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材編排特點與重點訓練項目
教材在編寫中體現(xiàn)了以下基本理念:
。、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2、以審美為中心;
。、以文化為主線(單元主題);
。、加強實踐與創(chuàng)造。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采用圖譜為主。在創(chuàng)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了。
二、學生學情
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 教法,要培養(yǎng)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yǎng),重點發(fā)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fā)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性、節(jié)奏感。
三、教學要求
。ㄒ唬└惺芘c鑒賞
。薄⒏惺茏匀唤绾蜕钪械母鞣N聲音,用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
2、聽長短音;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
。础Ⅰ雎犨M行曲、舞曲、兒歌不同風格作出相應動作;
。、聆聽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片段,初步感受風格。
(二)表現(xiàn)
。薄⒏璩恼_姿勢;
。、每學年背唱4-6首歌曲;
3、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能作簡單的律動、歌表演;
。怠⒄J識簡單的節(jié)奏符號。
(三)創(chuàng)造
。、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歌詞的創(chuàng)作活動;
。、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樂于與他人參與活動;
。、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jié)奏;
3、聲音與生活的探索。
四、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1、認真?zhèn)湔n,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 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 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 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jīng)驗。
五、教學進程安排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隨筆04-17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策劃03-26
小學音樂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4-03
小學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8-26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04-01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方案08-22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教案11-15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隨筆05-25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2-16