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秋日的雜想
秋是好的,沒有春的多雨,夏的炎熱,冬的寒冷,有的只是片片枯黃的落葉在秋風中蕭瑟,搖曳。我喜歡秋天.
秋日的雜想【1】
不知不覺進入到十一月份下旬了,時間真的帶著翅膀會飛,怎么也都追趕不上……
十一月份,秋意盡濃,但遲遲不見冬的到來,喜歡冬天,可以冬眠般地蜷縮自己,躲進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享受著自己那狹小而溫暖的空間里。
十月份,剛剛過完自己的又一個生日,隨著年齡增長,不情愿提及生日,卻總期待生日驚喜。
生日被有些人記得,也被有些人遺忘了,特別是那些自認為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人給遺忘了,看來也只是我自作多情而已。
漸漸也習慣了,別人的生活不可能留給你太多的空間。
人,大多數(shù)都是自私的。
在生日的時候許下愿望就會實現(xiàn),小時候姐姐總是這樣告訴我。
我也一直相信,有一次生日許下:讓我學會騎自行車吧,結(jié)果不久真的學會了。
那時候,我相信一定有個生日天使,等待人們許下生日愿望,然后幫助其實現(xiàn)愿望的。
但是,生活畢竟不是童話。
有時候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很奇妙。
無論是什么關(guān)系,可以是如膠似漆,也可以是形同陌路。
記得初中時候和某某同學還是很好的朋友,之后的高中、大學,無論大家身處何方都還會聯(lián)系,但是等到大家各奔一處工作,漸漸地關(guān)系也淡了,漸漸地誰也不和誰聯(lián)系。
似乎自己的世界里就從來沒有這個人存在過一樣。
這種感覺好恐怖,好詭異。
現(xiàn)在的很多網(wǎng)絡(luò)方式,無論在哪里都可以快速聯(lián)系,但是有些人習慣隱身,習慣孤言少語,找也找不到,自然關(guān)系就斷了。
從上學時代寫作的時候就經(jīng)常寫到一句話,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因此我們和身邊的朋友,閨蜜,親人,愛人相遇都是前世扭斷脖子得到的。
雖然是玩笑,但是確確實實,世界之大,一個人和一個人的相遇,相識,相知都是來之不易,或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越來越信“命”這個東西,但一直覺得自己能掌握的那部分就是事在人為,不能掌握的就叫做聽天由命,或許這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態(tài)度吧。
秋日雜想,多事之秋,但凡好事都是得多磨,珍惜眼前擁有的,不要艷羨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生活要繼續(xù),努力心就能向陽,加油吧,我和你!
秋日雜想【2】
坐車,總能讓人想起一些過去的事,好像是行駛的車輛把人帶到了回憶里去,一次又一次地回味那些靜默流淌的時光。
不喜歡這個對什么都敏感的自己,只是樹上纏著的彩燈,就足夠把思緒拉到那個小城去。
最近總是有這般相似的感覺:感覺還是以前,每天照點不誤地騎車去上學,偶爾神經(jīng)神經(jīng),賴著等遲到,當街道上只剩一個穿校服的我,又不住地心慌,當一個人頻頻回首往事,是不是已經(jīng)意味著老去?
秋冷冷地給爬山虎換了紅衣,黃河邊的樹,都不約而同地泛了秋暈。
打電話給朋友,聽到她剛爬完山返校,不說都能猜到她是去看楓葉了,我也不清楚是楓葉紅了,還是紅葉瘋了。
在等紅燈時,目光遇到一個組合,年輕的女人抱著一個可愛的小姑娘。
小孩爭著要自己走,母親放她在地上時,她背掖著手,像極小大人的模樣,可明明還是站不穩(wěn)的雙腳,惹人心生愛憐。
陽光的照射里,看的見一層薄薄的霧氣,它將要跳下去了,跳進海里去,洗去這一天的疲憊。
愿意坐很久的車,走很遠的路,去見一個想念的人,只是靜默不言語,也是極好。
夕陽愛憐地收起最后一抹光,化了淡妝的云朵,漸起的涼意,喜歡微風吹拂的感覺,癢癢的,正如敏感的自己。
終于完成了很久以前的一個小心愿:四面亮起燈火時,緩緩歸棲。
秋日雜想【3】
又是一個深秋,銀杏葉鋪了一地,給沒有車經(jīng)過的水泥馬路披上一層素裝。
凋零的季節(jié),繁華落盡;豐收的季節(jié),五谷豐登;窗外刮過一陣蕭瑟的西風,卷走紅楓裹挾銀杏,朝天邊飄去了。
豐收
我呆坐在這城市的窗前,望著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心里卻在想著遠方農(nóng)田上那片豐收景象。
云落下雨來,降下了果實成熟的催化劑,點石成金的秋雨滴在了大地上,一片金黃暈染開來。
大地鋪滿了稻香,果子像一個給人猜中心思的少女,羞紅了臉。
遠處山坡上,一個農(nóng)夫手里的鐮刀正大口吸吮著稻香,一個孩子和他的伙伴們,赤著腳在田埂上與蜻蜓賽跑。
跑的累了,就去樹上偷摘水果,卻給蜜蜂嚇得逃下樹來。
不知是誰,在這鄉(xiāng)間彈起了吉他,輕輕唱起豐收的歌謠來。
孩子們圍攏過去,漸漸地,歌聲響起來,這秋的傍晚,夕陽斜映著,稻香更加刺眼了。
在那個豐收的季節(jié),沉甸甸的柑橘枝頭下。
一個孩子,在在父親的托舉下,舉著剪刀,正收割著樹上的柑橘。
小路盡頭,坐著他未來的模樣。
這個男孩,便是我。
凋零
風颯颯地捎來葉子該凋零的訊息,于是葉凋零了,沒有頑抗。
只有暢達才能如此坦然而果斷地接受凋零。
秋葉墜落,不緊不慢,不驚不懼。
法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遺世前的最后一句話,是在被推上斷頭臺后:“先生請原諒,我不是故意的。”——她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
這種從容,這份不迫,是理性的微笑,內(nèi)斂的氣度。
是生命自身簡單極了的優(yōu)雅。
“知天命而從之”,其實是緊附于生命的。
又一片銀杏葉從枝頭墜落,原來生命可以這樣浪漫,這樣無牽無掛,這就是聽天由命。
生命本該就是來這天地間玩一趟。
所以泰戈爾微笑著說:“天地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經(jīng)飛過。”繁華的凋零,給人以欣賞價值,同是生命,為何人們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綻放出最美妙的光輝?凋零是必然,那么就無須不舍、害怕、落淚、嘆息,也不要頑抗,硬撐著,只用想著墜落時的姿態(tài)如何優(yōu)美便是了。
秋風蕭瑟,心底總會有一絲惆悵和幾許淡淡的憂傷。
樹葉在無情的秋風中瑟縮顫抖,拼命的將大樹攀住,充滿了對生的渴求。
陣陣的秋風將秋葉毫不憐惜的從樹梢拽下,枯黃的秋葉在空中翻飛,無可奈何的隨風飄散,是怎樣的孤立無助。
易水畔,秋風蕭瑟,遠處,傳來蒼涼凄惋的歌聲和擊筑之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接著,轆轆地,一輛馬車渡過易水,徑直西去了。
那個思考凋零的男孩,也是我。
希望
“秋的凋零是為了春的希望……”不知何故,憂傷的深處冒出這樣的念頭……傷情又何必?俗話說風水輪流轉(zhuǎn),若會有秋的凋零,必會有春的希望。
這不也是萬物共同的本質(zhì)?桂樹下灑滿了桂花,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清香。
落花結(jié)果,這不就是生的希望嗎?
戰(zhàn)火紛飛的冬天,列寧格勒城內(nèi)的糧倉。
駐軍正向駐守糧倉的科學家索要糧食,科學家說:“這是種子,是蘇維埃將來的希望。”駐軍走了。
不久,從前線浴血奮戰(zhàn)的將士們回來了,要求將糧食交給軍隊。
科學家說:“這是種子,不能吃掉。”將軍很氣憤,轉(zhuǎn)身離開了。
幾年后,敵人被趕出了列寧格勒,科學家卻餓死在糧倉旁。
那個心生希望的男孩,還是我。
【秋日的雜想】相關(guān)文章:
雜想的隨筆11-10
雨中的雜想隨筆10-07
小學作文:夜半雜想10-08
情感隨筆日記:心中雜想10-06
旅行雜想散文隨筆10-07
秋日有感秋日有感隨筆01-24
雜思隨筆10-07
秋日的作文03-06
秋日絮語10-05
秋日對聯(lián)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