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讀書征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征文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征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征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書征文1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寫的,我特別喜歡讀它。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很多昆蟲。比如:螳螂、蟬、蜂、天牛、甲蟲、松毛蟲、松蛾、隧蜂、食尸蟲、大孔雀蝶、橡樹蛾、小闊條紋蝶······還讓我更加了解了昆蟲的習性和特征。比如:蟬是一種自食其力的昆蟲,也是大自然中的歌唱家,它在夏天為我們帶來高亢的歌聲,但人們并不是太喜歡它,因為它的叫聲太吵了。螞蟻是一種勤勞的昆蟲,它被人們看做是勤勞和團結的.象征,但法布爾卻觀察發(fā)現(xiàn),螞蟻有時候特別貪婪和兇悍,它們可以吃掉比自己大很多的昆蟲。黒步甲,它是一種膽大、兇殘的昆蟲。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裝死。仰面朝天,一動不動,像真的已經死去。它收攏爪子,讓爪子靠近腹部;它展開觸角相互交叉成十字;它張開鉗子似的肢爪。它的跗骨、觸須、觸角全都紋絲不動。這就是它處于完全徹底的毫無生氣活力的狀態(tài)時的假死。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多么可愛的小生靈!
《昆蟲記》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看完這本書,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而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使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如何說,而要像法布爾一樣去觀察、思索,從而去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且觀察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独ハx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一定可以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讀書征文2
《紅蕾》是我所看過的刊物中最喜歡的,也是對我?guī)椭畲蟮摹?/p>
我每一年都訂《紅蕾》,每期一發(fā)下來,我就愛不釋手。
那一天課間,老師說:“新一期的《紅蕾》又來了!”我高興得跳起來,別的'同學好奇地看著我說:“你太夸張了吧?嘻嘻!”一領到書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有一天晚上,我準備睡覺了,剛要躺下,剛好瞥見枕頭邊放著的一本《紅蕾故事寶庫》,我不由自主地捧起它看了起來。這是我多年的習慣,這個習慣自從上一年級就養(yǎng)成了,因為從一年級我就開始了訂《紅蕾》、讀《紅蕾》,而且一下子入了迷,喜歡上了它。我正捧著《紅蕾》走進一個又一個迷人的世界,哪里會知道媽媽早已“怒發(fā)沖冠”,大聲說到:“睡覺時間到了!怎么這么沒有點約束力?關燈!這都幾點了?還要不要眼睛了?”可能我太聚精會神了,竟沒聽見媽媽說的話,咦?怎么書上的啥字都看不清了?哦,這我才知道,媽媽一氣之下把燈關了。
《紅蕾》中那令人著迷的故事,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讓我看著這一本,回憶著上一本,惦記著下一本。隨著《紅蕾》期數(shù)讀多了,我的想象力也漸漸變得豐富了,作文水平也漸漸提高了,寫作文也不像以前那么難寫了。
以前,老師說我寫作文有點乏味,缺少色彩,寫故事時,也編不出什么東西來。還有人物語言不豐富啦,整個故事缺少波折啦……這些都是我的缺點。
現(xiàn)在寫作文,可與以前大不一樣了。我最喜歡的就是編故事,我會把人物形象描寫得栩栩如生。比如我寫的壞人,讓人看了就會氣得跺腳;我寫的可愛的角色,讓人看了就想走上前去逗逗他;善解人意的,讓人看了就想跟他交朋友……
在《紅蕾》的幫助下,我不僅學會了寫故事,而且我的日記進步也很大。從老師的評語中,我看出了老師對我進步的肯定。
感謝你,《紅蕾》!感謝你對我的極大幫助和給我?guī)淼臒o限快樂。
讀書征文3
唐朝詩人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一詩中提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細細品析這兩句,我不由地對于現(xiàn)代學生讀書寫文章而生發(fā)感概。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夠借助別人的智慧,來使自已不受蒙敞的人!钡拇_如此,當今學生,僅靠個人的實踐和閱歷是很難成得了大氣候的,而讀書卻是擴充知識面,熟悉天文地理的最佳途徑。正所謂:“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百劍而后識器,讀萬書而后醒目!背鯇W書法也是這樣,總要先照著字帖臨摹,在筆畫與線條的交匯中尋找靈感。照葫蘆畫瓢,以達到惟妙惟肖精彩絕倫之神筆。表演更是如此,必須一步一步、兢兢業(yè)業(yè)地模仿,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方能獲得出奇的效果。魯迅曾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可見,讀書是寫好文章的必要前提。
于是,在暑假里,我又讀了一遍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溫故而知新,我讀到的不再只是悲憫與感傷,而更多的是魯迅掩藏在其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感。他棄醫(yī)從文,決心用文學作為武器與反動派進行戰(zhàn)斗,飽含強烈愛國主義熱情,將一個個熱血沸騰的文字鑲嵌在紙上,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上。
短暫的暑假歲月里,也許做不了很多事,但不如靜下心來捧一好書津津有味地讀下去,讓知識的清風拂過我們的臉頰,讓心靈獲得慰藉。讓修養(yǎng)得到進一步升華,也許暑假會更加充實吧。
讀書征文4
歲月如梭,似乎一轉眼間,就到了三年級的暑假。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一套系列好書,這套書的書名是《我是實驗王》,是一個系列的漫畫書。雖然只是一套漫畫書,但其中蘊含著特別特別多的科學知識。這套系列叢書是北京四中的厲璀琳老師推薦審訂的,由韓國的漫畫家弘鐘賢畫的圖,韓國的小熊工作室寫的文,中譯本由徐月珠翻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其中,我最喜歡它的第十本,叫《熱能的流動》。
這本書的主要講了第一次參加科學全國大賽的黎明小學實驗社贏得了全國大賽的第一小賽,當大家認為比賽就要結束的.一瞬間,突然一位工作人員慌慌忙忙的跑進來,對裁判們言語了幾句后,一位裁判站了起來,對黎明小學實驗社的社員們問道:“你們中有叫羅心怡的嗎?”羅心怡站起身來回答道:“我、我、我叫羅心怡!辈门袉T對她說:“剛剛有一個人來電話說你的實驗服內兜里有一張紙條,寫著今天的題目!绷_心怡急忙從實驗服的內兜里找,突然摸到了一張紙條羅心怡抽出來一看,果然是這次比賽的主題,因此心怡這幾天一直被“審問”。
此時,剩下的三名實驗社社員決定自己去尋找陷害心怡的“兇手”,他們分成了兩隊,分頭去找。第一隊的兩名社員范小宇和何聰明想了半天,鎖定了三個人:江瑞娜、艾力克和陳小瑛。他們先找到了陳小瑛,不但什么線索也沒問出來,還被踢了個鼻青臉腫;他們又找到了艾力克,艾力克對他倆說:“比賽的前一天,江瑞娜曾手提著一件實驗服找過心怡!庇谑牵缎∮詈秃温斆餍睦镉辛50%的底。
再說另一隊江士元這邊,他曾經在比賽前收到一條和比賽的有關的短信,所以他詢問了精英教育院的所有人員,問誰給自己發(fā)過一條短信,問到柳青的時候,柳青說:“我聽到許大弘和一個女生通電話,好像是針對你們實驗社的,所以就給你發(fā)了一條‘警示’短信!边@時正好范小宇和何聰明趕到,聽到這些,結合自己的調查結果,確定搗鬼的就是江瑞娜。于是他們準備在組委會再一次“審問”心怡時,拆穿江瑞娜……這時,一件意外發(fā)生了,江瑞娜自己來“自首”了,承認自己用實驗服陷害了心怡,終于還給了心怡清白。
讀到這里,我深深的感到了友誼的可貴和團隊作戰(zhàn)的力量,這些是一個集體合作的基礎,有了這些,再加上每個成員的機智和判斷力,就可以戰(zhàn)勝一切困難,取得最后成功!
其實,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了我們這么一個精彩的小故事,它還在講故事的同時,穿插了許多精彩紛呈的科學小實驗和一些關于熱能流動傳遞的科學小知識,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平時在課本中才能學到的科學知識,并且一點也不枯燥,看完后,激發(fā)了我對科學實驗的濃厚興趣,我迫不及待的去尋找生活中的小器材,學著書里主人公的樣子,建立了自己的科學實驗室。
我喜歡這套書—《我是實驗王》。
讀書征文5
眾所周知偉大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清華求學期間深受幾位恩師的影響,奠定了他畢生學術的基礎,這些恩師中像陳寅格、朱光潛、鄭振鐸、葉公超等等,不僅課教得漂亮,更重要的是他們淵博的學識和精深的造詣給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影響了先生的一生。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先生的心目中對他影響最深的還有幾位中學時的業(yè)師。像國文教員王昆玉,他是綜桐城派的代表,有個人的文集;像教“現(xiàn)代文藝”的胡也頻,他是丁玲先生的丈夫,也是著名的“左聯(lián)五烈士”之一,他曾經主編過《紅與黑》雜志,與沈從文合編《紅黑》月刊和《人間》月刊;接任胡也頻的是董秋芳老師,他曾翻譯過一本蘇聯(lián)小說《爭自由的波浪》,魯迅先生為這本書寫了序。這些就是當時山大附中的一些中學教員,他們給學生傳遞知識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思想和學術氣質熏陶著成長中的學子們。他們不僅精于教育,更精于學術,不僅是教師,更是研究者。他們傳遞給學生的是終生受益的東西。季先生在回憶錄中說:“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于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其實,“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理念并不是我們國家發(fā)明的一個新東西,它在國外也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初,國外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已經有了使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努力和嘗試,像布克漢姆、杜威等等。此后,不斷有學者提出教師應培養(yǎng)研究習慣的提法,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闡述。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一、教師從事教育科研具有訓練的價值;二、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有助于提供有關教育的`大量科學信息。1正是基于這些思想的影響,英國課程論專家斯騰豪斯于上世紀70年代明確提出了“教師成為研究者”(TeacherasResearcher)的概念,并指出“沒有教師的發(fā)展就沒有課程的發(fā)展”,而且通過實施具體的研究計劃,使這一概念轉化為教師自覺的現(xiàn)實運動。
今天,國家倡導“教育家辦學”、“科研興!笔墙Y合我國實際的一種實踐嘗試,也是對這一理念的一種升華理解。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有專家統(tǒng)計人類掌握的知識平均每3年將增加一倍,而數(shù)字化的信息每12個月將會翻一番。作為教師,我們竭盡全力能傳遞給學生多少知識?這些知識學生又能在腦海中保留多長時間?我們可以做一個調查,大學畢業(yè)的人群中有多少人還記得熱力學第一個定律?有幾個人還記得萬有引力常數(shù)?這些都是中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的,也是眾多的中學物理教師在不辭辛勞為之努力的工作,然而這些知識最終能為學生的一生發(fā)展起多少作用?懷特海說,“當一個人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北葢烟睾V膼垡蛩固怪貜土怂脑。按照這個標準檢視自己所謂的教育教學,反思教育的本質,不禁要問我們到底為教育做了什么?
一個教師要想真正為教育做點事情,想做一個影響學生一生的人,就必須不斷研究,提高自己的學術造詣,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學校本來就是一個為學生提供學術熏陶的地方,如果學校里缺乏學者,這是社會的無奈,更是學校的悲哀。作為研究生,我們是國家培養(yǎng)的高學歷人才,在學校里我們要力爭成為學術的象征,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為學校營造良好的學術氣息。過去我們搞應試教育、變態(tài)的素質教育,社會流毒之深讓教師沒有條件搞研究,搞研究的老師被看做“不務正業(yè)”,極大地挫傷了老師們搞研究的積極性。但是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會有更多的懂教育的人、鉆研教育的人去管教育、搞教育,教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必將得到改善,也會為更多真心想為教育做點事情的人創(chuàng)造條件,科研——必將為教育領跑。
讀書征文6
我不是一個特別愛讀書的孩子,不喜歡一本本厚厚的書;不喜歡紙張上密密麻麻的小黑字,不喜歡翻開書頁迎面而來的書卷氣味。多少次不理解為什么有人可以嗜書如命。不管書中描寫得多么一波三折,到頭來只是個虛假的故事而已啊,可是那一次,改變了我的觀點。
那是一個冬天,空氣中殘留著風路過樹梢的余韻,三年級的我趴在桌子上,百般無聊地玩弄著手中的筆。明天就上課了,這讀后感要怎么辦啊。在我過去的日子里,書都是用來當枕頭的,別說讀后感,讀都很困難。望著書柜上一本本書,沒一本能引起我的興趣。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作業(yè)本上卻還是空空如也,我不禁著急起來:再過一會兒媽媽就要回來檢查了,怎么辦?突然,一個念頭從我腦海里劃過,書的.封面上不是有簡介嗎?抄下來再瞎說幾句不就完事了嗎。
我隨手抓起一本淺藍色的書,勉強看了看它的故事梗概?墒,沒想到,這一看我就不想放下了,本來打算寫讀后感的,心中卻有一種聲音對我說:“這個故事多好看啊,再看一會吧!”于是,剛拿起筆的手又放下了。時間依然在流逝,只不過這一次,流逝得很值得。
看完書,已經五點了。我連忙拿起筆在作業(yè)本上抒發(fā)著自己的感觸。生動的語言從我筆下流出,很是流暢。
那次,是我第一次真正的看一本書。也就是在那次,家里的書不再是擺設。
現(xiàn)在,又是一個冬天,我不再是那時那個討厭書的孩子,不再枕著書睡覺,書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我想,以后的幾十年,都會有書香伴隨,那樣,真好!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605班朱璐瑤
【指導老師:湯華菊】
讀書征文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愛讀書,是因為它帶給我快樂,帶給我知識。他就像一位伙伴、一位導師,引導著我,陪伴著我快樂地成長。
我,喜歡讀書,因為每一本書里都有一個故事,都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從牙牙學語開始,媽媽就經常帶著我去圖書館感受讀書的氣氛,大些時候會陪伴我一起看適齡的書并訂閱了每月一期的——《幼兒畫報》。記得那時,讀新一期的《幼兒畫報》是我每個月最期盼的一件事。每每看到媽媽下班回來手里拿回了幼兒畫報,我都高興地手舞足蹈,飯后和媽媽一起讀書也成為了我每天的精神食糧,對里面的主人公"火帽子、紅袋鼠、跳跳蛙"至今記憶猶新。那時的我就從《幼兒畫報》里學會了許多生活常識,也學會了許多規(guī)矩和一些常用的成語。
漸漸地我長大了,讀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癡迷于書海中,什么《封神榜》、《紅樓夢》、《藥老傳奇》、《地球的故事》、《上下五千年》……每看一本書,我就對書里的故事人物和情節(jié)回味無窮,常常會把感興趣的對話和情節(jié)讀上個七八遍并細細體會其中的含義,就連睡覺前都會在腦海中清晰地過一遍,有時會情不自禁微笑和皺眉。在學校和同學說話時,我時不時會冒一句書中的話,同學們都友善地笑我是個"書呆子".還記得《岳飛的故事》,書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岳飛和他的馬白龍駒淪落到荒野,在沒有救援、沒有食物的數(shù)天里,岳飛已經饑餓到奄奄一息,也絲毫沒有殺了白龍駒充饑的念頭,當時感動得我痛哭流涕。岳飛是個智勇雙全的大將軍,他不僅對國家忠心耿耿,精忠報國,對身邊的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坐騎都會傾其所有,真誠友善。他的這種精神感染了我,讓我自慚形穢。想想平時在學校里和同學間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更別說真誠友善了。讀了這本書后,讓我從觀點和態(tài)度上有了重要的轉變。讀書,教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教我要與人為善,以德服人。
與書為伴,讓我感受到了無比的溫馨;與書為伴,讓我找到了人生的理想;與書為伴,讓我充滿了活力;與書為伴,讓我融入了大自然;與書為伴,讓我感嘆世界就是一本多姿多彩的書。
書,伴我成長!
讀書征文8
與書結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習慣在陽光明媚的午后,坐在透著陽光的窗子前,捧讀一本書,或是沉浸于余香滿口,詞藻警人的句子中;蚴菐掖┰綍r空,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zhàn)場。或是體會一段感天動地,纏綿悱惻的感情。書見證的,是我一路走來精神上的成長與成熟。
與書結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小時候家里有一個書柜,那里放滿了爸爸的書,有厚厚的一摞報紙,不知是哪些年頭的舊物。爸爸十分看重對我的教育,三四歲的時候,爸爸每天都會從他那豐盈的書柜里拿出那本帶漫畫的《唐詩三百首》,他用腿把我夾住,摟著我,一句一句的教我唐詩。從最簡單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開始,是我最早接觸詩歌的印象。到了四五歲,我已經會背上百首詩歌了,爸爸也是自信滿滿,每逢親友或朋友來家做客,爸爸都會讓我為客人背誦幾首詩歌。我如爸爸所愿,倚在爸爸懷里,一口氣背出了十來首,客人連連稱贊,這時爸爸摸摸我的頭,很滿意的笑了。
我五歲上了學,在十幾年前不算早也不算晚。入學后,與書的緣分并沒有中斷,父親的那個書柜,依然對我有著莫名的吸引力。我習慣踩著板凳拿爸爸的書看,我看不懂內容,只是為了看里面的插圖。那時候,爸爸也會時常從舊書攤上給我淘些適合我看的書,比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通常是我過生日的時候,爸爸把它作為禮物送給我,并在扉頁上寫上我的名字,又注明購買日期和地點。每次接過爸爸手中的書,我都如獲至寶,一個人趴在書桌上,被窩里,讀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美人魚,灰姑娘,夜鶯,那些精靈與邪魔并存,美與丑同在的童話世界,令我徜徉其中。
爸爸淘來的那些書顯然滿足不了我的胃口,媽媽又覺得買書太浪費,爸爸就從譙城區(qū)的圖書管給我辦了張圖書證。我依然記得十幾年前小城的圖書館,它隱蔽在古城區(qū)的一個小巷子里,有的人在它周邊住了十多年,都不知道譙城區(qū)還有這么一個圖書館。小城經濟不發(fā)達,十幾年前的圖書館只是幾間舊房子,里面的藏書也不多,尤其匱乏的是少兒讀物。圖書管里大多是舊書,藏書中更多的又是成人看的武俠,言情小說。在古舊的書架邊上,貼著這樣一張紙,上面寫著“不讀金古柳,枉在世上走”,那時候正是武俠小說風靡的年代,金古柳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庸,古龍,柳殘陽。有時爸爸有事不能陪我去圖書館,我就一個人過了渦河大橋,穿過巷子獨自去圖書館。我在閱覽室里看著一排排圖書,找不到童話故事,也找不到少兒讀物,最后我借了一本厚厚的《神雕俠侶》,那時候,我九歲。
我一放了學,就坐在院子里的泡桐樹下,捧著厚厚的一本《神雕俠侶》來看,四五年級的我時常遇到不認識的字,我便拿著書去問爸爸。那本《神雕俠侶》大概花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看完。接著我又看了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但始終覺著最鐘愛的還是《神雕俠侶》。那時候,一位十來歲的少年,沉浸在刀光劍影,劍氣簫心的武俠世界里,幻想著自己成為一位郭靖式的大俠,書中郭靖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讓我至今難以忘懷。江湖里的正義和奸邪在我腦海里涇渭分明,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讓我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始終懷著一顆正義之心上路。這些,是從書中得到的感悟。
后來,因為各種緣故,我隨著爸爸媽媽去了千里之遙的常州,那一年我五年級,十歲。第一次走出小城,看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爸爸為了生意整日操勞,可他依舊沒有忽略對我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我們家住的`地方距離最近的一個區(qū)圖書館還有十多里的路程,爸爸給我在那兒辦了圖書證,每個月都會去一兩次。即使在冬天,爸爸依舊騎著一輛摩托三輪帶著我去圖書館,一路上刺骨的寒風吹得我直打顫,爸爸也頂著寒風,頂著風濕復發(fā)的病痛,只是為了送我去圖書館。現(xiàn)在想起那段與書結緣的時光,真的到處都充滿心酸的往事。如今,能安閑地坐在圖書館看書,在我看來是多么值得珍惜的事,F(xiàn)在,家境漸漸地好轉起來,我也有能力買我鐘愛的書籍,我的書柜也逐漸充盈起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夏志清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張潮的《幽夢影》,成了我的枕邊書。
等到我上了初中,依舊是在常州,爸爸帶著我找到了市青少年圖書館。那是我見過的規(guī)模最大的圖書館,它建在常州局前街一個太平天國護王府里,如今已經另遷別處,只留下護王府這座古跡。我去市圖書館,通常一去便是一整天,中午圖書館下了班,我就在附近的公園里坐著,年紀尚小的我不敢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里亂逛。等到下午圖書館開門,我便又坐一下午。那時候開始逐漸接觸一些小說和歷史書籍,爸爸讓我多涉獵一些知識,而我對歷史又有莫名的喜歡。圖書管里有一套青少年版的《二十四史》,厚厚的一摞,我不知道是花了多長時間把他們看完了。最喜歡看的是當時比較流行的一些兒童文學作品,黃蓓佳的《淘氣包馬小跳》,曹文軒的《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秦文君的《男生賈里》《女生賈梅》,如今依然印象深刻。
因為學業(yè)的緣故,初中的我又輾轉一個人從外地回到老家就讀。第一次回到闊別數(shù)年的小城,我第二天就又去了載滿我滿當當記憶的圖書館,圖書館正在裝修,看上去比五六年前要氣派的多。從初中到高中,那段日子,書一直陪伴著我,我接觸的知識面更加廣泛,四大名著,中外經典,只要有好書,我都如饑似渴的撲在上面。那幾年,最喜歡《紅樓夢》,把它看了四五遍,那個萬艷同悲,千紅一窟的太虛幻境讓我沉浸其中,達到近乎癡迷的地步。人也變得有幾分女人氣,在書中悲觀的氣氛里也變得消沉起來,頗有幾分走火入魔的征兆。后來,依舊是父親告誡我,他說書不只有一本,知識也不止一面,《紅樓夢》固然很好,但在它之外,還有更多值得去讀,值得研究的書,不要鉆進一個圈里,出不來。我又把目光轉向更浩瀚的書海里,閱讀各個方面的書,體會不同的知識。
我一路走來,書一路都在。曾經的懵懂無知,如今的沉穩(wěn)成熟,時間帶來的,不只是身體上的成長,還有書對我精神的塑造。我一直謹記著一句話“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無知”。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懷著謙卑的姿態(tài)去探求知識,不自滿,不浮華,人生的路途才會越來越清晰。
與書結緣,恍惚間已是十幾年的事了。每一本書,它告訴我們的,不是你昔日之所處,而是你今日之所在。
讀書征文9
閱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她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并且越早越好。于是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特意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看童話書,在充滿母女親情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在親子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我們家長每天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即使心情好的時候陪她閱讀,可總是堅持不了,其實孩子不會剝奪我們太多時間,每天只要陪她看30分鐘就夠了。
多給孩子讀故事,引起孩子看書的愿望,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家長可以在睡覺前可以給孩子讀故事,同時告訴孩子,故事都在書里面,如果你會自己看書的話,就可以知道很多故事,而且每次讀故事的'時候都這樣講,引起孩子看書的愿望,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多數(shù)寶寶對同一個故事或同一本書“百聽不厭”反復要求在講一遍,對此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予滿足。此時是她記住告訴情節(jié),加深人物印象,理解詞句意思的過程。
總之,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感,閱讀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的良好人格。
讀書征文10
各班級:
為了進一步落實《鹽城市加強全市中小學語文和英語課外閱讀指導意見》和《響水縣中小學生讀書活動方案》的精神,深入開展“雙語”閱讀活動,經研究決定組織開展全!半p語”閱讀讀書征文評選活動,F(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全校三六年級學生
二、征文要求:
1.必須圍繞教育局規(guī)定的'必讀或選讀書目寫自己讀后的心得體會;
2.征文統(tǒng)一用鋼筆謄寫在稿紙上;
3.征文需注明班級、學生姓名及指導老師姓名;
4.征文篇幅:三、四年級350字左右,五、六年級500字左右。
三、征文截止時間:
20xx年9月12日四、獎項設置
1.學生: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2.指導教師: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
以上通知,希貫徹執(zhí)行
響水縣運河中心小學教導處
xx年x月xx日
讀書征文11
有的人是點石成金,隨手翻翻,便成巨富。書,是人類精神支柱,是治病的良藥。所以,打小的我,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先是兒時的小人書,再是高中時的鴻篇巨制,讀書之路可謂豐富多彩。記得清晰的,就是小時候第一次讀《聊齋志異》。那時候讀,純粹是為了里面扣人心弦的鬼故事,從不會去思考一下故事的內涵、作者的用意。看膩了,也就放一邊了。多年后,再度品讀,才了解當時社會背景,才得知作者寫作意圖,才明白那是對封建社會的諷刺與抨擊?磥,讀書,僅僅浮于表面,是不行的。
撫今追昔,我的世界里早已沒有了《格林童話》,沒有了灰姑娘,取而代之的,是魯濱遜的勇敢執(zhí)著,是伽西莫多的善良偉大,是冉阿讓的窘困悲慘,是弗林特埋的冷靜果斷……美國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曾說過:“書像一艘船,把我們從狹隘的地方載向生活的無邊的海洋!边b望茫茫書海,我們所讀的,只是滄海一粟。
一放長假,我便足不出戶,靠讀書過日子。書是神奇的,它像一位博古通今的老人,將我?guī)нM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帶進戒備森嚴的宮幃,帶進茅檐低小的農舍……我聽到斯巴達克的怒吼,聽到滑鐵盧的炮聲,聽到原子彈的轟鳴,聽到玄武門刀劍的撞擊,聽到南昌城劃破夜空的`槍聲,聽到了天安門前國歌的奏鳴......它似風塵仆仆的流浪漢,又像走南闖北的旅行家,肚子里承載了稀奇古怪的風土人情和海角天涯的誘人風光。它把世界縮小了很多,帶我認識了埃菲爾鐵塔、自由女神、亞細亞、歐羅巴......
光陰苦短,趁著韶華,盡量充實自己,豐富自己。書籍像一艘小船,載著我駛向廣闊深邃的大海。我要去探尋更紛呈的書鄉(xiāng)。
讀書征文12
我從小就愛讀書,記得三歲時,我就愛上了看書,對文字有著極大的興趣,喜歡天真的問爸爸媽媽: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在讀書中,還有許多趣事呢!
小時候,我都是聽著媽媽講故事進入夢香的,媽媽不在時,我就自己拿著小人書看,最有趣的是,我總是學著大人看報紙的樣子,嘴里嘰哩咕嚕,可是往往我的書是倒著拿的,嘻嘻!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看的書不在是那么幼稚了,從圖畫書到長篇小說,這是多么的快呀!然而,在不知不覺中,我的知識也越積越多了!秾懡o女孩子的書》讓我知道每個女孩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輕意對困難低頭,《你是我的寶貝》讓我知道上,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寶貝,要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青銅葵花》講述的是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兩人之間發(fā)生的喜怒哀樂,《我要做個孩子》則寫的主人公金鈴和我好象呀,也是個開朗、幽默的女孩,寫得作文也很好(嘻,有點自夸)……..這本書幫我解決了好多學習上,生活中的小問題,我挻喜歡看的`。有趣的書還有好多好多,你自己去看吧!
從上小學以后,我開始寫作文,從一年級的兩三行字到三年級的兩三面紙,這都是讀書讀出來的呀!書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可以用最平常最普通的語言讓你懂得難以理解的大道理,這是多么奇妙啊,書香伴隨著我的快樂童年,啊,我愛讀書
讀書征文13
曾經有人說:讀書可以明智。不讀書不知道寫出“揮戈大啟漢山河,武帝雄才世詎多。輕騎今朝絕大漠,樓川明日下洋河”的人竟然是到了十九世紀20年代還依然以滿清子民自居的浙江漢族人——王國維。更不會知道他竟然是一名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方面均有卓著的國學大師。所以說,飯、不可以不吃,而書、也不可以不讀。
當然,在我看來,讀書代表一種生活——一種享受的生活。試想下,于微風細雨的春日,獨處一閑亭靜角,置一靠椅,椅旁煮一壺清茶,耳聽蟲鳴鳥叫,眼看手上書籍。既沒有圖書館的厚重、也沒有書店的勢利、只有那恍若脫離塵世的悠然與舒適。人生,不過如此罷了。
然而,隨著現(xiàn)今社會的發(fā)展,“讀書”變了!變成了安坐桌前,目視前方那或長或方的顯示屏。雖然,人——還是同樣人,書——還是同樣內容的書,但是,讀起來的味道已然完全不同,少了的是清雅,多了的是市儈。誠然,社會在變化,但是就我個人而言,紙質書是永遠也不可或缺的。因為那是一種生活的調節(jié)劑。又有什么比得上三兩好友齊坐桌前,同品一壺茶,各看一本書來得舒服呢,在這個節(jié)奏緊湊的社會,這樣偶爾的清雅與閑適不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嗎?
讀書,終歸是有所求,不在于專注與否,關鍵是理解了什么沒有?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的'收獲。若有,則讀書有用,若無,則是白讀書了,當然,讀書也要看是為什么而讀,如學生,學習之余,去讀一讀書,也還是為了汲取知識而讀書(這讀書是看書的意思,而非方言所表示的學習),那么,其讀書不可避免會有些許的苦累。而學者讀書一則為了考證,二則為了搜尋,三是為了印證,這類人讀書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至于一般人,讀書則是一種消遣了。為了這或那的原因,俗者為顯擺、賣弄、夸耀等等,雅人則是情趣、雅樂為主了。借用培根說的:“讀書不外乎三個目的,消遣、炫耀和充實自己”。不過,現(xiàn)在又有為另一種目的而讀書的,那就是:為時尚而讀書!——如果你不讀這種書就沒有品味。這樣的讀書就得另當別論了。為了裝飾自己而讀書,讀了又如何,讀來讀去什么收獲都沒有,就像現(xiàn)今的文憑一樣,有,就真的能代表什么嗎?不一定吧。
如同現(xiàn)在讀書的群體,已經是越來越小了,還在保持著讀書的主要也就學生,但這一群體也同樣出現(xiàn)了問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這么認為,讀書枯燥無味,特別是課內書,相當?shù)臒o味、膚淺。其實,這想法錯了,課內的書也是可以讀的很有意思的。關鍵就在于——心態(tài),別總認為讀書是一種責任,那樣子太重了。那么怎么讀書呢?拋開“為成績而讀書”這功利的目的、丟掉“為某某某而讀書”那類口號。然后隨心的去讀課內書,自然,你會發(fā)現(xiàn),課內書也有極其可愛的一面、也同樣會讓人沉迷其中的。畢竟,對于學習者來說,看課外的書而自己摸索個中內涵實在過于艱辛了些,而課內書在較為明了的同時也有標準式的結論供學習者參詳。很多內容在有了指引后去讀也并不是那么的枯燥無味的。對于學生來說,只要心態(tài)調整好,看課內書的收獲絕對不是看課外書所能比擬的。所以,學生要做的并不是讀多少課外書,而是怎么把課內書讀精、讀透。
作為老師,所應該做的是幫助學生轉換心態(tài),讓學生能快樂的讀書(單純的讀書、學習知識的讀書都是如此)、讓學生在這快樂的讀書過程中學到有益身心的知識。當然,讀精、讀透課內書之余適當?shù)膹恼n外書中尋找與課內書不同的東西加于印證及參考也是極為不錯的。
讀書征文14
“無字天書”———“妙不可言”
作者:汪志慧 單位:勁霸男裝股份有限公司
青春是一陣風,我們用夏日的清風表達著青春的激情。
青春是一首詩,我們用動情的詩句譜寫著青春的柔情。
青春是一首歌,我們用高亢的音調歌唱著青春的美好。
青春妙不可言,這“無字天書”在我的青春看來更是妙不可言。
———題記
人生的旅途中總會有很多個港口,當我回首觀望自己經過的港口時,心中突然萌發(fā)了一種莫名的感嘆。一路踏步而來,腳下的二十多個春夏秋冬就這樣匆匆地成了回憶里的電影。如今自己不再是父母膝下可以嬉戲的孩童了,而是駕著自己的人生之舟行駛在這浩瀚的大海里,我隨時要觀望這海上氣象的變化,準備迎接每一個挑戰(zhàn)。人生的另一個港口我停泊在名叫“勁霸”的港口。一種緣分讓我有幸得到了一本好書———“無字天書”,用盡滿滿的語言,也不知如何去形容它的獨特之處。惟獨“妙不可言”這四個字才配得上它。
初到此地,像是走進了夢里,這兒的一切都那么陌生,有種膽怯,有種慌亂,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夢里的我迷路了。踏著腳步,總覺得腳步沉重的不堪用語言去形容。接觸了“無字天書”這本書,漸漸地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遠方不再是霧里看花的飄渺,原本的膽怯、慌亂、措手不及也都逃之夭夭,不知去向。我開始不被它們束縛、掌控。我的`生活開始暢游在這“無字天書”的“書”海里,那“啃”書的勁道讓我回味無窮。
這本“無字天書”又名為“生活”。“生活”里的生活就是這“無字天書”的全部內容。這書的第一章節(jié)是我踏進這名為“勁霸”港口的第一天的生活。而后是第二章節(jié),第三章節(jié)……回首自己往昔還是“學生”身份的時候,生活的圈子大多是同齡人之間的交往。那時我們有類似的小追求和大夢想,我們有類似的興趣、愛好,我們還有很多共同之處,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盡情地翱翔。而如今自己不再是“學生”的身份,生活里我扮演著“工人”的角色。工作和以前的學習過程大不相同,工作程序各有差異,工作伙伴們性格也各不相同。或許是因為年齡的落差太大吧!處理好彼此的關系,對工作至關重要。漸漸地在這“無字天書”里我讀懂了,“和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人如何相處,并且在工作中如何去合作到最佳狀態(tài)……”這些在以前的書本中或許是學不到的,這“無字天書”的“妙哉之處”讓我感慨萬分。
人生就像這大千世界,精彩繽紛。讓心靈走進這“無字天書”中,也讓自我暢游在這“大千世界”里。這工作中的初始人生,讓我想起了那本書《向左走,向右走》,書中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靜聽這人生兩條街區(qū)的腳步聲。一條街,很普通,大家放慢腳步,盡情地享受著這沿途的風景;而另一條街,很是繁華,隨時可以聽見高跟鞋和地面伴奏的聲音,街里的腳步聲都是匆忙的。如今自己就置身在這街區(qū)之中。原本自己難以辨別自己腳下踏的是哪條街區(qū),可自從讀過這“無字天書”,我開始明白自己腳下所走的是哪條路。
這“無字天書”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生活或許是單一的,可心靈一定要是精彩的,這樣人生才會快樂無窮。樂道才會由此而生。這“無字天書”是本讀不完,也讀不厭的書,它的精彩,它的妙處只有你用心靈真心感受才會受益匪淺。
讀書征文15
這幾天,我總愛做夢,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這不,手捧《歷史的選擇》這本書,看著“低碳”這個詞,我的眼光游離到窗外的天空,又做起夢來。
在夢中,我是一條魚。
半個月以前,我還生活在池塘里。回憶四年以前剛出生的時候,多幸福啊。我快快樂樂地成長著。也不知怎么回事,近兩年來,上游下來的水越來越黑,夾雜著臭味。水草越來越多,我們蜷縮在很小的縫隙里,慢慢都憋出病來了,今年,我的兩個姐姐和三個弟弟都已經病死了。二十天以前,我也感覺到胸悶、惡心,我知道,我留在世上的日子也不多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第二天,下起了大雨,趁著泄洪道出水的機會,我一狠心,離開了生我養(yǎng)我如今又讓我傷心的家。
順著水流,我沒費多大力氣,就到了一條小河。終于聞不到水的臭味了,我滿心高興,找了一個僻靜的回水窩呆著。我想:明天,等洪水退了,河水清了,我再找一個更好的地方安家?墒遣粚Γ诙,洪水退了,水是渾的;
兩天以后,水卻越來越渾。我實在嗆得受不了,就順著水流往上游。結果,我大吃一驚——在一處開闊的河面上,一艘巨大的挖沙船精品文章
正在河心挖沙。我趕緊掉頭逃跑。
我跑啊,跑。在一兩河的.交匯處,另一條小河的水很清澈,我便極快地游了過去。再好了,我想。我舒展了疲倦的身體,逆著清澈的水流向上游游去。很快,我又擔心了:這么清澈的水里,怎么見不到我的一個同類。怎么連我的食物小蝦啊什么的一點也看不見。正在我又饑又怕的時候,前面的水流里晃晃蕩蕩地游來了一條魚。我欣喜若狂——我認識她,她是鯉魚姐姐?墒,沒等我迎上去,她就聲嘶力竭地喊:“快……快走……上面有電瓶廠……”看到她驚恐的模樣,我趕緊掉頭逃跑……
我累得筋疲力盡,不知道往哪里走。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病死的兄弟姐妹,我絕望了,我對天高歌:“世界這么大,哪里是我的家……”
凄慘的歌聲驚醒了我的夢。我醒了,淚水早已淋濕了我手中的書。我擦干眼淚,告訴夢中的我——你一定要挺住,這書上寫得清清楚楚:保護環(huán)境,讓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你要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一定會找到一個幸福的家園的。
【讀書征文】相關文章:
讀書征文-征文10-01
讀書征文 讀書征文范文大全04-15
讀書的征文04-15
讀書征文10-05
讀書征文精選10-08
讀書的征文05-18
讀書征文(精選)05-30
(精選)讀書的征文05-29
經典讀書征文06-05
讀書征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