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心寬天地廣
心寬天地廣,心寬路也寬,以下的心寬天地廣美文,歡迎繼續(xù)閱讀:
心寬天地廣【1】
聽說,成功的人需具備的三種素質(zhì)是: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能改變的事情,有智能去區(qū)別上述兩類事。
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成功,也不是成功的人才需要有肚量。不論是誰,在這人世活著,并且要活出滋味、活出樣子就不能沒有肚量,而要做到有肚量,就不能不心寬。心不寬,天地小,路就越走越窄,甚至沒有出路。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在現(xiàn)實面前,道理有時就是不管用。誰都知道做人要胸懷寬廣、海納百川,可真要做到如此,談何容易呢?人最難的是說服自己,只要把自己說服了,事情就好辦了。
什么事情都是“我要做”比“要我做”來得順暢的,別人勸我們要心寬,我們會埋怨別人太不理解人而不見得真會心寬,只有自己真正心寬的時候,我們才理解了人,也容納了一切。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阿基米德的這句話,前提是要有一支足夠長的杠桿,這跟給大家一個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人們可以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有什么區(qū)別呢?
事實上,足夠長的杠桿沒有,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也沒有,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你得到了你認(rèn)為的公平,就會使一部分人失去了他所認(rèn)為的公平。在不可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去接近可能,也難能可貴了,奢望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掌握在另一個人的手里。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必然要付出巨大的艱辛和代價。社會永遠(yuǎn)無法絕對公平,人的一生,有起有落,在起起落落之中,你會把人間的炎涼一一嘗遍。
真理的火炬有時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并且會燒傷高舉它的人。我們不太相信命運,又不能不相信命運。只因,改變不了的就成了宿命。
遭受苦難的人不一定是有罪過的人,有罪過的人偏偏遠(yuǎn)離苦難。面對不公、面對苦難、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該怎么辦呢?其實,人的命運無非有兩種選擇:要么死去,要么活著。
死去容易,活著才難。人們之所以要選擇艱難地活著而不愿意輕易地死去,那是因為人們對生命的尊嚴(yán)有著本能的珍惜和捍衛(wèi)。選擇活著,必然需要勇氣,還需要有應(yīng)對一切的心理準(zhǔn)備。
明明是無理取鬧,偏偏說理在自己;明明是欺壓了他人,偏偏不肯見好就收;明明是讓別人受了委屈,偏偏還沒良心發(fā)現(xiàn)……當(dāng)公道不在人心,當(dāng)公眾被混淆了視聽,傷痕累累的你路在何方?不能改變它就接受它,接受它之后再期待云開見日的一天怎樣?
無論任何時候,也無論遭遇怎樣,每個人的心都要放寬些,再放寬些。這樣,可以幫自己度過許多難關(guān)。人生最關(guān)鍵的往往就那么幾步,在最艱難的時刻,若不給自己信心、勇氣和力量,就會讓自己碰得頭破血流。心寬了,就可以越過去,越過去了,就會覺得一切都無所謂了。
自己是自己的敵人,自己也是自己的主宰。打敗自己的是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也是自己。心寬了,就會容忍。一個人什么都容忍了,天大的事也只是小菜一碟。
為什么要心寬?不心寬是與自己過不去呀!為什么要不心寬呢?不心寬的話,豈不正達(dá)到了某些人的目的?不心寬,不是氣死自己就是郁死自己,而這,不正是某些人所希望看到的嗎?這如何向自己交代呢?
心寬了,沒有什么不可以接受,也沒有什么不可以忍受。有些人,雖勝猶敗;也有些人,雖敗猶勝;更有些人,是帶著勝利者的姿態(tài)的失敗人。容忍一些人去做不合情理的事,這是妥協(xié)嗎?你看過把不合情理的事做盡的人到頭來得到了什么?他得到的終究被統(tǒng)統(tǒng)收回!
我從沒有標(biāo)榜過自己胸懷有多么寬廣,相反,正是因為我胸懷不寬廣,修養(yǎng)不足我才知道心寬該有多么重要,我該是多么需要它。不吃一塹,不長一智。歲月是水,終究磨掉了許多棱角,沖刷了許多污垢。
坎坎坷坷的遭遇,使我漸漸地明白了我究竟需要什么。與我最需要的東西比起來,其他的必將是不重要的。既然不重要,我會與之斤斤計較嗎?包括不公、不平和不正!我始終相信天地有正氣,直心是道場,因而嘗試著學(xué)會心寬。
學(xué)會心寬,是不想讓自己去承受別人的遺憾,只要心中無憾,才活得輕松啊!我不想也無法去改變我身外的一切,但我必須成為自己的主人。只有學(xué)會了心寬,才能夠說服自己。那些帶給別人苦難的人是罪過的。與罪過比起來,我樂意接受苦難。
活著,不心寬也得心寬。人生短暫,哪能有太多力氣去與不值得的人計較!心寬了,一切也就風(fēng)清云淡。只因到頭來,一切都是過眼云煙。
心寬路也寬,心寬天地廣。為何不心寬?天地本已廣!
心寬天地廣【2】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雖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食動物的血液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皮膚,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
無淪野馬怎么蹦跳、狂奔,都無法驅(qū)逐這種蝙蝠,因為它們實在太小了,不像獅子、虎、狼之類的猛獸,可以用蹄子踢,用身子撞。蝙蝠貼在野馬的身上,落在野馬的頭上,直到吸飽喝足,才滿意地飛去,讓野馬最終無可奈何地死去。
人們往往認(rèn)為野馬是因蝙蝠吸血而死,而實際上據(jù)生物學(xué)家分析:蝙蝠所吸食的血量是很有限的,甚至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絕不至于讓一匹碩大的野馬死亡,導(dǎo)致野馬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野馬被蝙蝠叮上之后,情緒失常,最終在暴怒和狂奔中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三國周瑜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周瑜智商很高,很會領(lǐng)兵打仗。33歲的他聯(lián)合劉備抗擊曹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可謂聲威赫赫。但他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多次想把諸葛亮除掉。諸葛亮知道周瑜的弱點,施計三氣周瑜,終使周瑜勃然大怒。最后一次,他被諸葛亮氣得昏厥了,慢慢醒過來后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大叫數(shù)聲而亡,壽36歲。
當(dāng)時周瑜的事業(yè)正是如日中天,他本來應(yīng)該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他動不動就生氣,最終卻被活活氣死。實在可悲,可嘆!
美國斯坦福大學(xué)生物系教授羅德·費波特在自己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下分別做了一個試驗:把一個管子捅到鼻管里,另一頭捅到冰水里,持續(xù)觀察10分鐘:
結(jié)果,在他心平氣和的時候,冰水不變色;在他很內(nèi)疚,很慚愧的時候,冰水就變成了白色;在他惱怒生氣僅僅5分鐘后,冰水就變成紫色。他把紫色的冰水抽出來注射到小白鼠身上,2~3分鐘后,小老鼠就死掉了。進(jìn)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生氣時,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這是一種有毒的東西,且毒性僅次于蛇毒,正是它讓小白鼠命喪黃泉。
有關(guān)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情緒低落,容易生氣的人,患心臟病、高血壓、胃潰瘍、失眠和癌癥等疾病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得多,同時,生氣會加速肺功能的衰退。同病毒一樣,生氣是人體中的一種心理病毒,對人體健康有非常嚴(yán)重的危害。
英國著名作家莫泊桑說過這樣一段話:“為小事而生氣的人,生命是短促的。只要你記住這句話,就可以幫助你忘卻很多不愉快的經(jīng)歷。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幾十個年頭,然而我們卻為糾纏無聊瑣事而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試問時過境遷,有誰還會對這些瑣事感興趣呢?”
可以說,不會生氣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氣的人才是聰明人。如果你想有健康的身體和美滿的生活,必須學(xué)會控制憤怒的情緒。
心寬天地廣【3】
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邊寧靜的心境,不爭不求,只去追尋幸福的感覺。也許沒有轟轟烈烈的感情,也沒有可歌可泣的悲壯,只是努力地把心放空,把心放低,一直低到塵埃里。
不與人爭論,非要爭出個你對我錯,沒有絕對的價值觀點;不牢騷抱怨,生活沒那么不如意,盡管國家還是那么糟糕。只需把父親的話一遍又一遍地咀嚼,把故鄉(xiāng)的風(fēng)景一次又一次地回放。
態(tài)度很重要。修身、立德,先做人,后做事,幸福隨之而來。不去計較成敗得失,不去抱怨挫折不公,敬老、愛幼、尊親、友善、真誠……感謝老爸教給我的一切,這是我幸福的源泉。每當(dāng)想到這些東西,并身體力行地努力去做,我就感到很幸福。
去踐行自己的價值觀,既然承諾,就去兌現(xiàn)。尊重每一個異己的聲音,善待身邊的每一個親人朋友……
內(nèi)心太多的感受,無法一一言說,盡管很多時候,都想把所有的想法寫下來,卻有心無力。
只管去做吧。把剛才發(fā)的一條微博貼上來,就此打住。
【內(nèi)心的強(qiáng)大在于平和的心境,幸福的源泉在于進(jìn)取的精神。磨練自己,修煉自己,真正的成長在于閱歷與覺悟,真正的成熟在于態(tài)度與思想。兩個目標(biāo):效率——正確地做事,效果——做正確的事。一條準(zhǔn)則:先做人后做事!
【心寬天地廣】相關(guān)文章:
校園芳草地廣播稿03-07
臺風(fēng)天的作文03-07
美好的一天02-17
開心的一天02-18
快樂的一天02-24
難忘的星期天03-20
愉快的星期天03-20
大風(fēng)天通知通用01-09
我的一天06-10
星期天作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