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
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嘉魚縣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培訓分二個階段進行,為此,我要要感謝校領導給我這個培訓學習的機會!感謝各位專家教授傳授給了我很多寶貴知識與經驗。
因為,之前我很難得參加教育教學方面的培訓,所以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我十分珍惜。從接到通知的那一天起,我就始終以骨干教師的標準對照自己,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骨干班的每一次學習活動,4天的時間非常有限,可這次培訓活動卻給我很大的收獲和啟發(fā)。骨干老師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特級教師的教學展示,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說課、上課、評課。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通過理論的培訓學習,現(xiàn)場的教學觀摩,還有自己的教學實踐。因此,這4天來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獲豐厚的4天,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4天。我真的真的受益匪淺。4天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也開闊了眼界;還結交了一群優(yōu)秀的同行朋友,探討了疑惑。這讓我對我們的教育與新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期間,我聽了湖北省第二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訓中心副主任汪丞博士的講座《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緩解和職業(yè)幸福感的提升》,聆聽了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省教學研究室劉合榮博士的講座《略談基礎教育研究》,聽了嘉魚縣教育局劉紅玉有關介紹香港教育的《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聽了湖北大學教授李鴻科所講的`《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技術與技巧》,聽了汪力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和《小學語文文本解讀與運用》。專家的一次次精彩的演繹,曾經讓我是多么心潮澎湃,心潮涌動,精妙絕倫之處簡直讓我忘記呼吸,因此,我也曾有了三分的躁動。因為他們讓我體會到什么是敬業(yè)、樂教,如何做一個是有上進感,有奮斗感,有專業(yè)感的教師。
參加這次活動,我深有感觸:
1、教師備課時首先要“備讀”,老師要把課文讀通、讀順、讀熟,如果能把課文背得滾瓜爛熟,效果會更好。唯有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運用自如。
2、我們要修煉自己的課堂語言,魅力的課堂,高效的課堂,首先來自教師魅力的語言,讓我們的課堂語言簡潔、精煉、豐富、動聽,這也是教師一種重要的教學基本功。
3、骨+干=理念+實踐。光有理念,沒有實踐的是專家,光有實踐沒有理念的是普通教師。做為一線教師,我們很有必要學習教育理論,我們的課堂實踐要有理論支撐。新課改后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學理念,我們要把這些教學理念變成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要把這些理念滲透到各個學科教學中去。
4、作為年輕教師,應該在乎的是領導給你多少學習、充電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就是給你發(fā)福利,不要太在乎的是平時那一點點補助。這次的活動,就是縣教育局給我們所有的骨干教師發(fā)的實實在在的福利,這樣的福利,多多益善!
5、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學追求的永恒的主題。一直以來,我們對教學目標不重視,不明確,該教的不教,不該教的我們講的太多,導致我們很辛苦、很累。只有努力使自己開心,輕松,學生才能開心,高效的課堂,才是開心、輕松的課堂。
6、新課改后,提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不是教師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才是舞臺的主角,課堂的精彩應該來自學生。沒有教師高超的引導藝術,怎么會有學生精彩的生成?課堂的精彩,關鍵在老師!新課程實施后,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老師沒有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怎么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怎么起到示范作用?怎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語文課堂,不是比設計,不是比預設,而是比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比文化底蘊,文化底蘊高的老師,課堂的語文味會更濃些,課堂上就能做到談古論今、旁征博引、信手拈來,課堂就會精彩不斷!
7、教學目標很重要,教師對每一課教學目標要明確,目標要定得準。目標確定后,整個教學設計就要圍繞目標來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要體現(xiàn)目標,要圍繞目標來實施,課堂上設計的問題要為目標服務,跟教學目標無關的不要設計。也就是說,課堂上我們該教的就教,不該教的堅決不教,我們的課堂也許就會變得簡約、簡樸、高效了。參加了這次培訓,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我將做到:
1、必須不斷地學習。
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xiàn)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后,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yè)化發(fā)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教師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
2、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xiàn)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2
20天的省小學語文骨干教師跟崗培訓稍縱即逝,在這段難忘的日子里,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既緊張又充實。在名師工作室校長的精心安排下,我們聆聽了一場又一場的講座,聽了一位又一位名師的精彩課堂,我們彷如飽餐一場場精神的盛宴,他們博大的胸懷、深邃的思想、扎實的理論功底通過如珠的妙語在我們的耳邊心底如花綻放。一扇扇思想的大門在我們面前洞開,讓我們得以窺見了一個未曾領略到的世界。眼界,徐徐打開;心靈,歷經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
通過這次培訓,我們全體學員的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大大地轉變了我們的一些教學觀念。忘不了校長的諄諄善誘,忘不了學員間的互助互愛,忘不了中星小學老師們的親切笑容。太多的感動,我成長著,我幸福著。
一、感謝恩師——校長
在短短的20天培訓中,感謝我們的恩師——校長,是您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傾囊相授,將自己多年實踐積累的經驗和工作技巧,手把手地傳授給我們,對我們的問題都耐心解答,使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對我們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您都嚴格要求,從不放過任何紕漏,一定要我們做到滿意為止。每天看到您忙碌的身影,充滿朝氣的臉容隱藏不住疲憊,但您還是孜孜不倦地指導我們,很多時候,您和我們一直奮斗到12點多。陸校長,您是嚴父,又是慈母,對我們的生活又是那么的體貼。我們學員都深有感觸,我們由衷的.欽佩和感激,讓我們深深地說一聲“謝謝您!”
二、感謝同伴——團結的團隊
我們第十組的全體成員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這一次的跟崗的目的是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途徑是在課堂中學習教學,不斷提升自我。所以我們的學員除了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外,還認真聆聽名師的授課。中星小學語文組是一個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團隊,語文名人多,科研成果豐碩,影響比較大。工作室充分利用了這一個先天優(yōu)勢,合理地安排時間,讓跟崗學習的學員都能夠進入這些老師的課堂觀課。觀課結束后與這些老師座談交流,深入研討,氣氛熱烈,收效良好。在備課時,我們的學員充分發(fā)揮團結的力量,同行切磋,廣收博采,互相鼓勵,在痛苦的過程中,心里還是暖暖的。生活中,互助互愛,笑聲常常回蕩在我們的辦公室、餐桌上、賓館里。
三、感謝培訓——能力與觀念的提升
學員們都把這次跟崗培訓看成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個個每天如饑似渴地學習,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從早上7:30到晚上12:00,都是學員們的工作時間,有的備課,有的寫反思,有的查閱資料,有的寫博客,有的和指導老師交流等。磨課的過程是我們學員們最痛苦的經歷,每個人的教學設計都要經過多次的打磨,修改,才定了稿,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類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全體學員都經歷過多次,凡經歷過的老師心中都沒有怨言,都感覺到反而學到了更多的東西,能力和觀念都得到了提升。
20天一晃而過,我們的感觸很多,言語已無法表達,更多的是留戀和感激,感謝中星小學的領導和全體員工,感謝指導過我們的所有專家,我們這次培訓是一次嚴格的鍛煉,一種理念的升華,是更高層次的邁進。感動與幸福同在!
明天我們將各奔東西,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但我們的心仍連在一起,讓我們彼此溫暖,彼此激勵,彼此牽掛。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3
7月至10月,帶著幾分激動,帶著幾絲憧憬,我有幸參加了由x師范學院承擔的x省初中語文骨干教師培訓。這次培訓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集中學習階段;二是在職研修階段。集中學習在井岡山八角樓師訓中心進行,為期八天。在井岡山的學習收益很大,老師們講課精彩,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而在職研修階段,我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上公開課,做講座,設計研究課題等等,很好地將學校的教研活動帶動了起來,受到了師生的好評。
一、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埋頭苦干是必須得,但抬頭望頭也是必要的。一味埋頭苦干會迷失道路,偶爾抬頭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別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fā)展,很多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這時候更需要理論的指示與專家的引領。對于我個人而言,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的種種關系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如贛南師院文學院的孔刃非教授的《以良好的素養(yǎng),高度思維責任感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的專題報告。首先分析了當前教育的各種缺失,指出當前的教育還是“精英教育”“應試教育”,忽視了人的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怎樣改變這種現(xiàn)狀?他提出從中國古代優(yōu)良傳統(tǒng)找良方,將“孝”“信”“義”“恥”“禮”“忠”“棖”等納入語文課堂,將人的精神基礎打牢,提高人的素質。
贛南師院副院長陳勃教授和李東斌的報告,都關注了教師的身心健康。社會壓力、職業(yè)壓力讓我們的教師生存不易,需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需要樂觀的工作生活。
總之,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越來越偏離正常的軌道,越來越朝著急功就利與速成的方向發(fā)展,教師的生存和發(fā)展越來越受到挑戰(zhàn)。這些都需要在理念上糾正與更新,使我們的'教育不離其本質。
二、更新了教育教學知識。
教師是一個永新的職業(yè)。這里講的“新”主要指知識的更新與教學藝術的更新。作為語文老師,他應始終站在時代文化前沿的號手,把住時代文化發(fā)展的脈博;他應是始終站在科學知識岸邊的擺渡人,傳承知識與文化;他應是學生靈魂的塑造師與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為語文必須時時保持充電的狀態(tài),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的機會。經過培訓,就我個人而言,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補充,而且在教學藝術方面得一次新的補充。
杭州師范大學倪文錦教授講的《寫什么與怎么寫》的報告,睿智的指出當前的作文教學存在五種缺失,強調:
1、要創(chuàng)造先有模仿;
2、老師作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指導如何寫,而不是只會提要求。
倪教授是全國作文教學方面的知名專家,他的方法科學而切實可行。對當下普遍迷茫的作文教學是一股清新之風。
贛南師院副院長陳勃教授的《教育心理與教師發(fā)展》的報告。陳院長強調,21世紀是“壓力時代”,需要學習教育心理學,尤其是人民教師。同時,現(xiàn)在的教師需要有反思精神,需要掌握教育學知識,才能成長為學生喜歡的教師。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4
我懷揣著幾分激動,幾分忐忑踏進x第二師范學院,參加x省x——x年小學語文骨干教師理論培訓。在這次省級骨干教師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十四位教授、特級教師、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主題包括有教學風格、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成長、教育科研,充分領略了專家們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先進的教育理論,認識來自全省各地優(yōu)秀的同行。
每天的學習,老師們的教學理念時時撞擊著我的心扉,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和自己專業(yè)發(fā)展。通過學習讓我看到自己不足。這些天的培訓學習雖然短暫,我獲益匪淺,現(xiàn)將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當教授問我們:“你的教學風格是什么?”同行們都目瞪口呆了。我也為之一愣。教學風格?教了20多年的書,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后來聽了教授的講座《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若干個典型案例分析》,我仔細思量一番,明白到作為骨干教師不應該當一輩的“教書匠”,平時應該多讀書,讀一些理論的方面的書,甚至讀一些不明的書,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功底,在教育教學中,做實踐著的思考者,思考著的實踐者,讓自己成為教育事業(yè)的領頭羊。
二、創(chuàng)立自己的科研成果
以往傳統(tǒng)的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學校課程教育已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學校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時不我待。怎樣既教書又育人,同時在這過程中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唯一的出路是開展教育研究。
開展教育科研能夠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x市教科院的x老師的《教師怎樣開展教育科研》和x老師的《如何從“小問題”到“小課題”》的講座,為我們骨干教師向研究型的教師轉型做好鋪墊,他倆結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從不同角度詳盡地和我們分享了做教育科研的專業(yè)知識,引領我們走進了教育科研圣地,并倡議我們一線教師做科研的時候,要做真實的自己,不要為了應試而做課題;仡櫧鼛啄,我自己主持了三個課題,參與了五個課題,做課題確實解決了教學中遇到的難題,但在提煉自己的科研成果時,總是詞不達意,沒有把自己好的做法用最好的方式表達清楚,自己的教育理論功底實在太薄弱了。今后我要多花時間鉆研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完善自我,讓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指導教育實踐,提高教育教學效能。
三、樹立與時俱進的意識
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x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老師的講座《如何利用網絡資源》令我大開眼界,他重點教我們怎樣利用當前進網絡的資源為我們的教學服務,他講授的網絡資源很多我平時都沒有用過的,他的講座讓我知道,當今的教師要與時俱進,懂得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服務,尤其是講到比較深奧的知識,可以利用網絡講授、這樣直觀、形象,顯淺易懂,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四、把握好語文教學的方向
在專業(yè)素養(yǎng)講座中,教授和專家們都以我們熟悉的課例和豐富的知識、精湛的理論進行闡述。聽了老師們的講座,我對新課標的精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強化了專業(yè)知識,原來教學上很多困惑,都得以一一解決。如聽了黃老師的《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我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課堂只是注重對文本的理解,而不關注運用,造成這樣的偏差,主要是沒有認真把握好新課標,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今后的教學,我要好好的引導學生積累、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讓中華民族文化得以代代傳承。
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的講座中,主張我們語文教師課堂不要追求花架子,緊扣文本,回歸文本,不要過度拓展,讓學生簡簡單單學語文,扎扎實實打基礎,抓好“雙基”,指導學生寫好規(guī)范的漢字,提倡大量閱讀,大量背誦,寫好文章。對于楊老師的觀點,我很認同,在工作中,我也加強學生寫字訓練和開展海量閱讀,學生的書寫質量和寫作水平都有所提高。
通過八天的理論學習,我深深明白當一名基礎教育的語文教師的責任之重,我不能只顧埋頭苦干,我要多關注國內外的教育資訊,擴寬自己的視野,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即使做不了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我也要做一個有信念,有追求,有想法,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教師。這次省級骨干教師的理論培訓,指引著我繼續(xù)在教育這片天地前行的方向。我會把這些理論帶回自己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認真實踐,與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充分發(fā)揮自己引領的作用,為教育事業(yè)出一分力!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5
20xx年小學語文骨干教師暑期培訓如期而至,雖然室外的溫度已經超過35度,但雙語實驗小學的會議室依然座無虛席。教師們一會忙著記錄,一會聚精會神的傾聽,不論是經驗介紹還是名師的課堂,都有如一縷縷清涼的風,沁入心脾。聽,會議室里不時傳出陣陣掌聲。
這幾天的學習內容重點聚焦“網絡集體備課”?h教研室的朱老師從網絡大集體備課的含義到網絡集體備課應該注意的事項講的詳實,讓我再一次對網絡集體備課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里莊小學的林老師對集體備課更有其獨到之處,他們學校豐富的集體備課經驗更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其次是夏老師談對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修訂本)》的理解與認識,雖然內容有點枯燥,但是夏老師運用其對于課程標準的深刻見解講得有聲有色。我聽得認真仔細;于永正《關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報告中,我再一次感悟到有效性對于一節(jié)課的重要,教師肩頭的沉甸甸的責任。還有就是再一次見證了名師們的風采,他們豐實的課堂,扎實的文學功底,游刃有余的課堂教學方法,濃厚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效果,使我學到了很多的課堂教學經驗。對于幾天的學習中,我簡單談談我對網絡大集體備課的一點淺薄的看法:
一、集思廣益,共同成長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贝蠹叶贾啦捎谩凹w備課”的好處很多,如它可以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彌補教師個人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和課標的理解之不足,教師之間可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可以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及時學習其他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
尤其今年采用的網絡大集體備課,它從內容、形式、對象等方面都賦予集體備課新的涵義。接受任務的每個骨干教師在個人主備的基礎上,融合集體的智慧再一次進行構思,完成教案。他們的的電子備課稿在沂南縣網絡教研平臺上讓同學校、同年級、同備課組的老師,進行學習、交流和研究。大家隨時把好的建議指導寫出來,還可以再一次進行撰寫個案。在一次次的思維交流碰撞中,智慧的火花一次次被點燃,呈現(xiàn)給大家便是我們智慧的結晶。等上課的時候可以借鑒,可以研究,真是群研智慧,促使教師專業(yè)共同發(fā)展。
在這種集體備課的模式下,不盡克服了孤軍作戰(zhàn)的困惑,同時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這種做法激發(fā)教師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培養(yǎng)教師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發(fā)展。甚至可以跨地域、跨時空上網,共享教學資源,進行新型的集體備課,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二、資源共享,提高效率
以前我們都是“各備各課”每個老師在平時都是專注于自己備課,現(xiàn)在在縣教研室朱老師組織的“網絡集體備課”以來,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和平臺,集大家之思路,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這樣的備課是開放式的、論壇式的、互動式的、更是共享式的,方便了大家相互探討學習,切磋借鑒,是一種深度對話,濃郁了教研組的研究氛圍,促進了組內研究的深入展開,又提升了備課質量。
網絡集體備課能使我們達到資源共享,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不但彌補了教材的不足,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還提高了課堂效率。通過集體備課,每位教師只備二至三節(jié)課,卻擁有全冊教材的教案,這樣節(jié)省了許多撰寫教案的時間,可以把大量的時間用去研究教材,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對主備人的教案進行調整,及時記錄教學的心得體會,并整理、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監(jiān)控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正走在路上,相信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網絡集體大備課會走得更遠。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16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13
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05-02
【熱門】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13
語文骨干教師習作培訓心得體會11-05
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28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09-29
關于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3-23
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5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