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實用[4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
暑假里,我一邊看老師介紹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邊摘錄書中的好詞語、好句子。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很受感動。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一個因為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豆豆到了一所全新學!鞍蛯W園”后發(fā)生的故事!鞍蛯W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它的教室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它的校長在第一次見小豆豆時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而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鞍蛯W園”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是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鞍蛯W園”的運動會是能夠讓學生自己選定的,讓每個孩子都能發(fā)揮特長的稀奇古怪的項目。在“巴學園”,如果上午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還要組織大家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里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因此,“巴學園”里的學習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新鮮動人的,也是令人羨慕的。
小豆豆從一個“壞孩子”變成好學生,也是因為校長能堅持不懈地對小豆豆真摯的關(guān)愛,使小豆豆最終決定選擇做一個好學生……
總之,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后,很希望我們的學校也能像“巴學園”一樣,學習的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學習的環(huán)境是輕松的,學校里的老師像校長一樣能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
今天,我一口氣把《窗邊的小豆豆》給讀完了。它的作者是黑柳砌子,也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這本書記載了小豆豆短暫而快樂的童年。
其實,小豆豆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太淘氣而被退學,后來,她轉(zhuǎn)到了一所教育方式特別的學!蛯W園?赡苁且驗榘蛯W園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在校長小林先生的呵護下,小豆豆逐漸成為一個天真、懂禮貌的小女孩。
書中有些故事使我印象深刻,記得小豆豆剛來到巴學園的那天,校長先生竟聽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而且沒有一絲厭倦。還有就是小豆豆上完廁所,總是喜歡往下看,有一次,她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里去了。她就想了一個辦法:用勺子一點一點把土挖出來。校長先生從旁邊路過,只說了一句:“找到后要把挖出來的土放回原處哦。”,就走了,這里沒有絲毫責備?梢,校長先生是多么的.寬容啊。校長教會同學們有創(chuàng)造力,他自己也一樣,他把廢舊的火車當成教室、圖書館。吃飯前唱:“好好嚼哦;還可以嘗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等等。校長先生還非常尊重、平等對待小學生們,比如:高橋君不善于跑步,運動會就改成爬樓梯、或者光著身子游泳啦......
讀完這本書后,我好想上巴學園這樣的學校啊,中國如果有一所的話,肯定會培養(yǎng)出很多的人才呢。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3
老師家長眼中,小豆豆是個頑皮的孩子。以至于沒有學校愿意接收她。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進入了巴學園,從此,她愛上了巴學園,因為“對于小豆豆來說,巴學園的每一天都充滿了令人驚訝的新鮮事!
巴學園不僅和別的學校的校名比起來怪怪的,就連設(shè)計也是千奇百怪,走進學校,卻只能看見電車,沒什么教室,但再走近,哈,原來是一個個設(shè)計巧妙的“電車教室”,想到這一切的人肯定是校長啦,校長是個和謁可親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童心未泯,所以特別了解孩子們,小豆豆很喜歡這個校長,這個學校。
說起不一樣,還得說說上課。在巴學園里上課是自由的。老師是會在黑板上寫上學習科目,同學們選擇喜歡的.項目學習,這是個聰明的辦法,同學們就不會出現(xiàn)心不在焉的情況了。
小豆豆在這個校園里交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發(fā)生了許多趣事,在這個學校,小豆豆每天都能品嘗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拿到了平生第一張成績單,第一次在學校露營……,體驗了她從未做過的事,露出了平生最最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笑。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卻舍不得放下。多想變成文中那調(diào)皮可愛的小豆豆,多想在巴學園中學習,我向往著那種幸福,充滿樂趣的生活,無憂無慮地歡笑,天天都是那么的充實。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4
你見過能聽一個五歲的孩子嘮叨四個小時的大人嗎?我沒見過,但是小林宗作先生就是;你聽過校長建議家長讓孩子們穿最差的衣服來學校嗎?而他的目的竟然是為了讓孩子們沒有顧忌地去玩耍,小林宗作先生卻能想出這樣的建議;你能想象一位校長陪著大家在學校的禮堂里搭帳篷”野營”嗎?很難想像,可他卻做到了。
這是一個偉大的校長,一個能探索孩子們內(nèi)心的校長。在他的教育下,孩子們能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天性,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小林宗作的用心良苦都是為了孩子們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童年。在小林宗作的巴學園里,沒有歧視,沒有自卑,校長讓大家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沒有強弱之分,這一點是多么寶貴!在巴學園里出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物:動畫大師宮騎俊、作家黑柳徹子、物理學家阿泰……
而在我們中國,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享受”應(yīng)試教育,瘋狂地學習,瘋狂地應(yīng)試,總想著往前面趕。因此,我們每一天都背著沉重的包袱,童年的時光全部花在學習上了,為的只是考個好成績。其實我們中國人是很聰明的,可是為什么很少有中國人為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呢?是因為我們童年時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被學習這個沉重的包袱勒殺了,所以中國的教育要向國外學習,要向玩耍的童心道歉。
小林宗作是一個偉大的校長,他對教育,對孩子是那么熱愛。我也想去巴學園,去聽他的教誨,去享受他的“縱容”!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窗邊的小豆豆作文10-03
窗邊的小豆豆的閱讀心得02-13
窗邊的小豆豆作文15篇11-03
窗邊的小豆豆作文(15篇)09-01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03-20
(薦)《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2-16
讀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03-16
讀書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03-30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5篇03-20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