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常識大全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

時間:2022-10-06 07:17:14 常識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北京市將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xiàn)困難殘疾人群體生活補貼福利的全覆蓋,下面帶來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相關文章,歡迎閱讀參考。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1】

  生活補貼標準調至每人400元/月 殘疾人是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的特殊困難群體。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福利保障工作。

  為解決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8月30日,北京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本市《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擴大了享受生活補貼福利的困難殘疾人群體范圍,將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兒童等困難殘疾人納入了補貼范圍,將保障群體細化為6類;補貼標準也由以前每人每月100元,提至最高400元。

  實現(xiàn)困難殘疾人群體生活補貼福利全覆蓋

  據(jù)介紹,該《意見》實施后,北京市將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xiàn)困難殘疾人群體生活補貼福利的全覆蓋。

  北京市現(xiàn)行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僅有低保家庭和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的殘疾人。

  政策對困難殘疾人群體進行了精準區(qū)分,將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兒童等困難殘疾人納入了補貼范圍。

  保障群體細化為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非低保低收入但個人穩(wěn)定性收入低于低保水平的殘疾人以及民政部門管理的重度殘疾人、其他殘疾兒童等6類。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其額外生活支出。

  補貼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或殘疾人服務一卡通的殘疾人,本市將根據(jù)殘疾程度和經濟困難程度按不同標準給予差異化補貼。

  新政策將提高現(xiàn)有對象的補貼標準,其中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100元,精細區(qū)別殘疾等級和類別后提高至400元、320元兩檔,最高漲幅達每月300元;就業(yè)年齡段內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的中輕度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200元。

  此外,低收入家庭中的中輕度殘疾人和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兒童也納入補貼范圍,精細區(qū)別殘疾等級和類別后給予300元、200元兩檔補貼。

  對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但個人穩(wěn)定性收入低于低保水平的重度殘疾人按低保標準補差。

  考慮到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出臺還不到一年,原有政策標準暫不變,但對補貼對象按照第二代殘疾人證的等級,進行了精準調整,將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納入了保障范圍;而對補貼標準,將由相關部門適時調整。

  符合條件的本市殘疾人,可以同時申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該兩項補貼不計入本市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2】

  殘疾人生活補貼申領程序和管理辦法

  (一)自愿申請。

  殘疾人兩項補貼由殘疾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xiāng)鎮(zhèn)政府受理窗口提交書面申請。

  殘疾人的法定監(jiān)護人,法定贍養(yǎng)、撫養(yǎng)、扶養(yǎng)義務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委托人可以代為辦理申請事宜。

  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應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二)逐級審核。

  街道辦事處或鄉(xiāng)鎮(zhèn)政府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xié)同辦理”機制,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并進行初審。

  初審合格材料報送縣級殘聯(lián)進行相關審核。

  審核合格材料轉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定,殘疾人家庭經濟狀況依托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審核。

  審定合格材料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縣級殘聯(lián)報同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

  (三)補貼發(fā)放。

  補貼資格審定合格的殘疾人自遞交申請當月計發(fā)補貼。

  殘疾人兩項補貼采取社會化形式發(fā)放, 將存入申請人殘疾人服務一卡通賬戶。

  特殊情況下需要直接發(fā)放現(xiàn)金的,要制定專門的監(jiān)管辦法,防止和杜絕冒領、重復領取、克扣現(xiàn)象。

  (四)定期復核。

  采取殘疾人主動申報和發(fā)放部門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定期復核制度,實行殘疾人兩項補貼應補盡補、應退則退的動態(tài)管理。

  定期復核內容包括申請人資格條件是否發(fā)生變化、補貼是否及時足額發(fā)放到位等。

  北京市殘疾人服務一卡通相關知識

  1、北京市殘疾人服務一卡通具有哪些功能?

  北京市殘疾人服務一卡通具有殘疾人證、北京通、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及北京銀行借記卡功能。

  2、哪些人能辦理北京市殘疾人服務一卡通?

  具有北京市戶籍且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的人員。

  3、如何申請北京市殘疾人服務一卡通?

  已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人員,持戶口本和第二代殘疾人證原件到戶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員會申請。

  未辦理殘疾人證的人員,按《北京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取得第二代殘疾人證后,領取殘疾人服務一卡通。

  4、如何領取北京市殘疾人服務一卡通?

  申請人本人攜帶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如代領,由代領人攜帶申請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代領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到申請人戶籍所在街道(鄉(xiāng)鎮(zhèn))殘聯(lián)領取。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3】

  8月30日,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本市《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擴大了享受生活補貼福利的困難殘疾人群體范圍,將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兒童等困難殘疾人納入了補貼范圍,將保障群體細化為6類;補貼標準也由以前每人每月100元,提至最高400元。

  北京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及補貼標準

  大幅提高綜合保障水平

  據(jù)介紹,該意見實施后,本市將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xiàn)困難殘疾人群體生活補貼福利的全覆蓋。

  本市現(xiàn)行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僅有低保家庭和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的殘疾人。

  政策對困難殘疾人群體進行了精準區(qū)分,將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兒童等困難殘疾人納入了補貼范圍。

  保障群體細化為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非低保低收入但個人穩(wěn)定性收入低于低保水平的殘疾人以及民政部門管理的重度殘疾人、其他殘疾兒童等6類。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其額外生活支出。

  補貼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或殘疾人服務一卡通的殘疾人,本市將根據(jù)殘疾程度和經濟困難程度按不同標準給予差異化補貼。

  新政策將提高現(xiàn)有對象的補貼標準,其中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100元,精細區(qū)別殘疾等級和類別后提高至400元、320元兩檔,最高漲幅達每月300元;

  就業(yè)年齡段內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的中輕度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200元。

  此外,低收入家庭中的中輕度殘疾人和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兒童也納入補貼范圍,精細區(qū)別殘疾等級和類別后給予300元、200元兩檔補貼。

  對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但個人穩(wěn)定性收入低于低保水平的重度殘疾人按低保標準補差。

  考慮到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出臺還不到一年,原有政策標準暫不變,但對補貼對象按照第二代殘疾人證的等級,進行了精準調整,將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納入了保障范圍;而對補貼標準,將由相關部門適時調整。

  符合條件的本市殘疾人,可以同時申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該兩項補貼不計入本市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

  殘疾人兩項補貼采取自愿申請的原則,由殘疾人或委托代理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xiāng)鎮(zhèn)政府受理窗口提交書面申請。

  審定合格后,由區(qū)民政部門會同區(qū)殘聯(lián)報區(qū)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

  補貼發(fā)到哪里:將存入申請人殘疾人服務一卡通賬戶。

  相關部門將定期復核申請人資格條件以及補貼是否及時足額發(fā)放到位等。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4】

  北京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辦法

  根據(jù)《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京政發(fā)〔2016〕46號),為加快本市殘疾人小康進程,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福利制度,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幫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及其家庭改善護理條件和生活狀況,特制定《北京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辦法》。

  第一條 補貼對象

  (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包括但不限于生活用水、電、氣、暖等支出。

  補貼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殘疾人服務一卡通”、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殘疾人:

  1.享受低保待遇的殘疾人(經民政部門認定,持有《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北京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難補助金領取證》);

  2.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殘疾人(經民政部門認定,持有《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

  3. 屬于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年滿16周歲未滿60周歲、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的殘疾人或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全日制在校殘疾學生;

  4. 屬于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個人穩(wěn)定性收入低于北京市低保標準且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

  5. 屬于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未滿16周歲的殘疾人。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

  補貼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殘疾人服務一卡通”、需要長期照護的殘疾人,具體是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

  第二條 補貼標準

  (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

  1.享受低保待遇的殘疾人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400元;殘疾等級為三級、四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四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20元。

  2.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殘疾人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參照北京市低保標準按月享受生活補貼;殘疾等級為三級、四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四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

  3. 屬于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年滿16周歲未滿60周歲、失業(yè)且無穩(wěn)定性收入的殘疾人或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全日制在校殘疾學生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參照北京市低保標準按月享受生活補貼;殘疾等級為三級、四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四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

  4. 屬于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個人穩(wěn)定性收入低于北京市低保標準的殘疾人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按月享受個人穩(wěn)定性收入與北京市低保標準的差額補貼。

  5. 屬于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未滿16周歲的殘疾人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殘疾等級為三級、四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四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

  1.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視力、肢體、智力、精神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二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中的多重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

  2.殘疾等級為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二級、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不含多重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聽力、言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00元。

  第三條 政策銜接

  1.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可同時申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簡稱殘疾人兩項補貼)。

  2.既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人、因公致殘、離休等福利性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條件的殘疾人,可擇高申領其中一類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

  3.享受困境兒童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人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可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享受見義勇為致殘人員護理補貼、因公致殘返城知青護理費、托養(yǎng)補貼的殘疾人不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可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

  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yǎng)保障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

  4.殘疾人兩項補貼不計入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

  5.各區(qū)已經制定和執(zhí)行的政策依據(jù)上述標準和原則具體細化后進行銜接實施。

  第四條 申請程序

  (一)由符合申請條件的殘疾人本人,法定監(jiān)護人,法定贍養(yǎng)、撫養(yǎng)、扶養(yǎng)義務人,或其他委托人自愿申請,在社區(qū)或街道(鄉(xiāng)鎮(zhèn))領取并填寫《北京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申請審批表》(附件1,以下簡稱《生活補貼申請審批表》)、《北京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審批表》(附件2,以下簡稱《護理補貼申請審批表》)、《申請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個人經濟狀況登記表及授權委托書》(附件3),然后向戶籍所在地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申請窗口提交,并授權委托民政部門進行個人經濟狀況核查。

  (二)申請兩項補貼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生活補貼申請審批表》或《護理補貼申請審批表》;

  2.《申請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個人經濟狀況登記表及授權委托書》;

  3.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殘疾人服務一卡通”原件及復印件1份;

  4.《身份證》或《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1份;

  5.一寸同版彩色證件照3張;

  6.申請生活補貼者還需要根據(jù)自身情況提供以下證明材料之一:

  (1)《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北京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難補助金領取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

  (2)《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

  (3)北京市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1份;

  (4)全日制在校學生證明;

  (三)已享受兩項補貼的殘疾人申請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應按規(guī)定重新辦理補貼申請手續(xù)。

  第五條 初審及公示程序

  (一)申請人將申請材料報送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申請窗口,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申請窗口將申請情況同步錄入民政信息系統(tǒng);并將申請材料于接收當日轉交街道(鄉(xiāng)鎮(zhèn))殘聯(lián),對申請人殘疾狀況、現(xiàn)享受的殘聯(lián)靈活就業(yè)社會保險補貼等扶持政策情況進行確認或核查,必要時可以提請區(qū)殘聯(lián)協(xié)助確認;需在3個工作日內將綜合核查情況及申請材料,轉交街道(鄉(xiāng)鎮(zhèn))民政科,由其提出初審意見。

  (二)街道(鄉(xiāng)鎮(zhèn))民政科自接到《生活補貼申請審批表》或《護理補貼申請審批表》和相關證明材料之日起,在4個工作日內作出初審意見。

  初審不合格的,由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申請窗口書面告知申請人,說明理由并退還其材料。

  初審合格的,要及時組織公示。

  (三)對初審合格的申請人進行公示:

  1.公示地一般為申請生活補貼、護理補貼殘疾人戶籍所在地的社區(qū)(村)。

  人戶分離的,由殘疾人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鄉(xiāng)鎮(zhèn))轉交其居住地的社區(qū)(村)進行公示。

  2.公示內容包括申請補貼殘疾人姓名、補貼類別和補貼金額(公示樣式參見附件4)。

  3.公示期為7天。

  4.公示期滿,由社區(qū)(村)向街道(鄉(xiāng)鎮(zhèn))書面報告公示情況。

  (四)公示期滿有異議的,由街道(鄉(xiāng)鎮(zhèn))核實并書面告知申請人,說明理由并退還材料;無異議的,街道(鄉(xiāng)鎮(zhèn))相關部門在《申請審批表》上簽名蓋章后,由街道(鄉(xiāng)鎮(zhèn))連同相關證明材料送區(qū)殘聯(lián)進行審核。

  第六條 審核

  區(qū)殘聯(lián)自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在3個工作日內依托相關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進行殘疾人身份、現(xiàn)享受的殘疾人扶持政策等信息情況的核實并作出審核意見。

  審核不合格的,書面通知街道(鄉(xiāng)鎮(zhèn)),說明理由并退還材料;審核合格的,連同申請材料一并轉送區(qū)民政局進行審定。

  第七條 審定

  區(qū)民政局自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在5個工作日內,參照北京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tǒng)出具的居民經濟狀況核對報告 ,綜合考慮作出審定意見。

  審定不合格的,書面通知區(qū)殘聯(lián),說明理由并退還材料;審定合格的,區(qū)民政局會同區(qū)殘聯(lián)報區(qū)財政局申請撥付資金,并通過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申請窗口發(fā)放《北京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領取證》(附件5,以下簡稱《領取證》)。

  第八條 發(fā)放

  (一)補貼資格審定合格的殘疾人自遞交申請當月計發(fā)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按月發(fā)放,每月10日前由民政部門通過金融機構轉賬存入“殘疾人服務一卡通”賬戶。

  (二)特殊情況下需要直接發(fā)放現(xiàn)金的,區(qū)民政局要會同區(qū)殘聯(lián)制定專門的監(jiān)管辦法并報市民政局、市殘聯(lián)備案,防止和杜絕冒領、重復領取、克扣現(xiàn)象。

  第九條 復核

  (一) 殘疾人兩項補貼的復核采取殘疾人主動申報和區(qū)民政局會同區(qū)殘聯(lián)半年度定期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二)享受兩項補貼的殘疾人,應在每年1月1—20日和7月1—20日(遇到節(jié)假日順延),持《殘疾人證》《戶口簿》《領取證》原件,到街道(鄉(xiāng)鎮(zhèn))辦理享受生活補貼或護理補貼的復核手續(xù)。

  復核生活補貼者還需根據(jù)情況持《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北京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難補助金領取證》《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原件、北京市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全日制在校學生證明。

  (三)未經復核或復核不合格的,從補貼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次月起停發(fā)補貼。

  (四)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停發(fā)補貼:

  1.戶籍遷出本市的;

  2.死亡的;

  3.違法犯罪,正在執(zhí)行監(jiān)禁刑罰的

  4.未進行復核或復核不合格的;

  5.應當停止發(fā)放兩項補貼的其他情形。

  (五)對違規(guī)領取的殘疾人兩項補貼由區(qū)民政局、區(qū)殘聯(lián)責令退還;拒不退還者,由區(qū)民政局會同區(qū)殘聯(lián)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條 戶籍遷移

  享受兩項補貼的殘疾人戶籍在本市行政區(qū)域內遷移的,持《戶口簿》和《領取證》到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窗口申請并通過區(qū)民政局辦理兩項補貼轉移手續(xù),填寫轉移單(附件6);

  享受兩項補貼的殘疾人戶籍在本區(qū)區(qū)域內遷移的,持《戶口簿》和《領取證》到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窗口辦理兩項補貼轉移手續(xù);

  轉出地從辦理轉移手續(xù)的次月起停發(fā)兩項補貼資金,轉入地從轉出地停發(fā)之月起發(fā)放。

  第十一條 資金來源

  殘疾人兩項補貼所需資金,由殘疾人戶籍所在的區(qū)財政負擔,納入年度區(qū)級預算安排。

  2016年列入政府預算“其他殘疾人事業(yè)支出”(2081199)科目,并做好專項核算統(tǒng)計;2017年列入政府預算“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2081107)科目;以后年度按照當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二條 管理與監(jiān)督

  (一)市民政局會同市殘聯(lián)統(tǒng)籌指導基層開展好政策宣傳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各區(qū)民政局、殘聯(lián)要具體部署落實本區(qū)域宣傳工作;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民政、殘聯(lián)工作人員要采用靈活多樣形式宣傳解讀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使殘疾人及其家屬了解政策內容和基本申領要求。

  (二)兩項補貼經辦機構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審核,民政部門對兩項補貼制度的實施進行管理和監(jiān)控,并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檢查和社會監(jiān)督。

  (三)對查實發(fā)生營私舞弊行為或出現(xiàn)虛報、冒領、截留、挪用、騙取、濫發(fā)補貼資金的,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和法律責任,并追回所發(fā)的全部補貼資金。

  第十三條 符合申請條件的殘疾人,于2016年12月31日前提出申請的,補貼從符合條件的當月起計發(fā),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1月1日;從2017年1月1日起,按本辦法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市民政局、市發(fā)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殘聯(lián)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殘疾人生活補助辦法》(京殘發(fā)〔2010〕94號)、《北京市殘疾人護理補貼暫行辦法》(京殘發(fā)〔2015〕36號)等相關政策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停止執(zhí)行。

【北京殘疾人補助標準】相關文章:

北京二級殘疾人補助11-01

上海二級殘疾人補助標準10-12

北京隨軍家屬補助10-20

殘疾人申請補助范文10-11

北京標準租賃合同11-09

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06-24

二級精神殘疾人補助06-16

三級殘疾人每月的補助11-15

農村二級殘疾人補助07-19

廣西二級殘疾人補助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