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拾音方法論文
研究拾音方法論文【1】
【摘 要】 利用我們周圍不同的聲學空間,為拾音創(chuàng)造獨特的環(huán)境聲效果。
【關鍵詞】 話筒擺放地點 位置 空間距離
雖然數(shù)字混響處理器能夠提供最方便的方式來為音軌添加環(huán)境聲效果,但是還是不如在房間內錄制的環(huán)境效果真實。但是如果你認為只有音樂廳和高端錄音室有這種有用的聲學特性的話,你錯啦。
其實很多有意思的聲學空間已經(jīng)在我們的周圍啦,你的房間或者公寓的房間的獨一無二的音質已經(jīng)提供了一大堆獨特的感覺。
1 房間,房間,還是房間
大多數(shù)人認為我們很了解我們所居住的空間,但是我們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呢,在里面真實錄過音,評估過它的潛在的聲學能力呢?不管是小的空間(浴室,壁櫥),中等空間(臥室,廚房)又或者是大型空間(客廳,車庫),每一個房間都有自己的聲學特點,需要大家來開發(fā)出來,當然前提是要找到最合適的話筒擺放地點。
例如,浴室里通常有很多的反射表面(瓷磚,玻璃和玻璃纖維),不管是在錄音人聲,拾取吉他音箱,或者只是作為一個輔助發(fā)送通道,它都是最棒、非常合適的混響室。
而且,廚房的聲學特性也很有特點,多謝了它的木質櫥柜,油布地面,玻璃窗戶和冰箱的金屬門以及自動洗碗機的金屬表面。古怪的音色,可以通過在浴盆,水槽或者洗衣機內腔體內得到,也許非常適合于吉他獨奏或者人聲混音。
帶著你的樂器,在你的房間內踱步,聽聽它在每一個房間內的音色表現(xiàn)。重點關注這些特性:反射,衰減長度和整體音色的特性。雖然你可以通過在房間內拍手或者打響指來得到房間的大概音色感覺,但是我建議你還是搬上你的樂器,在每一個房間實地進行試音過后再做評價。
例如,我覺得我們的新裝修的起居室,因為有木質地板和很高的天花板,很有潛力作為一個不錯的現(xiàn)場表演空間。但是只有我實地在里面進行吉他錄音,發(fā)現(xiàn)房間的聲學頻譜表現(xiàn)很均衡之后,再作肯定的評價。
正如你所想像的,毛毯,厚實的窗簾以及豪華的家具會抑制房間的高頻和整體的環(huán)境聲。盡管如此,當你想要拾取到更加親密的人聲或者緊密的近距離錄音的鼓聲來說,灰暗的,更干的音色可能更完美。
2 位置,位置,還是位置
要想在混響空間內得到直達聲和房間反射聲間最合適的平衡,取決于歌手或者樂器和話筒擺放的相對位置。當然,你將話筒放得離錄制樂器更近,你會得到更多的直達聲。
但是話筒的極性也需要考慮在內,因為極性在決定環(huán)境聲和直達聲的混合比例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們的各自屬性,無指向性和8字形指向性會比心型話筒拾取到更多的環(huán)境聲,雖然后者能夠在近距離錄音中得到不錯的房間環(huán)境聲感覺。
讓我們在浴室內錄制人聲開始。將大振膜電容話筒放置離歌手7到12英寸遠,空間距離取決于你想要得到多少環(huán)境聲,以及歌唱聲音需要多大音量。如果你有一個多指向性話筒,選擇無指向性模式。如果想要混合更多環(huán)境聲,那么將話筒提高6英寸,將它對準他或者她的嘴。在你調整話筒位置的同時,在DAW中使用監(jiān)聽耳機監(jiān)聽當前的聲音,直到找到“皇帝位”!
當你將聲源或者話筒擺放在離房間表面更近的時候,例如墻面和地面,早期反射聲的染色作用開始發(fā)揮作用了。在擁有高度反射屬性的房間內,那是你可以開發(fā)的一個錄音點。將雙指向性帶狀話筒放置在離吉他音箱18英寸的位置。話筒的前方來拾取充滿了早期反射聲的直達聲,后方來拾取房間的后期持續(xù)反射聲。
3 距離影響聲音的深度
大型空間――走廊,客廳,車庫和地下室――不只能夠提供多余的混響,而且通過結合近距離和遠距離錄音方法,你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大型空間來達到豐滿聲音的目的。
你有越遠的錄音距離,你就可以得到越長的衰減時間。聲音每秒速度為342.9米,所以聲源和話筒之間的距離每多一米的距離你就能夠得到1ms的衰減時間。
大型空間很適合來拾取極具動態(tài)特性的鼓聲,特別是在合并了一些近距離拾音的話筒音軌之后(例如底鼓和小軍鼓音軌)――除了主拾音話筒之外,加上了上方話筒和環(huán)境聲拾取話筒。(在混音階段混合這兩個音軌,再加上一些壓縮)。也可以在大型空間內拾取電吉他和聲學吉他的聲音,效果也很不錯。
除此之外,未鋪地毯的走廊和樓梯能夠成為非常棒的混音室。例如在極具回聲效果的樓梯那錄音,通過在樓梯上方放置吉他音箱,在下方放置相互隔開的一對無指向性話筒來實現(xiàn),這種拾音方法能夠增加非常豐滿的立體環(huán)境聲。
將一對話筒放在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位置會得到很有趣的聲學特性――在樂器后方或者上方,門口處,或者紙箱內或者垃圾桶,將話筒放置在離它們幾英尺遠的距離處。當你混合具有明顯不同音色的音軌時,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到激動人心的、與眾不同的混音效果。
器樂演出的拾音技巧論文【2】
摘 要:文章對器樂演出中常見的聲音拾取方法進行總結。分析多種器樂類演出的話筒的選取和放置技巧。
關鍵詞:器樂演出;拾音技巧
器樂演出,因為樂器各類繁多,質料結構不同,發(fā)聲的原理也不一樣,這給現(xiàn)場拾音和音響調音帶來了困難。好的拾音技巧能讓器樂的聲音表現(xiàn)更豐富,還能讓觀眾感覺更“原聲原味”的演出。
一、西洋器樂的拾音
(一)弦樂: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
弦樂器是指聲音來自弦振動的樂器,以小提琴為代表,另有中、大提琴、豎琴等。提琴類是用弓擦弦而發(fā)出聲音,而豎琴等則是用彈撥弦而發(fā)出的聲音。
小提琴、中提琴音色優(yōu)美,音量很大程度取決于共鳴箱,共振頻率256-1100赫茲,聲壓級40-100 分貝,演奏時,聲音的輻射方向沖向小提琴上方,高音焦距于表面一側,中音呈現(xiàn)腰形。
小提琴與中提琴拾音含有較多的高頻散射聲,并有1秒左右的混響時間。因此,常使用單指向或者心型指向性電容話筒,對準小提琴f形孔,距離為0.6-0.8米,群奏時距離為1-1.5米。
大提琴音色深沉,在樂隊中主要擔任低聲部。拾音時最好使用傳聲器架,高度與大提琴f形孔高度相同,一般在0.6米左右。
豎琴低音渾厚、音量較小,話筒應放在演奏的前方或斜1m左右,角度指向共鳴器,豎琴有7只腳踏板,踩的過重會出現(xiàn)地板雜音,因此話筒需用膠墊同地板隔開。在樂隊合奏是地,因其音量較小需單獨安放輔助話筒,以便與其他平衡,并突出豎琴特有的音響效果。
(二)管樂
1.木管樂器。笛類是橫放,演奏中略有傾斜,一般用高頻特性好的電容或動圈話筒,話筒擺在單、雙簧管的樂器口向前方的斜下處,巴松管發(fā)音方向向上方。
2.鋼管樂器。鋼管樂器的振動體是銅等金屬材料制成,其振動是由演奏者用嘴唇吹奏。聲音由樂器口發(fā)出,有較高頻率的諧波,方向性比較敏銳。長號、小號的樂器口以視線為準,圓號的樂器口向右下方,傳聲器拾取的是地面反射聲,大號是樂器口向上。
拾取鋼管樂一般用單指向性電容或動圈話筒,放置在樂器口2米左右,也可使雙指向性話筒,一面拾取樂器直達聲,一面拾取反射聲。
(三)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是由物體振動而發(fā)音的樂器,分膜振動和體振動樂器。膜振動包括鼓類,體振動有木琴、鐃鈸、三角鐵等。
1.膜振動樂器,常利用動物皮革人微言輕振動體,打擊時聲級很強,動態(tài)范圍很大,沒有確定的音高,聲音的方向性也不明顯,多使用低靈敏度的動圈話筒近距離拾音,但要注意輸入電平的控制以免聲音過載而失真。
2.體振動樂器,擊打時會發(fā)出頻率高的聲音,音色隨著擊打方法而變化。拾音時要使用高頻特性好、靈敏度低的話筒,話筒要放在琴身的中央部分拾取所有發(fā)音管的直接音及余韻。
3.架子鼓,是流行音樂的打擊樂器。通常采用多支話筒、多點拾音。
4.低音鼓,最好低靈敏度、低音少的話筒(動圈),一種方法是雙面鼓安拾音,既將話筒放在鼓中心點前10-20厘米,另一種方法是單面鼓安拾音,既揭開背面鼓皮,將話筒伸進共鳴腔內,指向擊點位置,距鼓20厘米。
5.嗵鼓,一般有2-4個,用動圈話筒近距拾音,置于鼓的正面膜5上方-10厘米處,也可將背面膜拿掉,置于共鳴腔內。
6.軍鼓,特點是鼓膜內側拉著響弦,弦的振動能產(chǎn)生獨特的音色,可用動圈話筒放豐踩釵的軍鼓之間,距鼓邊緣5厘米處,盡是靠近鼓膜,避免踩釵聲音。
二、中國民族樂器的拾音
(一)管笛樂器
1.笛子是中國最常見的吹奏樂器。笛子的高音區(qū)音色清脆有光彩,中低音區(qū)音色明亮,區(qū)域及音量的變化幅度大。一般選擇動圈傳聲器拾音,距離笛0.5-0.8 米,高度超過笛子0.2米。
2.簫是一種竹制豎吹的單管樂器,音色輕柔優(yōu)美深沉,一般使用電容傳聲器來拾音。傳聲器通常設置在離簫的下端約0.2米的地方,高度與簫的下端平行。笙優(yōu)美高音區(qū)聲音清脆,中音區(qū)聲音柔和明亮,低音區(qū)聲音低沉渾厚。
錄制時使用心形指向的電容傳聲器或動圈傳聲器,傳聲器的設置高度稍微超過簧管的高度約0.5米,并偏離管口,避免拾取到“吹氣”的聲音。傳聲器與笙之間的距離控制在0.5-1米。
3.嗩吶又名喇叭,小嗩吶又叫海笛。它的高音區(qū)響亮,中音區(qū)明亮,低音區(qū)渾厚。由于嗩吶的聲級較高,所以一般用動圈傳聲器,距離在1 米左右,高度以高于嗩吶的喇叭口為宜。
(二)拉弦樂器、彈弦樂器
柳琴、琵琶、阮、揚琴、三弦、箏、箜篌、古琴、京胡、二胡等可在琴桿前方,正沖琴微橫向略高些放置話筒,距離約50厘米,避開高頻強輻射區(qū)以防聲音發(fā)尖,減少弓弦磨擦聲。
參考文獻:
[1]續(xù)小娜.常見樂器拾音方法淺述[J].音響技術,2011(06).
[2]孫建京.現(xiàn)代音響工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研究拾音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法學論文研究方法10-01
藝術論文研究方法10-01
開題報告論文研究方法11-13
mba論文研究方法的特點與意義論文10-08
研究生學風建設方法研究論文10-11
建筑混凝土的澆筑方法研究論文10-12
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研究方法09-30
經(jīng)濟管理方法研究論文10-08
數(shù)學建模思想和方法研究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