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學習方法

怎樣寫好鋼筆字

時間:2023-04-01 04:02:49 學習方法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怎樣寫好鋼筆字

  怎樣寫好鋼筆字呢?快看下面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怎樣寫好鋼筆字【1】

  一、鋼筆字和鋼筆書法的特點

  鋼筆字的藝術效果雖然不像毛筆字那樣豐富,但遠遠勝過鉛筆、圓珠筆等其它硬筆。

  因其筆尖富有彈性,寫出的筆畫同樣有粗細、輕重之分,同樣能給人以美感。

  鋼筆字的美,主要表現(xiàn)在點畫線條、字形結構和章法格式上:用筆講究輕重緩急的節(jié)奏,點畫線條就美;造型注意比例、勻稱、平穩(wěn)、均衡、變化和呼應,字形結構就美;布局整齊而有變化、多樣而又和諧,章法格式就美。

 。ㄟ@些也是欣賞鋼筆書法的原則和標準。

  鋼筆楷書的特點是:用筆有提頓、藏露、方圓、快慢等講究;筆畫起收有序、筆筆分明、堅實有力、停而不斷、直而不僵、流暢自然;結構上強調筆畫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穩(wěn)、比例適當、字型端正、合乎規(guī)范。

  鋼筆行書則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

  也就是大家平常所寫和所說的連筆字。

  它可以牽絲連帶、大小參差、省減筆畫、改變筆順,可以極盡變化之能事,容易寫得氣勢連貫、疏密有致、跌宕起伏,容易表現(xiàn)出藝術效果。

  當然,也就容易寫快,從而具有極強的使用性(我們今天所要重點交流的正是行書)。

  二、當代大學生的學書現(xiàn)狀

  首先,不良的書寫習慣難以糾正。

  長期以來,鋼筆字被認為沒有太多的規(guī)矩可言,似乎可以隨意發(fā)揮、不加管束。

  于是,不少同學多年來的不良書寫習慣已經定型,到大學期間再糾正實在勉為其難。

  比如,好多學生,尤其是一些女生寫慣了拘謹?shù)男〖易託,往往很難使其開張。

  由此形成的心理定勢讓那些書法大家和教授也感到難以挽救。

  其次,鋼筆字在選擇字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鋼筆書法不像毛筆書法,有權威性的基礎字帖。

  這些年來,鋼筆字帖如雨后春筍,令人應接不暇,但魚龍混雜,好壞差別大。

  即使是優(yōu)秀的范本,也可能因為人們在心理上還不習慣,不善于去評定哪幾種可以供初學者使用。

  我跟上百位同學接觸過,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人用的是司馬東和司馬彥的字帖,其實他們的字并不符合實用性標準,也不符合鋼筆字的基礎理論。

 。ㄍ跽、沈鴻根、顧仲安的不錯。)

  第三,加強鑒賞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刻不容緩。

  在以“龍飛鳳舞”為美的認識前提下,筆畫寫的雜亂而無序、造作而不自然,當然審美意識也就極為膚淺。

  相當大一部分同學的楷書基礎極差,起碼的線條筆畫分辨不清。

  他們認為楷書不美,太慢、太板,而草書才是美的。

  寫的快,線條無拘無束。

  他們只盯一個無拘無束,卻忽略了“草書出了格,神仙認不得”的道理。

  這樣沒有規(guī)律的寫草書,其效果恰恰是適得其反,反而練不好字了。

  當然,鋼筆字應偏向流利暢快。

  如果過多的追求頓挫、回轉就失去鋼筆字本身的特色了。

  現(xiàn)在許多鋼筆字帖過于追求毛筆韻味,甚至用毛筆技法寫鋼筆字。

  它寫出的不再是鋼筆字的線條,而是一個面(面積的面),特別是橫畫、捺畫,要達到這種效果,需要有跟寫毛筆字相近的速度才能達到。

  技巧純熟的老師、書法家達到這一效果尚不輕松,更何況一個初學書法的學生呢。

  而且從實用性看,刻意這樣做還有矯揉造作的弊端。

  三、怎樣練好鋼筆字

  第一,激發(fā)動機,培養(yǎng)興趣。

  動機和需要是緊密相連的。

  中小學生練字是提高書寫水平、掌握文化知識的需要;成人練字是傳遞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從藝術角度講,練字則是對美的追求的需要。

  我們對練字的需要不是天生的,是靠自己的認識逐步形成的,并由此產生情感,形成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fā)練字的動機。

  否則,刻意練字勉強對付,寫出來的字肯定是筆力浮滑、結構松散、進步不快,這樣反過來又會影響寫字的興趣。

  俗話說“字無百日功”。

  練字跟意志、品質也有關系,做不到“忙里抽閑,持之以恒”,練字也就變成一句空話了。

  第二,變革舊習慣、形成新筆勢

  寫字是一種習慣,練字則是改變習慣的過程。

  是對新的筆畫結構和處理方式從了解到掌握,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

  大家可以在有意識的練習當中,在自覺的改變某些動作的基礎上潛移默化的形成這種技能。

  第三,將寫字與書法分離,先練字后論及書法。

  寫字以寫為主,帶有一種機械的、被動的勞動因素,要求通俗、簡潔、快速、容易辨認,講求實用性。

  書法則以創(chuàng)作為主,它可以借助于文字的書寫過程來表達作者的文化素養(yǎng),思想情感,審美意識等,以突出作者個性為主要目的。

  當然,沒有寫好字的基本功做前提,書法創(chuàng)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米之炊。

  因此,為了縮短練字時間,有必要把寫字和書法區(qū)別開來。

  先練字后論及書法,這樣會少走彎路。

  第四,打破“楷書神話”,直接學習行書。

  “楷書是行書和草書的基礎,要學習行書草書,必先學習楷書;有了楷書基礎,行書草書就容易掌握了”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常識。

  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神話,經不起檢驗,即使不能完全推倒,也應該進行修改。

  就跟電影《神話》里演的一樣,我們應該學習成龍的朋友,把那只怪獸的眼睛摘掉,然后讓那個國王老頭摔下來,打破神話。

  另外,歷史上,行書和楷書都是從隸書演變而來的。

  具有各自獨特的本質特征,在筆畫結構方面有各自的規(guī)律。

  楷書寫的很不錯的人行書卻很一般;而行書寫的很好的楷書也很一般,這些現(xiàn)象不但表現(xiàn)在我們學生中間,也經常在一些著名書法家(毛筆)身上或者全國性書法大賽獲獎的成功者身上表現(xiàn)出來。

  當然先寫好楷書對行書會有幫助,但是,由于楷書用筆嚴禁,法度森嚴(剛才說鋼筆字的特點時已經說過了),學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我們就只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練鋼筆字”了。

  再說平常記筆記,做作業(yè),由于時間的要求,大家照舊是用自己不規(guī)范的行書,剛剛學到的一點楷書筆畫和范字又被沖散了。

  如此以來,楷書沒學好反而挫傷了自信心,落了半途而廢。

  因此,我們應以行書的眼光看行書,以行書的方法練行書。

  打破神話及定式,找到有效的、省時省力的訓練方法,寫好寫快鋼筆字。

  第五,關于臨摹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攀登頂峰的必由之路。

  “臨”是對著寫,“摹”是蒙著描。

  臨摹不是整篇謄寫,是通過手的描畫,加深腦的印象;通過手、眼、腦的運動,把優(yōu)美的形象刻在自己心里。

  臨摹是一種思索,一種比較,一種記

  憶。

  從形式上,它是用自己得手寫別人的字;從本質上看,這實在是訓練形象感受能力的極好手段,也是每個書家必備的基本素質。

 。ㄏ鄬εc毛筆字而言,鋼筆字重結構不重筆畫,因此,臨摹時不必在用筆上花太多的力氣。) 讀帖是臨摹的前提。

  讀帖好比讀書,“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

  只有讀懂了、看細了,才會寫得像、記得牢。

  對字帖上的字,其筆畫、結構,章法都要仔細琢磨。

  從中找出規(guī)律,才能寫得有興趣,寫得形似、神似。

  從而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

  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shù)人懶于摹寫(就是描著寫),認為只有小學生才這樣做。

  殊不知摹寫是學書關鍵的一步,是避免“抄帖”學無收益的有效方法。

  只“臨”不“摹”,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書寫的弊病。

  只有先“摹”后“臨”,臨摹結合,做到所描之字與字帖上的字筆畫完全重合,才能有較快的進步。

  第六,對于不太美觀的字體已經定型的同學的一些建議。

  有些同學因為以前沒有注意字的好壞,一些難看甚至錯誤的寫法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正。

  現(xiàn)在想練字,但往往只在現(xiàn)有的字體上修修補補,在選擇和自己相似的字體上打主意,這樣常常是“好的沒學到,壞的沒丟掉”,以致越練越難看。

  那么,這些同學應該怎樣練字呢?我的經驗是:首先,忘掉以前的字體,從零開始,從最基本的筆畫練起,然后練結構。

  為什么要練筆畫?因為,雖說鋼筆字最重要的是結構問題,但畢竟結構也是由筆畫組成的,連橫平豎直一點都保證不了,肯定影響字的美觀。

  練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細心;必要時把字帖上的字分解成單個筆畫和部首來練;要注意橫平豎直;要注意中鋒行筆、力至筆端;要注意結構的平行、參差原則,向字心聚力;要去掉那些多余的牽絲和圓圈。

  現(xiàn)在有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就是很難把以前的字體忘掉,在臨帖過程中常常把舊習慣帶入新字體。

  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的辦法是先練上一兩星期或者更長時間的正楷,來正形。

  當形正了之后,再選擇自己認為美觀的行書字帖臨摹。

  (這個方法主要針對那些寫字基礎非常差的“同志”,而不是適用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學。)

  關于如何選字帖,我在這兒也舉幾個例子:如以前的字體拘謹,就選擇奔放的字帖;如以前的字體散漫,就選擇嚴謹?shù)淖痔?如以前的字體呆板,就選擇瀟灑的字帖;如字體臃腫則選擇清秀的字帖這樣,認真練上兩到三個月,就可以學會新的字體。

  也可以選用毛筆字帖來練鋼筆字。

  “熱情和自信是成功的雙翼。

  因此,大家一定要樹立長遠的信心!王羲之就是先從衛(wèi)鑠學書,之后又發(fā)現(xiàn)先代名家鐘要等的名著,才改變初學,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書體,對楷、行、草書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貢獻。

  四、今后在寫字上應注意的問題 1、要清晰準確;

  2、要按國家規(guī)定的簡化字去寫;

  3、由于慢筆寫出的字沒有神韻,所以提倡用連寫的筆勢寫字,也就是寫快寫的連筆字; 4、注意行書筆畫和結構,追求美觀。

  怎么寫鋼筆字【2】

  一、寫字的字體已經成形,能不能改,怎樣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認為:寫字已經成形,年齡已經漸大了,不能改了……,這種看法不對。要知道,寫好字并不是什么難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極其好學,只要你方法對頭,改正舊的寫字習慣。具體地說,在你練寫的時候,必須端正寫字的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這是首要條件。

  現(xiàn)在列舉先人練字二例,現(xiàn)結合本身體會,談談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中國書圣王羲之,他先從衛(wèi)鑠學書,之后又多見先代名家鐘繇等名著,遂改變初學。正是他,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今體,對楷、行、草書均有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這就是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功績。

  再說顏真卿,他初學褚遂良,后從張旭得法。他參用了篆書筆意,寫出了端莊雄偉的楷書。是他開創(chuàng)了二王以外的新風格。

  我本身先從鐘紹京的楷書摹法,后又從歐陽詢、黃自元的楷書得法,在行書上追學黃若舟的筆法,自感距離尚遠,自己仍須努力。但不論你寫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寫鋼筆字摹仿毛筆字帖行嗎?實踐證明,可以,其效果一樣。

  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不論年齡大小,不論你寫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當頭,下定決心,認識到對工作對前途有著相關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努力,是能寫好的。

  起步雖晚猶可追,古往今來,有許多三十而立后學成才的名師。宋朝的梁顥,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他詠道:“也知少年登科好,爭奪龍頭屬老成!泵鞒钯棧瑮壒倬蛯W,立志著書的時候已是五十四歲了,他的名著《焚書》,《藏書》先后在六十四歲和七十三歲時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齡大小,關鍵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寫字應當從何學起?

  答: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guī)律。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后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zhí)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zhí)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jié)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zhí)筆上有絕對關系。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臺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于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后學“連貫”。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后后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guī)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么樣的部位需要什么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鐘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四、為什么說學字必先練楷書?

  答: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wěn)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來。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五、先學楷書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恒,兩個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臨摹,然后對照找差距。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當你練有成效的時候,你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六、寫行書已經習慣,再練楷書能成嗎?

  答:沒問題,而且還快呢。因為你對字形的結構已有一定的印象,在書寫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養(yǎng),只要方法改變一下,糾正你原來拿筆和運筆姿勢,按著楷書的基本體系,堅持練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時間就可收效。

  七、要想寫好每個字,其重點應當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說,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難寫,是這樣嗎?

  答: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準,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后,就有基礎功底了。所說方法找準,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弄清這六個區(qū)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guī)律去掌握。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例如:“好”“媽”屬于左右結構;“幸”“素”屬于上下結構;“!薄罢啤睂儆谏现邢陆Y構;“匠”“醫(yī)”屬于半包結構;區(qū)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九、有人說,要想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 毛筆字才行,是這樣嗎?

  答:不是。實踐證明,那樣要多走彎路。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為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氣地說,毛筆字我只練了兩年。當我把兩年后寫的字聯(lián)拿給一位書法編輯看時,所得到第一句評語是:“你的字起碼有十年的功夫”。這位編輯問我:“你都跟誰學過?”我說:“沒跟誰學過”。事過三個月之后,我寫的字聯(lián)在一本雜志上選登了。

  此事使我聯(lián)想到,多少人和書法資料都一再聲稱:要想寫好字,沒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頭是練不成的……。又說,寫好字是天才等等。這些論斷是不符合實際的。事實上,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請同學們試試看。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十、怎樣安排好字形有大?

  答:中國漢字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論用毛筆或鋼筆,寫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樣,我們管它叫“參差有序”。

  具體要求:筆畫多的寫細稍收縮,筆畫少的寫粗稍擴散。要寫得大小勻稱,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騰”字同“小”字;“口”字同“國”字;“工”字同“騫”字。

  十一、寫字講究呼應,這指什么說的?

  答: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xiàn)象。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書筏》中說:起筆為呼,收筆為承。反之,如果寫完一筆再考慮下一筆,中斷筆間勢能,那就是《續(xù)書譜》所批評的:“圖寫其形,末能涵容,皆支離而不貫,其結果多成珠子,字形當然活不起來”。

  所以要使字寫得生動活潑,情趣誘人,呼應二字是不能忽視的。

  十二、據說橫豎有原則寫法,是這樣嗎?

  答:是的,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并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么,由于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漢字的“豎”畫比較重要,在一字當中起著棟梁作用。虞世南在《筆隨論釋行》(引王羲之語)說:“為豎必弩,貴戰(zhàn)而雄!惫蕦懾Q畫要剛勁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練字用什么樣紙好?應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較好,因為它有一定的方格,對你練寫的字形在規(guī)范上有一定的約束。在練寫時要按行按序進行,每寫完一頁,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寫完一本,也要留存起來,以鑒別對照,衡量進步的程度。在練寫時,切不能無規(guī)律地東寫一個,西寫兩個,這樣的練字會影響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著次序練寫,一能練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會幫你養(yǎng)成寫好行序的好習慣。如果任意亂寫一通,那你在正式寫作時,雖然字形本身寫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規(guī)整,這是個大事。

  十四、寫字在快慢上有關系嗎?

  答:關系很大。寫字在行筆快慢上有極大關系,字形的優(yōu)美,線條的神韻,大部在快速行筆中體現(xiàn)出來。呼應的連貫筆勢也是在快速運筆中體現(xiàn)。慢筆寫出的字是沒有神韻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筆的人寫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氣勢!這就是他們運用了“一氣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筆,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對字形本身結構具有素養(yǎng)之外,更重要的是執(zhí)筆要正,并盡量往上些。

  書寫每個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義去構思,信指而書,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飾。“筆勁洞達美而韻,書貴瘦硬方有神”。這就是寫字在快慢上應當體現(xiàn)的一面。

  十五、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哪些?

  答:(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2)寫“橫”要稍斜。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4)“撇”之發(fā)筆利,“捺”之發(fā)筆揚;

  (5)“折”的發(fā)筆緩,“鉤”之發(fā)筆沖。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十六、學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體嗎?

  答:是的,這是一個繼承傳統(tǒng)的問題。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fā)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chuàng)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鐘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chuàng)一體”。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蓖豸酥冸`法為行楷后稱“書圣”;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fā)展。脫其窠臼,創(chuàng)出新貌,沒有個性創(chuàng)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這是兩種書法在發(fā)展上的必然趨勢。

  十七、怎樣選擇字帖?

  答:這要看你對哪種字體感興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種,然后就可定下來。如果選不到理想的鋼筆字帖,也可選毛筆的字帖。如“靈飛經小楷字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九十二法”,這些秀麗端莊,遒媚勁健的楷書雖屬毛筆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學習鋼筆字的范本。

  十八、衡量一個字、一篇文章應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答:第一要看字的“筆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間架結構規(guī)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筆力”分布怎樣,結構相間的疏密程度是否適當,字間、行間、開頭、結尾等,條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書法功底還要注重在挺拔雄勁的楷書上面。

  十九、 怎樣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書寫文章時,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應當看準一句,接連不停地寫下去。這樣的寫法,能使字序整齊,氣韻豐滿。如果看一個寫一個會產生字間、行間以致整個篇幅的不規(guī)則現(xiàn)象,這雖然是個小事,但對衡量作品的整個格調是很主要的。

  鋼筆字橫寫居多,要邊寫邊向左方看齊,豎寫時邊寫邊向上部看齊。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寬高度,字間的距離應占一個字的一半,行間距離應占一個字的寬度。

  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yǎng)成好的習慣。

  二十、怎樣體現(xiàn)書法藝術美感?這種美感從何而來?

  答:書法藝術是運用聯(lián)想來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萌發(fā),其中包括“形、神”兩方面。

  書法“形”的美主要運用點線、結構、疏密、輕重、行筆的緩急組成形象的“字形”,以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結構的美喚起人們的情趣和美感!

  書法“神”的美,指的是線條組合后總體的外貌。它不是象幾何學里那樣機械式的配合,而是書家以唯物的、運動著的氣勢和本能,發(fā)自熱愛生活的審美理想!皦褎t雄健以嵑嶫,麗則綺靡以清遒”。這就是書法“神”美的應有體現(xiàn)。

  古人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shù),它體現(xiàn)在書者的廣闊胸懷中。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憤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書者內心蘊含著生命激發(fā)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間震撼著欣賞者的心靈,從而引起共鳴。

  我國書法藝術“形神”兼?zhèn),氣勢生動!正是這種美,中國的書法藝術價值已被世界所重視。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中國書法對現(xiàn)代畫家的影響》的論文。

  具有典型東方美并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書法藝術,其影響之大,可窺一斑了。

【怎樣寫好鋼筆字】相關文章:

學生要怎么寫好鋼筆字11-13

怎么寫好一手鋼筆字09-30

如何寫好一手漂亮的鋼筆字09-30

怎樣寫好隨筆07-19

怎樣寫好簡歷10-26

怎樣寫好楷書10-05

怎樣寫好幼兒評語10-05

怎樣寫好自我評價10-05

怎樣寫好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