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寒露散文隨筆
時間真是不等人啊!不經意的翻看日歷,在恍恍惚惚中,寒露竟已過了好幾天。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寒露是第十七個。轉眼間,節(jié)氣已過了大半,換句話說,這一年也已過了大半。
從二十四節(jié)氣申遺成功以來,人們似乎重新對它提起了興趣,二十四節(jié)氣也仿佛在一夜之間重又變得偉大。不過對于我來說,它依舊是一首簡單的歌謠,是“春雨驚春清谷天……”的熟悉的歌謠。
“寒露”多么詩意的名字。蘇老先生《赤壁賦》有言曰:“白露橫江。”多么美得一幅畫啊!白茫茫的水汽橫貫著江面,在白霧中是遠方群山的朦朧。不過生長在北方旱地的我,就只能想象一下了!昂丁鳖櫭剂x就是寒冷的露水。這將此時的天氣描述的多么恰當!露水是寒冷的,但僅僅是寒冷而已,還遠沒有達到要凝結的程度。若不是如此,那寒露豈不是搶掉了霜降的飯碗。古人將一年的天氣如此分割實在是一種大智慧。古人用它來經營農業(yè),而今人則需用它來詩意的棲居。
到底是與自然怎樣的親近與明悟,才能讓先民創(chuàng)造出如此美妙的詞語。這種親近,是古人對星空的敬畏;這種親近,是黏在他們鼻尖上的泥土。而如今,這種親近消失了。高樓擋住了人們仰望天空的視線;不滅的霓虹閃花了人們的眼。是的,現代社會已不再需要節(jié)氣來指導人們的生活,因為科技已為我們準備了一切?墒牵緫蔀槿祟惛R舻目萍紖s將人與自然的親近磨滅。
二十四節(jié)氣已傳承千年,他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斷絕,我們應該將這種智慧和詩意傳承下去,而不是讓它成為歷史的鑲嵌。人應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可現在又有多少人的生命中沒有詩意。走進自然吧!走進自然,不一定要去名山大川。我們需要的是一片土地,一片可以讓我們嗅到泥土和聽到花開的土地。然后去體會古人是如何讓這片土地發(fā)光。
自然沒有變,改變的是人群。
二十四節(jié)氣不僅僅是一種文化,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寒露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寒露》教案11-06
經典散文隨筆10-26
寒露節(jié)氣教案11-06
問心的散文隨筆10-12
名家散文隨筆11-15
散文精選經典散文隨筆10-26
生活散文隨筆10-26
疲憊的散文隨筆11-07
清明的散文隨筆11-08
清明散文隨筆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