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xiāng)過年越大越怕隨筆散文
一、家鄉(xiāng)麥收
我的家鄉(xiāng)在河南滑縣,是全國有名的產(chǎn)糧大縣。上小學時我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我們縣的小麥是直供北京人民食用的,雖然這是不是事實至今都未得到驗證,但我們還是非常為此自豪。
小麥太過普通,但也正是這普通的小麥滋養(yǎng)了家鄉(xiāng)的人民。
一直有點怕收麥季,雖然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天氣實在太熱,毒辣辣的太陽簡直要把黃土點燃。而田間的農(nóng)活兒又必須得做,收麥時節(jié),常常是忙碌而充實,辛苦又快樂。
還記得小時候,沒有大型收割機,每逢收麥子只能用鐮刀,一鐮一鐮地割,家里七八畝田往往要割上五六天,我雖然不用干什么重活兒,但也要在田間呆上一天又一天。割下麥子,還要用車拉到麥場里,一遍遍地翻曬,一遍遍地碾壓,然后還要一層層地去秸稈,再趁著風把麥糠揚出去,然后才能收獲到干凈的小麥。但這還不算罷,揚干凈的麥子還得繼續(xù)晾曬干,再裝入口袋,一袋袋扛到車上運回家,再從車下卸下來,搬到糧囤里……整個流程下來少說也要半月……后來,有了拖拉機上帶的小型收割機,終于不必揮著鐮刀割麥子了?墒牵幸荒,我們家的麥子全被大風吹趴在地上了,根本沒法兒用收割機收,連用鐮刀都很困難,于是,爸爸、媽媽、我,每人一把帶著長柄的小鏟子,一點點地鏟那五六畝小麥,天再熱也舍不得歇一會兒,因為那麥子是我們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呀……
漸漸地,有了大型收割機,機器越來越先進,如今,大型收割機一過,小麥就可直拉到收糧站賣了,實在是方便得很,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現(xiàn)在的麥收,一兩天就能完成。
但是今年,故鄉(xiāng)的小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先是一場又一場的大火,把數(shù)百畝已經(jīng)成熟的小麥化為烏有,而后,又是一場冰雹把已經(jīng)成熟尚未收到家里的那些小麥打倒了……天災人禍,讓人心痛。更可惜的是,這其中還有部分人失去了生命……
看到那樣的場景,你會明白,為何那么多農(nóng)民以及農(nóng)村的孩子拼了命的逃離家鄉(xiāng)……
如果,收割機足夠多,也許很小麥都已入倉了;如果可以灌溉的機井足夠多,也許大家就不用晝夜不停地澆灌下一茬莊稼而致使線路出問題引起火災;如果河流沒有干涸,也許著火的面積會少一些;如果防火安全教育宣傳做到位,也許有些火災可以避免;如果每一個鄉(xiāng)鎮(zhèn)、每一個村莊都配備足夠的消防人員及工具,也許……
沒有如果,所有的一切都皆是因果。
前天,是無情的火災,熊熊烈火讓多少鄉(xiāng)親大半年的辛苦瞬間灰飛煙滅!昨天是雨災,狂風暴雨又讓多少鄉(xiāng)親痛失田間殘存的希望!今天,艷陽高照,卻曬不干鄉(xiāng)親們心中的淚痕……
真希望,有那么一天,所有的農(nóng)民,都不必再靠天吃飯,靠運氣生活,可又有誰能許他們一份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的保障?
二、過年,越大越怕
小時候,家里窮,一年吃不得幾回肉。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了,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肉,可以看煙花,還可以坦坦蕩蕩地到鄰居家看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會(那時很多家庭都沒電視機,但平日都不好意思天天賴在別人家。只有大年三十,大家才好借著過年湊熱鬧的名義去鄰居家看電視)。
后來,日子越來越好,雖不算富裕,但也算是衣食無憂了,想吃什么肉,想穿的衣服,隨時都可以買到。電視機越來越普及,成了家家必備的電器,再也不用千方百計找借口去鄰居家蹭電視了,轉而會因為天天粘在電視機前而被爸爸媽媽臭罵。
現(xiàn)在,溫飽問題早已成了陳年舊事,不必提上臺面?墒墙Y婚之后,更多的瑣事紛沓而至,諸如串親訪友帶什么禮物,給晚輩多少壓歲錢,招待客人時上什么菜喝什么酒,娘家婆家那么多親友如何兼顧才算妥當?shù)鹊取8氖,那么多的雞鴨魚肉,客人根本吃不了多少,這么奢侈的剩飯剩菜,吃是不愿吃,扔又不舍得,過年讓吃也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想想節(jié)后的體重,就更是負擔中的負擔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有點兒懼怕過年,倒不是怕自己年齡越來越大皺紋越來越多,而是怕不能和父母一起過年,父母兩個人在家,太過冷清。
從前不覺得閨女有什么不好,現(xiàn)在特別理解為什么農(nóng)村人都喜歡養(yǎng)兒子,因為很多父母都會覺得跟著兒子過日子天經(jīng)地義,跟著女兒過日子卻不怎么愜意。
父母只有我和妹妹兩個孩子,與別的孩子相比,我們基本沒什么優(yōu)點可言,長相一般,能力一般,性情一般,可是在父母心中,我們就是全天下最美麗最可愛的公主,惟有父母一直視我們如掌上明珠。漸漸地,我們都長大了,相繼結婚生子,離開了生活二十多年的家,雖然平日也可以回去,但畢竟不如從前那般從容。
好不容易熬到大年初二,本來和平日的作息時間差不多,可是,回到那個有著永遠愛我的爸爸媽媽的家里已是十點左右。父母早已忙忙碌碌地張羅了一桌子的菜肴,看到我們回去,很是開心。故鄉(xiāng)有風俗,出嫁的閨女到了娘家先吃父母大年初一時剩下的餃子。據(jù)說這樣可保父母在人生最后的時光里有閨女在身旁。媽媽邊讓我們吃餃子邊說:“以前我們去我姥姥家,我姥姥就讓你姥姥吃他煎的餃子,我姥姥去世時你姥姥就在跟前;每年初二我也吃你姥姥煎的餃子,你姥姥去世時我也在她跟前……”媽媽說著說著就流淚了,我們的心里也潮潮的。
飯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麻將,媽媽說,幾天前一個晚上,她和爸爸兩個人玩起了麻將,直到半夜。媽媽說得開心,我聽得心酸。
想在家多住幾日,可是,初三初四又要招待夫家客人、拜訪夫家親戚。一結婚,角色就變了,責任也多了,哪一方都要兼顧。真真的,年齡越大瑣事越多。少不得初二當天就折回所謂新家,回到家,婆婆就告訴我們,早上我們剛剛出門一會兒媽媽就打來電話,說天氣不好,實在不行就不讓我們去了,而在我們下午到家之前,媽媽又打來電話問我們平安到家否。哎,兒女永遠是父母最大的牽掛!
平日里,父母兩個人在家,并未覺得有何不妥,可是,過年依然是他們兩個,總覺得難過。農(nóng)歷新年,讓團聚成了一種儀式,神圣,莊嚴,容不得你不在乎。
多想接他們到身邊,可是他們不習慣,畢竟,過年時節(jié),有太多的親戚要來往,如果雙方父母及親戚都聚于一處,確實有太多不便。
突然特別特別希望自己能多多掙錢,早日償還一身的債務,然后,給父母置辦一處溫馨的居所,不要太大,但一定要離我很近,最好,幾分鐘就可以到達。
新的一年,必須為早日實現(xiàn)這個心愿而努力!
想再多也沒用,還是行動吧,趁韶華正好!
【家鄉(xiāng)過年越大越怕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越開越大的花02-17
越努力,越幸運隨筆12-19
我的家鄉(xiāng)散文隨筆11-24
過年了的隨筆散文10-10
過年的滋味隨筆散文10-10
回鄉(xiāng)過年的隨筆散文10-10
過年的回憶隨筆散文10-10
過年的記憶隨筆散文10-10
回家過年的隨筆散文10-11
關于過年的隨筆散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