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雨隨筆 推薦度:
- 夜半聽雨隨筆 推薦度:
- 鄉(xiāng)下聽雨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聽雨的隨筆
關(guān)于聽雨的隨筆1
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整天,洗凈了凡世的喧囂。這樣的雨天,街道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卻多了份靜謐。靜下心來,傾聽雨聲,那是大自然的杰作…
站在河邊,閉上眼睛,用心傾聽,流水的聲音混和著叮咚的雨聲,大自然似乎在向你訴說那屬于他的故事,歡樂的,憂傷的,幸福的…匯聚成—條長長的河流,奔向遠方,會有更多的人聽到它的故事,聆聽它的心聲…街道旁,大樹邊,風夾雜著雨水吹起樹葉,配起滳滴嗒嗒的雨聲,匯成完美的樂章,音樂是個神奇的存在,它凈化了人們的.心靈,為灰色的天空平添了一絲感傷。雨,那是云兒用盡生命流下的淚,它為何哭泣?無人知曉。而你又在思念著誰?
一道閃電劃破天空,像一道難看的疤痕,片刻后雷鳴聲傳來,那是大自然在哽咽,那是它憂傷的故事,那是它抹不去的傷…周圍又一次安靜下來,僅聽見雨聲,又似等待下一次哭泣,下一站天鳴…傍晚,雨停了,余耀映起天空,一片潮紅,雨聲退去了,好似不曾來過
關(guān)于聽雨的隨筆2
云
天,晴的真好。
碧藍碧藍的天空,輕柔輕柔的風影,只可惜日頭正緊,我只好躲在檐下,坐看云起云化。
其實,這碧藍的天空上并無多少云彩。只是那些許的云彩漸漸地聚攏疊加,這讓我想起小學課本上的一片課文。
課文上的女主角講了很專業(yè)的一個詞----魚鱗云。這種云彩是下雨的前兆。
當年年少的我,對此很是好奇天天看云,也曾指云斷言,必會下雨?擅棵繉抑覆恢。甚是在小朋友面前丟盡了臉面。
若不是臨近傍晚天空漸漸潮濕悶熱起來,我對晌午見過的此云也就相對遺忘了。
等雨
傍晚十分,屋里太過悶熱。院子里地上的螞蟻急急忙忙,檐下的燕子又帶來幾只串門的燕子,似乎商量著結(jié)伴去捉蟲。
我不打攪它們,徑直走出了院落。
我家大門外的寬闊的紅磚路上,已然站了幾個從屋里憋出來的人。大家都望著天,期盼著雨的到來。期盼著老天爺?shù)亩髻n。
西邊的天際,終于讓渴望的眼睛看見了一筆深墨?砂雮鐘頭過后,頂頭的天空依然粉黃。而那一筆深墨卻向西南散去,真是引人生氣。
伴著從院里呼來的吃飯聲。我沒勁地走回了院子。
飯吃到一半,幾顆豆大的雨點落到了盛湯碗里,濺出的綠豆湯,居然湯了我一下。
老爹看了看天,說:“不用挪地方,下不了。
果然,沒過半分鐘,不下了。
可是,又沒過半分鐘,又蹦跶了起來。
依此,這斷斷續(xù)續(xù)的雨豆,真像打一下就跑的.皮孩子,讓人生氣,又讓人在憧憬中歡喜。
下雨
天空依然是粉黃粉黃的,但是雨已經(jīng)飄搖飄搖地下了起來。
紅磚路兩旁的人家大門口前,早有如我這般的人兒,或站或蹲或全家人挨在門檐下,或看雨或看沒帶雨具的路人或說說笑笑。更有的人兒,干脆撐把傘,往屁股底下塞一馬扎,坐到紅磚路上去,看樣子是非要涼快個夠才覺夠本。
聽雨
夜來了,雨沒有走。且越下越大。
我喜“唐宋”。唐宋里最美是雨。
小樓一夜聽春雨;天街小雨潤如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的豪邁;“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憧憬;“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的幽念…….
種種意境氛圍,總讓我流連往返,迷戀得不行。只可惜,像我這般的人兒,最適的那句卻是:“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雨是多情的,見到雨,總難免好生感情。那疏疏的簾幕;那散落蹦開的花豆,很自然地就把心給牽連了起來,就把感情纏繞了起來。
縱算如我這般無情的人兒見到雨,也亦會感到清爽中那莫名的欣幸。
欣幸中打開那扇如夢似幻可以神聊的窗,發(fā)現(xiàn)窗里面的才子佳人們,個個以雨為名以雨為論,好不自在。
遠離唐宋的李白清照們更換了詞派詩風,再沒有唐宋的幽怨與惆悵。即使有,也不會在這美妙雨夜里,“紅樓隔雨相望冷”;亦不會“耿耿殘燈背壁影”。當然,更不會“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或許,他們會如我這般:“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了。
【聽雨的隨筆】相關(guān)文章:
聽雨的隨筆散文10-08
關(guān)于聽雨隨筆07-09
關(guān)于聽雨隨筆12-28
聽雨隨筆美文10-06
聽雨美文隨筆10-11
聽雨優(yōu)美隨筆10-09
夜半聽雨隨筆11-13
秋夜聽雨隨筆散文10-10
有關(guān)聽雨的隨筆散文10-10
聽雨的聲音隨筆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