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教學方案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發(fā)展健康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閱讀教學不但應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語言文字的理解力,還應激發(fā)學生情感,有機滲透德育,塑造美的心靈,使語文教學文道統(tǒng)一。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教育就是教書和育人,又教書又育人,要教書先育人。先字明確的道出了育人在教學中的基礎地位。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教材所選的課例都是些文質(zhì)兼美、蘊涵健康向上思想的好文章。在教學中,挖掘其思想內(nèi)涵,在教書中育人。我用《生活是多么廣闊》一課的教學流程來淺談我的課堂德育滲透。
一、扣住文眼粗談生活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開頭猶如一部戲的序幕。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卻關系到一節(jié)課的和諧與成功,起著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作用。為一堂課定下基調(diào)。在課堂教學尹始,我板書課題后,扣住文眼中的生活,讓學生談各自的理解。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上圖書館看書。穿新衣服,上飯店吃飯。和伙伴上街玩。等。生活一詞的自我體驗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也為后文正確理解生活鋪下序幕。
二、初讀課文了解生活
學生對一篇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和明確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意圖的過程,實際也就是接受語文德育的過程。而教師進行教學是從教材開始的,根據(jù)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育對象的實際寫成教案來進行課堂教學。所以正確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蘊含的價值經(jīng)驗是充分發(fā)揮育人作用的關鍵。學生談了各自理解的五彩斑斕的生活后,我就適時的設下懸念:《生活是多么廣闊》這篇詩歌是現(xiàn)代著名詩人何其芳的大作。作者理解的生活是怎樣的呢?自然進入下步的教學流程。學生在讀文后就知道:唱歌、演戲、修鐵路、開飛機、寫詩等從事各種不同的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工作都是生活,高山滑雪、大海駕航、北極探險、熱帶采集等不同地域的活動也是生活。隨著作者把廣闊的生活具體化的描述,學生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絢麗多姿。廣泛的大自然里的各種各樣的學習勞動都是生活。把對生活的自我局部認識拓展開。
三、挖掘重點領悟生活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抓住教材的重點進行深入探討,以促進學生精讀深思,通過獨立的思考,互相交流,理解課文的精髓是十分重要的。對于這樣的一個過程,恰恰又是教師有的放矢的進行德育滲透的良好時機。由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么一個途徑進行德育滲透,那當然是學生樂于接受的,這樣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很好的啟迪和教育。本文的重點句去過極尋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睜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點燃旁人的火去以心發(fā)現(xiàn)心。優(yōu)美的詩句道出生活的實質(zhì),概括了全部生活。學生在理解這些富含哲理的詩句時,對生活就有了新的認識。自幼沒有看見爸爸媽媽的熊丹丹認為,與撿垃圾為生的奶奶相依為命是生活的考驗。同學也重新認識她,一改以往的可憐鄙夷為羨慕,認為她比自己的生活多了苦難,就更多了色彩,更多了磨練。她的人生因此比別人多了一道成功的基石。自此,極尋常的日子被每個同學在自己的生活中細化領悟了。生活不僅僅是幸福和愉悅,也是磨難和痛苦。喜怒哀樂皆為生活,都該去把握,去珍惜,去笑對它。
四、仿寫文本凝練生活
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常常都留有藝術空白,這就為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教學中,我利用這一點,結(jié)合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運用第二節(jié)的格式設計仿寫自己的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去穿越時空和李白對話,去因特網(wǎng)查詢資料,去大自然放飛心情,去廣場載歌載舞,去籃球場來場友誼賽,去關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洋洋灑灑,應有盡有,一切場面盡書紙上。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按照語文學科的特點來促進語文與德育的有機結(jié)合,真正體現(xiàn)語文學科辭章和義理的聯(lián)系,授業(yè)與傳道的結(jié)合,使學生通過語文教材的學習不僅提高了能力,思想上也得到長進,品德受到熏陶。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jié)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能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學生信息道德培養(yǎng)方案04-01
德育教育的教學方案10-08
學生信息道德活動培養(yǎng)方案03-14
學生信息道德培養(yǎng)活動方案03-14
小學生信息道德培養(yǎng)方案04-01
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教學方案10-08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優(yōu)秀教學方案10-08
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yǎng)方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