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通用6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想要找更多優(yōu)秀經(jīng)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 1
我的老師曾說:“不同的年齡領(lǐng)會詩詞的意境是不同的!钡拇_,唐詩宋詞陪我走到今天時,我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唐詩宋詞在我的感悟中越來越散發(fā)出無可比擬的魅力。
小學(xué)一年級時,唐詩宋詞走進(jìn)了我的生活。語文課上,我學(xué)會了《詠鵝》,無論走到哪里,見到熟人張口就背,一番表演后,總能得到大人的夸獎。詩詞與我一樣的幼稚,只是剛剛開始,就像小草在發(fā)芽,淡淡的。
小學(xué)四年級時,我看到了詩人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描摹下的'美麗江南。我聞到了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中的荷花的芬芳。在詩詞走進(jìn)我的生活時,就像未成熟的蘋果,青青的。
今天的我已經(jīng)走進(jìn)了初中,大量的詩詞歌賦吸引著我。閑暇時,我與李白“舉杯邀明月”,與蘇東坡“把酒問青天”。去體驗“一覽眾山小”的雄奇;去了解“大漠孤煙直”的壯觀;去欣賞“曲徑通幽處”的幽美……無知的我走向了成熟,這時的詩詞與我就像小樹一樣,枝繁葉茂的。
在欣賞詩詞時,我也不忘了從詩人遭遇的角度評價詩詞.為那婉約、柔美、凄苦的李清照而嘆息,我從充滿她濃濃的愁緒的《醉花陰》中讀懂了她滿懷的相思之苦。我為那有著雄心壯志的辛棄疾而感慨萬千,《破陣子》中,我看到了他保家衛(wèi)國的一腔赤誠……
以后的路還有很長,詩詞也會始終陪伴我,我相信,以后我還會在讀懂詩詞的同時,更深的感悟生活的真諦。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 2
2025 年 7 月 20 日 星期日 晴
午后的陽光透過紗窗,在書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隨手翻開唐詩集,目光落在李白的《月下獨酌》上!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初讀時只覺畫面靈動,此刻細(xì)品,卻品出了別樣的滋味。
李白向來以豪放著稱,可這 “獨酌” 二字里,藏著的'是深入骨髓的孤獨?伤话压陋殞懙闷嗥鄳K慘,反而邀來明月與影子作伴,仿佛這孤獨也成了一場熱鬧的相聚。月亮本是無情物,卻被他賦予了知己般的溫情;影子本是虛幻形,卻成了可以共飲的伙伴。這種在孤獨中自我消解、自我慰藉的豁達(dá),或許正是李白的可愛之處。
合上書,窗外的月亮已悄悄爬上枝頭。忽然覺得,千百年來的月光從未變過,就像人們心中的孤獨與豁達(dá)也從未變過。當(dāng)我們在生活中感到寂寞時,或許也可以學(xué)學(xué)李白,在尋常景物里尋一份自在。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 3
2025 年 7 月 22 日 星期二 雨
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這樣的天氣最適合讀李清照的詞。翻開《漱玉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幾個字便撞入眼簾,瞬間被那層層疊疊的愁緒包裹。
這首《聲聲慢》寫于李清照晚年,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丈夫離世,她的愁早已不是少女時代的閑愁!罢寒時候,最難將息”,一個 “乍” 字,道盡了天氣的無常,也暗合了她漂泊不定的生活!叭瓋杀K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酒是解愁的,可這風(fēng)卻像要把所有的.暖意都吹散,連酒也失去了力氣。
最讓人心疼的是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大雁本是傳書的使者,可如今看到大雁,想到的不是遠(yuǎn)方的親人,而是物是人非的過往。那些曾經(jīng)的美好,如今都成了刺向心頭的尖刃。
雨還在下,合上書,仿佛能看到那個在雨中獨自憑欄的女子。她的愁太沉太重,卻被她用文字輕輕托起,穿越千年,依然能讓每個讀到的人感受到那份細(xì)膩的悲戚。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 4
2025 年 7 月 24 日 星期四 陰
今日讀杜甫的《春望》,只覺字字泣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短短十個字,把戰(zhàn)亂后的長安寫得蒼涼又悲壯。山河依舊是原來的山河,可國家已經(jīng)破碎;春天本該是生機(jī)勃勃的,可城里的草木卻長得肆意而荒蕪,不見人煙。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鳥本是賞心悅目的景物,可在杜甫眼中,花兒也像在為時事落淚,鳥兒也像因離別而驚心。這哪里是花鳥的`情感,分明是他自己的心痛。國家動蕩,親人離散,連尋常景物都染上了悲傷的色彩。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一句道盡了戰(zhàn)亂中人們對親人的牽掛。如今我們隨時可以打電話、發(fā)消息,很難想象那時一封家書要經(jīng)過多少輾轉(zhuǎn)才能送到,又承載著多少期盼與擔(dān)憂。“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愁緒太多,連頭發(fā)都變得稀疏,連簪子都快插不住了。
合上書,心里沉甸甸的。杜甫的詩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時代的苦難,也照出了他那顆憂國憂民的心。在和平年代讀這樣的詩,更能讓我們懂得珍惜眼前的安穩(wěn)。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 5
2025 年 7 月 26 日 星期六 晴
午后無事,讀蘇軾的《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心境豁然開朗。“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一開篇就透著一股灑脫。下雨了,不用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詩一邊慢慢走,這份從容實在讓人羨慕。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和芒鞋本是簡陋的行裝,可在蘇軾眼里,卻比馬還要輕快。他不怕風(fēng)雨,因為他早已把一生的風(fēng)雨都看作尋常。這種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不是天生的,而是經(jīng)歷了太多坎坷后修煉出的境界。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風(fēng)雨過后,春風(fēng)吹醒了酒意,有些微涼,可山頭的`夕陽卻悄悄露出了臉。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有風(fēng)雨也有陽光,有寒冷也有溫暖!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回頭看看走過的路,無論是風(fēng)雨還是晴天,都已經(jīng)過去,何必再放在心上。
讀罷此詞,起身走到院中。陽光正好,忽然覺得,生活中的那些煩惱,就像一場陣雨,總會過去。重要的是像蘇軾那樣,保持一份 “一蓑煙雨任平生” 的豁達(dá)。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 6
2025 年 7 月 28 日 星期一 多云
今日讀王維的《山居秋暝》,仿佛走進(jìn)了一幅清新的山水畫!翱丈叫掠旰螅鞖馔韥砬。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雨后的空山,帶著秋的涼意,明月照在松樹上,清泉在石頭上流淌,每一個字都像一幅畫,干凈而寧靜。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林里傳來浣女的歡聲笑語,蓮花晃動,是漁舟順流而下。這兩句讓安靜的畫面瞬間有了生氣,卻又不喧鬧,就像一首輕柔的樂曲,恰到好處。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春天的'花草就算凋謝了也沒關(guān)系,這樣的秋天依然值得停留。王維晚年隱居山林,這首詩里滿是他對這種生活的滿足。沒有塵世的紛擾,只有自然的美好,這樣的心境,是多少人向往的啊。
合上書,窗外的喧囂似乎都遠(yuǎn)了。忽然明白,為什么人們總說王維的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用文字為我們構(gòu)建了一個寧靜的世界,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找到一片可以安放心靈的地方。
【我讀唐詩宋詞隨筆日志】相關(guān)文章:
心情日志隨筆11-08
情感心情日志隨筆12-28
生活日志心情隨筆11-22
傷感日志心情隨筆07-27
新教育教師隨筆教學(xué)日志01-23
我好想隨筆12-19
我的同學(xué)隨筆12-20
我的名字隨筆01-08
我的讀書隨筆02-25
我的世界隨筆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