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讀后感1
剛開學,我們學習了張鈁作家寫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文章,讓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課文主要講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學生與季羨林老爺爺的交流對話,在輕松和諧的談話氣氛中,讓我感受到了苗苗的稚氣與禮貌,季老的親切與幽默、平易近人及對下一代成長的深切關愛。
讀完張鈁作家寫的這篇文章之后,我們應該向季羨林老爺爺學習他那種多看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因為這樣不僅能讓我們補充一些課內沒有的知識、擴大我們的知識面,而且還能增強我們的邏輯思維、提高寫作水平。
我們應該像季羨林老爺爺說的那樣不要偏科。偏科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學不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而且束縛自我邏輯思維、不能全面發(fā)展。我覺得語文、數學固然重要,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就像人們吃飯一樣是主食,但其它學科猶如各種佳肴小菜一樣有滋有味必不可少。
季老爺爺說:“學外語早學比晚學好,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比較困難。”外語的發(fā)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系,我認為季老爺爺說得很對,因此,我們要多讀多練多花時間去學好外語,以便將來可以去外國學習,通過學習國外的先進知識,回來建設我們的祖國。
季老爺爺還說過,古詩文的.積累也很重要。我想我們應該多背一些古詩文,加大知識的積累量。因為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而且加大知識的積累量,能使我們語文成績提高。除此以外,還能讓自己多知道一些古代的東西,了解古代文化,豐富自己的知識,做到古文今用。
總之,讀完了《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之后,我感悟很深,受益匪淺。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向季羨林老爺爺那樣,不偏科,多看課外書籍,做到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做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讀后感2
今天,我學過題為《小苗和大叔的對話》的文章,我感受很深。
文章寫了季羨林和苗苗的對話,季羨林主張我們小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多看課外書
2、不偏科
3、早學好外語
4、小時要多積累古詩文。
這篇課文使我感受很深,我們現在條件很好,家里的課外書堆積如山,我很喜歡閱讀并且積累課外書中的好詞好句好段,但是我的眼睛總會“關鍵時候掉鏈子”我近視了!所以我的讀課外書的'時間被媽媽控制了!沒辦法,我只好躲著媽媽偷偷看書,在媽媽睡著的時候坐起來看書,在廁所里看書,一看就是幾十篇,當然免不了發(fā)現后免不了招來媽媽的一頓臭罵,F在每天不看書心里就不舒服,就覺得憋得慌,總克服不了自己,所以我的視力每況愈下。
說到偏科,我也有點偏科。我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我爭取達到中西貫通、文理貫通、古今貫通。說到學外語,我的英語非常好,已經上到劍二了,老師說,我學英語有很大的潛力,我會努力學好英語,發(fā)揮我的潛能。積累古詩文也很重要,我已經積累五十首詩詞,二十篇古文。我的知識也豐富多了,寫起作文來也就輕松多了。
我要多看課外書,把語文學好,多背古文,把語文搞好!這是讀罷此篇文章給予我的一種思想、一股力量。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案11-08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案10-06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案必備03-14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案通用02-0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案設計03-23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04-13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03-29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10-07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書心得通用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