原本是凡間一位樵夫,但是他不喜歡當樵夫,于是他就請白發(fā)神仙教他仙術,可是他學了很久都沒有學成,后來,他又請白發(fā)神仙教他神游到月亮上,因為它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白發(fā)神仙很生氣,就把他留在月宮,并說:“如果你心平氣和地砍倒桂樹,你就可以獲得仙術”可是,吳剛每次砍完一段時間,桂樹便會自動愈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他不斷地砍下桂樹,桂樹不斷的愈合。而大詩人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9
嫦娥身邊有只玉兔。據(jù)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yǎng)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后,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玄宗漫游月宮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chuàng)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10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周禮》中。根據(jù)中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節(jié)”。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三個秋天的第二個月叫仲秋,所以中秋節(jié)也叫“仲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古人賦予了月亮許多的傳說,從蟾蜍登月到玉兔搗藥,從吳剛砍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繪就了各種各樣的為月宮世界添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從漢代到唐代,木騷人一直唱月、唱月中,而八月十五這一天成為表達感情的絕好時刻。北宋太宗年間,官方正式將8月15日定為中秋節(jié),意思是正值三秋之中,萬民齊慶。中秋之夜,月光當空,清輝滿地。人們把滿月視為團圓的象征,8月15日是親人團圓的日子。因此,中秋節(jié)又被稱為“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已成為一年中的`重大節(jié)日,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歷來是統(tǒng)治者非常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屆的秋季賽恰好在八月份舉行。風光與激情并存,人們把中學生視為月中的贏家。每逢中秋節(jié),都要舉行隆重的慶;顒,已成為全社會的重要習俗。歷代流行,中秋節(jié)逐漸成為我國漢族三大節(jié)日(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之一。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11
在很久很久以前,當太陽下山后,天空就是一片漆黑,既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在一個小村子里,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叫月娘,她的手很巧,能做很漂亮的燈籠,她做了好多的燈籠送給鄉(xiāng)親們,讓他們在黑夜里能夠借著燈籠的光做事,有一天月娘想如果能把燈籠掛在天上該有多好呀,那樣人們就不用點著燈籠做事了,于是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村子里的.人們,大家都很支持她,給她做了好多夾著甜甜餡的小圓餅讓她帶在路上吃,告別了鄉(xiāng)親們,月娘踏上了尋找上天的路,她翻過了高山,越過了大河,走了很久很久,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上天的路,身上帶著的小圓餅也快吃光了,人又累又乏,當她翻過一座高山后,她看到了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海,在沙灘上有一塊圓圓的大石頭,她就爬了上去躺在上面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當月娘醒來時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切都不一樣了,她向下一看,發(fā)現(xiàn)原來的河流山川都變得好小好遙遠呀,“呀,難道我已經上了天!痹履锵胫,這時她發(fā)現(xiàn)手里的燈籠不見了,她四處張望,看到天空中繁星點點,原來這些繁星就是她的燈籠變得,而她睡覺的這塊大石頭已經掛在了天空上變成了月亮,將溫暖而明亮的光灑向了大地。
這一天正是農歷的八月十五,鄉(xiāng)親們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就知道月娘找到了上天的路,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就做那種好吃的圓圓的小餅,稱它為月餅,把月亮叫做月娘,并會制作各種燈籠來紀念月娘。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相關文章: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08-08
中秋節(jié)的故事及傳說10-04
中秋節(jié)傳說故事簡介10-04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40010-04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5010-04
中秋節(jié)傳說故事10010-04
中秋節(jié)來歷傳說故事10-02
中秋節(jié)傳說小故事10-04
關于中秋節(jié)的傳說和故事10-04
中秋節(jié)的歷史傳說故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