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動中國人物演講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800字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演講稿是演講者通往演講大門的“敲門磚”,一份優(yōu)秀的演講稿往往會使演講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800字感動中國的演講稿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后,總會給人以長久的思索與追問:是什么樣的情懷使他們成就了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樣的機緣使他們另九州動容?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是那樣的普通,但他們用平凡的雙手,高尚的心靈,成就了偉大的事跡,感動著每一位中華赤子。這也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樂于助人,舍小家為大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大家也許還記得那感人的一幕,一個戴著氧氣罩、身上插滿各種管線的老人,在護士和家人的攙扶下,在醫(yī)院的病房中,一絲不茍地整理著科研資料,他喘息的聲音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來了。”他,就是林俊德。
201X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shù)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癥監(jiān)護室。醒來后,他強烈要求轉(zhuǎn)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時間。”一個75歲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3天,仍然掙扎著坐在崗位上,把手中的重大國防科研工作一一交待給同事和學生們,用他的生命踐行和詮釋了馬蘭人“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諾言。最后3天,林俊德老人留給科研的是338個顫抖的筆跡、幾頁寫滿工作要求的筆記以及還未整理完的電腦文檔,然而留給親人的,卻是一片空白。
是什么讓一位70多歲的老人把最后的時光獻給了國防事業(yè)?是信念。
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绷_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zhàn)士自有戰(zhàn)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一朵怒放的馬蘭凋謝了,但是他的精神卻激勵著更多的馬蘭人不斷向前,學習林俊德,像他一樣,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做一朵盛開的馬蘭。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隨筆07-07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看感動中國心得體會11-15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07-06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06-13
感動中國教育人物心得03-31
觀看感動中國心得體會01-31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精選2篇09-18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跡學習心得12-06
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02-22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作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